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怎么样?

《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怎么样和读后感~

写读后感的要诀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牛奶可乐经济学》的作者弗兰克先生认为,个人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破解。这本书汇集了日常事务背后隐藏的经济学原理。

比如:1.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却可随意索要。花生的生产成本肯定比水高,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理解这种做法的关健在于,弄明白水和咸花生对这些酒吧的核心产品“酒精饮料”的需求量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花生和酒是互补的。酒客花生吃得越多,要点的啤酒或白洒也就越多。

既然花生相对便宜,而每一种酒精饮料又都能带来相对可观的利润率,那么,免费供应花生能提高酒吧的利润。反之,水和酒走不相容的。酒客水喝得越多,点的酒自然也就越少了。

所以,即便水相对偏价,酒吧还是要给它定个高价,打消顾客的消费积极性。

2.有个男人问速食店的女招待,菜单上有哪些三明治。“有鸡肉沙拉的和烤牛肉的。”女招待回答。于是就餐者点了烤牛肉三明治。

女招待又说,“哦,我忘了,我们还有金枪鱼的。”结果就餐者回答说,“既然这样,我还是要鸡肉沙拉的吧。”

人们往往在两个难于比较的选项上拿不定主意。每一项都有吸引人的特点,人们不愿意选择其中之一,因为害怕以后会后悔没选另一个。在这种情形下,引入一个看似无关的新选项能带来深刻的影响。

缺点:每个例子是方块式分析,感觉不深刻。



作者:(美)罗伯特·弗兰克
译者:闾佳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0:00:00
类 别:经 济 -> 财经管理 -> 经济学理论
开 本:16开

【作者简介】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H.Frank) 弗兰克教授1972年开始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担任约翰逊管理学院的管理系教授和经济系教授。1966年,他从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其后的两年作为和平组织的志愿者在尼泊尔的乡村教授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1972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他离开了康奈尔,1978—1980年担任民用航空委员会的首席经济学家,1992—1993年在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2000—2001年在巴黎一所大学任教,主要讲授美国文明方面的内容。 弗兰克教授著有最畅销的中级经济学教材——《微观经济学和行为》(第六版)(Irwin/McGraw—Hill,2006年)。此外,他发表了很多文章,涉及的领域包括价格与工资歧视、公共事业定价、失业持续时间的度量以及外国直接投资所造成的分配结果。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社会行为中的对抗与合作,与此相关的出版物包括《选择正确的池塘》(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理智中的激情》(W.W.Norton,1988年),《如何定价道德制高点》(普林斯顿出版社,2004年),这些著作被翻译成十国语言。他和菲利普·库克是《赢家通吃的社会》(自由出版社,1995年)一书的主要作者,此书获得了批评家协会选择奖,同时荣登纽约时代杂志知名书籍排行榜和商业周刊十大最佳书籍排行榜。他所发表的《奢侈的热潮》(自由出版社,1999年)被提名为1999年骑士最佳书籍。 除了在研究领域的骄人成果外,弗兰克教授在教育领域也获得了很多荣誉,1987—1990年他被授予安德鲁·W.梅隆教授的称号,1991年获得美林学者项目的杰出教育者称号,1993年获得卡南事业奖。2004年他与合作者因《推动经济学思想前沿的发展》一书而荣获里昂惕夫奖,同年他又获得约翰逊学院的斯蒂芬·鲁歇尔杰出教学奖,2005年再次获得该学院的苹果杰出教学奖。弗兰克教授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入门教程每年都会吸引6000多名学生,他们通过这门课程体会到了学习经济学的乐趣。
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另辟蹊径:让每位读者都成为经济学家。他在自己的经济学概论课上,布置了一篇书面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他在课堂上说,“文章字数有限制,500字以内。很多出色的论文比这还要短得多。文章里面不要掺杂复杂的技术。要假设你是在给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讲故事。最好的论文,普通人一看就明白了,而且一般都不用什么公式和图表。”
本书收录了多个最有趣的例子,都是他历年来的珍藏。虽说很多人以为经济学不可思议、难以理解,可它的基本原理简单又实际。根据具体事例理解这些原理,谁都能毫不费力地掌握它。他提取日常生活经验中100多个事例,教会您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与此同时,体验到作为“经济学家”美妙之处。

