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魏国、蜀国和吴国的主要概况、战将和谋臣(三国演义中)

三国演义里蜀国、魏国和吴国分别有哪些战将?(包括主公!)~

三国演义中只有蜀国明确说过五虎上将。魏国和吴国都没有。
但是可以猜测一下,全当聊天罢了。
首先五虎上将在蜀国应该是权势和功劳的体现,关张权势地位自不必说;赵云救阿斗,一直鞍前马后,出生入死的担当刘备的护卫军首领,功劳又不必说;马超的父亲马腾是与刘备同属于衣带诏的合谋,马家又是世代名家(据说是汉扶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超投降刘备后,驻军成都以北,成都人士惊恐不可终日,刘璋在顽强抵抗刘备三年后听到马超驻军的消息,终于胆怯献城投降,当时成都兵多粮多,至少还可以抵挡几年,由此可见马超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所以成为上将情由可源;黄忠定军山一战,力斩夏侯渊这一曹魏名将,威慑北魏,功甚大,所以居上将。
那么在魏国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我以为如果魏国有五虎上将的话,应该就是:夏侯憞、曹洪、张辽、许褚、徐晃。先别急着不同意,听我说说原因:夏侯憞战功赫赫,后封为大将军,这可是最高的官员了,曹洪屡次救过曹操的命,而且贵为曹氏宗族,地位很早就以经很高了,张辽逍遥津一战足以说明其是魏国真正的武将奇才,许褚也是曹操的护卫军,作用像赵云,护架有功,徐晃在襄阳大战时,曾经得到曹操的盛赞,说徐在魏国无人能及,是无敌将,所以以上五人成为魏国五虎将应该还是说得过去的。忘了还有曹仁,曹氏宗族位高权重的人物,如果有他,就应该把许褚挤出五虎将了,(谁让许褚押运粮草时喝多了,让燕人刺于马下的)。其他人也有武功甚高的,但条件不是很好,庞德是降将不受朝中信任,于禁还算光辉的一生悔于最后的投降,典韦武功高,夏侯渊权势重但都死的早,张颌在魏国地位不高,从屡次受曹洪训斥,受司马懿的奴役可知,李典乐进确实是良将,可惜没遇到好的舞台,展示不够,所以上述的几个人不太可能成为魏将之首。
东吴呢?我认为吴国五虎将是:丁奉、黄盖、程普、韩当、周泰。丁奉在东吴的多次战争中一直充当先锋,战功显著,威名远波;黄盖赤壁功劳足以名垂吴国千古;程普吴国武将中第一权臣,资历太强了,韩当最早跟随孙氏征战,实在是不封个将军就说不过去;周泰浑身都是为东吴而战伤疤,在孙权大宴群臣时着实感动了许久,所以封为五虎将也算实质名归。甘宁武功高,但出身不好,最初是水贼,然后投靠太多人,然后杀东吴凌操,然后降吴,好像选入五虎将,是不是其他将军会有反感,(就像关羽最初不同意黄忠进五虎将一样),凌统不错,但和甘宁杀父之仇总也扯不完,肯定影响为国出力(呵呵),徐盛也还可以,但予前面的五位比起来还是差一些,其他像朱恒、蒋钦等人是人才,但业绩实在不是十分出色。
楼主同意我的观点么?
另外,《三国志》中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指的是于禁、张郃、乐进、张辽、徐晃五人是魏国最为出众的武将。《三国志》对于吴国的程普、黄盖、蒋钦、周泰、陈武的口碑也很好。这也算另一种说法吧 !
八虎上将(又称曹八将):
1,痴虎将许楮
2,二虎将张辽
3,三虎将乐进
4,四虎将李典
5,五虎将曹仁
6,六虎将曹洪
7,七虎将夏侯渊
8,八虎将夏侯敦

