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 简答题

谁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选择A,错误选择B,每题1 分,共30分)
  1、 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是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目的的基本方面。(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 只有应受治安管理处罚的行政违法行为才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3、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部集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于一身的法律。(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5、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6、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7、 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8、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9、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一律由行为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0、 在治安管理处罚法施行后,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造成损害的,公安机关不能再裁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或者负担医疗费用。(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1、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公安机关应当调解处理。(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2、 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违反治安管理的,除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处罚外,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的治安管理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3、 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工具,应当收缴。(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4、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可以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5、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予以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6、 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7、 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8、 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一并决定并予执行。(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9、 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0、 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一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一律不再执行。(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1、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公安机关受理案件或者开始调查后逃避处罚的,不受追究时效的限制。(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2、 在民族自治以外地区携带少数民族用刀的,不能认定为非法携带管制刀具。(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3、 在正在起飞的飞机上使用手机,经乘务人员劝阻后又再次使用,造成通讯受到干扰,使航空器处于危险的状态,此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4、 通过安装针孔摄像头等设备来偷窥他人隐私,属于侵犯他人隐私行为,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5、 对殴打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不管被侵害人是否受伤,都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6、 行为人使用假的大学毕业证骗取用人单位信任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7、 出租人如果只是对承租人的一般违法行为不举报,则不能对出租人进行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8、 行为人不是有意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不予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9、 收购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30、 偷开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
  31、 《治安管理处罚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将于( )起实施
  A.2005年8月28日 B.2006年3月1日
  C.2005年10月1日 D.2006年1月1日

  32、 治安管理处罚作为一项重要的( )权力,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社会治安的一种重要手段。
  A.经济 B.行政
  C.刑事 D.民事

  33、 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规定的,适用( )的有关规定。
  A.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B.行政复议法
  C.行政处罚法 D.公安机关内部文件

  34、 治安案件的管辖由( )规定。
  A.国务院公安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地(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D.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35、 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的治安案件的前提条件是( )。
  A.引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原因必须是民间纠纷 B.仅限于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仅限于情节轻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必须是公安机关愿意调解处理

  36、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 )。
  A.按照达成的协议,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强制执行 B.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C.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D.告知当事人如果双方有意愿继续接受调解,公安机关可以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37、 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 )日。
  A.十五 B.二十
  C.三十 D.六十

  38、 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分别处罚。
  A.年龄大小 B.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C.是否亲自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使用的手段

  39、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 )情形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A.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 B.七十五周岁以上的
  C.患有严重疾病 D.怀孕的妇女

  40、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 )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A.六个月 B.九个月
  C.一年 D.二年

  41、 擅自进入铁路防护网或者火车来临时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强越铁路,影响行车安全的,处警告或者( )以下罚款。
  A.一百元 B.二百元
  C.五百元 D.一千元

  42、 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处( )罚款。
  A.二百元以下 B.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
  C.五百元以下 D.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43、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 )。
  A.警告 B.二百元以下罚款
  C.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D.五百元以下罚款

  44、 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 )元以下罚款。
  A.二百元 B.五百元
  C.二千元 D.五千元

  45、 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讯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D.五千元

  46、 对从事饮食业的单位或个人,为了吸引顾客,在食品里添加罂粟壳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A.一千 B.二千
  C.三千 D.五千

  47、 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吸毒、赌博、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处( )拘留。
  A.五日以下 B.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C.十日以下 D.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48、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 )。
  A.警告 B.二百元以下罚款
  C.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D.五百元以下罚款

  49、 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 )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可以强行带离现场。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九个月 D.十二个月

  50、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 )。
  A.8小时 B.16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51、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进行传唤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 )。
  A.被传唤人所在单位 B.被传唤人家属
  C.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居(村)民委员会 D.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

  52、 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询问不满 ( )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A.12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53、 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 )。
  A.应当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 B.应当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C.可以在案件调查人员选定的地点进行 D.可以在其所在单位、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54、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和人身进行检查时,应当出示人民警察的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 )。
  A.搜查证 B.拘传证
  C.传唤证 D.检查证明文件

  55、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派出所可以决定警告和( )以下的罚款。
  A.50元 B.100元
  C.200元 D.500元

  56、 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是否应当折抵( )
  A.不予折抵 B.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
  C.限制人身自由二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 D.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二日

  57、 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 )进行。
  A.人民警察 B.女侦察人员
  C.女性工作人员 D.医生

  58、 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除应当载明法定内容外,还应当由( )加盖印章。
  A.案件调查人员 B.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负责人
  C.办案部门负责人 D.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

