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怎样饲养

雏鸡怎样饲养?~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一.育雏前的准备及育雏方式
  1.育雏前的准备 :在育雏前一周,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福尔马林熏蒸彻底消毒,用百毒杀、120等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在育雏前1--2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2.育雏方式 :
  (1)、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2)、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3)、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不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二.雏鸡的饲养与管理
  1、雏鸡的饲养 :雏鸡开食前,先用4/万的高锰酸钾液饮水一次,用于消毒和排出胎粪,清理肠道。雏鸡开食即雏鸡第一次吃食,用雏鸡颗粒饲料饲喂,开始每日喂5--6次,对于体质较弱的鸡,黑夜要加喂一次,以后逐渐改喂3--4次/日。雏鸡料的营养指标:粗蛋白18--19%;能量2900千卡/公斤;粗纤维3--5%;粗脂肪2.5%;钙1--1.1%;磷0.45%;蛋氨酸0.45%;赖氨酸1.05%。雏鸡的用料量应根据实际饲喂情况而掌握。雏鸡饲喂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并要保持清洁饮水。
  2、育雏温度: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育雏温度要掌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育雏初期温度宜高,弱雏的育雏温度应稍高,小群饲养比大群饲养高,夜间比白天高,阴雨天比晴天高。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如果温度适宜时,雏鸡分布均匀,活泼好动;温度过低时,雏鸡缩颈,互相挤压,层层堆叠,尖叫;温度过高时,雏鸡伸舌,张嘴喘气,饮水增加。
  3、育雏湿度:如果室内空气的湿度过低,雏鸡体内的水份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同时易引起灰尘飞扬,使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大,会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雏鸡的健康发展;因此,育雏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
  4、保持正常的通风:育雏舍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应控制在0.2%,不应超过0.5%。氨气含量要求低于10ppm,不应超过20ppm,H2S的含量要求在6.6ppm,不应超过15ppm。在通风换气时,要严防雏鸡感冒,要求做到在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
  5、光照及饲养密度:1--3日令全天光照,4--5日令15--20小时/日;6--9日令16--18小时/日;10--14日令14--16小时/日;15--28日令12--14小时/日;28--42日令8--10小时/日。
  饲养密度:1--2周令30--40只/平方米,3--4周令25--30只/平方米,5--6周令20--25只/平方米。
  6、断喙:雏鸡断喙时间一般是7--10日令,为防止应激,在断喙前后一天在饮水或饲料中加Vk4(4mg/kg)或加电解多维。
  7、雏鸡免疫 :为防止雏鸡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应根据种鸡场提供的鸡免疫程序,做好马立克、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喉气管炎和鸡痘的免疫工作。

开食不宜过早,开食过早会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损害,过晚开食则会消耗体力和营养物质,不利于雏鸡生长发育。雏鸡开食多在孵出后12小时~24小时,这段时间开食的死亡率最低。但一般不应超过36小时,过48小时开食,则明显消耗雏鸡体力,从而影响雏鸡的增重。第一周的饲料放在平盘或塑料蛋盘上,不要将饲料放在报纸或塑料纸上,既浪费饲料又不易于消毒,容易造成污染。稍加拌湿的饲料为最佳,并且拌一定比例的多维素和抗菌素,若有条件还可在雏鸡料中加一些大蒜汁,可预防雏鸡消化道疾病。饲料要现拌现用,采取勤添少喂的方法,尤其是夏天,一般情况下一天喂料4-6次。一周以后可改用饲料槽装料饲喂雏鸡。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雏鸡的饮水和采食情况,不能发生抢食和抢饮的情况,若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造成雏鸡相互挤压,出现踩伤和踩死的现象。另外一定要注意饲料盘和饮水器的清洁,刚开食的雏鸡常常是边吃料边排便,每次添食时都要清除食盘中的粪便;饮水器每次换水时清洗一下再加水,最好每天用消毒药水清洗一次。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一.育雏前的准备及育雏方式
1.育雏前的准备 :在育雏前一周,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福尔马林熏蒸彻底消毒,用百毒杀、120等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在育雏前1--2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2.育雏方式 :
(1)、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2)、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3)、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不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二.雏鸡的饲养与管理
1、雏鸡的饲养 :雏鸡开食前,先用4/万的高锰酸钾液饮水一次,用于消毒和排出胎粪,清理肠道。雏鸡开食即雏鸡第一次吃食,用雏鸡颗粒饲料饲喂,开始每日喂5--6次,对于体质较弱的鸡,黑夜要加喂一次,以后逐渐改喂3--4次/日。雏鸡料的营养指标:粗蛋白18--19%;能量2900千卡/公斤;粗纤维3--5%;粗脂肪2.5%;钙1--1.1%;磷0.45%;蛋氨酸0.45%;赖氨酸1.05%。雏鸡的用料量应根据实际饲喂情况而掌握。雏鸡饲喂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并要保持清洁饮水。
2、育雏温度: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育雏温度要掌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育雏初期温度宜高,弱雏的育雏温度应稍高,小群饲养比大群饲养高,夜间比白天高,阴雨天比晴天高。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如果温度适宜时,雏鸡分布均匀,活泼好动;温度过低时,雏鸡缩颈,互相挤压,层层堆叠,尖叫;温度过高时,雏鸡伸舌,张嘴喘气,饮水增加。
3、育雏湿度:如果室内空气的湿度过低,雏鸡体内的水份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同时易引起灰尘飞扬,使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大,会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雏鸡的健康发展;因此,育雏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
4、保持正常的通风:育雏舍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应控制在0.2%,不应超过0.5%。氨气含量要求低于10ppm,不应超过20ppm,H2S的含量要求在6.6ppm,不应超过15ppm。在通风换气时,要严防雏鸡感冒,要求做到在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
5、光照及饲养密度:1--3日令全天光照,4--5日令15--20小时/日;6--9日令16--18小时/日;10--14日令14--16小时/日;15--28日令12--14小时/日;28--42日令8--10小时/日。
饲养密度:1--2周令30--40只/平方米,3--4周令25--30只/平方米,5--6周令20--25只/平方米。
6、断喙:雏鸡断喙时间一般是7--10日令,为防止应激,在断喙前后一天在饮水或饲料中加Vk4(4mg/kg)或加电解多维。
7、雏鸡免疫 :为防止雏鸡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应根据种鸡场提供的鸡免疫程序,做好马立克、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喉气管炎和鸡痘的免疫工作。