另一种说法:
魏八虎骑:曹仁,曹洪,曹真,曹纯,曹休,夏侯敦,夏侯渊,夏侯尚

魏五子良将:张辽,徐晃,张颌,于禁,乐进

(注意:和绝对武力无直接,八虎骑是曹家内部人员,而五子良将则是为了笼络外姓武将,请大家看清楚了,以后请不要乱猜,至于典韦和许褚,虽然武功了得,但并非曹姓或夏侯姓故而无缘八虎骑,而五子良将则都是独挡一面的将领,所以上述两位也未能入选,甚为可惜)
不过五良将是正史有明确记载的,而“八虎骑”的说法则是民间根据史书记载改编流传的。


一、
一龙:“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宁
千古一相:诸葛亮

二、
幽洲二公孙:公孙度、公孙瓒
人中(汉末)双龙:曹操、刘备
二张:张昭、张纮
二袁:袁绍、袁术
二乔:大乔、小乔
江东双璧:孙策、周瑜
虎卫军二校尉:典韦,许褚
曹魏双璧:邓艾,钟会

三、
张氏三兄弟(黄巾三张):张角、张宝、张梁
李氏三龙:李邵、李朝、李朝亲弟
刘室三牧:刘虞、刘表、刘焉
桃园三英:刘备、关羽、张飞
三哲:曹操、孙权、刘备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三祖:曹操、曹丕、曹睿
蜀汉三杰:诸葛亮、关羽、张飞
曹魏三公?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和趵省�耵怼⒒�?
三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三诸葛:“龙”诸葛亮、“虎”诸葛瑾、“狗”诸葛诞
三狗:何晏、邓飏、丁谧
三豫:刘熙、孙密、卫烈
曹魏三征?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和蹶啤⒑�瘛⒛盖鸺?

四、
颍川四长:韩韶、荀淑、钟皓、陈寔
四大寇:李傕、郭汜、张济、樊稠
东吴四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
河北四庭柱一正梁: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韩猛
泰山四寇:孙观、吴敦、尹礼、昌豨
东吴四英杰: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西川四将:张任、刘璝、泠苞、邓贤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袆
曹魏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
东吴四友: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
夏侯四杰:夏侯霸、夏侯威、夏侯惠、夏侯和
四聪:夏侯玄、邓飏等四人
四大棋家:冯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凯

五、
五荀:荀爽、荀淑、荀靖、荀彧、荀顗
马氏五常:马良、马谡等五兄弟
西凉五马:马腾、马超、马岱、马休、马铁
魏五子:乐进、张辽、于禁、徐晃、张郃
东吴五君:顾邵、诸葛瑾、步骘、严畯、张承
蜀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破曹五马:马超、马良、马忠、马谡、马岱
曹魏五君: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六、
黄巾(太平)六张:张角、张宝、张梁、张燕、张牛角、张曼成

七、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旸、刘桢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八、
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
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八厨: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
荀氏八龙: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诜、荀爽、荀肃、荀旉
江夏八俊: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
八及:陈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
八交:刘表、张隐、薛郁、王访、宣靖、公褚恭[公绪恭]、刘祗、田林
八健将: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
八虎上将(又称曹八将):1、痴虎将许楮2、二虎将张辽3、三虎将乐进4、四虎将李典
5、五虎将曹仁6、六虎将曹洪7、七虎将夏侯渊8、八虎将夏侯敦
西凉八部: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
司马八达: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旭、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八达:诸葛诞等八人
八绝:皇象、严武、宋寿、曹不兴、郑妪、吴范、刘敦、赵达

九、
(缺)

十、
十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段摇、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粟嵩

很多 很多啊 给你具体举例:魏:郭嘉,荀攸,荀彧,毛介,程立(那个字不会打),典韦,许褚,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颌,郭淮,郝昭,李典,乐进,庞德,贾诩,.......吴:周瑜,黄盖,程普,潘璋,蒋钦,周泰,丁奉,吕蒙,鲁肃,甘宁,凌统,陆逊,陆抗(陆逊之孙也是吴国第四任都督),贾华,宋濂,张昭,张纮,.......蜀: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马岱,魏延,王平,蒋琬,费伟,姜维,诸葛亮,庞统,关平,糜芳,糜竺,孙乾,许倩,关平,张苞,关兴,关索,黄权,刘巴,法正,陈式,严颜.....很多很多 如果不够再追问!(上面全是名气很大的)

