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佛教内有那些职位,分管那些事物?

佛教寺庙里的职务有那些?称谓是什么?负责什么?~

佛教寺庙职务性身份称谓如下:
上座:原始佛教将僧人依戒腊年限之长短分为下座(10年以下)、中座(10年至20年)、上座(20年以上)。后转而为寺院职务之称。上座为一寺之长,主要是弘讲佛法,作僧中表率。唐代以后称为方丈或住持。也用于对有德行之僧或僧腊较高者的尊称。
寺主:位居上座之下,负责一寺实际事务。唐代以后也称寺监或监院。
维那:位居上座、寺主之下,管理众僧杂务,调和僧众纠纷,辨别度牒真伪等。又负责僧众纪律事务。唐代以后维那成为丛林八大执事之一,主要负责宗教仪轨、佛事唱念等。
住持:为一寺之长,有护持佛教令久住世之意。
方丈:即住持。因其所居之处为“方丈”室,故而得名。
首座:为全寺修行之模范,掌禅堂中号令之权。
西堂:为西堂首座,辅助方丈教导修行的僧人。
后堂:为后堂首座,负责后堂修行之事务。
堂主:居首座之下,负责禅堂、念佛堂之事务。
监院:负责协助方丈或都寺监理寺院总务。古称监寺、院主、主首、寺主,后为特尊住持而改称此名,俗名当家。大寺可设数名监院。
当家:为监院之俗称。
知客:为客堂负责人,掌管全寺接待事宜。大寺可设数名知客。
僧值:又称纠察,管理清规执行情况及僧众威仪。
典座:为厨房、斋堂负责人,管理僧众伙食及信徒供斋等事务。
寮元:为云水堂负责人,管理来寺挂单僧侣的事务。
衣钵:为方丈室负责人,帮助住持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书记:掌管寺内文书往来之事。
化主:一、指丛林中负责向施主募化的僧人。二、意为教化之主人,通常指丛林之住持。
侍者:指服侍住持之僧人。大丛林住持可有多位侍者,分为烧香侍者、书状侍者、请客侍者(帮助接待客人)、衣钵侍者(帮助掌管住持钱物)、汤药侍者(负责住持的饮食、医疗杂务)、衣物侍者(帮助浆洗衣物)等。
此外,大丛林中通常还设有副寺(管财会)、直岁(管农作)、知藏(亦名藏主,管藏经楼)、知浴(又名浴主,管浴池)、知殿(又名殿主,管殿堂香火、卫生)、庄主(管庄田、领地)、园主(管菜地,或称菜头)、塔主(管理塔院)、门头(负责门卫)、磨头(管理磨坊)、净头(管环卫)、毛头(管理发)、司库(又名库头,掌管仓库)、参头(司掌法事礼仪)等等。

扩展资料
佛教职务性身份称谓在中国特别多,也很重要。自南北朝建立僧官制度以来,各个朝代按行政区划设立了许多的僧官,名目繁多,如僧正、僧主、沙门统、昭玄统、僧录、僧统等等,现已不适用了。近代社团组织兴起,佛教界也建立了各级佛教协会和居士林等组织,于是佛教徒中有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林长、干事、主任等头衔,这与各界没什么差别,故不需赘述。人们遇到比较多、易于混淆的是负责寺院管理的和从事佛教法务的职务性称谓,下面就略作介绍。
早期佛寺的管理一般由上座、寺主、维那三纲负责。自唐代禅宗大兴,百丈禅师创立丛林清规以来,天下风行,丛林制度日益健全,寺院执事也越来越多,按东西两序排列,大丛林的执事可多达48位甚至上百位,方丈以下主要的有四大班首(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八大执事(监院、知客、僧值、维那、典座、寮元、衣钵、书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称谓

佛教寺庙职务性身份称谓如下:
上座:原始佛教将僧人依戒腊年限之长短分为下座(10年以下)、中座(10年至20年)、上座(20年以上)。后转而为寺院职务之称。上座为一寺之长,主要是弘讲佛法,作僧中表率。唐代以后称为方丈或住持。也用于对有德行之僧或僧腊较高者的尊称。
寺主:位居上座之下,负责一寺实际事务。唐代以后也称寺监或监院。
维那:位居上座、寺主之下,管理众僧杂务,调和僧众纠纷,辨别度牒真伪等。又负责僧众纪律事务。唐代以后维那成为丛林八大执事之一,主要负责宗教仪轨、佛事唱念等。