  1. 育雏前的准备:在进雏前要将育雏舍彻底打扫,把料槽、水槽等用具清洗干净,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如果是地面平养育雏,在进鸡一周前还要将垫料在阳光下暴晒,进行自然消毒。在进雏前要对育雏舍提前生火预温,尤其是在晚秋、冬季、早春,一定要提前3天生火,让墙壁、地面、设施都热透,这样舍内的温度才比较平稳,容易控制。

  2.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可以有效提高雏鸡成活率。由于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雏鸡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过低,雏鸡易扎群,容易挤压而死亡,温度过高,雏鸡体内水分易蒸发,造成雏鸡脱水,影响雏鸡的生长。一般要求第一周雏鸡舍为32℃~35℃,以后每周下降2℃~3℃,降温幅度不能过大,降到18℃~20℃时脱温。湿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湿度一般1~10日龄为65%~70%,10日龄后保持在55%~65%。

  3. 科学饲养。在雏鸡开食前要先饮水,在1~7日龄,可在饮水中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以利于雏鸡卵黄体的吸收。1周龄后可饮用自来水,要保证水的清洁,且不能断水。每天将饮水器用高锰酸钾消毒一次。雏鸡一般在孵出后24~26小时开食,开食料可用小米、碎玉米等饲料,3日龄后逐渐换为配合饲料。饲喂次数,一般1~45日龄每天饲喂5~6次;46日龄以后饲喂4~5次。每次不宜饲喂得太饱,要少添勤喂,以饲喂八成饱为宜。



小鸡要一天喂三次才行,因为它还小,需要营养。 它们睡觉的地方要干爽,不能有湿润,这样对鸡的身体较好。

市场上鸡的需求量是非常大,因此就有很多人养殖,鸡的类型有很多,有的是为了下蛋,有的是为了卖肉,所以养殖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鸡,都要从雏鸡开始,这也阶段也是重要的时刻,养殖不好就会造成损失,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个阶段的生长需要,这样才能养殖好,后期的好坏都由于前期的养殖,养好才可以增加我们养殖的收益,那应该注意什么呢?跟小一起了解吧!

关于密度的介绍:
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密度,过密会出现挤压现象,也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就会让我们的收益降低。需要根据生长阶段和季节合理调节生长的密度,冬季温度低可以稍微蜜一些,但是夏季一定不能太密,太密会让温度增高,温度高就容易滋生细菌,这样就会导致鸡生病,所以密度控制好是非常重要的。雏鸡从小使用达龙禽初乳,可以防治白痢病、肠道疾病和免疫抑制病,保肝护肾,促生长,提高采食量。明显提高成活率,健雏率。生长速度快,不会得肠胃病,同比日龄30天大10-30%。
关于温度的介绍:
雏鸡对温度很有要求,必须在适应的温度下生长,因为这时体制很脆弱,特别的怕冷,温度低就会冻死。刚出壳的雏鸡,鸡舍内的温度必须要高于30度左右,之后每周降温一次,每次降低1-2度就行,不能一下降低好几度,会对生长有影响,一直降到正常的温度,雏鸡适合在26度左右的温度下生长,所以就要保持在这个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对生长不利,所以温度有变化的时候需要及时调节回来。

