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400万两银元,不怕他用这些钱招兵买马么?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这些钱的购买力如何?~

400万银元在当时的清朝生活水平来看,相比较穷人要富有一点,但是一年400万银元只够日常的生活开销,而且到了后来,这些钱经常拖欠。

溥仪被迫退位时,中华民国政府对满蒙古、新疆和西藏边疆地区的统治不力,为了实现平稳过渡,袁世凯、孙中山反复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号。根据协议,应保留溥仪皇帝和内务员的财物,每年应给溥仪支付400万银币。

民国时期由于清政府的灭亡,时局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当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有十几种。但是1914年,中华民国颁布了《国家货币条例》,确定“银元”为中华民国货币,俗称“袁大头”。从那以后,北洋政府把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子换成了400万银元,当然换成银元后,北洋政府的负担就轻了。因为一个银元只含六个银币四分之一,约23克,仅就白银而言,北洋政府一下子就给了溥仪不到三分之一的财产。

事实上,中华民国给溥仪的钱不足以让他征兵,此时士兵的月薪是5银元,当五万人的军队壮大时,一支年薪的军队将支付三百万银元,而汉阳每支步枪的收入是三十六银元,五万人每一万个月就需要八十万银元,每名士兵20发子弹,要花费81万银元,这样已经花得太多了,但其他武器装备根本买不到,从中可以看出,溥仪每年收到的400万银元根本不可能组建一支军队。

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任皇帝,当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清朝宣告灭亡,新成立的北洋政府和清政府的协定是每年给予宫中的人400万两白银,当袁世凯率领北洋政府铸造新币之后,将400万两白银改为了等值的400万元银元。但是这400万元和今天的400万元的价值并不一样。而是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八亿元,当然这只是按照白银的价值换算过来的。

首先最开始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在各个朝代是不一样的,在清朝时期,一两白银可以购买150斤最优质的大米,或者说在北京的城内购买一平方的房子,而到了后来,白银慢慢贬值之后,一两白银还是可以购买100斤左右的大米。一个正常的人家每个月的收入大约是5到6两白银。

其次再来说说这400万两白银换算成的400万银元,这400万银元的购买力肯定不如400万辆白银的,但是其购买力仍然不可小觑。但是为什么溥仪的生活仍然过得不算好呢?是因为这400万银元可不是只有溥仪一个人花销,而是由整个皇宫中的宫女和侍卫进行花销。而内务府的大小管事都在不停的贪污。导致这400万银元的花销非常大。

那么这么多银元给了皇室,北洋政府也同样担心清朝皇族拿着这笔钱招兵买马,用来复辟。所以在皇族手里的各项支出是严格受到北洋政府的管制。但是就购买力而言,这些银元的购买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如果内务府不进行贪污,还是足够清朝皇族日常开销的。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胁迫下,隆裕皇太后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民国政府承诺优待清室,每年支付400万两银元,并继续居住在紫禁城里,史称“逊清小朝廷”。清室与民国政府协商后,决定派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6师下的第二步兵团用来保护暂时居住在皇宫里的宣统皇帝。

当时民国政府给溥仪每年400万两生活费用,这相当于一天1万多两也应该够花了,但溥仪当皇帝大手大脚花钱惯了,虽然钱不少,但要给那些留用的侍从,还有一些遗老遗臣们花,所以看似很多钱,对于溥仪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

当时的一块大洋购买力是很高的,民国初期一块大洋大概合现在人民币800块,后期下降一些大概合人民币600到700块,所以那时候的四百万元大概相当于现在25亿元到32亿元,但溥仪却在事后说这些钱根本不够。

按理说溥仪当了这么久的皇帝,自己也应该存了不少钱了,且在《清室优待条件》中明确规定清皇室的财产不可侵犯,紫禁城内的所有文物、银两、珠宝、乃至整个故宫都是溥仪的私有财产,一切受到民国政府的保护,虽然溥仪已经不是皇帝,当时下面却供养着大量的宫女太监。这些人每年都需要花费360万两银子。眼看这些的工资就要发不起了,溥仪居然大起了变卖皇宫文物的主意。

直到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起政变,推翻曹锟政府。以后没几天,也就是11月5日,冯部下鹿钟麟和暂时内阁代表李石曾带着手枪队、拿着暂时内阁签署的《批改清室优待条件》,杀气腾腾地来到故宫,要求溥仪在批改书上签字并限令两小时内搬出紫禁城。所以,别说拿钱招兵买马了,养佣人都不够啊。



