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飞跃时期,其心理过程在开始还保持着具有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而后各种心理过程的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逐步发展起来。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儿童发展的特点

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即是其生理成熟与其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变化的复杂过程。在这里,生理成熟是指儿童个体作为一个生物体,其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发展是一种纯粹的生物性演变过程。而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却是一个以个体的生理成熟为基础,并与其生理机能的发展混为一体、互为表里的过程。生理机能是人的外在心理品质和行为表现的内部生理机制。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体,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生物学特点,而人类个体的发展变化,作为生物性个体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必然受到人类发展特点的制约,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儿童发展的规律性,就是在儿童随其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变化中普遍存在的特点。概括而言,儿童发展表现出如下五种普遍特点。
(一)顺序性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例如,儿童身体发展方面,就整体结构的发展而言,其顺序是头部首先得到发展,而后是躯干和四肢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越小,其头部在身高中比例越大的原因。在骨骼与肌肉的协调发展中,首先得到发展的是大骨骼与大肌肉,而后才是小骨骼与小肌肉群的发展与协调。所以,儿童行动能力的发展中,依照着翻身、坐、站、走和跑,然后才有可能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出现这样一种不变的顺序。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遵循着先具体后抽象的秩序。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先前的发展变化,又是其顺序序列中紧随其后的发展和变化的基础,顺序性所具有的这一特点,使儿童身心发展成为一种连续的、不可逆转的过程。
(二)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一般认为,新生儿(出生第一年)与青春期(13.14岁~15.16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不平衡性,是指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发展并不完全协调、统一的现象。就儿童发展的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但就某个具体方面而言,也有可能表现心理能力不受生理成熟条件控制的情况。例如,3~5岁的儿童的语言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往往优于成年人的水平。
(三)阶段性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些特点无论从表现方式上、发展速度上,以及发展的结构方面,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具有相当不同的特征。这种情况,又被称之为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例如,在学龄前的幼儿阶段,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主要的特点是易于形成与实物相对应的、单个的概念,而到了儿童时期,儿童的认识能力,已发展到了可以了解和掌握事物间联系的程度,但是这种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帮助。只有到了青年时期,人的认识能力才开始以抽象概念为基础,逻辑思维才成为人的认识能力的根本性特点。
(四)个别差异性
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表现于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例如,同样年龄的儿童,在身高方面有明显的高矮之分。同年龄的儿童,也会由于他们各自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差别,在学习中表现出注意力的持久性、知觉的广度方面的差异。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差异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结果还是来自环境和教育的差别。而且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还能对遗传素质的优势与不足起到一定发挥与弥补作用。俗话所说的“勤能补拙”,就是对二者关系的一种经验总结。这一规律也是实行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基础。
(五)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儿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成熟,虽然依赖于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但在总体发展水平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性特点,以协调人的各种能力,使其尽可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这种协调性,是具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发展的重要保障,使这些儿童不至于因某种生理机能的缺陷,而严重地阻碍其整体发展水平的实现。这一规律,也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例如,对于听力障碍的儿童,可以通过发展其对人讲话时口型变化的精细感知能力,来与对方沟通。而听力正常人的这种潜在能力,往往被更容易实现交流的其他方式所抑制了。
以上这五种规律性的特点,从总体上概括出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的表现。从总体上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些规律所反映出的一些更为深刻的内容,即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每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水平、特点的充分实现,将有助于其后的发展,否则,下一阶段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阻碍;儿童的身心发展,归根结底是儿童个体的发展,尊重和顺应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促进儿童整体发展水平的丰富性的根本道路。