扩展资料:
住持,佛教和道教庙宇寺院领导者的职务称谓。
住持,庙宇寺院的当家职务,是“当家”职务的另一种称呼,能乘此职者,首先他是常常住在这个庙宇或寺院的常住僧人或道士,就如所说的这个单位的固定工,而才具备了入选住持职务的首要条件。
如娘娘庙的大当家某某道长就是娘娘庙的住持,还有二当家,三当家。但住持职位,还未听过称为二住持和三住持的。

维那 禅堂的主要负责人。悦众 维那的副手,可设置数人,称为大悦众、二悦众、三悦众等。知藏 熟悉佛教三藏典籍,主管和保护重要藏经。藏主 执掌经橱钥匙,定期晾晒经藏,负责佛教书籍的保管和借阅。相当于图书管理员。

参头 也称弹头,禅堂中参禅最久或最熟练者。他主要承担的是,为初学参禅的僧人做出示范和起到表率作用;

司水 每天早晨打洗脸水,准备早、中、晚的漱口水,出坡后的洗脚水等。

团头 每天挑送净桶,冲洗厕所,更换洗手水,洗晒措手帕等。
客堂有以下执事:

知客 客堂的主要负责人,掌管全寺内外日常事务和接待僧俗客人事宜。其地位相似于办公室主任和接待处长。知客又叫大知客,其副手叫二知客、三知客等,他们直接安排照客的工作。

照客 为客堂和知客办事,照料客人,打扫客房等。凡知客陪客人茶饭,照客须殷勤侍候,不得有失威仪。照客有若干名,从事客堂的各项具体工作,相似于办公室干事或寺院招待所管理员。

寮元 云水堂的负责人,根据客堂的安排,接待来寺院挂单的云水僧。个别居士也可在云水堂短期居留。案元管理若干名作具体杂务的苦行僧人。

僧值 原来未设专职,取僧众轮值之意。主要职责是代方丈管理检查僧众威仪。僧值每天必须带领僧众上殿课诵等,从早到晚都在监督和检查僧众的纪律和行、立、坐、卧四种威仪,发现违犯者要进行批评或给予处罚。所以,僧值又叫做纠察;

殿主 大殿的管理人员。其职责是照管油灯、香烛,摆设供器、供品,清洁佛像、佛殿等。有的大殿,有两名管理人员,第一名称为殿主,第二名称为香灯。

香灯 殿堂的管理人员,其职责与殿主相同。云水堂的香灯,还要为挂单僧人看管物件、供应茶水等。念佛堂的香灯,还须帮助管堂照顾念佛的老弱僧人,因他们不胜任禅堂严规而在此简便修行。

钟头 大钟是丛林的号令,每天早晨、晚间和特殊时间(举行隆重法会、迎接高僧大德等),负责在钟、楼上敲钟的僧人。

鼓头 大鼓与大钟相配合,负责在鼓楼上击鼓的僧人。

夜巡 又名巡照,负责夜间巡逻和打照板报时刻的僧人。

门头 守护山门的僧入。负责按时开门和关门,保障山门清净,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客堂。

书记 负责寺院的文秘工作,包括信函的收发,文件的起草,各种佛事中抄写《疏文》等,相当于现在的文书和秘书。
库房有以下执事

监院 俗称“当家师”,在日常寺院管理上的权力仅次于方丈。他又是库房的主管,不仅库房所属机构听从他的安排,而且寺院各堂口的工作也要接受他的督察。除了一些资历较深的长老以外,寺院各种执事若有难题,都要向他请教,而他则向都监或方丈请教。有的寺院还设置副监院。

都监 都监的序职在寺院是最高的。他上辅住持,下助监院,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很少管事,通常是由一位做过多年监院的长老担任。.他和监院的关系,也和退隐方丈与现任方丈之间的关系相似。都监是方丈任命执事时的顾问,若有执事不称职或违犯清规,都监有权向方丈建议撤换或令其迁单(即开除出寺院)。他在禅堂的位次,坐在监院上首。

副寺 监院的副手,监院不及照管处,都由他办理。平日除具体指导库头们的工作外,他的责任是不能让寺院缺了任何生活及佛事的必需品,并凭购物字条付钱入帐。在当代寺院,则另设出纳和会计分管现金和帐簿,但副寺负责对财务的监督。

库头 负责库房的各项管理工作,一些寺院在库头下又设直接管理库房的司库,司库下又设贴库。库房不设香灯杂役,因此,库房的物资搬运和清扫等,都是贴库们干的事。一些寺院在殿堂房舍的修缮方面事情很多,库头必须负责对各类工匠的调动安排及工时计算。有的寺院为此设立一个专门的执事,称为监修,监修下还另设管工,负责管理替寺院干活的临时工。