  59、 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公安机关除应当依法向被拘留人宣布并送达《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外,还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 )。
  A.所在单位 B.所在居(村)委会
  C.家属 D.所在地派出所

  60、 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及处( )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D.五千元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
  61、 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是( )。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B.保障公共安全
  C.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D.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

  62、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包括( )。
  A.以事实为根据原则 B.过罚相当原则
  C.公开、公正原则 D.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63、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与犯罪行为的主要区别在( )。
  A.危害社会的程度不同 B.违反的法律规范不同
  C.行为的表现形态不同 D.受到的处罚不同

  64、 治安管理处罚与其他行政处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治安管理处罚涉及面较其他行政处罚广 B.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较其他行政处罚单一
  C.治安管理处罚在处罚程度上较其他行政处罚严厉 D.治安管理处罚的时效性较其他行政处罚强

  65、 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要贯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应注意( )问题。
  A.要自始自终贯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B.必须克服片面强调处罚,为处罚而处罚,“以罚代教”的错误倾向
  C.必须克服片面强调说服教育,“以教代罚” 的错误倾向 D.、教育后可以适当考虑减轻处罚

  66、 治安调解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
  A.引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原因必须是民间纠纷 B.可以调解的治安案件的范围仅限于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情节轻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至少有一方当事人有意愿接受调解处理的意思表示 D.必须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进行

  67、 以下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选项有( )。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许可

  68、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A.情节轻微的 B.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的
  C.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D.有立功表现的

  69、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A.有较严重后果的 B.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C.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D.屡犯不改的

  70、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 )情形之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A.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B.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C.七十周岁以上的 D.怀孕或者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71、 治安案件的来源主要有以下( )类。
  A.公安机关自己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事实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B.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报案或者举报、被侵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
  C.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 D.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的案件

  72、 调查治安案件、收集证据的基本原则要求包括( )。
  A.公安机关调查治安案件,应当依法进行 B.严禁以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C.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必要时可以作为处罚的根据 D.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无效

  73、 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虐待家庭成员的 B.遗弃被抚养人的
  C.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抚养人的

  74、 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下列( )车辆通行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A.消防车 B.救护车
  C.工程抢险车 D.警车

  75、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A.是本案当事人的 B.是本案当事人的亲属的
  C.本人或者其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D.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76、 公安机关作出( )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A.吊销许可证 B.二千元以上罚款
  C.行政拘留 D.驱逐出境

  77、 人民警察对符合以下( ) 条件的治安案件,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A.治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B.情节显著轻微
  C.有当场处罚的法律依据 D.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处罚的

  78、 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途径有( )。
  A.申请行政复议 B.提出行政控告
  C.同时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D.提起行政诉讼

  79、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担保人应当符合下列( )条件。
  A.与本案无牵连 B.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C.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 D.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80、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 )检举、控告。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行政监察机关 D.人民法院

(l)关于治安调解的条件。即治安案件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公安机关才可以调解。也就是说,公安机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治安案件进行调解。一是调解的治安案件必须属于法定范围。即属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对其他治安案件不得调解处理。这一条件又包含三个要点:首先,引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原因必须是民间纠纷。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因家庭、邻里、婚姻、继承、扶养、礼仪、财产等民间关系引起的权益争执。对于非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适用调解。其次,可以调解的治安案件的范围仅限于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对这里的“等”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应当限于“等”内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即“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两种行为;另一种认为,不限于“等”内的行为,而应当包括“等”外的其他相类似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只要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都可以,如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侮辱他人的行为等。我们认为,第二种理解是正确的,对此类行为进行调解处理,社会效果会更好,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此,《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款作了明确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等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一)亲友、邻里、同事、在校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引起的;(二)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三)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易化解矛盾的。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解释一》也明确规定,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以及其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应当本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依法尽量予以调解处理。特别是对因家庭、邻里、同事之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双方当事人愿意和解的,如制造噪声、发送信息、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放任动物恐吓他人、侮辱、诽谤、诬告陷害、侵犯隐私、偷开机动车等治安案件,公安机关都可以调解处理。2004年5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也作了明确规定,在裁判案件中解释法律规范,是人民法院适用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规范在列举其适用的典型事项后,又以“等,”、“其他”等词语进行表述的,属于不完全列举的例示性规定。以“等”、“其他”等概括性用语表示的事项,均为明文列举的事项以外的事项,且其所概括的情形应为与列举事项类似的事项。再次,可以调解的治安案件的范围仅限于“情节轻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的情节较重,有的情节较轻。适用调解处理的只限于情节较轻的行为。情节较轻,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比较轻、手段不恶劣、动机不狠毒、后果不严重、社会危害性比较小。二是治安调解必须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进行。实际工作中公安机关主持表现为公安民警主持。如果没有第三人主持,则不能叫作调解;如果不是公安机关主持,则不是本条规定的治安调解。三是双方当事人都有愿意接受调解处理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说,治安调解应当遵循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公安机关不能强制调解。

