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如何在体内分解的

酒在身体里是如何转化分解的?~

一口酒喝下去,首先会经过口腔,然后通过食管进入到胃中,最后进入小肠,再下来就是大部分进入肝脏,小部分进入肾脏以及肺部,最后经由肠道、膀胱和呼吸排出体外。

一口酒喝下去,口腔对于酒精的吸收微乎其微。进入胃部之后,5分钟内酒精即可通过胃黏膜进入血液。酒在胃中短暂停留的一段时间内,胃部可吸收20%的酒精。然后酒精进入小肠,这里将是酒精进入肝肾肺之前的最后所在地。小肠将会吸收剩余的80%酒精。然后酒精通过血液,进入肝脏、肾脏以及肺部。肝脏分解绝大部分酒精,肾脏和通过肺部呼吸排出的酒精仅占整体酒精数量的2%-10%。

人体分解酒精需要三种物质: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以及肝内P450。一口酒喝下去,消化道中的乙醇脱氢酶会分解少量酒精,而更多的酒精则需要进入肝脏,由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将其酒精从乙醇转化为乙醛。然后,由肝脏内的乙醛脱氢酶和肝内P450将乙醛氧化为乙酸,然后进入到糖类、脂肪以及氨基酸的三羧酸循环,并最终排出体外。

喝完酒,酒精是怎样在人体内代谢的,看完后你还喝吗?

其实,酒精在体内的分解是由酒的度数、人分解酒精的能力、饮酒的量等多重因素决定的。

喝酒之后,需要经过多长时间,血液里的酒精才会清空?

首先,我们要清楚酒精在人体内经历了什么过程。酒精也叫乙醇,进入人体之后,10分钟左右即可被吸收,进入血液,60-90分钟达到高峰。酒精有20%被胃吸收,80%被小肠吸收。

酒精进入血液后,被输送至肝脏。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使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乙酸再被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彻底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泄出体外。(如图)这也是为什么喝酒之后想撒尿、呼气有酒味。

酒精在人体由肝脏负责分解,乙醇→乙醛的分解过程由乙醇脱氢酶参与,不同的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含量都差不多,这个过程一般都可以完成,此阶段的差别不大。

而乙醛→乙酸分解过程需要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参与,但是不同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含量差别很大,所以有的人醒酒快而有的人慢。分解过慢的就会导致乙醛聚集,然后造成脸部发红、头痛、心慌、恶心等症状。

根据目前科学研究的观点,正常人分解酒精的速度在10克/小时左右,1克酒约等于1毫升,当然人与人的代谢能力不一样,有的人稍快,有的人则慢些,代谢速度与人的体质有关,环境、温度、心情等因素不同也会发生变化。

扩展资料:

举个例子,酱香白酒一般的规格是53度500毫升(500克),那一瓶的酒精含量就是500克×53%=265(克),265÷10=26.5(小时),也就是说,如果你一个人喝掉了一瓶500克53度的酒,理论上你至少需要26.5个小时才能彻底分解完体内的酒精,当然酒精分解能力比较强的人需要的时间会短一些。并且,分解酒精的能力是有性别差异的,男性分解酒精的能力要比女性好一点。

酒精分解的计算公式如下:分解时间=酒精量÷10=饮酒量×酒度数÷10。

算完分解速度,我们再看看怎么估算体内酒精含量。

在我国,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我国男性的血液总量大约占到体重的百分之八(女性7.5%),血液占人体体液的10%。而在实际使用酒精检测仪测算的时候,其实得到的数据是酒精在体液中的含量,比重和在血液的含量差不多,但血液数量只占体液的10%。

也就是说测算的结果还要乘以十才是测算到的血液酒精含量,也就是说,一个60KG的成年人,血液总量为60×8%=4.8公斤=4800毫升,体内酒精总量超过9600mg(9.6克)就算是酒驾。

换算成公式:血液酒精浓度mg/100ml=体液酒精浓度=体内酒精含量mg÷体液总量ml×100

=(饮酒量ml×酒精度数)÷(体重kg×70%)×100。

按照公式计算,一个60kg的成年男子喝了50毫升酒精度为40%的白酒,其血液酒精浓度计算为:

(50×40%)÷(60×70%)×100=47(mg/100ml)。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酒