庄主 俗称“下院当家”,凡寺院所属庄田的一切事务,包括田界、庄舍、农具和雇工的管理、田租的,收纳等,都由庄主负责。这种执事在当代寺院中已经消亡,但有的寺院仍然设置安排各种生产劳动的坡头,或称知众。

园头 经管寺院的菜园。除此以外,有的寺院还设“知山”,经管寺院的山林竹木。

监收 在过去的寺院中,主要负责租息、谷米的收纳;在当代的寺院中,则主要负责购进实物的验收等。负责寺院采购的执事叫做“采办”。
大寮工作量大,分工亦细,有众多的执事:

典座 大寮的主要负责人,寺院的生活总管。古云:“首座调性,典座调命”、“一窜食、一瓢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作为掌管全体僧众斋饭的关键人物,责任的确重大。故方丈一定请善于计划、干练可靠的僧人担任此职。

饭头 典座的重要助手,负责煮粥做饭,随时掌握人众之去来,水米之加减,做到既够吃又不浪费。

贴案 负责做僧众的斋莱和佛殿的供菜。斋菜应先尝味,使调和得宜;供菜不能先尝,以免亵渎佛神。

菜头 在典座的指导下,计划和备办厨房用菜,包括菜蔬的择选、去皮、淘洗等。

水头 保证供应大家做饭菜和烧茶等生活用水。

茶头 保证供应僧众每天足够的茶水和每月两次的沐浴用水。一些寺院,还设专管休浴用水的“浴头”。

火头 管理饭菜的炉灶,掌握火候。一些寺院,还有专管饭锅的大火头和专管菜锅的小火头。

磨头 负责碾磨米、麦或厨房磨豆浆、制豆腐等。

行堂 在斋堂为进斋僧众铺碗筷、盛饭菜和添加饭莱,斋毕又收拾和清洗碗筷。一些寺院,还设铺碗筷的“铺头”、专洗碗筷的“碗头”。
衣钵富有以下执事:

衣钵 外则监院,内则衣钵。衣钵是方丈和尚的机要秘书和直接助手,负责收发信件和草拟文书等。若有方丈不愿或不便见的来访者,可由衣钵出面接谈。有的寺院还设“银钱衣钵”和“庄严衣钵”。“银钱衣钵”掌管寺院每天收入的现金及其帐目,包括施主结缘、供斋和其它经济往来。“庄严衣钵”负责掌管寺院珍藏的庄严法器和贵重财物。

烧香 侍者寮的负责人。凡方丈说法,主持佛事,出位拈香、礼拜、上堂、上供时,均由烧香高捧香炉,走在方丈前面。

记录 外则书记,内则记录。衣钵案的记录主要为方丈说法时写法语,传戒时写请启,为各种佛事写疏文等。而且,长老语录,多由他记录整理而成。

汤药 外则典座,内则汤药。他是方丈小灶和上客堂的厨师。方丈生病,由他煎汤熬药,故名汤药。他还要做许多零星事务,如照料方丈的私人宾客,管理和分配特殊食品等。上客堂所需的菜蔬及其它用品,则由“买办”负责采购。

请客 衣钵寮的传达。凡来会见方丈的,先由他票报衣钵或方丈;方丈或衣钵有指示,也由他向外传达。

圣僧 方丈的侍者。由他照料方丈披衣、抽衣、折叠并存放袈裟等。在佛教仪式中,当为方丈传炉、开具;饭后为方丈送漱口水,出寺院为方丈背行囊等。在通常情况,这种执事不是轮流充当,而是长期性的,在每半年一期的序职时,都无须更换。

行者 在方丈厨房烧饭烹茶及干杂活的僧人。也包括轮流从禅堂抽来的清众,他们负责守门、倒茶、铺碗筷等杂事。

祖侍 负责照料退院老和尚。

当代有的丛林,在管理机构上也设“五大家口”,但分工没有过去丛林那样细致,察口的名称、管理的范围也有些差异。现大略介绍如下:

