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被反超!中国新能源“弯道超车”还有戏吗?

~

在新能源市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开始被反超了!

在品牌层面中国的比亚迪、北汽、上汽等过去一直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龙头,但是特斯拉这条鲶鱼卷土来袭,在2019年夺下了比亚迪稳占了4年的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到了今年上半年,不仅是比亚迪丢失了过去的光辉,被后来者大众、宝马迎头赶上,跌出前三强。还有如北汽新能源、上汽等过去强大的新能源品牌和车企,也失去了前几强的位置,淹没在一众新能源品牌榜单之中。

同时过去中国品牌全球热销的新能源车型销量也相继出现销量下滑,今年上半年的车型十强榜中,过去领先的北汽EU系列、比亚迪和宝骏的产品已经不见踪影,仅剩下比亚迪秦一款产品,这为中国新能源弯道超车的战略路径蒙上了阴影。

没想到的是,噩耗接踵而至,除了中国品牌和单一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被超越,就连中国一直领先全球的新能源市场地位,也在今年前7个月丢失了,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新能源累计销量欧洲比中国市场高出1.4万辆,中国新能源全球领先的状态正受到挑战。

中国规划和期待那么久的中国新能源市场,肯定希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中国品牌也能占据着领先甚至是重要的地位。现如今的情况是双双失利,那中国在汽车产业和市场上一直准备、且期待着的弯道超车还有机会吗?

起大早,赶晚集

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化是国家大的战略方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相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落后了数十年,当别人早就将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研究得炉火纯青时,我们还在入门阶段,那么中国汽车拿什么去与欧美日等汽车强国竞争?

所以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路线,也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赶欧超美的机会,即所谓的换条全新的道路,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技术实力、储备,电池、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差距不大,大家起点都是一样,重新拉开竞争,甚至中国还可以举全国之力,用庞大的市场去培育,这几乎是中国汽车工业新的机会。

“十二五”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过程,2011~2019年,产销量从不足5000辆发展到超120万辆,保有量从1万辆提升到381万辆,10年产销量增长了近400倍,比重占全球总量的一半,处于世界遥遥领先的地位。

但这个优势并没有得到延续下去,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无论是在车型、品牌、乃至总体销量的全球排名上,中国领先优势已经出现动摇。是的,伴随着更多车企开始重心投入到新能源市场领域,中国的新能源发展和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

“今年,整个欧洲的电动汽车销售量将超过中国,我们非常痛苦。”近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0年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表示。车企、政策制订者及汽车产业的消费者,不要起大早,却赶了个晚集。“我们把基础设施全部做完了,人家开始热卖。”

曾毓群的担心不无道理,过去宁德时代是汽车动力电池领域霸主,国内外几乎绝大多数车企都相继与宁德时代签订了合作协议,出货量也连续3年占据全球第一位置。但是今年上半年,LG化学已超越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制造商。数据显示,LG化学上半年总装机量为10.5 GWh,同比上涨82.8%,市场份额为24.6%;宁德时代排名第二,总装机量为10 GWh,同比下降28.1%,市场份额为23.5%。

是的,宁德时代以0.5GWh的差距丢失电池巨头桂冠,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入发展瓶颈期。今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8.6万辆,同比下降32.8%,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幅度为34.3%,两者下降幅度均远高于汽车整体销量。同时日韩电池企业重新进入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对宁德时代带来冲击。

到底是什么制约了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又是什么促成了欧洲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崛起?分析原因不难发现,国内从2018年开始,补贴政策在持续退坡,新能源市场销量开始降温。而欧洲为了拉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从最近两年补贴在持续加码,推动了欧洲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同时欧洲严苛的排放法规政策,更是成为新能源汽车最直接的推手,否则天价罚款谁家车企都承受不了。