(一)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生理方面,身体的发展是先头部后四肢,先中心后边缘,如躯体的发展是自上而下,即头部→颈部→躯干→下肢;大脑皮层是先枕叶,尔后是颞叶→顶叶→额叶;肌肉是先大肌肉群,后小肌肉群。心理机能的发展顺序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由喜、惧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初生婴儿脑重390克左右,为成人脑重的三分之一。儿童长到六岁时,大脑重达到1 200克左右,达到成人脑重的90%,以后的发展便逐渐缓慢下来。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等。
  (二)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人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换言之,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如果千篇一律,不看对象,教育工作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关于如何划分年龄阶段,目前尚无定论。一般都是根据生理年龄,结合心理发展特点来划分的。通常划分为乳儿期(零岁至一岁)、婴儿期(一岁至三岁)、幼儿期(三岁至六岁)、儿童期(六岁至十一二岁)、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青年初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
  也有些心理学家按其各自研究内容的侧重特点来表述备年龄阶段的基本特征。
例如皮亚杰注重智慧和认知结构的变化,他按照儿童智慧发展阶段将儿童的发展分成四个大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零岁至一岁半、二岁);前运算阶段(一岁半、二岁至六七岁);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至十一二岁);形成运算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
  埃里克森则关注儿童的行为模式,将儿童的行为模式、心理社会因素以及冲动的投放部位等结合起来划分为八个发展阶段。十七岁前五个阶段,即信任对怀疑(一岁半前);自主对羞怯(一岁半至三岁);主动对内疚(三岁至五六岁);勤奋对自卑(六岁至青春期);同一性对角色分离(十一二岁至十七岁)。
  前苏联一些心理学家则注重儿童活动形式的转换:①直接情绪性交在活动(零岁至一岁);② 摆弄实物活动(一岁至三岁);③ 游戏活动(三岁至七岁);④ 基础学习活动(七岁至十一岁);⑤ 社会组织活动(十一岁至十五岁);⑥ 专业学习活动(十五岁至十七岁)(上述材料见表5-1)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三)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个体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表现在:
  1.在生理发展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生长不均衡。例如,青少年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出现在青春发育期。在高峰期,身高、体重发展较其他年龄阶段更为迅速(见图5-1)。
  脑重的增加亦有不同。新生儿的脑重是390克左右,是成人脑重的25%。出生后的脑重随年龄而增加,增长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第一年最快,以每天1克的速度递增,九个月时达660克,第一年末达到出生后需要发展的50%。二岁半至三岁脑重发展到900--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以后逐渐缓慢,六至七岁时达1280克。九岁时约1350克,己接近成人水平。十二岁时1400克,到二十岁左右就停止生长。
  2.在心理发展方面,儿童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和最佳期,发展亦有不平衡的方面。例如,二至三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的关键年龄,四至五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学记》里讲,“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能成”,说明从古人开始就已认识到了学习的最佳期问题,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期,学习的效果就会差些。同时,人的心理发展还有关键期,例如少年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关键期。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少年期(即十一至十二岁)以前的儿童是真正的幼稚期。这一时期的儿童更多地依赖成人的照顾、保护,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低。青年初期是个体发展上的成熟期,他们开始逐渐走向稳定、独立、自觉。而少年期则介于二者之间,此时的儿童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他们既不屈从权威,又缺乏正确的决断,既精力旺盛又缺乏自觉性。因而有人将这个时期称为分化期、危险期、迷惘期、关键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为此,此时对儿童教育的是否得当可能关系着他们一生的发展。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进行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
  正常儿童的发展须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使其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彼此间表现出发展的个别差异。个体差异性有多种层次。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这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区别,这些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发展的方面与水平上的差别。其次,从个体的角度看,表现在:不同儿童的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如两个同龄儿童,有的某一方面才能表现较早,有的则很晚;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存在差异,如有的学生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占优势,数学能力强,但绘画能力差,另一些学生则相反;不同青少年儿童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

身体进入青春期、胡子啊、腿毛腋毛啊、等等发育、心里变得比从前成熟、思考思维能力提升、每个人的发展程度有快有慢不等、趋势也有不同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性格阿、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希望采纳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1、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顺序性强调的是人的发展是有顺序的,而且往往这个顺序是不可逆的。比如,人的身体发展是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帮助的人:4633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是学生在一定年龄阶段身心两方面发展的稳定的、典型的本质特征。顺序性和阶段性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阶段性,它反映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它表现为青...

考研教育学重要知识点: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答:(三)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仅整个身心表现出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是如此。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体、心理的发展都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前后衔接的阶段。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现在:(1)个体身心的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

身心发展一般规律
答:身心发展一般规律如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例如:注意的发展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再到有意后注意;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主要包括:1、顺序性,反映机体的成熟过程。2、阶段性,反映出一些新的生理与心理变化的典型特点。3、差异性,体现在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4、不均衡性,发展速度不均衡。5、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前者指有机体的自然形态和组织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完善,后者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什么?
答: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个别过程和特点也具有一定的顺序,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2、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3、个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指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有低级到高级,有量变到质变按次序发展的特性。 要求教育活动的进程需打致适合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能“颠三倒四”更不能逆人的发展顺序而行。人的发展阶段性,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要求教育须从教育对象的世界...

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特征。1、顺序性 顺序性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从低到高,从上到下,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发展的方向是固定的,并且不能后退,也不能跨越。2、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