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卫生部发布的预防甲流的中药方。

国家规定的预防甲流的中药方是怎样的?~

国家公布5种中药方预防“甲流” 成人预防出台4套方案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适用于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具有解毒清热功能,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 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此方案适用人群包括: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此方案适用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 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在流行期间可连服用3—5剂。 儿童预防推荐一套方案 藿香6g、苏叶6g、金银花10g、生山楂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具有清热消滞功能,适用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饮食预防 方案指出,饮食宜清淡,少食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效。 日常预防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二)“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国家公布防甲型流感中药方: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至300ml,加盖浸泡5至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鲜鱼腥草30至60g,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至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至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药物预防 ■成人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适用人群: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功能:解毒清热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功能:清热宣肺 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功能:健脾化湿 适应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在流行期间可连服用3至5剂。 ■儿童 藿香6g、苏叶6g、银花10g、生山楂10g 功能:清热消滞 适应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服用中药预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项: 1.老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至5天; 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6.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其他 根据中医和民间传统,多用具有芳香化浊类中药,制成香囊或香薰,具有除瘴避秽的作用,如苍术、艾叶、藿香、当归、白芷、山柰等。

  国家公布5种中药方预防“甲流”
  http://www.tech-food.com 2009-5-8 10:37:21 中国食品科技网
  昨天上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针对成人和儿童的药物预防共给出5套方案,专家委员会成员对5套方案进行了解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清泉说,在甲型H1N1疫苗没有研发出来的情况下,这时中医经典的预防方法是可以借鉴的,但不建议大量服用药物。

  刘清泉说,只有在疫病流行时,并且处于疫区、与高危人群接触,才建议服用药物进行防控。在疫病没有流行时,建议加强生活起居方面的预防。

  药物预防

  成人预防出台4套方案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适用于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具有解毒清热功能,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

  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此方案适用人群包括: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此方案适用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

  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在流行期间可连服用3—5剂。

  儿童预防推荐一套方案

  藿香6g、苏叶6g、金银花10g、生山楂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具有清热消滞功能,适用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饮食预防

  方案指出,饮食宜清淡,少食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效。

  日常预防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二)“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另外 胡庆余堂 用 桑叶+菊花

漱饮方
【药物组成】
金银花6克、大青叶6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适用人群】
易患咽喉肿痛或与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者。
【服用方法】
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或将饮片加入开水中浸泡10分钟后连续饮用。
【用 量】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连用7天。
【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2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老年预防方
【药物组成】
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
【服用方法】
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2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适用人群】
适用于老人及体虚,易于外感的人群
【用 量】
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
【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2 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3 体质强壮者不宜服用。
孕妇预防方
【药物组成】
白术6克、黄芩6克、苏叶3克、银花6克
【适用人群】
孕妇
【服用方法】
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2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用 量】
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
【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2 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儿童预防方
【药物组成】
芦根10克、桑叶5克、豆豉5克、银花5克
【适用人群】
儿童
【服用方法】
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用 量】
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学龄前儿童减半。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
【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2 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1、成人方: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2、老年方: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

3、儿童方:芦根10克、桑叶5克、豆豉5克、银花5克

4、孕妇方:白术6克、黄芩6克、苏叶3克、银花6克

国家规定的预防甲流的中药方是怎样的?
答:国家公布5种中药方预防“甲流” 成人预防出台4套方案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适用于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

咨询甲流H1N1的中药配方?
答:藿香6克、苏叶6克、金银花10克、生山楂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药物预防 1、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2、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5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

中医防治甲流儿童药方
答:中医防治甲流儿童药方药物预防1.银花6g、连翘6g、大青叶6g、苏叶6g。适应人群:正常体质儿童。煎服方法:水煎至100-150ml,分2-3次口服,每日1剂。3-5剂为宜。2.黄芪10g、白术6g、防风6g、连翘6g。适应人群:气虚体质儿童。平素体弱易感,汗多,面色少华,讷呆食少,便溏。煎服方法:水煎至100-...

央视发布的治疗甲流的中药配方
答:1.成人漱饮方 【药物组成】金银花6克、大青叶6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适用人群】易患咽喉肿痛或与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成年人 【用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连用7天。【注意事项】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2.老年预防方 【药物组成】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10...

预防甲流感的中药配方是什么,要详细,我可不想被感染。
答:双花,大青叶,薄荷,生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预防甲流的中成药
答:类似莲花清瘟胶囊、金莲清热颗粒、板蓝根、藿香正气水这类药都是非处方药品,对病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尽管中成药副作用小,但毕竟是药,不主张市民频繁服用,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一般来说,药房不会主动推荐这些药,市民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和医生处方买药。,

河南省卫生厅公布的预防“甲流”的中药方是哪几味药?药量?
答:■鲜马齿苋30至60g甲流中药方,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药物预防 ■成人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适用人群:素体虚弱...

谁知道预防甲流的中药配方~~
答:密接及高危人群预防处方:一、成人预防处方:生甘草6克、金银花15克、玄参10克、陈皮6克、大枣5枚 适应人群:所有成人。用法:每日1服,清水煎,每剂水煎300—400毫升,150—200亳升/次。早晚各一次。建议预防性服用3—7天。二、小学生预防处方:金银花3克、焦楂10克、生甘草3克、薄荷3克 适应人群...

甲流中药方的儿童预防方
答:【药物组成】芦根10克、桑叶5克、豆豉5克、银花5克【适用人群】儿童【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学龄前儿童减半。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注意事项】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中成药】由于儿童用药的特殊性,一些药厂针对儿童专门研制了口服液,比如09年...

抗甲流吃什么中药
答: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羊城晚报独家公布中医预防甲型H1N1流感方:桑 叶:12克 菊花: 12克 北杏仁:10克 枇杷叶:12克 葛根: 15克 生薏仁:15克 芦根: 15克 桔梗: 12克 银花: 12克 连翘: 12克 大青叶:15克 甘草: 6克,上述中药材洗干净,用水...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