一口酒喝下去,首先会经过口腔,然后通过食管进入到胃中,最后进入小肠,再下来就是大部分进入肝脏,小部分进入肾脏以及肺部,最后经由肠道、膀胱和呼吸排出体外。

一口酒喝下去,口腔对于酒精的吸收微乎其微。进入胃部之后,5分钟内酒精即可通过胃黏膜进入血液。酒在胃中短暂停留的一段时间内,胃部可吸收20%的酒精。

然后酒精进入小肠,这里将是酒精进入肝肾肺之前的最后所在地。小肠将会吸收剩余的80%酒精。然后酒精通过血液,进入肝脏、肾脏以及肺部。肝脏分解绝大部分酒精,肾脏和通过肺部呼吸排出的酒精仅占整体酒精数量的2%-10%。

人体分解酒精需要三种物质: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以及肝内P450。一口酒喝下去,消化道中的乙醇脱氢酶会分解少量酒精,而更多的酒精则需要进入肝脏,由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将其酒精从乙醇转化为乙醛。

然后,由肝脏内的乙醛脱氢酶和肝内P450将乙醛氧化为乙酸,然后进入到糖类、脂肪以及氨基酸的三羧酸循环,并最终排出体外。

扩展资料: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食用白酒的浓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数有60度以上),白酒经分馏提纯至75%以上为医用酒精,提纯到99.5%以上为无水乙醇。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

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各种香型、各种含酒的饮料,并为工业、医疗卫生和科学试验制取出浓度为95%以上的医用酒精和99.99%的无水乙醇。由于酒的盛行,犯罪率急剧上升。喝酒让人容易麻痹,不清醒从而进行失去理智的行为。

食用酒是一种保健饮料,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医用酒精用于伤口消毒,食用酒精用于配制内服药物,无水乙醇用作化学试剂、用于化学分析和科学试验。工业酒精用作燃料和化工行业生产各种化工产品。

酒,是一种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就是一个酒的文化,就是一个酒的历史。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

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酒是好东西,高兴的时候他能助兴,而悲伤的时候,它能为你解忧;酒是坏东西,如果你认为他能为你带来勇气,那么这种勇气不堪一击。

如果你认为酒能证明你的忠诚,朋友,当你喝下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背叛了。你背叛的是你的健康,你背叛的是你的生命,你背叛的是家人对你的关爱。要珍惜生命,适度饮酒。

参考资料:百科-酒



摄入体内的酒精(乙醇)除极少量经呼吸和尿排泄外,95%以上在体内分解代谢,而肝脏是乙醇代谢的重要器官。在周围组织内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余者在肝内进入糖和(或)脂肪池,或进入三羧酸循环而氧化分解。乙醇和乙醛都可以使人出现头晕、脸红、心跳过速,甚至神态不清等酒精中毒现象,但乙醛的作用比乙醇更大。

扩展资料:

主要危害

1. 死亡:酒精会抑制大脑的呼吸中枢,造成呼吸停止,另外由于换抑肝糖原的分解,导至血糖下降也可能有至命的影响。

2. 吸收不良徵候群引起各种维他命缺乏间接导致多种神经系统伤害。

3. 肝脏伤害:脂肪堆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

4. 胃溃疡:可引起胃出血而危及生命。

5. 神经系统伤害:譬如周边神经病变。

6. 大脑皮质萎缩:有报告显示部分慢性酒瘾者的大脑皮质有萎缩现象,也有部分病人有智力衰退的迹象。

7. 酒精性胎儿徵候群:酒精在胎儿体内代谢和排泄速率较慢,对发育中的胎儿造成伤害。

参考资料:

酒_百度百科





  摄入体内的酒精(乙醇)除极少量经呼吸和尿排泄外,95%以上在体内分解代谢,而肝脏是乙醇代谢的重要器官。在周围组织内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余者在肝内进入糖和(或)脂肪池,或进入三羧酸循环而氧化分解。乙醇和乙醛都可以使人出现头晕、脸红、心跳过速,甚至神态不清等酒精中毒现象,但乙醛的作用比乙醇更大。

