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会计为什么要设置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原则?

纳税会计为什么要设置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会计是权责发生制,但是政府税收好像是收付实现制,所以要相结合~。

权责发生制指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因此,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它解决收入和费用何时予以确认及确认多少的问题。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在现金收付的基础上,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应计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反之,凡本期还没有以现款收到的收入和没有用现款支付的费用,即使它归属于本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的好处在于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也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但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盈亏不合理、不准确,所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不予采用,它主要应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体户等
权责发生制在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时有其合理性,几乎完全取代了收付实现制;但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时却有其局限性:一个在损益表上看来经营很好,效率很高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却可能没有相应的变现资金而陷入财务困境。这是由于权责发生制把应计的收入和费用都反映在损益表上,而其在资产负债表上则部分反映为现金收支,部分反映为债权债务。为提示这种情况,应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弥补权责发生制的不足。
区别: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处理收入和费用时的原则是不同的,所以同一会计事项按不同的会计处理基础进行处理,其结果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本期销售产品一批价值5 000元,货款已收存银行,这项经济业务不管采用应计基础或现金收付基础,5 000元货款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因为一方面它是本期获得的收入,应当作本期收入,另一方面现款也已收到,亦应当列作本期收入,这时就表现为两者的一致性。但在另外的情况下两者则是不一致的,例如,本期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现金收付基础,这笔货款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因为现款是本期收到的,如果采用应计基础,则此项收入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因为它不是本期获得的。

权责发生制以权利和义务的发生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归属,能够合理、有效地确定琐会计期间的收益和企业的经营成果,即体现了公允性和合理性。因此,企业会计核算坚持采用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相比之下,按收付实现制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归属,则欠公允、合理。因此,收付实现制只适用于政府和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但收付实现制具有运用简单、易于审核、使收入与费用的实现具有确定性、在纳税人具有支付能力时上缴税款、税收征管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

综上所述,税务会计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同时,适度引用收付实现制,可以达到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



扩展资料

税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与一般原则

前提条件:

(1)纳税主体纳税主体就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实体,包括单位和个人。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前提意味着该纳税人个体将继续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以实现它现在的承诺。

(3)资金时间价值货币在其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

(4)纳税会计期间持续经营假设下,纳税会计主体是一个长期经营单位,其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的。

一般原则:

税务会计属于企业会计的范畴,首先应遵循一般会计原则。但税务会计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税务会计的特殊性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税法优先原则;

(2)较少运用谨慎性原则;

(3)积极筹划的原则;

(4)接受审查的原则。



权责发生制用于企业,金融等社会性单位,他们发生会计行为时,之间同时产生权利与义务的划分,所以要用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用于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他们更多的是履行行政职能,不需要可以刻意划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所以用收付实现制。

会计上是权责发生制,税收上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那一种对收税有利,税务就按那一种,如房地产企业的预收房款,按会计原则是不确认为收入的,可不缴税,但税收上是按收到房款时就产生了纳税义务,必须缴税。

为什么调账要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答: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原则,是指以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而不问货币资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就是说,一切要素的时间确认,特别是收入和费用的时间确认,均以权利已经形成或义务(责任)已经发生为标准。你可以按销售业务或采购业务来理解。比如销售业务,企业销售产品后,开具...

为什么说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原则是权责发生制?
答:有些事业单位是用收付实现制,那是因为事业单位不存在成本核算,利润分配啊等问题。一般的企业规定用权责发生制,这样才能使收入和成本相配比,同时也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标准。比如说,公司本年12月进行了销售,结转了成本,但是款项没收到,使用权责发生制的话,也是应该确认收入的,这样12月的...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什么意思呢?
答:如本期销售出一批产品,期末款项尚未收到,但在会计处理上应把它作为本期营业收入。再如,企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是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尽管固定资产在本期尚未毁损,不必更新,但它的一部分价值已在本期消耗掉,因此要将这部分价值以折旧的形式提取出来,记入本期费用。为了贯彻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中...

会计权责发生制是什么意思
答:因此,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它解决收入和费用何时予以确认及确认多少的问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条 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四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五条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

权责发生制具体怎么理解
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已经实现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它解决收入和费用何时予以确认及确认多少...

会计中 权债发生制是什么?
答: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本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和收入是否应计入本期损益为标准,处理有关经济业务的一种制度。凡在本期发生应从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的费用,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支付或未付的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发生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

权责发生制这个要求对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答:权责发生制是针对会计的谨慎性角度来制定的,可以说没有权责发生制就失去了会计的谨慎性。

会计中的权责发生制如何理解?
答:会计中的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基础制或应收应付制,是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处理基础。对于权责发生制,应如何理解?权责发生制的含义简单而言,在权责发生制下,只要是在本期发生的经济活动,不管其费用是否实际支出,都应计入本期费用;在本期发生的经济活动,不论其款项是否实际支出,都应作为本期...

什么是权责发生制会计
答:权责发生制会计指会计主体的会计体系不以收付责任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标准,而是以交易和事项是否实际发生为确认基础的经济管理活动,即经济业务在实际发生后,无论款项是否收到,都应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和处理。与一般的企业会计相比,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经济业务的程序较为简便,其弊端则在于权责发生制会计实质...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