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合作》中的语句写一首描写闻一多先生的诗

我学习汉语言文学教育,准备考云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请问我可以报考研究生的哪些专业?哪些专业比较好?~

想考研是好事,尽早定位是很必要的。考研不管报考什么专业,都要考外语和政治两门,高教出版社每年会有这两门课的考试大纲,变动不大,是复习的必备指导用书。除这两门公共课外,根据你所报考的专业还会有两、三门专业课。你可以查查各个大学这几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上面会有各个专业要考什么专业课以及用什么参考书的基本建议,这个很重要。初试是每年一月份全国统一组织的类似高考的笔试,考的就是刚才说的这些科目。这次统考成绩出来之后如果达到你所报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会收到该学校的复试通知。一般在四月份左右进行。复试的形式口试和笔试都有,一般是简单的英语口试,专业的口试、笔试,几部分。初试和复试成绩相加决定最后是否录取。
现在你的时间还很充裕,可以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成绩、以及某个专业的具体就业情况等因素进行选择。但不管报考什么,英语和政治是必须通过的,这两科满分各是100,云师大一般都要求单科要在55分以上。

人文教育专业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可以使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增加中国文学的内涵,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生动形象,他正想古代典籍钻探.精炼含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富有音乐美,他,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蕲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下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欢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国立山东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山东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集成为《古典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刚到昆明的闻一多一心研究《诗经》、古代神话,不问时事,被人戏称为“何妨一下楼先生”.日本军队攻陷郑州长沙后,继续攻打贵阳,昆明形势十分危急,闻一多对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日十分不满,开始参加学生组织的讲演会,十分善于演讲的闻一多颇受学生拥戴,并且极大鼓励了昆明的抗日热潮,闻一多也加入了改造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民主运动,极受国民党忌恨,但因云南省主席龙云支持民主运动,国民党政府也奈何不得闻一多等人.
1945年日本投降,北大、清华、南开复员北上,已经参加民主同盟的闻一多被选为昆明支部宣传部长,并主持《民主周刊》.国民党政府趁日本军队受降之机,调龙云的部队到越南河内,龙云不知有诈,国民党第五军和杜聿明的部队开进昆明,包围了省政府,逼迫龙云北上重庆调任闲职.国民党军统特务控制昆明,开始迫害要求民主的进步知名人士.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早在清华学生时代所作的《李白之死》《红荷之魂》等诗中,成功地运用中国传统的诗歌题材和形象词汇歌唱他心中的理想与爱情.留美时期写下的《太阳吟》《洗衣歌》《孤雁》《忆菊》等名篇,表现了他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对祖国的思念.回国初期的诗作《祈祷》《爱国心》《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七子之歌》等,用炽热的情感,完整的意象,和谐的音律,表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死水》时期的诗较之往昔之作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沉,进一步接触到了中国社会现实.《春光》《荒村》等诗充满了对处于军阀混战中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唁词——纪念三月十八日的惨剧》《天安门》《欺负着了》等诗则直接把笔锋指向了北洋军阀的暴行.在《发现》这首诗中,诗人面对着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现实感到困惑与不安,他“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但“总问不出消息”.闻一多的这些诗篇发展了屈原、杜甫创作中爱国主义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社会批判的性质.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1925年三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有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其中《澳门》、《香港》、《台湾》三首诗选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闻一多的诗,是他的艺术主张的实践.他的大多数诗作,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他不仅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尤擅于在大胆的想像、新奇的比喻中变幻种种不同的情调色彩,再配上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这些优美的艺术形式的框架,使他的诗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品.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便失去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闻一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 .
著有《岑嘉州系年考证》《匡斋说诗》《天问释天》《诗新台鸿字说》《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离骚解诂》《敦煌旧钞本楚辞音残卷跋》《诗经新义·二南》及《释朱》等,并有《闻一多全集》出版.

孤雁 

不幸的失群的孤客! 
谁教你抛弃了旧侣, 
拆散了阵字, 
流落到这水国底绝塞, 
拼若寸磔的愁肠, 
泣诉那无边的酸楚? 