(2)关于治安调解的选择。本条规定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而不是“应当”或者“必须”调解处理。前者是法律规范的授权性规定,公安机关可以选择调解处理,也可以选择决定处罚;后者是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规定,若如此规定,则公安机关无权选择,只能调解处理。“调解”和“处罚”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能够达到教育双方、消除矛盾,不再继续实施或引发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为目的。实践中,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不适宜选择调解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后果比较严重,情节比较恶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认错的;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利用民间纠纷打击报复的;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一贯蛮不讲理,无事生非,欺压群众的;④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或者达成协议后,又重新挑起事端,制造新矛盾或者造成再次违反治安管理的等。对此,《程序规定》第一百五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调解处理:(一)雇凶伤害他人的;(二)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的;(三)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四)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的;(五)其他不宜调解处理的。


主要法律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和公安部《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
附下: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治安调解,是指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劝说、教育并促使双方交换意见,达成协议,对治安案件做出处理的活动。
第三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公安机关可以治安调解。
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和单位之间,在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等活动中产生的纠纷。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
第四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治安调解:
(一)雇凶伤害他人的;
(二)结伙斗殴的;
(三)寻衅滋事的;
(四)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五)当事人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又挑起事端的;
(六)其他不宜治安调解的。
第五条 治安调解应当依法进行调查询问,收集证据,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实施。
第六条 治安调解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原则。治安调解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二)公正原则。治安调解应当分清责任,实事求是地提出调解意见,不得偏袒一方。
(三)公开原则。治安调解应当公开进行,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以及双方当事人都要求不公开的除外。
(四)自愿原则。治安调解应当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达成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
(五)及时原则。治安调解应当及时进行,使当事人尽快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治安调解不成应当在法定的办案期限内及时依法处罚,不得久拖不决。
(六)教育原则。治安调解应当通过查清事实,讲明道理,指出当事人的错误和违法之处,教育当事人自觉守法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第七条 被侵害人可以亲自参加治安调解,也可以委托其他人参加治安调解。委托他人参加治安调解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提交委托书,并注明委托权限。
第八条 公安机关进行治安调解时,可以邀请当地居(村)民委员会的人员或者双方当事人熟悉的人员参加。
当事人中有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的,调解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第九条 治安调解一般为一次,必要时可以增加一次。
对明显不构成轻伤、不需要伤情鉴定以及损毁财物价值不大,不需要进行价值认定的治安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对需要伤情鉴定或者价值认定的治安案件,应当在伤情鉴定文书和价值认定结论出具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
对一次调解不成,有必要再次调解的,应当在第一次调解后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十条 治安调解达成协议的,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治安调解协议书》(式样附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协议书上签名,并履行协议。
第十一条 《治安调解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安调解机关名称,主持人、双方当事人和其他在场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案件发生时间、地点、人员、起因、经过、情节、结果等情况;
(三)协议内容、履行期限和方式;
(四)治安调解机关印章、主持人、双方当事人及其他参加人签名、印章(捺指印)。
《治安调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治安调解机关留存一份备查。
第十二条 调解协议履行期满三日内,办案民警应当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对已经履行调解协议的,应当及时结案,对没有履行协议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查清原因。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的,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予以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十三条 治安调解案件的办案期限从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不履行之日起开始计算。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对情节轻微,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不涉及医疗费用、物品损失或者双方当事人对医疗费用和物品损失的赔付无争议,符合治安调解条件,双方当事人同意现场调解并当场履行的治安案件,可以进行现场调解。
现场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一式三联(式样附后),由双方当事人签名。
第十五条 经治安调解结案的治安案件应当纳入统计范围,并根据案卷装订要求建立卷宗。
现场治安调解结案的治安案件,可以不制作卷宗,但办案部门应当将《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按编号装订存档。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治安调解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等情形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规范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X X X公安局
治安调解协议书

编号:

主持人_________单位及职务_________ 调解地点_________________
当事人____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身份证件及号码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及职业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住址 _________________
当事人_________ 性别_____年龄____身份证件及号码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及职业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住址 _________________
调解见证人姓名_________家庭住址 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
主要事实(包括案件发生时间、地点、人员、起因、经过、情节、结果等):