400万两银元看起来很多,但是实际上按当时他养那么多佣人啊,那些人得吃喝呀,还得发工资,其实开销也挺大。

因为他们已经把溥仪看透了根本就没有这种魄力,或者是有这种想法才会给他拨款。

400万两银元,听起来比较多,其实不够的,当时的开销特别大。

要知道不是有钱就可以招兵买马开始造反的,还要有人,最主要的是要有头脑,这些他们估计溥仪没有,所以不怕。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有多少购买力呢?
答:可是对于当时的清廷来说,这笔钱支撑不了多久,也就2个月不到就花光了,所以400万两对于溥仪来说是一笔小数目,清廷一年的开支可是不少。溥仪在皇宫里需要的宫人侍女等人数都相当于一个小军阀的人数,所以溥仪光在养这些宫人的费用上就花了不少,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北洋政府要求溥仪裁减仆人。尽管如此...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那么多银子,都能买些什么呢?_百度知 ...
答: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400万两银元。这400万两银元在当时的购买力是相当可观的。即使放到现在,也是一笔巨款,相当于现在上亿的人民币。购买现在的别墅,豪车都不在话下。自国民政府颁布了《国币条例》之后。银元成为民国时期流通的主要市场货币。溥仪每年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体力劳动就能拥有400万银元。这相当于...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有多少购买力呢?
答:如果按照现在的价值来说那这400万两银元的价值远远比400万元人民币还要多,再加上当时是在北洋政府时期,那时候的东西可以说是比现在还要便宜许多,那就可以看出来这些400万两银元在当时是多么的值钱,那么以当时的购买力度计算那就可以买下一座城市两年或者三年的食物,甚至还可能用这些银元来组建一支战斗...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这些钱的购买力如何?
答:民国时期由于清政府的灭亡,时局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当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有十几种。但是1914年,中华民国颁布了《国家货币条例》,确定“银元”为中华民国货币,俗称“袁大头”。从那以后,北洋政府把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子换成了400万银元,当然换成银元后,北洋政府的负担就轻了。因为一个银元只含六个...

袁世凯拨给溥仪每年400万银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他能花得完吗?_百度知...
答:月月所用四百万元,由共和国专款拨用。”说白了也就是袁世凯政府出钱。400万指的自然是四百万银元,虽然名义上只拨给溥仪一个人,其实也包括其他的亲王等总共数百名京城皇族,那这400万银元相当于如今的多少钱呢?又是否能够花的完?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银元过去有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大洋...

清朝退位以后,民国每年给清朝皇室多少钱呢?
答:清朝退位以后,民国每年给清朝皇室多少钱呢?1912年2月12日,爱新觉罗溥仪退位,中国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结束。 溥仪退位后,仍享受民国政府赋予的清室优惠条例,皇帝尊号不废而居紫禁城,民国按外国君主礼待遇,保证每年向小朝廷支付400万元。民国政府一年只给溥仪400万两,自己还不够,为什么要专心做...

溥仪被逼退位,但是有一件什么事情,隆裕太后至死没妥协?
答:即使溥仪退位后,袁世凯也承诺每年给皇室300万两,但隆裕太后还是坚持要再补贴100万两。起初袁世凯拒绝了,但最后袁世凯还是没有拗过隆裕太后,在慈禧太后的坚持下,还是同意将补贴提高到每年400万两。后来,隆裕太后亲自在退位诏书上封上了国玺,正式结束了清朝。溥仪退位后不久,隆裕太后无法释怀,长时间不...

溥仪已退位,为何袁世凯还每年仍要给他400万大洋?
答:袁世凯之所以在溥仪退位之后,依然要给他们每年400万大洋。我认为有三个原因,清政府的实力并不能完全忽视、袁世凯急于逼迫溥仪退位、改革派获得了意料之外的东西。清政府的实力不容忽视虽然那个时候清政府非常的腐败,但是清朝毕竟是一个延续了好几百年的王朝。虽然清朝末期几乎是谁都打不过,但是他们对国内...

溥仪退位之后的工资是多少?
答:按照这一规定,中华民国于1914年12月和1915年2月,先后铸造了一批银币。由于这些银币币面刻着袁世凯的头像,被称为袁头币或袁大头。而北洋政府答应给溥仪的400万元,就是基于这一货币单位。400万元是怎样一笔巨款?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一年开支400万两,虽然与慈禧不能相比(据说为了给慈禧过生日,大小...

袁世凯给溥仪400万大洋,现今值多少钱?
答:如果按照当时工人的工资来算的话,400万大洋算下来的人民币更多,不管按照什么依据来算,400万大洋搁到民国时期都是一笔巨款。如此大的巨款,袁世凯为什么还愿意每年给溥仪400万大洋?大家都知道溥仪是大清的末代皇帝,因为他登基的时候年纪非常小,权力一直在摄政王的载沣手中,但是当时的清朝政府已经腐败不...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