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打电话、玩手机 、 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千万不要做!

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是违法行为?~

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是属于违法行为的,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1、在车门、车厢没有关好时行车;
2、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
3、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4、下陡坡时熄火或者空档滑行;
5、向道路上抛撒物品;
6、驾驶摩托车手离车把或者在车把上悬挂物品;
7、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8、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依据事实和本法的有关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
第八十八条 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
第九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今天蜀黍给大家开讲开车时打电话、玩手机?、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这两个不文明交通行为!

0?1 开车时打电话、玩手机。近年来,智能手机就像“长在手上”一般,很多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看一眼手机,更甚者开车时也要滑一滑手机,“低头族”越来越多!有些觉得自己已是“老司机”,瞥一眼手机不会有什么事的,殊不知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交通违法行为!

还有更严重的!

今年3月22日9时5分左右

一辆粤T重型半挂牵引车由北往南行驶至广深高速K82+500(沙井入口前方约200米)路段时,遇前方车道内粤B****L号牌小型越野客车缓慢行驶时,范某未能及时发现提前减速避让,临近时紧急打方向向左避让,导致车辆与道路中间隔离带发生碰撞后侧翻,引起所运载的汽油泄漏着火。

视频回顾案件事发经过小车在高速上缓慢行驶?,油罐车司机分心驾驶?,两个危险因素碰撞,事故一触即发!

开车玩手机,还隐藏着这些危害!

妨碍驾驶,驾驶员开车玩手机时单手把握方向,对车速控制、车距把握、驾驶员视线、行车方向都有影响,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分散精力,开车玩手机时,驾驶员精力分散,妨碍驾驶员对路面情况和周边环境的观察,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将会削弱驾驶人的应变能力和延长反应时间,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视野狭窄,开车时玩手机会使驾驶员的视野变得狭窄,降低外围视觉的感知能力。在一项测试中发现,一个专心开车的驾驶员比一个分心玩手机的驾驶员所获取的信息多50%,玩手机的驾驶员还可能错过交通信号,看不到公告栏和其他标志。

开车玩手机会因分散注意力,导致车速降低,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率,引发交通拥堵。

02 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斑马线”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段!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近三年来,国内各地在斑马线上共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总量的?90%?!

“车辆右转弯的车速太快,我不敢过去,只能等车流过去后,再迅速通过斑马线了。”早上7时45分,在西区天悦城附近翠景道与富华道交界的十字路口处,黄先生正在焦灼地等过斑马线,到对面的富华道的公交车站搭乘050公交车上班。期间,斑马线两侧人行道上已站满了等待过马路的行人,但是车辆并没有停下来礼让行人先过马路,而是快速驾驶。过了几分钟,车流消失,行人们才快步通过斑马线。

不要以为斑马线不礼让行人是小事,中山多个路口已启用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并重点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确认执法。如果遇行人正通过斑马线时未停车让行的,一旦被抓拍将处200元罚款,记3分?。

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不仅违法,而且危害很大。威胁行人通行安全

斑马线是行人安全通过道路的生命线,也是行人的法定路权,应当受到礼让和保护。行人相对于机动车来说,是道路交通中的弱势群体,不礼让斑马线容易造成人车碰撞事故,从而对行人造成人身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违背了社会公德,行经斑马线,汽车与行人抢行,侵犯行人路权,相对于酒驾、闯红灯、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比较普遍,反映出驾驶人对法律的漠视,对行人的冷漠,不符合社会道德。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各位司机们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路况、规范行车。蜀黍提醒大家,开车时管住手,不再玩手机、打电话!斑马线让一让,不再与行人争抢分秒!

安全驾驶,文明礼让!珍爱生命,人人有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相关兴趣推荐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