国内补贴退坡的当口,欧洲迎来了补贴的春天,被反超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从产业发展规律和进程来看,中国毫无疑问已经走在了欧洲的前面,走过了政策式、扶植式的发展,逐步过渡到市场化的运作阶段,正如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所言:经营一个产品,完全靠国家补贴,那就是等死。

对中国新能源市场而言,尽管补贴退坡造成全行业大幅下滑,还给了特斯拉爆发的机会,但阵痛是不得不经历的,眼前欧洲反超的局面正是迫使自主新能源车企自力更生的压力与动力。为了在微弱的补贴下与燃油车相竞争,电动车企业也不得不苦心钻研,提升产品力,这无论对产业和市场,还是对消费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当外资卷土来袭

伴随着大众ID.3即将在欧洲销售,今年欧洲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销量或将突破100万辆。但分析人士认为,欧洲的领先优势并不会太长久,就拿目前全球最为火热的特斯拉来说,其最核心的市场依旧是中国,况且在上海,特斯拉已经规划了50万辆的电动车产能。更何况大众、奔驰、通用等全球车企早就把新能源的梦想押宝在中国市场。

所以,我们反倒是不应该担心中国会不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从燃油车走过的路来看,中国市场全球最大这是必然。我们更应该担忧的是,当外资新能源产品在中国市场卷土而来之际,中国品牌、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还是否具备先发优势,还是否真正能够对抗得了外资全面侵袭。

这一点,在SUV领域中国品牌已经吃了亏。2014-2017年间,中国品牌嗅探到SUV市场机会,在快速的产品布局中,中国品牌率先吃到SUV市场红利,凭借着科技化、智能化、性价比等优势,获得了不错的销量,一时间那些弱势甚至被边缘化的中国品牌也获得了新的生机。

但是进入到2018年,当外资SUV产品开始卷土来袭,SUV市场开始洗牌。外资SUV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同时在产品力、智能化配置追上中国品牌SUV,整个细分市场就迎来了淘汰和洗牌。在上一轮SUV大战中,中国品牌强大了一批,但更多的产品仅仅是陪衬和过客。

那么在接下来的新能源领域,中国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对抗,究竟是拉开新的战场,还是重蹈SUV的覆辙,这一点还不好说,至少从目前中国品牌新能源产品的市场表现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目前,中国品牌新能源产品车型数量已经多达110余款,但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总销量为27.48万辆,占比整个市场比重为47%,但是销售销量较为低下,单一车型平均销量仅有2500辆。反观德系,其前7个月总量虽然仅有4.7万辆,但10余款产品的平均销量超过了3600辆。要知道大众的纯电平台的产品ID.4还没来,一旦大众决心推动新能源产品的销售,势头可想而知。

再看看日系,目前日系以强混为销售主力,今年前7个月日系新能源的总销量高达近20万辆,20余款产品的单一产品平均销量高达8500辆,虽然强混产品一定程度上不被归纳为新能源车型,仅为节能车的一种,但从市场的选择来看,这种强混产品却备受消费者青睐,这背后就是技术和品牌的力量。

不久前,蔚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消费者对电动车没有兴趣的最核心原因是充电没有保障,这个比例高达46.8%,而制约新能源车发展的第二大原因就是电池价格高,车价不便宜,这个比例高达30.9%。当这两个问题都得到解决,新能源汽车也就将迎来它最好的时机。

?

关于充电保障问题,国家的新基建已经将充电桩纳入其中,乘着新基建的东风,充电桩建设正迎来新的机遇。而关于电池价格过高的问题,宁德时代到2025年左右,首购成本能够实现与燃油车的持平。那么,一旦新能源汽车开始走向寻常百姓家,对消费者而言买车是选合资还是自主呢?似乎品牌这一关,一直是制约中国品牌与外资品牌对抗的关键。

事实上,如果中国品牌不强大,就算当前具备优势的如电池等供应链体系,也会随着外资品牌份额的提升而受到侵袭,那个时候日韩电池的抬头,外资新的供应链体系被扶植起来,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文/杜余鑫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产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弯道超车了吗?你会选择购买吗?
答:可再生燃料实现了碳中和,更可保留了燃料加注的便利性,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液态锂电池汽车由于需要遍地安装充电桩,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何来弯道超车的说法,新能源这块,我们国家政府规划得早,产业布局完善,一直都是在这条新的赛道上跑在前面,早就开始了,比亚迪的电动/混动是完全基于自己的平台开发...

