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会后悔读研?

~ 因为没能足够了解情况,没能足够了解像我这种30+大龄双非文科天坑专业女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就凭一腔借理想主义去考研去读研。以至于我现在的处境还不如本科毕业那,我现在的工作还不如本科毕业从事的那份工作。
写这篇回答不是说:大家都别读研,读研没用,读研肯定会后悔!
而是:先了解好就业形势,岗位资格条件,做好职业规划,再去思考读研与否。
不要盲目努力,认知很重要,选错了路,盲目努力很可能会踩坑,结果很可能比不努力还糟糕。
失去比得到的更珍贵。
我得到了更高的学历,学到了更多的知识,精进了专业水平,考研和读研也锻炼了我更强的学习能力、处事能力、抗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可读研之前,我明明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热爱生活,充满活力,眼里有光的人,有自己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对未来心怀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
读研之后,好像对一切事物都再提不起兴致了,变得麻木,低落,整个人失掉了生命力,没有活力,没有精气神,觉得自己特别low,就是个loser,失去了快乐,再没有理想可言,信念崩塌,对未来只剩绝望。
在承受读研的苦与累时,我没有抱怨过,一来是没有时间,有那么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我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抱怨,emo上面。二来是我内心始终相信,没有白付出的努力,我所经历的都会在未来转化成财富,我会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再难再累都是值得的。
真正的崩溃是从求职开始,我发现自己的努力没有用处,大部分的机会都因为与努力无关的一些因素(年龄,性别,专业,学校),对我关上了门。
ps:本文仅从就业角度,探讨读研相关问题。如果你读研不是为了就业,那就别看了。
读研有很多种情况,以下仅讨论我这种,我的情况特殊,属于少数,不代表大部分研究生!!!如果你不是我这种情况,不必对号入座!!!
请看完整篇再私信评论,谢谢!很多问题我已经在回答里详细解释说明过了!!!务必看完!看完!看完!再评论,不求理解,文明交流。
总结一下,主要原因有三:
1. 读研太累太累了,三年下来身心俱疲,等考公考编的时候已经没有力气再去拼了。
2.大龄读研,毕业超过30岁,很多机会直接被年龄卡死。
3.考研时认知不到位,重专业轻学校,以至于选择了双非学校,就业不占优势。
4.盲目跨专业,本硕专业不一致,很多机会又直接被卡死。
当初选择读研,就是因为不想考公考编,想通过学历的提升,学校的提升,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直接找工作。三年下来,这些方面确实都提升了,但是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工作,只能考公考编。可这三年我已经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为直接找工作做准备了(实习,考证,拿奖学金,参加专业比赛拿奖,跑宣讲会,线上线下投简历)。
经过各种尝试,四处受限,最后发现只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统考这条路可以走。我的专业无岗可报,只能三不限。
(以下内容非常负能量,请谨慎观看,加粗字体是干货)
1.关于累。
说实话,曾经现在研究生这扇大门外的我,对研究生生活有着无数种憧憬,但唯独没有想到它会是这个样子的。真的打死我都没想到读研这么累,这么痛苦。比本科、比工作要累太多太多了!我是工作过两年辞职再去考研的,那份工作是单休,有时周日加班,要连上半个月,即便这样,也没有读研累。
考研一年加读研三年,发量只剩从前的三分之一,没有生活,没有娱乐,没有休息时间,整个人已经失掉了活力,没有精气神了。
累到崩溃的时候,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自愈,因为好多好多的事在等着我去做,根本没时间崩溃。不断地在:累到崩溃-努力自愈-做该做的事-再累到崩溃,之间循环往复,身心俱疲,狼狈不堪。
从小到大,从来没为学习上的事情担心过,读研之后,因为论文无数次崩溃。很不幸,刚读研就赶上了翟天临事件,学术圈大洗礼,学校对论文的审查非常非常细致严格,力度前所未有。有的同学写论文写进医院了,写抑郁了,写精神失常了,甚至是最坏的那种结果,我都见过。
一年365天,一半是007,一半是997。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全都被学术填满了,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想要考证,实习,参加比赛,都只能从休息时间硬去挤,更不要提爱好娱乐,根本没有时间,连休息时间都不够。
痛苦,疲惫,崩溃是常态,读研是修炼,是摧残,更是折磨,这三年对自己的身心消耗太大了,不知道需要多久能恢复过来。身体垮了,读研把自己读成了药匣子,要靠吃药维持,才能正常生活。
吃苦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我相信能考上研的人也都不会怕吃苦,但是这么累最大的问题就是,吃苦对人身心消耗很大,找工作也是要付出巨大精力的,特别是女生,大部分都是去考公考编,读研把所有力气都耗光了,拿什么去考?人的精力真的是有限的,特别是年龄大了,30岁脑力和体力都不如20岁。读书把人累傻了,思维反应远不如以前了,脑子没有以前好使了,精力也没有以前充沛了,身心状态都太差了,再想考公考编,花时间和精力去学去冲,真的力不从心了。
还有就是,我们愿意吃苦,是因为吃这份苦对我们来说是有意义的,我们才会在苦难中咬牙坚持。但不是所有的苦都有意义,做人不能怕吃苦,但不能自找苦吃,盲目去吃没意义的苦。
不仅是读研期间要留点力气给求职,考研更是如此,最好不要三战四战五战,不要拿出所有力气去考研,留点精力给读研和找工作。因为考研只是马拉松的第一程,想跑完全程一定要合理分配体力,太早就用尽全力的人到不了终点。考上研不仅不意味着稳妥,而且意味着新的更困难的挑战刚刚开始,因为考研要比读研容易得多,读书比找工作容易的多。
