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拥有的十大三国将领,分别立下过哪些战功?

~

三国历史上最值得拥有的十大将领 ,打造三国最佳阵容

如果历史可以让你选择十大将领重新组合,你会怎么选择?

小编会选以下这些英雄,一一告诉你们为什么?

张文远——全能型统帅级别人物,若是想攻略异地,他绝对是一把好手。八百破十万的,在历史上除了张辽,也只有岳飞了。



曹子廉——擅于据守,吕布打破兖州的时候虽说曹仁“屡战不胜”,但是也并没让曹操家业尽失,而且对方是吕布的全军,当时还有张辽高顺相助,可见曹仁面对的敌人之强大,赤壁之战中镇守后方,关羽进攻时死守樊城,都说明曹仁是防守上的绝对悍将。

太史子义——擅于突袭,毫不夸张地说,太史慈绝对是三国时代第一弓,而且最重要的一点,秉性很好,从不坏主公大事,值得信任。虽然不能拜为上将,但是作为帐下一员虎将,是值得信赖的。

马孟起——三国演义里马超被写的太惨了,其实他本人还是很不错的,个人认为在三国时期战斗力也仅次于吕布,并且很听话,你看他投靠刘备后,在进攻东川的战役里,让干啥干啥,从来没有说像魏延一样乱出主意,而且如果想攻伐西凉,有他在可以省好多事儿。



高顺——这个人虽然个人能力属于中等水平,但是帐下三千陷阵营勇士,那可是三国时代的敢死军,如果是三千对三千,没有人能比得上高顺陷阵营,所以高顺入选,乱战之中的第一好手。

赵子龙——虽然他在历史中并不像罗贯中写的那么玄乎,但是身边放这么个保镖,怎么能不放心,他和陈到率领的白耳军,也是赫赫有名的护卫部队。更难得可贵的是,如果你暂时周围没有其他人可用,他也并不是难当大任,还是可以一用的。



吕子明——能文能武的典范,并且擅长水战,鲁肃之后的水军大都督,水上作战能力可见一斑,虽然我不看好他的进攻能力,但是单论水上防御战,保荐吕蒙担当大任是没错的。

于文则——五子良将之一 统帅力并不次于张辽,相反,在曹操前期的时候,则更多地依仗了他和夏侯惇,虽然水淹七军之战让于禁身败名裂,但是我觉得,他是曹操手下可以和夏侯惇,曹仁想并列的将领,只是因为是外姓,难被提拔。而且曹操斩蔡瑁张允后,提拔为水军都督的,正是于禁,那时候主战场是在长江,水军都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见其能力之强,并不逊曹营任何名将。

郭奉孝——这个没啥说的了,大家都公认的三国奇才,遗计定辽东的本领,几乎可以和神话了的诸葛亮相提并论。在郭嘉之后,曹营就再没出现过出其右的谋士,无论是荀彧,还是程昱,都差那么一点儿。而且忠心耿耿,不会像袁绍手下众谋士一样,见利忘义,卖主求荣。

张任——论武艺,是童渊三弟子,张绣赵云的师弟,论智谋,落凤坡一役射落凤雏,大破刘备手下先锋黄忠魏延,一直得等诸葛亮来了,并且带来了赵云张飞之后才被击败。他没有姜维庞统的刚愎自用,是一位非常合适的统帅级别人才。

如果出征的话,以张任为主帅,马超先锋,于禁为左军,张辽为右军,高顺为三路援护,曹仁为合后兼粮草押运,吕蒙为水军都督,太史慈为水上先锋,郭嘉为军师,赵云为中军护卫,应该是非常实用的阵容。