啊!从那浮云底密幕里, 
进出这样的哀音; 
这样的痛苦!这样的热情! 

孤寂的流落者! 
不须叫喊得哟! 
你那沉细的音波, 
在这大海底惊雷里, 
还不值得那涛头上 
溅落的一粒浮沤呢! 

可怜的孤魂啊! 
更不须向天回首了。 
天是一个无涯的秘密, 
一幅蓝色的谜语, 
太难了,不是你能猜破的。 
也不须向海低头了。 
这辱骂高天的恶汉, 
他的咸卤的唾沫 
不要渍湿了你的翅膀, 
粘滞了你的行程! 

流落的孤禽啊! 
到底飞住哪里去呢? 
那太平洋底彼岸, 
可知道究竟有些什么? 

啊!那里是苍鹰底领土—— 
那鸷悍的霸王啊! 
他的锐利的指爪, 
已撕破了自然底面目, 
建筑起财力底窝巢。 
那里只有钢筋铁骨的机械, 
喝醉了弱者底鲜血, 
吐出些罪恶底黑烟, 
涂污我太空,闭熄了日月, 
教称飞来不知方向, 
息去又没地藏身啊! 

流落的失群者啊! 
到底要往哪里去? 
随阳的鸟啊! 
光明底追逐者啊! 
不信那腥臊的屠场, 
黑黯的烟灶. 
竟能吸引你的踪迹! 

妇来罢,失路的游魂! 
归来参加你的伴侣, 
补足他们的阵列! 
他们正引着颈望你呢。 

归来偃卧在霜染的芦林里, 
那里有校猎的西风, 
将茸毛似的芦花, 
铺就了你的的床褥 
来温暖起你的甜梦。 

归来浮游在温柔的港溆里, 
那里方是你的浴盆。 
归来徘徊在浪舐的平沙上 
趁着溶银的月色, 
婆婆着戏弄你的幽影。 

归来罢,流落的孤禽! 
与其尽在这水国底绝塞, 
拼着寸磔的愁肠, 
泣诉那无边的酸楚, 
不如擢翅回身归去罢! 

啊!但是这不由分说的狂飙 
挟着我不息地前进; 
我脚上又带着了一封信, 
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 
由着我的心性 
回身擢翅归去来呢? 

第一次写,写的不好勿喷,谢谢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向知识的海洋进发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只想收获那知识的硕果

为了人民大声的反抗
他早已做好逝去的准备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闻一多的精神特点?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中的精神特点
答:闻一多先生有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文中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高标的意思
答:《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高标”的意思:高的标准,文中形容值得学习的人。“高标”一词出自原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称赞闻一多那种既敢于高声说真理,又勇于以身相殉的伟大精神,突出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上为我们树立了榜。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中写了关于闻一多的那些事.?
答: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作者写他编订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作为革命者闻一多先生,作者写他起草了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讲、参加游行示威。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

《闻一多的说和做》 在叙述中穿插了那些形象描写?作用是什么? “开...
答:形象的描写: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如:(1)语言描写: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再如:“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生字词解释
答:穷年、终年,一年到头。7、沥尽心血 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或耗尽心思和精力。8、潜心贯注 付出所有的心血,灌输到某样物品中。专心致志,高度集中。9、一反既往 现在完全不同于过去。有时也形容变化之大。10、气冲斗牛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漂白四壁是什么意思
答:漂白四壁的意思是:灯光照亮了四周的墙壁。拼音:piǎo bái sì bì 出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漂白了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造句:1. 从京城返回成都时,他已经漂白四壁了。2. 他过去漂白四壁,但由于肯努力...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说”了些什么?他又是怎样...
答:3、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4、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主要内容
答:作者在具体的事例中,加入了不少细节。比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字,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再如,抓住闻先生在演讲中“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

《闻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闻先生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文章选取了哪些事例分别表现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 ...
答:《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选取了三件事来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①研究唐诗,写作《唐诗杂论》;②研究《楚辞》,写作《楚辞校补》;③研究《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写作《古典新义》。文章选取了三件事来表现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①起稿政治传单;②进行群众大会演说;③...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