生活和思维与社会严重脱节,跟不上时代了。
考研一年加读研三年,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经历了那么多的难关,关关难过关关过,强迫自己变得更坚强,更自律,更具行动力,逼自己做到了好多曾经根本做不到甚至不敢想的事情,无数次努力顶住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崩溃,几乎已经砍掉了90%的娱乐时间,三年没过过正常人的生活。我把自己逼的太痛苦了,我都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感觉了。
受教育是一件能够提升自我很有意义的事,可是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有意义值得努力和学习的事情,读研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机会和可能,所以,读研要考虑机会成本。提升自我,充实生活不止考研一条路。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本科真的太轻松了,研究生真的要多付出太多了,最后找的工作也没比本科毕业的好多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和本科毕业找的工作是一样的,很多工作本科毕业可以进,三年后门槛卷到研究生,这种现象一点都不少见。
现在社会的内卷速度实在太快了,读研要考虑时间成本。有可能通过读研提升了10%的竞争力,如果三年内卷让招聘门槛提升了20%,这样的话,努力的速度就跑不赢社会内卷的速度。大家都知道读研能提升能力,提升竞争力,但是这种模糊的认知远远不够,要弄清楚读研的用处究竟有多大,社会内卷的速度有多快,你努力的结果能否胜过这三年社会的内卷。
2.关于大龄读研。(以下内容有点毒)
很后悔,大龄读研。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又换来一次应届生就业的机会,趁这三年做好职业规划,好好准备,毕业时候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可等到毕业季真的傻眼了,这三年那么努力提升自己,结果是,国企事业单位招聘应届硕士基本都要求不超过27/28/30岁,而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公务员,只有极个别要求研究生才能报考,绝大部分都是本科就可报。
我这个专业本身考公考编机会就很少,要求本专业和本科学历的岗位有时候会有1-2个,有时候根本没有,大多数情况都只能三不限。所以想要找本专业且要求研究生的岗位,几乎是没有。有人说要求研究生的岗位肯定比要求本科生的岗位报名人数少,竞争小很多,但这必须以专业为前提,很多专业根本就没有研究生岗,这种情况下,读研和不读是没有区别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是一样考公,报本科岗。
而且,读研之后考公还有几个问题:1、读研要付出的精力太多了,除了科研论文以外可以空闲的太少了,远不如本科备考时间充裕。2、年纪大,记忆力,思考速度都有所下降,脑力体力都不如本科状态好。3、社会的内卷越来越严重,竞争越来越激烈,报录比越来越吓人。4、限研究生报的岗位很少。很多研究生只能报本科的岗位,这样还算好的,仅仅是研究生白读了而已,更惨的是,国考里面有一类是仅限本科的岗位,这意味着研究生是不能报的,所以读研反而让你失去了这些机会。研究生想报本科的岗位降维打击,对不起,国家不给你这个机会。下面是22年的国考职位表中央直属机构关于学历的统计:
仅限本科的有2303个职位,这些研究生是不能报的,而仅限研究生的职位仅有61个,硕士及以上的有196个。可见,研究生不总是能向下兼容本科的就业机会的。有个同学和我说,就想读研,读研是执念是理想,大不了毕业了找和本科一样的工作,现实是,有的情况下,读了研会失去一些属于本科的就业机会,或者有的工作机会不如本科生那样有竞争力,想找和本科毕业一样的工作都不一定能找到了。
这更反映了一个现实,就是:不同的学历层次有不同的就业方向,每个学历层次大多都是和自己同一层次的人竞争的,降维打击听起来很酷,但有时候是不可行的。还有现在很多考试要求必须以最高学历报考,想以本科的学历报考,不行,想以本科的专业报考,也不行。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研究生机会多,既拥有研究生的就业机会,也可以向下兼容本科的就业机会,选择要比本科多,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研究生与本科相比,得到了一些机会,但同时,也失去了一些机会。
说这些并不是说读研不能考公。如果你就想考那些研究生学历才能报考的岗位,专业和其他条件也都符合,这完全没毛病。如果你再多一次只有应届生才能享受的机会,所以读研,这也没毛病。
评论区有位姐妹说等读研再去规划已经晚了,应该在考研之前就了解好信息,做好职业规划。就是这样,很多事从读研那一刻都注定了,年龄,学校和专业,如果再加一个因素,那就是性别,这些是影响就业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这些因素大体上已经决定了就业的出路和方向。这三年的其他努力,说实话对就业的影响远不如这些因素。卡住我的两个大问题是年龄和本硕专业不一致,这些从考上研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和我这三年努力了多少无关。我拿了奖学金,获了很多奖,毕业还受到学校的表彰,这三年努力是有成果的,而且这些成果是大部分人都没有的。但这并不妨碍我直接因为年龄和本硕专业不一致被无数就业机会直接卡死。
可以说,这三年我比绝大多数的人都要努力,从职场回到校园,我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和学校的平台,别人追剧追星追综艺刷抖音微博打王者荣耀的时候,我在学习,钻研论文,参加比赛,参加实习,参加宣讲会找工作,积极利用学校的平台和资源多去学习,多去锻炼,提升自己。可是这样的我,就单单因为年龄超过27/28/30岁,连应聘的资格都没有。
每年都能看到好多人三战四战失败了仍然还要再战,而且还互相鼓励报团一起再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把研究生的头衔当成了执念。
