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前期投降的人基本没事,后期于禁投降关羽却遭到曹丕蔑视?

~

曹丕确实非常蔑视于禁,以至于将其羞辱而死。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去世;十月,曹丕篡汉登基。公元221年,于禁被孙权遣返回魏国。

此时曹丕刚刚登基,踌躇满志,正欲大展抱负,对于于禁这种晚节不保的老臣,曹丕是极其鄙视的。而此时的于禁,经历了种种磨难,胡须和头发均已斑白,脸型消瘦,大有风烛残年之感,最让他难以承受的是,整个魏国对他的态度是:人人嘲笑、处处讥讽。曹丕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和善待旧臣,就主动宽慰于禁,说什么“襄樊战事的失利,都是水灾暴至的原因,不是人力能够控制的,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不要再放在心上了”,然后又认命他为安远将军,还让他去拜谒曹操的陵墓。于禁感恩戴德,到了曹操陵墓,却看到满墙壁画,都是水淹七军的情节,尤其是关羽的战无不克、庞德的宁死不降、于禁的跪地请降,都栩栩如生。当然,这些都是曹丕故意找了画匠提前画好的,目的就是为了羞辱于禁。果然,于禁羞愧成疾,很快死去。不得不说,曹丕这一手够绝的!

于禁的投降行为,为何如此被曹丕鄙视呢?

我认为应该有多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于禁是曹操帐下元老级的旧臣,但晚节不保。

曹操对于于禁的屈膝行为,哀叹良久说,于禁跟随我三十年,怎么到了骨节眼上,反而还不如刚归顺的庞德呢?

“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三国志》

其二,与庞德形成了鲜明对比。

于禁之所以投降,据一些史料研究表明(严谨性未经深入考证),只是为了保全三万兵卒;关羽囚禁于禁后,确实善待了这三万降卒,不但没有坑杀,还要养着他们。如果按照这个理论,于禁的投降行为,还是值得理解的。像孟达、糜芳等人的投降,愚认为,性质更加恶劣。

但是,偏偏庞德的行为与于禁截然相反,鲜明对比之下,于禁只能蒙羞了。

其三,于禁身为五子良将之首,最终却不能善始善终,让人鄙视。

于禁在演义中被严重黑化、弱化了。其实,在五子中,于禁竟然有假节钺的职权!这是曹营诸将中的唯一一个,相当于蜀汉的关羽。

当年曹操起兵的时候,于禁勇武过人、屡立战功,被授予假节钺,但是最终却向敌营中另一个假节钺的人屈膝投降,这简直是整个曹魏武将们的耻辱啊!

于禁,牛了一辈子,最后干了一件错事,于是被全盘否定,全面鄙视!



那是因为刚开始跟后来的发展是不同了,等到后来已经形成了规模,所以才会出现这样不同的情况。

因为前期军阀混乱,有许多的战争,所以投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到了后期三个国家逐渐的稳定下来,对于一些人们的投降会觉得是背叛。

主要还是因为前期蜀汉比较厉害,而后期蜀汉已经十分羸弱了,所以于禁投降关羽会被曹丕蔑视。

三国时投降不是很正常吗?为何于禁投降关羽被曹丕蔑视?
答:曹操 三国早期整个天下都在创业,对于人才的争夺非常激烈,有人来投降,那绝对是喜事,因为在政治上利于有利地位,但是到了晚期,等到三国鼎立各国己建立政权基本定型时,统治者优先考虑的是属下的绝心忠心,情况发生改变,三国晩期基本上不再容忍投降,但也有例外。比如刘备手下的黄权因夷陵大战后路被断投降...

为什么三国里的降将,有的被重用,有的却被杀?有什么规律吗
答:而于禁降关羽则是在三国鼎立形成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们的去留已经基本固定,如果再在这个时候投降,那便是真正的屈膝投降,当然是要受到人们的唾弃的;二是投降的情节不同。张辽、张郃和徐晃投降曹操的时候并不存在一个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只是投降曹操而已。而于禁则是在庞德誓死不降的情况下投降的,这个...