新能源汽车股大幅上涨,中国汽车真的弯道超车了?
答:弯道超车,这是近年来汽车领域被频繁提及的一个词,并且通过数据看,好像真的做到了。前几天,有媒体统计了全球车企市值排名,其中特斯拉凭借着3903.1亿美元的市值,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车企,并且这一数据远超传统车企的丰田以及大众。除此之外可以发现的是,自主品牌上榜的车型也大多都是与新能源有关...

中国新能源汽车真的能实现“弯道超车”吗
答:提到环境问题,新能源汽车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传统汽车尾气的碳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而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方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起步仍然较晚,但是与世界同行相比差距并不是碾压性的,因为被视为中国汽车业“弯道超车”的机会,国家扶植力度也比较大。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以目前国产品牌新能源的技术,已经实现弯道超车了吗?
答:在新能源这个赛道,从批发销量这个维度来看,自主品牌不但超车了,而且是一骑绝尘,合资品牌已无法望其项背。市场格局华丽转变背后,是中国政府对新能源发展的大力支持。一、从专项财政补贴到免征购置税,从双积分政策推出到新能源专用号牌,宏观调控的大手一步步的将中国新能源市场由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

国产新能源车,真的能弯道超车国外品牌吗?
答: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契机,大家细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一片欣欣向荣,传统车企渐入佳境,长城欧拉表现抢眼,比亚迪、吉利也都投入不少。新势力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三款车(NIO、小鹏、理想)都已经上市,市场表现非常好。在世界上,特斯拉是目前唯一压在他们头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但...

补贴政策和免购置税再延2年,新能源车“弯道超车”的机遇来临?
答: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新能源车上牌数为5.5万,同比下滑57%;其中1月份同比下滑56%,2月份同比下滑63%。同时欧洲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月超越中国,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欧洲将取代中国成为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基本已经被逼到墙角。根据此前发布相关政策指出,从2017年开始,我国...

国产燃油车比不过国外,电动车会实现“弯道超车”吗?
答:1. 新能源汽车被视为中国实现产业超越的关键领域。人们普遍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未来发展,认为其充满活力。传统汽车企业如长城欧拉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而比亚迪和吉利也在加大投入。新势力的崛起也备受瞩目。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等新势力品牌已经成功上市,市场表现出色。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是目前...

油改电却成No.1?宝马销量反超蔚来 这些车太离谱了!
答: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口号一直被提及,但进入到新能源时代,“弯道超车”似乎悄无声息地湮灭在历史长河。作为全球新能源第一大国,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成为了自主品牌及造车新势力们深耕新能源领域的肥沃土壤。事实上,国内新能源市场萌芽之初,宝马是最早一批布局...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激增!特斯拉贡献过半,国产车企如何弯道超车?
答: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出现急增的状况,可以发现特斯拉的贡献能过半,而国产车企想要弯道超车,就需要在技术方面有所进步。从车辆的出口上面可以看到车企的产业链以及车企的技术都会有所变化,现在的中国汽车也会有结构性的改变,在9月5号的时候就能够看到相关人员的意见,发表会有商务部部长对新能源汽车...

丰田质疑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正是中国新能源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答:汽车产业技术在改变,中国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一直以来,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国内汽车工业水平相较于其他欧美国家来说还是较为落后的,在技术方面的落后也让国人只是徒有情怀,不被国内消费者所认同,以至于造成国内传统车企鲜有实质性进步,市场份额往往被技术更成熟的进口或合资车企所侵占。但...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