而且最要命的是周围的人对于大龄读研都特别鼓励,觉得好励志,每当有人在社交网络上问,28岁读研晚不晚?30岁晚不晚?下面的评论都在说:
做想做的事永远都不晚。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奥巴马50岁退休了,特朗普70才当上总统。
不读研依然会30。
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等等之类的鸡汤,这些我都能背下来了。
鸡汤听起来很舒服,可盲信毒鸡汤害人不浅!生活的真相,往往是那些听起来没那么舒服,甚至是有点残酷的话。大多数人不爱听,尤其是有理想有追求且没有被社会毒打过的年轻人,很难能听得进去,因为我曾经也是如此。
种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十年前这片地是荒凉贫瘠的,上面的树木屈指可数,每棵树都是宝贵的,而现在这片地全是树,已经拥挤不堪了。
奥巴马50退休,特朗普70才当上总统!那是因为美国没有规定超过70不能当总统,50不能退休。而我们国家想考入体制内,所有考试所有招聘,都是有明确的年龄要求的,超过这个年龄就是连资格报名都没有,管你是特朗普还是奥巴马,退休也是有年龄规定的,不是你想退就退的。
28/30/35读研晚不晚?说实话,当一个人这么问的时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这么问的人一般都是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读研能带来什么就业机会,所以也不知道这些就业机会的年龄要求。自己啥都不知道,别人怎么能知道晚不晚呢?不知道具体情况,就在那盲目鼓励别人说读研什么时候都不晚的,这种鼓励或者说建议根本就是不靠谱的。
不读研也会30?没错,不读研也会30,但是考研加读研需要4年,这四年只有研三最后一年可以找工作,如果研三那年超过了30,那么就直接没资格应聘限制30岁的工作了,在你自以为努力变优秀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大把的机会。但是不读研,在26-30这四年都可以应聘那些限制30岁的工作机会。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这是最大的谎话,很多鸡汤在鼓吹,只要你变优秀了,自然不愁找工作,工作会来找你。我可能孤陋寡闻,从来没见过哪个应届毕业生是不用找工作,而是工作来找你的。只有多年工作经历,甚至是掌握一定资源和人脉的,才有猎头上门找你,帮你推荐工作。而且,不了解社会的需求盲目努力,用处真的不大,教师招聘让我对此感受最深。有些教师招聘都只面向六所师范,除此之外,你再优秀,学校再牛,就算是清华北大,也不在招聘范围内。所以,努力应该是有目标,有针对性的。
有的人本质上是自己的生活出了问题,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去解决,没有足够的智慧过好当下的生活,不够成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寻求一个自洽。所以把希望寄托在研究生上面,要么以此逃避现实,要么一厢情愿的幻想读研能解决问题。但,生活需要理智,需要成熟,需要智慧,一个研究生的头衔,真的解决不了你一团糟的生活,真的弥补不了缺失的生活能力和智慧。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能力的不足和智慧的欠缺,在生活中磨砺提升自己,才是真正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寄希望于考研。考研上岸获得的成就感和存在感是短暂的,它只能暂时给予你些许安慰,却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三年之后,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自己当初就是这样,很天真,以为只要想努力拼一拼,永远都不晚,想改变自己糟糕的生活,想要通过考研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但,真正成熟有智慧的人,是不需要去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的,无论以什么样的学历,他都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读研不是人生的救赎,理智清醒,成熟、勇敢、积极的自己才是过好生活的根本。
不要把读研当成生活唯一的救命稻草。我很理解,在20出头的年纪,刚刚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对现实一无所知,带着一腔热情和憧憬想要发展事业,对职场对职业发展,也是一无所知。稀里糊涂进了私企,以为努力工作,积累经验以后就能有更好的发展,结果却是被压榨,被pua,被画大饼,连基本的权益都无法保障,无止无休,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这时候发现,如果考研,就可以拥有一次重来的机会,可以弥补本科阶段缺失的,可以提升学历,让自己更有竞争力。这种想法没有错,但这仅适用于你和理想中的工作,只差一个学历的情况。
如果问为什么考研,很多人都会回答:提升自己。但现实是,很多人都没弄懂,自己究竟差在哪里,差的地方,能否通过读研去提升,这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我没有三战四战,而是辞职之后考研的,所以读研比较晚,毕业30了。自己一部分也是因为执念,选择去读研,我们总是以为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但其实,得不到的真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是心里的执念在作祟,你以为执念让你超越自我,乘风破浪,事实上,除了乘风破浪的姐姐愿意要30+的,其他的绝大部分工作机会都把30+的人拒之门外了。读研真的不是人生的救赎,如果不做好职业规划,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读研还可能会让你陷入更艰难的境地。
