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经典名句100句?

史记经典名句100句~

 史记经典名句语句摘抄

  1、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 《史记》

  2、 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 《史记》

  3、 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司马迁 《史记》

  4、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5、 顺 不妄喜;逆 不遑馁;安 不奢逸;危 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也 。 ——司马迁 《史记》

  6、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司马迁 《史记》

  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8、 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司马迁 《史记》

  9、 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史记》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释: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总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考虑一千次,总有一次考虑得比较周全。

2.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释: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旨在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

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释: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4.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释: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能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后喻人言可畏,能置人于死地。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

释: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史记·刺客列传》)

释:大丈夫甘愿为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7.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释:狡猾的兔子被杀死了,驱赶追逐兔子的走狗也就会人拿来煮。天上的飞鸟都被抓完了,好的弓箭也只能收起来没有了用处。敌国一破,出谋划策的臣子也就得死了。

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释:大鸟不飞就不说了,若飞则上摩青天;不叫罢了,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自己虽然暂时不露声色,实际上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行动起来便是震惊天下的远大举动。

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释: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10.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释: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诺。说明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要算数,要信守诺言,对自己说出的话要敢于负责。成语“一诺千金”源于此。

1、实力不是年年场,好时不如遇。

2、不了解这个人的人不是他的朋友。

3、聪明的人有时也会犯错。愚人的忠告一定会让步。

4、节俭是财富的源泉,奢侈是贫穷的标志。

5、看别人不对,虽然你不尊重;见人污秽的,不顾自己。

6、思想政治上的考虑不检查原则相反,不承认大小的形状,不衡量力量的潜力,有三,应该抓住。

7、不雨则已,一雨倾盆;它从不飞,但它飞。

8、因此,音乐,这样的湍流的血液,通过流动的精神和心脏。

9、熟人遍天下,知己有几个人。

10、保护口不受人侵犯,强如保护江河。

11、每个人都会死,不管是比泰山还重还是比羽毛还轻。

12、不为快乐而去,不为仇恨而去。

13、老子重视道,虚无,在应对变化中无为,所以写书是微妙的,难以理解。庄子放荡了道德,穿上了,回归了自然。沈子谦和,以其名。汉滋木工画线机、切、明亮的争端,其惨礉少。一切都在原来的道德意义上,与老子影响深远。

14、幸福不是假的;不要不耐烦;减轻和缓解;危险不可怕;胸前有雷如湖,可拜一般。

15、在战略上,赢在无形;其子房积其事,无为人所知,无庸工,难以作图,多为精细。

16、小溪可能是满的,但不会是满的。

17、⊙、扎根的不是草根,而是卷须;灭火要快,灭火要快。

18、我们怎能为这一切杀戮后悔呢?