魏国居于北方,人才众多,军事力量强大,长与骑兵短于水战,魏将善守,张辽守合肥,曹仁守襄阳,司马懿守陇西,魏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强大,国力雄厚,非蜀吴联合不能敌也。首都原是许昌后改为洛阳。大将众多数不胜数,张辽,夏侯一族,曹氏一族,许褚,乐进,五子良将等等太多了,谋士亦是众多,荀氏叔侄,贾诩,司马懿,郭嘉等等等等。蜀国居于西方,乃汉高祖刘邦兴旺之地,首都为成都,蜀军前期能征善战将领众多,于刘备东攻孙权,败于陆逊之手后,将才凋零。主要战将五虎上将,魏延,马岱。姜维,谋士有庞统,黄权,张松,诸葛亮,杨仪马谡,马良,杨仪等。吴国地处东南有长江之险,擅长水战,首都为建业,吴国在演义里远远逊于其他两国。但是经济能力,什么的还是可以的。战将甘宁,吕蒙,太史慈,黄盖,程普等。谋士先是周瑜,再是鲁肃,再是吕蒙接着是陆逊,还有张绍之流等。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的主要人物分别有哪些人
答:1、曹操:魏武帝曹操,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2、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惇之族弟,八虎骑之一。群雄征讨董卓时随曹操一同起兵,后征战四方,屡立功勋。...

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主要事件
答:220年1月 曹操病亡。10月 曹丕称帝,建魏国。221年4月 刘备称帝。刘备伐吴。张飞遇害。222年 孙权称吴王。

三国演义 魏、蜀、吴三国简介
答: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重建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的主要人物分别有哪些人~?
答:魏:曹操、曹丕、曹植、张辽、司马懿、司马昭、邓艾、钟会;蜀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吴: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陆议、黄盖。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三国:简述魏、蜀、吴主要概况、战将和谋臣
答:世祖 文皇帝 魏王 曹丕 (魏国建立者,220年称帝,在位7年) 烈祖 明皇帝 平原王 曹睿 (226年即位,在位13年) 无 哀帝 昭陵县公 曹芳 (239-254 在位15年) 无 废帝 高贵乡公 曹髦 (254-260 在位6年) 无 元皇帝 陈留王 曹奂 (260-265 在位6年) 蜀汉188年,汉宗室刘焉出任益州牧。焉死,子璋继任...

魏,蜀,吴是哪三国?
答:指东汉后魏、蜀、吴三国。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的主公、谋士、大将分别是谁
答:曹魏:1、主公:曹操。曹操,字孟德,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后经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职不断提升,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曹操颁布“屯田令”,大力发展生产,为以后的魏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任人唯贤,不断壮大势力,先后灭掉,吕布,袁术,袁召等...

东吴和曹魏和蜀汉对应现在的哪些地理位置?
答:东吴:主要疆域位于长江以南、重庆以东,占有现在的江苏南部、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南部、江西等地。曹魏:主要疆域位于长江以北和整个黄河流域,占有现在的江苏北部、湖北、陕西的关中和陕北、山西、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北京、甘肃、宁夏、内蒙南部等地 蜀汉:主要疆域位于长江上游...

急!简述的三国演义主要大意(300-400字左右)
答:魏国;曹操,许褚,司马懿,张辽,夏侯渊,夏侯醇,曹植,曹丕,曹洪,基本姓夏侯和曹的都是魏国的,蜀国有个曹性,把夏侯渊的眼睛射瞎了,渊直接就把射在眼睛上的剪连眼珠一起拔下来吃了。(剪没吃)吕布什么的。主要是东汉末年,一开始, 黄巾之乱,曹操做官,在剿灭黄巾之乱时立下功劳,后来...

三国魏蜀吴,哪国在北方,哪国在南方,各自的主公是谁?
答:魏国在北方,主公为曹操,曹丕 吴国在南方,主公为孙权 蜀国在今四川一带,在魏国和吴国之间,主公为刘备,刘禅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