其实不止是我,身边的同学,很多人都是后悔读研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找工作的时候发现,研究生的学历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没有用的。还是一样要考公考编,报那些本科就能报的岗位。而且但凡考试都是一年比一年难考,等读研三年之后再去考,这个难度比从前增加了太多。比如,军队文职,三年前考研失败的人轻松考上了,三年后考研成功的人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身边很多上岸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同学,他们报考的都是本科学历就能报的岗位。
是否读研要考虑专业:有的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就业差别不大,比如许多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考公,研究生毕业还是考公。但有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是有一定差别的,比如某些理工科专业,研究生工资明显高于本科。
还要考虑职业目标:比如医生,教师,辅导员这样的岗位门槛必须是研究生,所以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而不是脑子一热,盲目跟风或是飘渺的理想主义。
有很多大龄考生想通过读研再去拼一拼,见见世面,不甘心一直过这种一眼望到头的日子。没错,我当初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带着一腔孤勇和盲目的理想主义去考研的。读研之后发现,路越走越窄了,研究生的圈子比本科小得多,活动少得多,特别是文科的研究生,日常就是一个人在寝室里读文献,反复头脑思辨,憋得直难受,也憋不出几个字,deadline前几天24小时营业赶进度,然后休息一阵子以免猝死。很多同学直到毕业了都没说过话,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很忙,不写论文的时候也是在寝室睡觉休息,恢复体力和精神。研究生的生活非常单调、非常枯燥,甚至痛苦,见世面是不大可能的。研究生除了上课,写论文之外的活动只有学术性活动,参与学术论坛,参与研修班,听讲座。如果说想要见世面,可能本科阶段比研究生更能见世面。
很多人觉得读研能增加知识,提升能力。没错,增加的某个领域某个分支的某些知识,文科的话说观点更合适,如果不读博,这辈子都再也接触不到的知识,而且硕士也只能是浅尝辄止,根本谈不上深入研究。文科专业,尤其是语言类学硕,研究生阶段所学的知识,基本上社会对此是没有需求的。语言类的本科和语言类的专硕,所学的东西相对而言还比较实用,社会有一定的需求。但学硕,真的难有用武之地。
没错,也确实提升了能力,很多从前根本做不到的事,现在硬逼着都做到了,很多从前被吓住的困难,现在都能咬着牙死磕到底。可代价是,健康和快乐,身体垮了,要靠药物维持正常生活,被抑郁缠上了,不一定什么时候,那条黑狗就跑出来,挥之不去。如果早知道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升,要用健康和快乐做代价,我宁可做一个没有那么多知识那么强能力的,但健康快乐的庸人。没有什么事值得用身心健康做代价去换取。
考研时心中的信念、理想,所幸挺过了三年痛苦生活的消磨,却没能逃过求职时的毒打和越来越让人窒息的内卷。考研时的我,每时每刻都是心怀希望的,我深深地相信,只要努力,未来可期,读研只是一个起点,我的人生还有无限的可能。可研究生毕业时的我,经历了一年半求职的毒打,已经明白了,因为那些与努力无关的因素,原来我以为的无限可能,其实早已所剩无几。
读研的累和痛苦,以及求职的艰难,都不是最让我后悔的,最让我后悔的是:我本是带着理想、信念和希望去读研的,可毕业时,我的理想早已幻灭、信念崩塌、对未来只剩绝望。而这些,是支撑一个人生活多重要多珍贵的东西啊,我彻彻底底失去了。读研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也彻底改变了我。在人生的前30年,我一直坚信,努力就能改变生活。而读研,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这一生,单纯靠努力就能改变的东西,其实很少很少。
3.双非大学
选择双非外国语大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学科排名高,比同城的985211高校高的多,我希望真的能学到知识,认为有真才实学才是最重要。外国语大学在语言类学科建设、资源和学术投入、氛围确实要比一些理工类985211高校的专业要厉害,这点必须要予以肯定。学校的老师们都很拼,学术氛围也非常好,这三年学校的培养,对我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及自身的成长也是前所未有的。
本校此专业的学科评估,不同排名有所差异,但基本都在全国前列,有的榜单会进到前五,学科优势确实存在,但是这种优势对于找工作基本是没用的,尤其是女生。有时候对男生有一些用处,因为确实存在一些工作机会,将本校的语言类专业视同双一流高校对待,但这些机会基本只对男性敞开。真正找工作时才明白,都是简单粗暴的看是否双一流,根本没有哪个招聘会看学科排名的。
很多人说双非硕士很水,如果很水的硕士轻松毕业了那倒是好的,因为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就怕是我这种的学校,学科排名全国靠前的双非,要求比肩985大学,对学生的论文要求特别严格,硕士论文外审一般都送去和本校差不多水平的大学,而我们学校送985大学。
4.跨专业
有的专业机会少,内卷严重,没有市场,可能累死累活努力进到专业top5%优秀的人,在待遇和职业发展上,都不如一些好就业的专业前50%的人。
我是因为自己的专业(英语)本身就业机会就很少,内卷严重,所以再被大龄,跨专业,双非,女,层层条件限制下来,机会所剩无几。但有的专业就业机会多,不那么内卷,即便被大龄,跨专业,双非,女,层层条件限制下来,依然有很多机会。
跨专业真的需要了解更多,思考更多,跨好了或许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跨差了,那可能比本科毕业还难。
读不读研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理智考虑,认清现实,做好规划。每个专业就业形势不一样,别因为我的个人经历就盲目恐慌。