雏鸡养殖方法是什么?
答:进雏的1-3天连续照明24小时(15-30勒克斯),让雏鸡熟悉环境,学会采食和饮水。以后采用11-15小时的恒定光照。6、饲养密度及断喙 开始第一周,每平方米45-55只雏鸡,第二周,每平方米30-40只,第三周每平方米20-30只,第四周到育雏结束每平方米20只。雏鸡断喙一般在10日龄进行,用断喙器进行,...

刚出壳的小鸡怎么喂养才是最好的
答:刚出壳的小鸡从养殖环境、喂养方式、及时给雏鸡饮水、空气要新鲜、控制雏鸡的光照时间等方面喂养才是最好的。1、养殖环境 小鸡必须在光照充裕、干燥通风的地方构建鸡舍饲养,或者用消毒纸箱子临时饲养,构建鸡舍时要用生石灰粉或是紫外线杀菌解决,纸箱子饲养时,在两边扎出呼吸孔,埋下伏笔碎纸片及废旧...

小鸡如何养殖?
答:小鸡的养殖方法如下:1、雏鸡的鸡窝 要有合适的高度,防止小鸡跳出来。弯曲或者圆形是最好的,深角不适合饲养小鸡,而且在拐角处容易早成拥挤踩踏。鸡窝里需要垫一些东西,最好是松木丸或者刨花,深度5厘米左右最好。不要用锯末,会影响小鸡呼吸系统。更不能用报纸,报纸是湿滑的,特别是在潮湿的时候,...

刚买回来的雏鸡如何喂养
答:小鸡雏买回来后,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饲养: 1、保温。购回后将鸡雏放在32°C的环境下饲养,如果数量极少,看在火炕上铺上纸壳,四周用木板围起来,上面罩上塑料布,创造一个保温的小环境。第二周温度降低到30°C,以后每周降低2°,直到降低到室温。 2、饮水。新购回的小雏鸡想不要喂食,要饮温...

小鸡仔怎么喂养
答:小鸡是鸡形目雉科原鸡属动物,是鸡的幼崽,由母鸡从鸡蛋中孵化。小鸡的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眼有瞬膜;头上有肉冠,喉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短小,位略高。初出壳的雏鸡个体小、娇嫩、...

怎么养小鸡
答:小鸡的饲养注意事项 小鸡对环境要求较高,养殖小鸡时,需要每天打扫一次圈舍,并且要更换潮湿和脏污的垫料,以免影响到小鸡生长,可以给其提供松软透气的棉花或者稻草,而且要向盒子四周撒上石灰粉。小鸡在养殖期间,要注意马立克氏病和法氏囊病的预防,可以在雏鸡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一次疫苗,第16-18天...

养小鸡怎么养?
答:街上买的小鸡养的办法是保温、饮水、喂食。1、保温。购回后将鸡雏放在32°C的环境下饲养,如果数量极少,看在火炕上铺上纸壳,四周用木板围起来,上面罩上塑料布,创造一个保温的小环境。第二周温度降低到30°C,以后每周降低2°,直到降低到室温。2、饮水。新购回的小雏鸡想不要喂食,要饮温开水...

雏鸡的饲养方法,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答:雏鸡的饲养方法,应该注意些什么呢?1.适宜调节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刚孵出的雏鸡个头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的功能直到3 ~ 4周龄才完善。因此,做好防寒工作,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鸡、提高成活率的关键。雏鸡的适宜温度为30 ~ 32℃。之后每五天气温会降低1 ~ 2℃。一个月...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答:雏鸡的饲养技巧 雏鸡的育雏阶段,蛋鸡指出壳到7周龄,肉鸡指出壳到3周龄。雏鸡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为提高育雏率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育雏期间要为雏鸡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饲喂雏鸡专用料.以满足其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需要.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育雏舍的准备 11清洗消毒 当上一批雏鸡移出后...

刚买回来的小鸡仔怎么养?
答:1、喂养环境。喂养环境是养小鸡非常重要的一步,在硬纸箱上面铺上一些报纸、一个碟子、白灯(40瓦白炽灯泡),一周内保持环境温度33摄氏度左右,此后每周降低2摄氏度,大概6周后小鸡就可以适应自然温度了 2、喂养食物问题。刚买回来的小鸡要尽快喝水,水温要在30摄氏度左右,喂水量从少变多,一周后...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