不选吕布的理由:他不能久居人下,他日必为大祸。

不选关羽的理由:刚愎自用,且不能礼贤下士。

不选张飞的理由:个人感觉跟马超作用差不多,但是选了马超就等于选了羌兵部队。

不选典韦,许褚的理由:既然都是护卫将军,选一个稍微聪明点的多好。

不选黄忠的理由:老了。

不选夏侯惇的理由:个人感觉不是很适合担当大任,以他做先锋的战役曹操十之八九都输了。

不选张合的理由:该聪明的时候不聪明,该装傻的时候不装傻,就算没战死,以后也是集团斗争的牺牲品。

不选姜维的理由:诸葛亮死后,他就跟魏延似的,没人管得了了。

不选魏延的理由:跟吕布差不多,而且愿意出主意,用的话可能导致失败,不用的话他还不高兴。

不选诸葛亮的理由:历史上就是个内政臣,而且个人感觉跟张任不能相容。

不选庞统的理由:看看他是怎么死的吧,贪功心切。

不选徐庶的理由:说实话,他在三国里面并没有做出与名声相符的事情。

不选甘宁的理由:我觉得我不需要百骑劫魏营这种事儿经常上演,鲁莽有余,智商确实不太够。

不选周瑜的理由:擅长水军,如果以他为主帅,陆上人马基本都废了。



我会选五子良将虎贲双雄 夏侯惇 曹仁周瑜
1张郃 (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早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归属袁绍后,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攻曹洪不下,随后投降曹操,授偏将军。
跟随曹操攻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建安二十年(215年),进军巴西,迁徙民众到汉中,后被蜀将张飞击败。接任荡寇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跟随夏侯渊进入汉中定军山迎战刘备。夏侯渊战死,代理主帅,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陈仓。
曹丕称帝后,迁左将军,受封鄚县侯,跟随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又随夏侯尚围攻江陵。太和二年(228年),转为右将军,随曹真抵御诸葛亮北伐。在街亭之战,大破蜀国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迁征西车骑将军。
太和五年(231年),司马懿不听张郃劝告,派遣张郃领兵追击蜀军,追至木门,中箭身亡,谥曰壮侯。张郃用兵巧变,善列营阵,善估形势,善用地形。蜀军自诸葛亮起,皆忌惮张郃。 [1]
2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
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军中谋反。进军江淮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 [1] 袭击东吴十万大军 [2] ,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 [3] ,令东吴军队披靡,无人敢挡 [4] ,孙权撤军时,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军 [5] ,差点活捉孙权 [6] 。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 [7] 。
黄初元年(220年),张辽进封晋阳侯。染病之后,依旧令孙权非常忌惮。黄初三年(222年),张辽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病逝于江都,谥曰刚侯。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3徐晃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并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受封都亭侯。后来,归顺曹操,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渭南之战 、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重大战役,屡立功勋。
在樊城之战中,徐晃率军击退关羽,又紧随关羽展开追杀,并趁机连破关羽十重围堑,彻底解除了樊城之围。因为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魏建立后,加位右将军,徐晃被加封为右将军。其后,徐晃跟随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并夺取上庸。
太和元年(227年),徐晃去世,谥号为壮,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4乐进 (东汉末年名将)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侯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名将。
乐进容貌短小 [27] ,以其胆烈而成为曹操帐下吏,南征北讨。攻获嘉,斩俘数千。在官渡之战时,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又大破黄巾、雍奴、管承。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刘备入蜀后,乐进击退关羽、苏非,降伏南郡蛮夷,又大破刘备的临沮长、旌阳长。后来,跟从曹操征讨孙权,获假节。曹操自合肥还,留下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 [1-5] 。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谥曰威侯。后世将乐进称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 [6] 。
5于禁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郡钜平县(今山东泰安宁阳县磁窑镇西太平村 [60] )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先属鲍信(曹操的恩人),后属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受到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关羽围攻襄樊时,亲率七军前往救援。全军覆没,被收押在南郡。黄初二年(221年)辗转返还魏国,最终官拜安远将军。被曹丕羞辱,惭恚而死,谥号为厉。
于禁带军严肃庄重,战斗中所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所有的将领中唯一的假节钺之人。但于禁常以军法处理下属,不得士卒众心。 [1] 后世将于禁称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
6许褚 (三国时期曹魏猛将)
许褚(zhǔ) [30-31] ,字仲康,谯郡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古城镇)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猛将。
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早年聚亲朋数千户共同抵御贼寇。后来,率众归顺曹操。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累迁武卫中郎将,赐号“虎侯”。
在潼关之战中,许褚吓退马超。为人谨慎奉法,并因此拒绝曹仁的邀请。曹操去世时,哭至吐血。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迁武卫将军,册封万岁亭侯,负责宫中安全。魏明帝曹叡继位时,册封牟乡侯,卒于任上,谥号为壮。
人物
7典韦 (东汉末年名将)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名将。
典韦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曾单手举起牙门旗。后转投曹操,在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率十余人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典韦武艺卓越,被史学家潘眉评价为:雄武壮烈,不在张辽、许褚之下。
8夏侯惇 (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夏侯惇一生多在军旅,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9曹仁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
曹仁少时喜好弓马弋猎,不修行检。领军之后,奉法守令。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后,镇守江陵,抵御周瑜的进攻,最终弃城而走。又督诸将据守潼关,破苏伯、田银于河间,灭侯音于宛城。在襄樊之战中,誓死镇守樊城,挡住关羽的围攻。曹丕嗣位后,曹仁拜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晋封陈侯。黄初二年,拜大将军、大司马,执掌军事大权。
黄初四年,曹仁率兵进攻濡须口,不听蒋济所劝,惨败于吴将朱桓,郁郁而终,时年五十六,谥号为忠,配享曹操庙庭。
10周瑜 (汉末名将、军事家)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人 。东汉末年军事家 [83-86] 、政治家 [123] 、谋略家 [87] 、东吴名将 [79] 。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 [128] 。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 [157] ,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156] 。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 [80] ,兴平二年(195年),助孙策渡江击刘繇 [4] 。建安三年(198年)起正式随孙策平定江东 [7]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 [13] ,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七年(202年),曹操责权送质,周瑜谏阻纳质,粉碎了曹操挟制江东的企图 [16] 。建安十三年 (208年),曹军兵临江东,周瑜为孙权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 [22] ,后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大败曹操。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此役奠定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基础。后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 [88-89] [145] ,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提出“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 [28] 。在整装取蜀途中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实奇才也”,他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 [90] ,是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和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关羽水淹樊城
赵云长坂坡救幼主
1、樊城之战,关羽水淹樊城,擒于禁、斩庞德。
2、长坂坡之战,赵云为救幼主,七进七出曹营。