今天,在一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个硕士研究生的感慨,主要观点就是很后悔当初选择考研,选择读研,而且还劝说还没有考研的学生一定要慎重思考,不然很有可能会后悔。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感慨我并没有很反对,因为我相信每年都会有一些学生后悔选择读研,这已经是一种常态,或者说这在考研界已经成为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现象也在影响一部分学生对考研的态度。那么,为什么有些学生非常后悔读研呢?研究生学姐道出实情。
没错,科研是每一位硕士研究生都要经历的,但是在科研的道路上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你付出了很多,却颗粒无收,可能你付出的并不是很多,但喜获大丰收,这或许就是科研。所以,绝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都有科研的心思,但是却没有科研的思维,尽管很努力地去看文献,尽管很努力地去做实验,但是思维局限,很难写出高质量的学术性文章,可是自己却已经拼尽全力了,于是久而久之萌生了后悔读研的想法,觉得自己不适合读研。
逃避现实,在每年的考研学生中必然会有这样想法的学生,他们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之后的就业中更加轻松,更加便利地找到一份优质的工作。可是当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当自己开始找工作时,发现自己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很多的现实问题并没有因为自己读研而顺理成章的解决,很多当初所寄予的希望都再一次的落空,投递简历被拒,达不到就业门槛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令一些学生开始有了后悔读研的想法。
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研学生选择了调剂,可是一旦选择调剂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目标院校,大概率上是不可能为双一流高校,当初还觉得能够读研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结果了,但是当真正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时,当和其他好的大学对比时,那种觉得自己只是来享受生活的感觉更加强烈,总是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而且当毕业时这种感觉直接被验证成为事实,所以只能是有了后悔读研的想法。
总之,绝大多数学生后悔读研的原因大致是以上这三种,可是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只能是给所有即将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一些经验教训,想令自己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更加有意义,那么不管你是处于何种环境下,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够实现自己当初的希望,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此外,对于那些即将考研的学生,也请你不要盲目更风,一定要慎重选择。