库房察 总管全寺僧众的生活必需品,房屋修建等。由监院、副寺、库头等负责。

客堂寮 执行寺僧出入请假,外来僧人住宿登记,来往宾客的接待及信徒的佛事登记。由知客、照客负责。

维那寮 负责朝暮念诵仪规及佛事安排。由维那、悦众、香灯、司水等分负其责。

衣钵寮 管理住持的衣、钵、汤、药,供奉及法堂上的陈列品、殿堂内庄严法物等。由衣钵、汤药等分负其责一

僧值寮 丛林的憎制实行结夏与结冬、安单、大请职、贴单、打七、普请、计岁、榜状牌示、钟鼓法器等十条制度。由僧值等负责。

佛教的级别职称都包括哪些
答:7、都监:是寺院戒律监察机构的主管,负责监督、检察各部门(班首、执事)的工作,他的职称往往是堂主级别的,也有后堂级别的。有的寺院住持或首座亲自兼任都监职务。佛教寺庙职务性身份称谓如下上座:原始佛教将僧人依戒腊年限之长短分为下座(10年以下)、中座(10年至20年)、上座(20年以上)。后...

佛教寺院里有哪些职务等级岗位?例如“住持”等称谓。所有人员都是“和尚...
答:上座:原始佛教将僧人依戒腊年限之长短分为下座(10年以下)、中座(10年至20年)、上座(20年以上)。后转而为寺院职务之称。上座为一寺之长,主要是弘讲佛法,作僧中表率。唐代以后称为方丈或住持。也用于对有德行之僧或僧腊较高者的尊称。寺主:位居上座之下,负责一寺实际事务。唐代以后也称...

谁可以告诉我佛教里的职务等级?
答:现在大多拟用最短篇幅,将佛教徒所敬拜的对象分类如下,约可分成佛部、菩萨部、明王部、天部、眷属部等五类。一、佛部 佛,是佛教中最受尊敬、最高级和最受敬拜的对象,主要的共有十五佛;但有的佛广受敬拜,有的佛却遭冷落。十五佛中,仅释迦牟尼佛,曾在印度有过做人的历史,后被神化,成了...

佛门中的侍者、维那、堂主分别指的是什么职位?
答:佛门中设有监院(库房负责人)、知客(客堂负责人)、僧值(又名纠察)、维那(寺院监察)、典座(斋堂负责人)、寮元(云水堂负责人)、衣钵(方丈堂负责人)及书记等。即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分管具体事务的小执事。知客是佛寺客堂的主要负责人,职掌接待外来宾客的事务,他是寺院与外界联系的纽带,故...

佛教寺院里的职事除了方丈还有哪些?
答:以承担的职责轻重又可分为列职与序职两部分。列职相当于职务,侧重按办事能力和工作需要列其职别;序职相当于职称,侧重按出家资历和修持功夫定其位次。列职和序职又可分为东序和西序。东序为主位,西序为宾位,故将直接为住持工作的丛林执事待以主礼,列于东序;将辅助住持工作的待以宾礼,列...

佛教寺庙里的职务有那些?称谓是什么?负责什么
答:1、监院(库房负责人):综理全寺事务,掌管全寺经济。2、知客(各堂负责人):掌管全寺僧俗接待事宜。3、僧值(纠察):管理僧众威仪。4、维那(禅堂负责人):掌管宗教仪式的法则。5、典座(厨房、斋堂负责人):管理大众饭食斋粥。6、寮元(云水堂负责人):管理一般云游来去的僧侣。7、衣钵...

佛教中的排行与职位?
答:比丘是指那些受过完整戒律的出家人,沙弥则是受过沙弥戒的出家人(十戒),居士则是受过菩萨戒的在家人(五戒)。现在,我们将佛教徒所敬拜的对象分为佛部、菩萨部、明王部、天部、眷属部等五类。一、佛部 佛是佛教中最受尊敬、最高级和最受敬拜的对象。主要的佛有十五尊,但其中有些佛广受敬拜,...

佛教寺庙的岗位有哪些
答:一、寺院里设有哪些职务?一般的寺院都是由方丈和四大班首、八大执事所组成的。另外还有很多的侍者和其他负责人。近现代的寺院基本设置五个部分也就是五大堂口,每个堂口都设置相应的职务委派相应僧人负责,通常情况下这五大堂口都设有以下执事:(一)禅堂 (1)维那:禅堂的主要负责人。凡禅堂中有违犯...

介绍下佛教的等级
答:组成部分: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

佛教里住持,方丈,首座等等是职位级别吗?有几种职位,怎样区分?
答:首座是东、西两序的首领,其职掌是代住持统领全寺僧众,即“表率丛林辅翊住持。分座说法,开示后昆。坐禅领众,谨守条章。斋粥精粗,勉谕执事。僧行失仪,依规示罚。老病亡殁,垂恤送终。凡一众事。皆得举行,如衣有领,如网有纲也”(《百丈清规证义记·两序章首座》卷六)。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