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的标准是什么,包括矿物质的含量,求答案

饮用水的标准是什么,包括矿物质的含量,求答案~

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 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新标准颁布之前,我国农村饮水一直参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此次将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农村。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地区受经济条件、水源及水处理能力等限制,实际尚难达到与城市相同的饮用水水质要求。 三是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新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参考了其它国家的饮用水标准。 确保饮用安全原则—— 生活饮用水必须满足三项基本要求 生活饮用水应保证人群终身饮用安全,并应以此为原则确定水质指标限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所谓“终身”是以人均寿命70岁为基数,以每天每人摄入2升水计算。所谓“安全”是指终身饮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新标准中明确规定,生活饮用水必须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保证流行病学安全,即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应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不得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性状良好,能被饮用者接受。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 饮水消毒是确保微生物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我国氯液虽然是主要的消毒剂,但氯氨、臭氧、二氧化碳的功能消毒剂也有应用。因此,新标准中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 为了防止饮水在管道输送时被再次污染,新标准要求在饮水出厂时保留一定的消毒剂余量,使之在饮用水出厂时和到达用户取水点之间仍保有一定的消毒能力。但消毒剂是化学物质,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消毒副产物。因此,新标准还扩充了对氯仿、溴酸盐等消毒副产物的卫生要求。 新标准中将水质指标分为常规指标与非常规指标两类。所谓“常规指标”是指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非常规指标”是指相对局限存在于某地区或者不经常被检出的指标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降低检测频率和有选择地进行检测。这种将水质指标分类的方法是从我国经济条件出发的。 在106项指标中,42项常规指标,属水质监测有普遍意义的项目;64项非常规指标,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项目和日期,但最迟于2012年7月1日必须实施。 软水、硬水和酸碱度—— PH值对人体健康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 专家认为:硬水、软水和酸碱度PH值对于饮用水安全并不重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水中碳酸钙含量超过500毫克/升为硬水。硬水对人体健康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什么影响,只不过水硬了口感不太好,喝得不太舒服,还有开水壶容易结垢,有些人不太习惯。对于这个指标,各个国家规定都不一样。比如美国,他们把这类指标作为非强制指标来处理。我国的硬度标准是450毫克/升,是强制性标准,这个浓度对于一般饮用者来讲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水如果过软的话,会腐蚀管道。管道腐蚀以后,腐蚀出来的东西进入到水里,人喝了会间接地对健康产生影响。从供水来讲,必须控制水不能太软了。 本标准的PH值定为6.5—8.5。PH值标准的制定主要是考虑到管道的影响。PH值过低会腐蚀管道,过高容易结垢。实际上,PH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现在欧盟的标准是6.5—9.5,比我国还宽泛,在这个范围里,都认为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自来水可否直接喝—— 输送环节可能出现“二次污染” 近日,有些大中城市的自来水公司宣布:该厂出厂水样品已送权威机构检测,全部达到新标准,居民可以直接饮用。 专家认为:新标准中规定的106项指标如果全部达标,自来水是可以直接喝的。但即便是自来水在出厂时完全达标,由于输送、存储环节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到达居民用水点前,可能出现“二次污染”,也就无法直接饮用。 因此,规范的做法是:按照市区人口比例设置水质监测点,由水质监测中心定期对取水点进行取样检测,并长期跟踪监测,然后才能得出自来水能否直接饮用的结论。

饮用水每项矿物质含量要求不一样.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铁不超过0.3mg/L、锰不超过0.1mg/L、铜不超过1.0mg/L、硫酸盐不超过250mg/L、总硬度(以CaCO3计,不超过450mg/L.

 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  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新标准颁布之前,我国农村饮水一直参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此次将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农村。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地区受经济条件、水源及水处理能力等限制,实际尚难达到与城市相同的饮用水水质要求。  三是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新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参考了其它国家的饮用水标准。  确保饮用安全原则——  生活饮用水必须满足三项基本要求  生活饮用水应保证人群终身饮用安全,并应以此为原则确定水质指标限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所谓“终身”是以人均寿命70岁为基数,以每天每人摄入2升水计算。所谓“安全”是指终身饮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新标准中明确规定,生活饮用水必须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保证流行病学安全,即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应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不得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性状良好,能被饮用者接受。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  饮水消毒是确保微生物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我国氯液虽然是主要的消毒剂,但氯氨、臭氧、二氧化碳的功能消毒剂也有应用。因此,新标准中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  为了防止饮水在管道输送时被再次污染,新标准要求在饮水出厂时保留一定的消毒剂余量,使之在饮用水出厂时和到达用户取水点之间仍保有一定的消毒能力。但消毒剂是化学物质,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消毒副产物。因此,新标准还扩充了对氯仿、溴酸盐等消毒副产物的卫生要求。  新标准中将水质指标分为常规指标与非常规指标两类。所谓“常规指标”是指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非常规指标”是指相对局限存在于某地区或者不经常被检出的指标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降低检测频率和有选择地进行检测。这种将水质指标分类的方法是从我国经济条件出发的。  在106项指标中,42项常规指标,属水质监测有普遍意义的项目;64项非常规指标,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项目和日期,但最迟于2012年7月1日必须实施。  软水、硬水和酸碱度——  PH值对人体健康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  专家认为:硬水、软水和酸碱度PH值对于饮用水安全并不重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水中碳酸钙含量超过500毫克/升为硬水。硬水对人体健康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什么影响,只不过水硬了口感不太好,喝得不太舒服,还有开水壶容易结垢,有些人不太习惯。对于这个指标,各个国家规定都不一样。比如美国,他们把这类指标作为非强制指标来处理。我国的硬度标准是450毫克/升,是强制性标准,这个浓度对于一般饮用者来讲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水如果过软的话,会腐蚀管道。管道腐蚀以后,腐蚀出来的东西进入到水里,人喝了会间接地对健康产生影响。从供水来讲,必须控制水不能太软了。  本标准的PH值定为6.5—8.5。PH值标准的制定主要是考虑到管道的影响。PH值过低会腐蚀管道,过高容易结垢。实际上,PH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现在欧盟的标准是6.5—9.5,比我国还宽泛,在这个范围里,都认为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自来水可否直接喝——  输送环节可能出现“二次污染”  近日,有些大中城市的自来水公司宣布:该厂出厂水样品已送权威机构检测,全部达到新标准,居民可以直接饮用。  专家认为:新标准中规定的106项指标如果全部达标,自来水是可以直接喝的。但即便是自来水在出厂时完全达标,由于输送、存储环节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到达居民用水点前,可能出现“二次污染”,也就无法直接饮用。  因此,规范的做法是:按照市区人口比例设置水质监测点,由水质监测中心定期对取水点进行取样检测,并长期跟踪监测,然后才能得出自来水能否直接饮用的结论。