为什么有人读硕士研究生会后悔呢?
答:读研之后是否后悔以及是否找到喜欢的工作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个人兴趣、学习能力、专业选择、就业市场需求等。关于为什么有些人读了研究生后仍然难以找到工作,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就业市场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读研,研究生毕业生的数量也增加了,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即使你有更高的学历,...

为什么有些考过研的人都很后悔呢?
答:为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依然备战考研。这个过程实则非常辛苦,因为考研不仅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水平,心理上也接受着很大的考验,而且经过艰苦奋斗之后也不一定能够上理想的学校。因而一些人员特别想知道那些考过研的人是否都后悔这件事情了?先来说说哪些因素会导致后悔考研,比如:经过艰苦奋斗、...

读研后是否会感到后悔?
答:有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读研,最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从事相关的工作,这些人可能会后悔读研。而有些人则可能会从研究生阶段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他们不会后悔。对于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是,一般来说,拥有更高学历的人在找工作时可能会更有...

为什么很多人考研后悔?
答:在我身边认识很多大学毕业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本科毕业以后,就会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这些拿到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青年,目前还没有听说谁会感觉到后悔。因为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对他们的人生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从目前社会当中找工作的情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青年,和本科毕业的青年能够找到的工作机会...

读研之后天天都想毕业,很后悔!这是为什么?
答:我周边不乏有研二、研三的学长学姐,还有一些博士生。很多人在正式读研前,都兴致冲冲,恨不得立马一头扎进学术的海洋,挖掘出新奇的实验结果,很多人还向往做读博深造。但经历读研的一两年后,80%的人都会打消掉念头,恨不得赶紧毕业,再也不想在实验室呆下去。这是为啥⊙ω⊙ 原因如下 a 文科我...

读研之后会后悔吗?
答:对于是否会在读研究生之后感到后悔,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感受都不同。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考虑的因素:职业发展:读研究生可能为你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竞争优势。研究生学位可以为你打开一些高级职位或特定领域的就业机会。如果你对于在某个领域深入研究或从事学术研究感兴趣,...

考研究生你后悔吗?
答:她选择了在杭州工作,我现在在读研究生,我现在很后悔。下面我来讲述一下我的经历,导致我考研究生为什么会后悔吧。下面来讲一下我在研期课题组遇到的事情。某杰青课题组,大组,组内8个老师,一个大老板,虽说资金充足,但是还是比较混乱的。我跟一个小导做锂硫电池正极,我来了学校才知道,我们...

一边努力上岸,一边疯狂后悔,考研人的心态为什么会这么矛盾?
答:一、疯狂后悔,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年龄应该开始工作了。很多人在准备考研的时候已经从大学毕业了,他们每天在家里面疯狂的学习,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他们之所以会后悔,是因为他们发现周围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都已经在社会上打拼了,甚至有一些人已经小有成就。他们会反思自己的生活,也会幻想如果自己没有...

读研之后会后悔吗?
答:读研后悔的人数并不是很多,虽然就考研的目的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考量,但倘若关于研究生生活一无所知,那即便考上也难免会半路心生退意,备考之前多做一些了解,给自己备考增加动力的同时心里更有底一些准是没错的。考上研究生之后后悔的人,可能是因为之前是以学历为重,但是对所考的专业缺乏了解...

那些考过研的人是否都很后悔?
答:因为读研,我还认识了一群优秀的同学和朋友。985名校里优秀的人可真的是多啊,这是我读研时最大的感慨。班上的同学都很优秀,大家读研时都有自己的规划,大家一起上课,一起做课程作业,一起交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已经毕了业的师兄师姐们也很优秀,大多...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