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篇写外婆的作文 急...注:我外婆已经去世

写一篇纪念外婆去世的文章~

外婆和鞋 (推荐)
席慕容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
“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而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
“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反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在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我的回答是:不帮你! 因为你外婆过世,而你,是你外婆的“随身护卫”,你外婆的点点滴滴你最清楚。你连外婆的一些事都不会写吗?真是讽刺:一个外婆的亲人,连外婆也写不清楚?你能行的,我相信你。加油,我希望看到一个爱外婆的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我的外婆
从十岁直到大学毕业,整整十一年,基本上是跟着外婆,每每放月假,回到外婆家,取生活费用,和她聊聊天,她给我做最喜欢吃的鸡蛋面,返校的时候送我到山坡上,看着我慢慢走出她的视线。经常给大学同学说,我是是在农村长大,是外婆一手带大的,这句话一点没有假。求学的日子里面,是她在履行我父母的责任给我家庭教育,是她教我为人之道,为事之道,心里一直很感激她。外婆现在快八十,我经常惦记她的身体,一有时间会到那个偏远的小山村,走上一个小时的山路回去看她。

她,除了有一年到都江堰去过,基本上没有离开那个村,一生过着农村人的生活。一生含辛茹苦把自己的孩子带大,送走孩子,又接来孙子,一辈子都在带人,妈妈经常给我说:“外婆,一生很不容易,你回去看她的时候,买些她喜欢吃的水果,糖替我们孝敬一下”。一生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做人,在方圆几里,一说到外婆,都认为她是个好人,能干人。一生与土地打交道,都快八十岁的人,整天还在田地里面劳动,对土地有着我们难以理解的爱在里面,就靠着土地把自己的五个孩子培养大,把这个家族维持下去。也是在农村和外婆呆的那段日子,让我读懂了属于我的生活。

她,带过的五个孩子,十个孙子,孙子里面我离她最近,经常回去看她。其实,老人家什么都不需要,就是觉得年纪大了,想自己的孩子,孙子而已,只要他们能回去,她都很高兴。平时,她都会把好吃的,给后人们留着,把她孩子送给她吃的东西,留着分给孙子吃,然后把孙子买的东西分给孩子吃。后人都清楚,老人家疼人,宁愿自己不吃,也不能忘了我们,在她的柜子里面,保存着很多的东西,都是她有计划的给我们留着的。孩子大了,也忙于工作和生活,孙子们也大了,也忙于学习,回家的时间少了,她积累的好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有时候一年到头也看不见,老人家盼呀盼呀。后来打电话便宜一些了,老人家想自己的女儿了,就走十多里山路,打个电话过去,其实她在电话里面根本都听不见她们说的什么,只是一股老的说:“今年你们过年,还是回来一趟,我杀了一个肥猪,家里啥都有”“今年身体不太好了,你们要是不回来,就看不见我了”。这些话基本上给每个女儿都这样说,我有时候听她给我说这些,都会掉眼泪的。

她,经常给我说到:“孩子,外婆老了,享受不到你的福了,你要孝敬妈妈,爸爸”。在我思想里面有很深的农村情怀,其中有一点,就是忠孝,这是外婆赋予我的。她经常给我讲那家的孩子如何孝敬老人的,如何善待亲人的。农村的人,带孩子很简单,就是在老年的时候有个依靠,有人照顾她。外婆家的后人,亲情味特纯朴,这些都是她老人家想看到的。对自己的父母好,对自己的亲人好,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好,这也是我为人的重要原则。在大学里面,没有辜负家族对我的期望,通过认真学习回报和孝敬他们,这也是在读书期间能办到的,也是他们想看到的。

她,总是说:“钱,来的很不容易,要节约”。外婆一生经历过很多过磨难,吃过不少苦,为了把孩子培养大,省吃俭用一辈子。从小受她的影响,用钱总是有计划的,什么钱该去花消,什么钱没有必要,我都清楚,对我的家庭而言,不算富裕也不算贫穷的,但节约是我们家的传统,从不铺张浪费。我也明白父母赚钱的不容易,都是血汗钱,是不能浪费,把生活过平淡务实点,一直是我大学所追求和信奉的。就是,我以后成家立业了,也会把这个优良的统会把持下去,让我的后代珍惜钱,学会节俭。在我教过的学生里面,我总会给他们一句忠告:“在生活上要节约,生活要往下看,懂得如何简单生活。”

她,也给我说:“孩子,要热爱劳动,热爱自己的本行”。其实,干一行就要认真干,把它干好,就像农民种庄稼,用心去做就有好的收成,有好的日子过。经常陪着她去田里挖土,锄草,外婆一边做一边教我怎么去做,慢慢也学会了干农村的农活,也喜欢干点农活替外婆分担点,这个时候外婆经常会说:“娃子,你要是喜欢干就成农村人了”。确实,对我们年轻人而言,最需要的就是要辛苦去劳动,这样才会有收获,这样生活才会幸福。在大学里面,我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喜欢的学习领域和生活方式,经过四年艰难的尝试,还是找到了,这些执着是在学农活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我从地理学跨到心理学,再从心理学跨到教育学,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经历和体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那就是低调平凡的生活,一切节俭。

老人家, 在悄悄地给她的后人说,“她要走了”,“要走了”。希望这本书在她走前看见,也算是报答老人家的养育之恩。

好像不太对,不过没办法了

相关兴趣推荐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