19、桃子和李子是不会说话的,但是有一条路可以胜过它们。

20、朋友是死者的朋友。穷人和富人是互相认识的。一份便宜和昂贵,友谊是要看的。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人本就都有一死,要么死得比泰山还重,要么死得比鸿毛还轻。
古人重生,也重死。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做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在乎小的过错。
鸿门宴上,众人欲助刘邦逃走时,刘邦顾虑到没有向项羽行辞别的礼,樊哙就对刘邦说了这句话。要想成就大事,就要以大局为主,过分地苛求自己注意细枝末节,不能成就最终的大业。
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引用自《易》)
开始时出一点差错,最后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欲成大事,须做事严谨,注重细节,总满足于“差不多”,最后就会“差很多”。
4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能做好一件事的人,不一定能把它讲得头头是道;能对一件事讲得十分透彻有理的人,不一定能做好这件事。
理论和实践有时是脱节的,比如赵括纸上谈兵,带兵打仗却大败。一位成绩好的人,不一定能把别人教好;一位好作家不一定掌握写作理论,一位理论丰富的批评家不一定写出好作品。
5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轻飘的羽毛堆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一堆很轻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众人的言论十分强大,足以混淆视听;毁谤发生多次,足以将一个人毁灭。
人言可畏,强大的舆论能美化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判断,舆论不一定可靠,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判断。
6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士之谔谔。——《史记·赵世家》
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领狐腋(珍贵之物)。一千个唯唯诺诺的人,抵不上一个正色直言的人。
春秋时期晋卿赵简子有位臣子,名为周舍。周舍是一位敢说真话的臣子,对赵简子的不妥之处直接指出,使其改正。赵简子也是耿直之人,颇为欣赏周舍。周舍死后,他伤心不已,感慨而出此言。
有慷慨直言的诤臣立于朝,是国之大幸。不为君主的威势所摄,为君为国着想,直言敢谏。最典型的如后世唐太宗与魏征君臣之事,传为美谈。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语,可是树下自有人踩出小路来。
李将军即西汉的名将李广,多次与匈奴作战,战功显赫。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受爱戴。
待人宽厚真诚,富有人格魅力,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早年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休息时对工友说“苟富贵,勿相忘”,工友们笑他妄想富贵,陈胜有感而发此言。后来陈胜揭竿而起,名垂青史,成就了自己的“鸿鹄之志”。
燕雀的眼光狭小,只有房檐附近的一片小天地,它们不能理解鸿鹄的长远眼光与广阔格局。格局与眼光往往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高下,比能不能做更重要的,是敢不敢想。
9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史记·淮阴侯列传》
功业难以成就,却很容易失败;时机很难把握住,却容易失去。
抓住时机是成就功业的关键,机遇可遇不可求。时机来时,当断则断,错失机遇,很可能就会错失建功立业之机!
10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列传》
刚洗过头的人一定会弹弹帽子上的灰尘,刚洗了澡的人一定会抖抖衣服上的污物,谁要被污浊之物弄脏干净的身躯呢?
楚国君王偏听小人之言,流放屈原。屈原宁投江自尽,也不会阿谀奉承,曲意逢迎以求宠。
世事纷杂如染缸,但做人宜有自己坚守的底线,洁身自好,保留一些做人的尊严。有所为,有所不为。
11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史记·儒林列传》
务必要根据符合正道的学问来发表言论,不能歪曲学问来迎合世俗!
此言是对世世代代学人敲响的警钟,正如《论语》中孔子所说的一句话: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面对强大的权势,坚持自己的学说,心中的信仰不可动摇。
12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史记·刺客列传》
士会为赏识自己的人献出生命,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梳妆打扮。
“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士为知己者死”是中国士人一个很深的情结,知音难遇,一旦有人赏识自己,为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13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史记·魏世家》
平时看他与哪些人亲近,富有时看他与哪些人结交,显达时看他举荐哪些人,不得志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困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
14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史记·平准书》
事物达到全盛时就会转衰,达到极点就会转化,质朴之后有华丽文采,这就是终而复始的变化规律。
物极必反,“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世事总是如是变化。质文交互,就如西汉:汉初休养生息,武帝时文治武功臻于鼎盛。然而耗损了国力,紧接着出现平稳中正的昭宣中兴。
15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女子无论美丑,一入宫就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或不贤,一旦入朝为官,就易遭到怀疑。
人在显赫的地位,就会引人注目,遭人嫉恨,易成为众矢之的,人性使然。
1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鸟快要死的时候,它的鸣叫是悲哀的;人临死时,他所说的话也是充满善意的。
这句话是流传千古的名言,是对人性洞察之后的精准总结。人性中本就固有善良的因素,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世间的一切都将成为云烟,不再与世人有利害关系。此时,纯任善意流露。人性之常,令人感慨。
17飞鸟尽,良弓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报仇后,深知此理,便自觉隐居,以求保全余生平安。韩信临死时也曾发出“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哀叹,西汉诸位开国功臣的命运是最恰当的诠释。功成之后,要想自保,则宜“退步抽身早”!
18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史记·淮阴侯列传》
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稳步向前。
这是蒯通游说韩信背叛汉王时所说的话。办事坚决果断,才能成就大事;优柔寡断,则往往败事。
再有才能的人,犹豫不决,没有魄力,也是明珠暗投,最终只能庸碌一生。
19隐忍就功名。——《史记·伍子胥列传》
忍耐克制能成就一番功业。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父兄在楚国被害。他流亡异乡,生活困窘,甚至以讨饭为生。但他忍受住了生活的艰难,最终破楚复仇,还在吴国助吴王成就了霸业。
司马迁本人也是“隐忍就功名”的典型,他受宫刑而能忍受屈辱,在隐忍中写就了一部《史记》,传之后世。
在人生路上,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波折。只要沉得住气,能忍一时之窘迫,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就有可能成就事业。
20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史记·伯夷列传》
隐居之人,取舍行藏有自己的标准与尺度,这些人名声湮没而不被后人称道,着实可悲!生活在闾巷中的普通人,想磨砺品行,留名后世,如果不依附那些有名望和地位的人,怎么能留传后世呢?
司马迁对青史留名之事感慨颇深,历史如滚滚江流,绝大多数人都随其沉浮,被历史遗忘,极少数的人能被历史铭记。普通人建功立名,谈何容易?《史记》的可贵之处,亦在于太史公为闾巷之人列传,如《滑稽列传》《游侠列传》《刺客列传》,让这些身份低微、但品行与事迹不凡的人,名彰于后世。史家有几人能做到?

史记中的经典名句
答:史记中的经典名句大全1 1.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4.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5.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

《史记》名句
答:《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史记》中那些富有大智慧的经典名句。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译文:天下人吵吵嚷嚷,嘈杂...

司马迁的史记中都有哪些名言?
答: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史记》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史记》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http://blog.eastmoney.com/xxhgd/6304.html《史记》中的名言及精彩原文节选...

史记经典名言30句
答:1、好学深思,心知其意。2、不知其人,视其友。3、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4、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7、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史记中的经典名句
答:史记中的经典名句如下:1、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释义:能做好一件事的人,不一定能把它讲得头头是道;能对一件事讲得十分透彻有理的人,不一定能做好这件事。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释义:做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在乎小的过错。3、失之毫厘,谬...

出自史记的十句名言
答: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4、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7、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9、 得黄金百斤,...

国学经典名句200句
答: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

有哪些成语名句出自于《史记》?
答: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毕其一生发愤著成的《史记》,开我国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不仅是我国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也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名句,能给人以启迪。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的名言名句
答:下面分享其中的十句名言: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点评:天下熙熙攘攘,世人拥挤奔忙,绝大多数的人,不过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忙碌。真正为天下利益着想的人,那不是普通人,那是圣贤佛菩萨,难能可贵,少之又少。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

史记货殖列传经典名句
答:2. 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语出东汉班固《汉书·货殖列传》。如果经商的人过多的话,这样农民便会减少,所产生的粮食便会不足,而货物则会有剩余。这句话点名了,要使得农、商平衡发展。3.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的人们,熙熙攘攘...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