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年数总和法是怎么计提折旧的?~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额×100%

【补充例题•计算题】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200元。假如采用年数总和法,每年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正确答案】

第一年折旧额=(20 000-200)×5/15=6 600(元);

第二年折旧额=(20 000-200)×4/15=5 280(元);

第三年折旧额=(20 000-200)×3/15=3 960(元);

第四年折旧额=(20 000-200)×2/15=2 640(元);

第五年折旧额=(20 000-200)×1/15=1 320(元)。

第一年: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437500-375000=62500

假设第一年利润总额为x1

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x1*25%

贷:应缴税费-应缴递延所得税负债 (x1-62500)*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62500*25%

第二年以后以此类推,先求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然后求出递延所得税负债,最后求出应缴所得税。

扩展资料: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预计净残值是在减少或者处置固定资产时确定的预计净残值率与原值的乘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内资企业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率统一为5%,;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外资企业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率一般为10%。此项数据系统会根据选定的固定资产类别, 按类别中预定的预计净残值率计算。 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计净残值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额×100%

【补充例题•计算题】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200元。假如采用年数总和法,每年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正确答案】

第一年折旧额=(20 000-200)×5/15=6 600(元);

第二年折旧额=(20 000-200)×4/15=5 280(元);

第三年折旧额=(20 000-200)×3/15=3 960(元);

第四年折旧额=(20 000-200)×2/15=2 640(元);

第五年折旧额=(20 000-200)×1/15=1 320(元)。

【特别提示】

①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②折旧的对应科目

a.基本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并最终计入所生产产品成本;

b.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c.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d.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

e.用于工程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

f.用于研发无形资产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研发支出;

g.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等。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

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累计折旧



年数总和=1+2+3+4+5+6=21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所以:按税法规定:
第一年:折旧额=(525000-0)*(6/21)=150000 计税基础=525000-150000=375000
第二年:折旧额=(525000-0)*(5/21)=125000 计税基础=375000-125000=250000
第三年:折旧额=(525000-0)*(4/21)=100000 计税基础=250000-100000=150000
第四年:折旧额=(525000-0)*(3/21)=75000 计税基础=150000-75000=75000
第五年:折旧额=(525000-0)*(2/21)=50000 计税基础=75000-50000=25000
第六年:折旧额=(525000-0)*(1/21)=25000 计税基础=25000-25000=0

按会计上:
每年折旧额=525000/6=87500
第一年的账面价值=525000-87500=437500
第二年的账面价值=437500-87500=350000
第三年的账面价值=350000-87500=262500
第四年的账面价值=262500-87500=175000
第五年的账面价值=175000-87500=87500
第六年的账面价值=87500-87500=0

第一年: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437500-375000=62500
假设第一年利润总额为x1
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x1*25%
贷:应缴税费-应缴递延所得税负债 (x1-62500)*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62500*25%
第二年以后以此类推,先求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然后求出递延所得税负债,最后求出应缴所得税。

1、先计算固定资产在未来五年的折旧额=50000-500=49500元
2、第二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49500*4/15=13201.65元
借:制造费用等 13201.65
贷:累计折旧 13201.65
特此回答!

第一年:535000*(6/21)
第二年:535000*(5/21)
第三年:535000*(4/21)
第四年:535000*(3/21)
第五年:535000*(2/21)
第六年:535000*(1/21)
上面式中21=1+2+3+4+5+6

...预计净残值为40000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答:第一年折旧额 (1000000-40000)*5/15=320000 第二年折旧 (1000000-40000)*4/15=256000

某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是5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时,第2年的折旧率是...
答:【答案】:C 年数总和法的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则2年的年折旧率=((5-1))/([5×(5+1)/2])=26.67%。

...使用寿命5年,预计净残值5000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答:年限总和=1+2+3+4+5=15 第一年年折旧额=(100500-5000)×5/15=33500(元)第二年年折旧额=(100500-5000)×4/15=25466.67(元)第三年年折旧额=(100500-5000)×3/15=19100(元)第四年年折旧额=(100500-5000)×2/15=12733.33(元)第五年年折旧额=(100500-...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
答: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有以下回答: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6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
答: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年数总和法的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固定资产:(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计算公式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 ...

年数总和法如何计提折旧
答: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x0d\x0a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l00% \x0d\x0a月折旧率=年折旧...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怎么算
答: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x0d\x0a\x0d\x0a年数总和=1+2+3+4=10 \x0d\x0a\x0d\x0a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x0d\x0a\x0d\x0a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x0d\x0a\x0d\x0a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x0d\...

年数总和法计算
答:年数总和法就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作为折旧基数,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各期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当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当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

关于年数总和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答案】:D 年数总和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按照逐年递减的折旧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故选项D正确。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