经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包括协议内容、履行方式和期限等):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时起生效。对已履行协议的,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予处罚;对不履行协议的,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被侵害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本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调解机关留存一份备查。
当事人意见: 签名(盖章):
当事人意见: 签名(盖章):
主持人签名:
见证人签名:



(公安机关印章)
年 月 日

X X X公安局
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

编号:
当事人____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身份证件及号码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及职业 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住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事人 _________ 性别_____年龄____身份证件及号码 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及职业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事实:


经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时起生效,并当场履行,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予处罚。
当事人(签名):
当事人(签名):
办案民警:

(公安机关印章)
年 月 日

(第一联:存根;第二联:送当事人;第三联:送当事人)

一、条文释义

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作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严格说来,该法是规范所有行政处罚的基本法,一切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都要遵循该法的规定,除非该法作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等授权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是行政处罚的一种,也可以说成是公安机关实施的有关治安管理的行政处罚,也应当符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如何处理治安管理处罚与行政处罚的关系,是起草中遇到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治安管理处罚也是行政处罚,只是实施机关不同,本法可以不规定程序问题,处罚程序完全按照行政处罚法执行;本法仅规定公共秩序的管理问题,法的名称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秩序管理法》,在法律责任部分对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规定相应的行政处罚,同时对不属于违反公共秩序管理的违法行为,由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相应的行政处罚。英国就有《公共秩序法》。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它符合行政法的基本理论,有利于维护完整的行政法律体系,也可以避免单设一种独立于行政处罚之外的治安管理处罚,从而有效防止执法中产生混淆。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治安管理处罚不同于其他行政处罚的特殊性,不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保障公共安全。治安管理处罚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法律规范的个人或者单位实施的一种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一种行政处罚,但又不同于其他行政处罚,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治安管理处罚涉及面较其他行政处罚广。治安管理处罚适用的对象是全方位的,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民的人身权利、公私财产等各个方面。而其他行政机关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管理,并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行使的是某一方面的专项权力,如卫生、税收、工商、环保等。二是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较其他行政处罚单一。治安管理处罚只能由公安机关实施,其他任何机关不得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而其他行政处罚,可以由几个机关共同行使。三是治安管理处罚在处罚程度上较其他行政处罚严厉。它是一种比较严厉的行政处罚,大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以适用限制人身自由的治安管理处罚,在处罚程度上仅次于刑罚。而其他行政违法行为基本上只能适用非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四是治安管理处罚的时效性较其他行政处罚强。本法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追究时效只有六个月。因而法律规定其他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为两年。因此,为保障治安管理处罚的有效实施,必须规定一些不同于其他行政处罚的实施程序,特别是赋予公安机关特殊的调查措施和手段,如传唤和强制传唤违法行为人、检查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和物品、扣押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收缴违禁品等。

本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程序大致是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决定和执行程序来设定的,只是在一些问题上总结近20年来的实践经验,适应公安执法工作的需要,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作了相应的变通规定。按照本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本法已有规定的,应当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应当适用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二、实务问题

如何区分治安管理处罚与其他治安行政处罚,从而适用不同的程序?

正因为治安管理处罚适用的程序与其他治安行政处罚适用的程序稍有不同,实践中就存在区分治安管理处罚和其他治安行政处罚的问题,以便适用不同的程序。

我们认为,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区分治安管理处罚和其他治安行政处罚:

第一,凡是本法明确规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适用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原来的“治安管理”属于广义的治安管理,包括公安机关所有的治安行政管理。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居民身份证法相继出台后,有关违反消防管理、交通管理、居民身份证管理行为的行政处罚已经从治安管理处罚中剥离。目前,本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属于狭义的治安管理,不再包含消防管理、交通管理和居民身份证管理。

第二,凡是其他法律规定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适用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有异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执行。”这一规定是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例外条款。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一方面,要查处这种严重的行政违法行为,公安机关需要采取不同于查处其他行政违法行为的措施,如扣押、检查等,但行政处罚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享受其他自由和权利的基础,没有人身自由,其他自由和权利都是一句空话。因此,本法规定了行政拘留处罚决定暂缓执行制度,这也是行政处罚法没有明确规定的。

第三,凡是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此前规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适用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如,《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第28条规定:“违反本条例应当受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凡是直接关系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查处的行政违法行为,或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公安机关查处的直接关系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违法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适用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例如,枪支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等直接关系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法律、法规规定由公安机关查处的行政违法行为。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以下简称铁路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由公安机关查处的直接关系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违法行为。

  第一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三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本法。
  第五条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第七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第八条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过罚相当,公开公正,保障人权以人为本,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规定: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也是行政处罚,比较典型是治安管理处罚法。

相关兴趣推荐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