写材料用典: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

【例文】 国家如此,个人亦然。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生活中,一些人埋头苦干,最终收获了实至名归的成功;一些人左顾右盼,到头来两手空空。 “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个人都要迎着晨光实干,不因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不因面临的困境垂头丧气,在挥洒汗水中走好每一步,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中国纪检监察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典故】 出自战国荀子《荀子·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释义】 意思是,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

【赏析】 实践的观点,经过中国古代先贤不断总结提炼,留下了诸多深刻思考。《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写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不管治国理政还是兴家立业,历来都需要实干真干。明朝吕坤在《呻吟语》中讲:“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说实话、干实事、实心实意,就没有不被人信服的道理。清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告诫后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革命先驱李大钊曾感慨:“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夫。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实干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进入新时代,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真抓实干中找准出路,在真抓实干中解决问题,在真抓实干中创新经验,在真抓实干中求得实效。

【用法】 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讲话、工作报告等,侧重强调真抓实干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实践实干实效,创造出经得起 历史 、人民检验的实绩。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笃行用典名句
答: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怎样成长为一个好干部?在提高修养、加强学习之外, *** 同志更提出,要加强实践。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的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

关于远行求学的诗句
答: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4、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7...

文言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答:1、姜白石论书曰‘一须人品高.’文征老自题其米山曰‘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引用权威人物的言论,加强说服力.2、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若是萦萦世念,澡雪未尽,即日对丘壑,日摹妙迹,到头只与髹采圬墁之工争巧拙于毫厘也.--运用对比手法,褒贬分明.3、...

怎样知道诗词怎么用典?
答: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后人遂以“化蝶”或“梦蝶”,借喻为“睡觉”。而“闻鸡”一词则出自【晋书】:“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剑”。此处借为清晨之意。暗典 暗典者,于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如何在作文中运用
答: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参见《常用典故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和王勃的身世、心境是一致的,但光这样理解还不够,它只能说明上句,不能说明下句,即不能解释为何“日下”与“云间”相对。其实另有一典源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荀...

举例有用典的文言文
答:(《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

诗词中用典指的是
答:2.暗用。间接引用典故,即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含蓄隽永,天然浑成,不饰雕琢。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领会诗意;知道出典则更觉意味深长。所以暗用又叫化用。例如: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暗含“孺子牛”典故。“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相传...

帮忙几道语文题
答:7.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阻塞、梗塞。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此处是穿的意思。8.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 奚六人出身下层 9 方塘 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本体是水塘 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从3个方面对陋室进行了描写,突出其不陋,请你仿照此...
答: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

读书笔记好词好句品析启示600字以上
答: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其实,这里的意境一词,依旧是沧浪所谓的兴趣,阮亭所谓的神韵,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而王氏的境界说,以为词之有无境...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