写一篇读后感,读的书是《牛奶可乐经济学》,希望各位帮忙想一个新颖点...
答:授之以渔的经济学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 经济学?!并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披着恐怖外衣的铺天盖地的令人费解的公式和概念,在这本书中,罗伯特·弗兰克教授用生活中的小例子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经济学。平日里,我们总是抱怨课堂上的经济学早已经抛弃生活,百无一用。阅读了这本书,...

《牛奶可乐经济学3》读书笔记
答:《牛奶可乐经济学3》读书笔记 《牛奶可乐经济学3》是一本深入浅出地探讨经济学原理的畅销书,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读者思考并理解经济学背后的逻辑。这本书的特点是将复杂的经济学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经济学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变得触手可及。书中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案例,解释了...

推荐经济学入门书籍——《牛奶可乐经济学》
答:在学校学习经济学的课程时,我也曾想通过课外阅读扩展自己关于经济学的知识,在图书馆拿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打算细细品味这本经典的书,但是读过一两个小时后却再也没有打开过它。而《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虽然在我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后读的,但是它真正的打开了我将经济学与日常生活...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是什么?
答:读后感: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对于这本书的招牌问题,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方形容器能比圆形容器更经济地利用货架空间。像可乐这样的软性饮料的生产商坚持使用圆形容器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软性饮料大多是就着容器直接喝的,所以由于圆形容器更称手,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存储...

《牛奶可乐经济学》2019-06-25
答:《牛奶可乐经济学》一.经济学其实并不无聊 从这本书的名字,就知道内容大概讲的是生活当中的一些经济现象。 这本书的作者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叫罗伯特弗兰克。 教授的教学方式很特别,他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见到的那些经济现象写下来,就是那些生活当中可能司空见惯,但是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经济现象。 写下来以后,用经...

《牛奶可乐经济学》初读感受
答:然而!!!想要学好,必须有感同身受的案例。他的案例更适合十几年前的美国人看。 This is sparta China! 很多事情是不一样的,OK?我刚刚找到另一个版本的《牛奶可乐经济学》四部曲。希望能给我更好的读书体验。最后的最后,我今天思考了很久,决定断更克己日记。我要专注科研。

牛奶可乐经济学
答:最近在 上看了一本书,叫做《 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是 罗伯特.弗兰克 ,美国 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 的教授。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心中顿生疑惑:牛奶可乐和经济学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经济学是那么的学术风,让人敬而远之;牛奶可乐作为我们的日用品,又是那么的随处可见。当自己阅读完整本书,...

《牛奶可乐经济学》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价值?
答:将枯燥无味的经济学理论原理变得通俗易懂、诙谐有趣,深入浅出地引入知识,引发读者对经济学的兴趣并教会读者尝试着以书中所讲的方法深入地观察和思考身边的问题,对于人们来说,能教给我们知识的书有很多,但是教会我们思考方式的书并不对,《牛奶可乐经济学》就是这样一本为数不多的书籍,...

什么叫牛奶可乐经济学?
答:“文章里面不要掺杂复杂的技术,要假设你是在给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讲故事。”《牛奶可乐经济学》就是一本这样的故事合集。问题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却相当简单——成本效益原则。当一个行动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就会采取行动。这是绝大多数举动的根源。比如,为什么最畅销的书常常打折销售,...

《牛奶可乐经济学3》读书笔记
答:这是一本经济相关常识类书籍。读这本书,能让毫无经济触觉的人对如何用经济学原理思考、解释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有个基本的感觉,所谓的“经济学思维”。先挑一些书中的观点应用来说说。基于当时美国的政治经济背景 1、减税 减税措施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赞同,我们作为普通民众,如果对增加税收产生反感,且...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