三国降将那么多,为何只有这三位大将投降后不被待见?
答:由于吕布曾经认丁原和董卓为义父,还被张飞骂成三姓家奴,口碑是相当的差。第二位,于禁。于禁是曹操五子良将之一,跟随曹操征战多年。但是于禁在襄樊之战中被关羽擒获,暂时投降了关羽。这让曹魏阵营的人开始瞧不起于禁,虽然都没有明说,曹操也没有责罚于禁。但后来曹丕安排于禁去看守曹氏宗庙,上面的...

为什么马超投降蜀汉后再无战功?
答:而马超一到,刘备便分兵令其驻扎城北。城中听说马超来了,摄于其威名,军心大溃,不出十日,刘璋出城投降。《三国志•马超传》记载: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典略曰:备闻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乃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超到,令引军屯城北,超...

三国降将遍地走,为何唯独这3大名将,投降后不遭人待见呢?
答:三国是历史上有名的乱世,涌现出了十多位诸侯,他们为了争夺天下,彼此之间的兼并之战不断,所以的三国大将改换门庭的事非常常见,诸侯之间为了壮大自身的实力,也不轻视降将,反而为了笼络降将的心,对他们青睐有加。为何在降将遍地走的三国,这3位名将却不受人待见?正史上,吕布实力可能不如“万人敌...

三国中,为什么于禁投降关羽遭到了曹丕鄙视呢?
答:于禁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兵败不得已投降关羽,晚年却落得这样的下场,曹丕的行为确实有些刻薄。总结 三国前期投降的将领数以百计,却都没有受到羞辱,反而能够得到重用。这主要是因为三国前期诸侯们都在创业时期,需要人才的辅佐帮助,因此这些人才不管是不是背主求荣之人,只要有能力仍然能够得到重用。...

三国中的关羽为何宁愿投降曹操也不投降孙权?
答:因为关羽当时已经跟张辽说好了降汉不降曹,而且当时关羽守护着刘备的家眷,投降也只是当时的条件下他没有办法突围、没有办法保刘备家眷平安才做出了这个无奈的选择。而在后期与孙吴的对战之中,关羽宁死也不肯投降,因为那时他不用保护刘备的家眷,没有了这一层顾虑,他可以安心赴死,具有崇高气节的关...

关羽水淹七军后于禁都投降了,庞德为什么不投降?
答: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尊刘抑曹的基本立场,所以曹魏政权和所属人物基本都是以反派人物的形象出现,于禁投降是天灾,天连降暴风雨,汉江水猛涨淹了于禁的七军,根本无需开打就束手就擒,地面都行船了,这仗怎么打,于禁军纪严明,爱兵如子,怎忍心将这三万多野战军葬送,忍辱贸重,投降了关羽,真是:...

三国时期其他武将投降都没事 于禁投降为什么会遭到鄙视
答:在东汉末年诸侯并起时,天下大乱,鹿死谁手犹未可知,谁也不知道自己效力的主公是否能笑到最后,也因此,投降更容易被接受,毕竟良禽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事嘛!但是在于禁投降时,天下已经形成了曹、孙、刘三家鼎立的基本形势,三国大格局基本上已确定。这时候,已经不再是战乱初期轻易投降的时候了...

三国时期,为何只有于禁投降后会身败名裂?
答:曹魏集团中没有人会理解他们所承受的苦难,尤其是曹丕这个新君,他看不到于禁的才华,只认为这样的老臣已经投降了对方。在这种压力下,于禁整日郁郁寡欢,但曹丕仍不肯放他走。于禁回国后,曹丕表面上安慰他,任命他为安远将军。但在他的背后,他正在计划如何处理这个应该被判处死刑的叛徒。不久后,曹丕...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