关羽水淹七军,升华中原。张飞在桥头怒吼,吓跑曹操大军。赵云长坂坡救援。马超在潼关之战中追击曹操。定军山之战,黄忠打败曹军,杀了夏侯元。

张飞在桥头怒吼,吓跑曹操大军。关羽水淹七军,升华中原。赵云长坂坡救援。马超在潼关之战中追击曹操,黄忠打败曹军。杀了夏侯元。

三国最强的十位名将
答: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人。是五虎上将中最年长的一位将军。他是老当益壮的代表人物,《三国演义》里曾在长沙之战与关羽大战百余回合,未分胜负。汉中之战时又与夏侯渊战过数十个回合,亦未分胜负,后在法正的建议下,黄忠占领定军山,居高临下将夏侯渊斩杀。随刘备伐吴时,被东吴潘璋...

三国十大名将(有勇有谋)
答:1、姜维 姜维是蜀汉后期著名名将,为诸葛亮继业人。姜维九伐北魏,每一次无不让北魏胆寒。即使在临死的时侯也用计害死了邓艾、钟会二人。2、邓艾 北魏后期著名名将,曾向司马懿复提出“屯田令”并加以修正,使北魏实力大大提高。后领命抵御蜀汉姜维九次北伐,战果较为良好。司马昭下令伐蜀时,...

三国最厉害的十大猛将,一战奠定得天下三分,分别是谁
答:黄忠,字汉升,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是刘备拿下益州的先锋大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使得刘备进攻汉中的主导地位,击败曹操,占据汉中。黄忠,为刘备统一益州,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使蜀汉...

三国十大武将是谁?武力最高的
答:10.关羽:三国最富神奇色彩的人,斩华雄(冒名顶替),斩颜良(偷袭),诛文丑(冒名顶替),斩杀特等大将最多的人,被擒次数也最多。与张飞双战吕布30合平,占上风,30合平巨灵,150合战平黄忠,占上风,后期100合平庞德,80合不敌徐晃。

三国时期真实的10大名将分别有谁?最厉害的是谁?
答:第七:张翼德 他是刘备的好兄弟,也同样是蜀汉最得力的大将之一,虽然有人说他的形象跟《水浒传》的李逵有一些相似,但是咱们的张飞可是粗中有细的,并且,只要是他在两军阵前,就没有人敢应战。第六:吕子明 关于这个人最值得一提的应该就是他打败了三国时期神话一样的人物关羽,孙权的东吴正是...

三国十大猛将排行榜
答:1、文鸯 文鸯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三国猛将,他的突围能力爆表。在《三国演义》“文鸯单骑退雄兵”那一回中,文鸯一人杀入敌军大阵后,斩杀曹将三十余员,接着突围而出。魏军看文鸯只有一人,于是百员魏将前来追杀文鸯,结果文鸯自己打退了“百员魏将”的三四次进攻,一句“鼠辈何不惜命也!”让人...

三国十大武将排名
答:三国十大武将排名:吕布、吕布、许褚、马超、关羽、张翼德、赵子龙、黄忠、庞德、太史慈。1、吕布 虎牢关一役,虽然是演义的情节,但是演义既然流传如此广泛,就必然有着令人信服的描写。而且武评主要的依据还是演义,当然正史有记载的部分,就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典韦 典韦是有史料支持的顶级猛将...

三国十大猛将
答:《三国》中十大猛将指的是:吕布、孙策、马超、张飞、赵云、孙坚、典韦、关羽、魏延、许诸、黄忠。1、吕布 在《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中,吕布一直被认为是“三国第一猛将”在三国时期,吕布以勇武著称,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善长骑射,膂力过人,也被称为飞将。他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

三国十大武将和十大谋士排名,请分别陈述原因
答:十大虎将 1。吕布三国第一猛将,在虎牢关一战杀得18路诸侯闻风丧胆,就算和刘关张也只是战个平手,所畏马中赤兔,人中吕布说的就是他,排他第一大家没意见吧。2。典韦曹魏第一猛将,有万夫不敌之勇,古之恶来就是说的他,在宛城一战为保护曹操,一人力敌张绣数万人马,曹操因此捡了一条命。他第...

三国十大名将排行榜
答:2、赵云 赵云(约154年-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继关羽和张飞之后追随刘备最早的将领,跟随刘备将近30年。在《三国演义》里与文丑大战六十回合未分胜负,沦为游侠时挑死黄巾余党裴元绍,汝南时为救刘备偷袭高览,三十回合击退张郃。3、典韦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人。被称为古之恶...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