  酒精在肝内的代谢带来多种后果:刺激脂肪的合成,消耗大量的氧,给肝脏造成缺氧状态,干扰肝细胞ATP的产生,影响蛋白质的合成,造成直接损伤,出现肝功能障碍。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在消化道内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吸收快而且完全。一般在胃中吸收20%,其余80%被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胃内有无食物、胃臂的功能状况、饮料含酒精的多少以及饮酒习惯均可影响酒精的吸收。空腹饮酒时,15分钟吸收50%左右,半小时吸收60%-90%,2-3小时吸收100%。酒精还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人在有酒精的空气中工作,有可能因吸入酒精而中毒。酒对人体的作用与其浓度和吸收速度成正比,即浓度越高,吸收速度越快,作用也越明显。
  进入人体内的酒,约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液以原形排出。因此,饮酒者都是“一身酒气”,也可用呼吸测酒器检测出来。其余90%经由肝脏代谢。乙醇首先被氧化成乙醛,脱氢后转化为乙酸,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但乙醇的氧化,并不受血液中酒精浓度高低的影响,也不按机体的需要进行,它只按其固定的规律进行,即肝脏以每小时10毫升的速度将酒精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糖,直至消化完为止。
  对肠胃道的影响
  许多因素会影响乙醇在肠胃道的吸收,如大家所熟知的,空胃饮酒所引起的酒精毒害最显著。食物不但可以减慢乙醇的吸收速率,并可延缓血液中酒精高峰期的到达;除此之外,食物的成分及量都会直接影响乙醇在肠胃道的吸收;例如,可溶解的碳水化合物对于延缓乙醇吸收的作用大于蛋白质及脂肪。
  其它影响胃及小肠吸收乙醇的因素有:乙醇浓度、黏膜的特性及其表面积、黏膜微血管血流量和胃的蠕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乙醇的效率大于胃,这可能是因为肠黏膜表面积较大之故。
  一、双醣(disaccharidase)的缺乏
  大量摄入乙醇对肠道会有直接的毒害作用,尤其是小肠。酒精中毒者有痉挛性的腹部疼痛,特别是在狂饮后。此乃由于乙醇引起双醣的缺乏而造成乳醣不耐(Iactose intolerance)及小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缺损的结果。
  对老鼠施予急性乙醇处理,胃及小肠会产生出血性的损伤。酒造成的伤害,其严重程度和肠腔内酒精浓度有直接的关系,小肠损伤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最明显,小肠末端则较不显著。乙醇的作用会降低空肠内乳醣(lactase)及胸腺嘧啶激(thymidine kinase)的活性。
  人饮用啤酒后,做小肠之生检(intestinal biopsy)结果显示,尽管啤酒有高含量的麦芽糖,然而小肠内麦芽糖 (maltase)和蔗糖(sucrase)的活性却仍然减少;禁酒两周后,这两种双醣才又增加。
  二、乙醇与小肠的吸收
  酒精中毒者大量饮酒后会引发一种所谓吸收不良症状(malabsorption syndrom)。叶酸缺乏症(folacin deficiency)是小肠吸收不良所引起,大量摄取叶酸则症状会消失。慢性酒精中毒者(近来一直在喝酒的人)D-木糖(D-xylose)的吸收会有缺损,但是若有充分完全的饮食,即使继续喝酒,上述的损害仍可恢复。一些研究指出,慢性酒精中毒的人,水分和盐的吸收都会减少;长链脂肪酸吸收降低,中长链脂肪酸的吸收则无影响;但这些研究并未指出脂肪的吸收不良,是否是因乙醇对小肠的直接毒害所造成。
  慢性酒精中毒音,患叶酸缺乏症很普遍,造成此种维生素之缺乏可能与摄食不足、吸收不良、不能利用以及过量排出等因素有关。而叶酸缺乏又可造成特殊的小肠黏膜不正常,这又会干扰营养素的吸收。酒精中毒者发生数种明显的组织异常包括:绒毛变短、肠黏膜厚度减少、绒毛表皮细胞内大细胞变化。其它维生素的吸收不良,如维生素B1、B12,也会因大量饮酒而发生。
  代谢路径
  乙醇在体内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会被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在氧化过程中,每克乙醇产生七大卡的热量。虽然某些酒精饮料中含有少量醣类、微量元素或维生素,但主要成分仍是乙醇,因此除了热量外,酒的营养价值极少。代谢后产生的热量如未被使用,则剩余的部分会以脂肪形态贮存;少部分未代谢的乙醇则由尿液、呼出的气体、汗液及乳汁中排出。
  肝脏是乙醇氧化的主要部位,人体内只有百分之十到十五的乙醇在其它组织氧化。在肝脏中乙醇先被酒精去氢(ADH)氧化成乙醛,乙醛再经乙醛去氢氧化成醋酸。这两种去氢将其各别受质上的氢离子转移到氧化形的碱醯胺腺嘌呤双核酸(NAD+)上。酒精代谢的速率限制步骤是:乙醇被ADH氧化成乙醛的过程。酒精经上述两种代谢时,会使还原形的NADH对NAD+的比例增加,而改变有机体的氧化还原状态;这种改变会使醣新生成受损(impaired gluconeogenesis)及产生酒精性酮中毒(alcoholic ketosis)。醋酸是酒精代谢最后产物,在肝脏中可转变为醋酸辅A(acetyl-CoA)而进入醋酸代谢的正常途径。
  其主要途径是由ADH及辅助因子NAD来达成。另外两个可能的代谢途径则是由微粒体氧化及还原态NAD磷酸盐,或分解及过氧化氢来达成