理想的健康水应具备的七大特征: (1)无污染,不含任何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 (2)水的硬度适中,一般为100mg/L左右(碳酸钙计) (3)含有人体健康所必须的适量矿物质。 (4)PH值呈弱碱性。 (5)水中溶解氧适度,6mg/L左右。只有溶解了氧的水,才是活水。 (6)水分子团小,6个水分子以下的水分子团叫小分子团水。 (7)水的媒体生理功能,如水的溶解力、渗透力、乳化力、代谢力等要强。

有那种测试笔 数字显示50以里 就算合格的 数字越大就说明水质越差

国家标准饮用水,值是多少
答:不小于6.5且不大于9.5。

求一个“矿物质饮用水”标准。
答:衡量饮用水标准:(1)、水体透明,无污染、无杂质、无异味,口感好。(2)、硬度适中。所谓硬度,就是水中钙、镁等盐类的总量。钙、镁越多,水质越硬,反之,越软。大部分人认为硬度应在100-170 mg/L的范围内是最佳的。(3)、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要求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总固体。所谓溶...

矿泉水的矿物质标准是什么?喝哪种矿泉水才健康?
答:盛夏季节饮用矿泉水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矿物质,是有效手段。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九项界限指标包括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矿泉水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达到界限指标的要求,其要求含量分别为(单位:mg/L):锂、锌、碘化物均≥0.2,硒≥0.01,溴化物≥1.0...

矿泉水里面有哪些矿物质
答: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根据身体状况及地区饮用水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矿泉水饮用,可以起到补充矿物质,特别是微量元素的作用.盛夏季节饮用矿泉水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矿物质,是有效手段.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九项界限指标包括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

饮用水矿物质标准是多少?
答: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饮用水标准,饮用水中的矿物质标准包括钙、镁、钠、钾等指标。例如,钠的最大容许浓度为20mg/L,钙的最大容许浓度为75mg/L。3、欧盟 根据欧洲联盟委员会的饮用水指令(Directive 98/83/EC),饮用水中的矿物质标准包括硬度、铜、铁、钙、钾、镁等指标。例如,硬度的建议...

饮用水矿物质标准是多少?
答:不应超过550 mg/L。7.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不应超过5 mg/L。8. 铁含量:不应超过0.5 mg/L。9. 锰含量:不应超过0.3 mg/L。10. 氯化物含量:不应超过300 mg/L。11. 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300 mg/L。以上标准为饮用水中矿物质的含量限制,确保了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国际上的饮水标准有哪些?
答:国际最新饮用水健康标准: (1)不含有害人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 (2)含有适量的有益于人体健康,并呈离子状态的矿物质(钾、镁、钙等含量在100mg/L); (3)水的分子团小,溶解力和渗透力强; (4)应呈现弱碱性(PH值为8~9); (5)水中含有溶解氧(6mg/L左右),含有碳酸根离子; ...

饮用水矿物质标准是多少
答:矿物质水的添加种类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质量类国家标准,主要由行业依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的规定与限量添加,卫生上则按照《瓶(桶)装水卫生标准》 确保其饮用安全性。含义 添加剂上世纪末的矿物质水行业也有釆用纯净水添加浓缩矿化液的方式制造产品,但是因为质量较不穏定,安全也不容易确保...

饮用水矿物质标准是多少?
答:饮用水矿物质标准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国际上常见的饮用水矿物质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根据WHO的《饮用水质量指南》,饮用水的矿物质含量应符合以下标准:钙(Ca):最高浓度为200毫克/升 镁(Mg):最高浓度为150毫克/升 钠(Na):最高浓度为200毫克...

合格的饮用水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
答: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水的七个标准 1、无毒、无害、无异味; 2、均衡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3、PH值呈弱碱性;(7.2-7.8) 4、水分子团小;(核磁共振半幅宽度低于100HZ) 5、水硬度适度 6、溶解氧及二氧化碳适度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