调一杯好喝的又容易醉的饮料需要三种元素:烈酒,某种软饮以及咖啡因。
烈酒的作用是让人喝醉(废话),我们只需要有相对高浓度的酒精,而不是香味。所以我一般选择伏特加,相比威士忌等其他酒自身风味相对不明显。
软饮的作用是使饮料容易入口,从而能够愉快地大量饮用。具体品种因人而异,看个人喜好,可乐、果汁、利口酒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咖啡因的作用是缓解上头感,使饮用者产生一种这种饮料酒精含量不高的错觉,容易过多饮用。咖啡因来源主要包括功能饮料、茶和咖啡。
最后推荐几种成熟配方:伏特加红牛,橙汁益力多金酒,伏特加林德曼的桃子,浓缩咖啡冰金酒在家即可调制,非常方便。
总之原则就是:醉的不够快加伏特加,不够好喝加糖饮料,不够爽口加冰/苏打水,最后适当补充咖啡因。

最后呢,我想跟你说的是,喝酒并不能让你逃离任何事情,喝醉更不能。把自己灌醉的时候一定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不要让人担心。
Hope everything goes well.

白酒在人体内吸收分解的过程?
答:其余大约80%的乙醇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在人体的肝脏代谢中,乙醇首先通过乙醇脱氢酶的形成刺激神经,从而产生醉酒功能的乙醛,这种物质接着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乙酸,其进而会被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被排出体外,从而完成了酒精在人体中被代谢分解的过程。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过程是什么?
答: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过程是:酒精进入人体之后,10分钟左右即可被吸收,进入血液,60-90分钟达到高峰。酒精有20%被胃吸收,80%被小肠吸收。酒精进入血液后,被输送至肝脏。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使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乙酸再被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彻底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泄出体外...

酒精在体内分解的过程?
答:酒在体内的分解机理,进入消化道内的酒精,主要在胃中被吸收而进入血液,研究表明,饮酒后一小时血液中酒浓度达到顶峰,一个半小时约90%的酒精被机体吸收,其中20%的酒精在肺循环中,通过肺换气经呼吸排出体外。而80%的酒精,则通过肝脏转化逐步分解成CO2和H2O。这种分解转化都要在机体内各种酶的作用下...

喝酒后酒被分解成什么
答: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相等。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

酒在人体中是怎样代谢的?
答: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料量饮酒会引起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饮酒更易形成乙醇性脂肪肝、乙醇性肝炎和肝硬化。就孕妇而言,还会造成胎儿性乙醇综合症,影响胎儿的发育成长。反对酗酒,劝阻长期大量饮酒,对于保证人民健康是极为必要的。因此,了解乙醇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无疑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临床意义和...

酒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答:乙醇很快通过胃和小肠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一般情况下,饮酒者血液中乙醇的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在30~45分钟内将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当BAC超过1000mg/L时,将可能引起明显的乙醇中毒.摄入体内的乙醇除少量未被代谢而通过呼吸和尿液直接排出外,大部分乙醇需被氧化分解.乙醇的代谢:在...

酒精在人的体内是怎么代谢的
答: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

肠胃是怎样分解酒精的
答:酒在体内的分解机理,进入消化道内的酒精,主要在胃中被吸收而进入血液,研究表明,饮酒后一小时血液中酒浓度达到顶峰,一个半小时约90%的酒精被机体吸收,其中20%的酒精在肺循环中,通过肺换气经呼吸排出体外。而80%的酒精,则通过肝脏转化逐步分解成CO2和H2O。这种分解转化都要在机体内各种酶的作用下...

请问酒精在人体的消解渠道、消解进程各是怎样的?
答:饮酒后消化道内酒精存留的多少与饮酒量、饮酒速度以及酒的种类和身体排泄的能力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饮酒后酒精一般在1~2小时内全部吸收。 尽管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胃肠道也参与了酒精代谢。但与肝脏相比,酒精在胃肠道代谢的数量要少得多。酒精在胃肠道内的代谢称之为首过代谢。胃肠道粘膜中有多种酶系参与...

酒在身体里是如何转化分解的?
答:进入胃部之后,5分钟内酒精即可通过胃黏膜进入血液。酒在胃中短暂停留的一段时间内,胃部可吸收20%的酒精。然后酒精进入小肠,这里将是酒精进入肝肾肺之前的最后所在地。小肠将会吸收剩余的80%酒精。然后酒精通过血液,进入肝脏、肾脏以及肺部。肝脏分解绝大部分酒精,肾脏和通过肺部呼吸排出的酒精仅占整体...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