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曹操手下5良将是那5个?

三国时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是哪几位?~

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
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前将军刚侯张辽
字文远,本姓聂。原属丁原、吕布,后投曹操麾下,自此南征北讨,智勇双全,是国家重要宿将,于后世颇负威名。主要战功有征天山攻讨陈兰、梅成;北征乌丸斩杀蹋顿单于;镇守合肥抵御孙权,并曾以寡溃众,大败孙吴大军。
折叠右将军威侯乐进
字文谦。曹操军中宿将。多年来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主要战功有参与官渡之战,以及于乌巢奇袭时斩杀淳于琼;攻讨袁氏、刘备、关羽等;后与张辽、李典合作,助守合肥。乐进在曹操军中是以骁勇善战而著名的。
折叠左将军厉侯于禁
字文则。曹操军中宿将,原属鲍信,后投曹操麾下。与乐进相似,多年来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决。性格刚毅严谨,肃穆好杀,于军中有威名。主要战功有参与吕布、袁术、张绣等讨伐战,官渡之战攻讨袁氏等战绩;可惜后来因汉水暴涨导致救援樊城失败而被关羽所擒,求降免死;关羽败后又被孙权势力所执,两度作为俘虏。回到曹魏后不久,受到曹丕壁画讽刺,不堪羞辱而死。
折叠车骑将军壮侯张郃
字儁乂。原属韩馥、袁绍势力,后投曹操麾下。为人识变数,擅于料敌,以巧变著称;被曹操比喻为韩信,为刘备、诸葛亮等人所惮。主要战功有参与西北地区的马超、韩遂征伐、汉中攻防等战事,以及于街亭之战中取得大胜利。死后曹魏重臣陈群曾感叹张郃作为"良将",是"国之所依"。
折叠后将军壮侯徐晃
字公明。原属杨奉,后投曹操麾下。治军军纪严明,为人清廉自守。投曹以来参与许多战事原跟随杨奉,曾保护汉献帝东行,有功。后降于曹操,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特别是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蜀军,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赞扬。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

张辽,徐晃,张颌,于禁,乐进 。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五子良将”。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当初追随吕布,后来归顺曹操,是三国时候的著名大将。他使一把大刀,武功高强,又谋略过人,多次建立奇功。还有着武将少有的突出的语言才能。
在吕布手下时,其武勇多次让曹操吃了苦头。最后因为吕布目光短浅,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被曹操打败,张辽与吕布一同被曹操所俘虏。吕布贪生怕死,请刘备说情。刘备不肯,吕布骂骂咧咧个不停。张辽听到了,非常鄙夷吕布,在外大叫道:“吕布匹夫!死就死呗,有什么怕的!”曹操觉得这个人面熟,张辽说:“濮阳城中曾经相遇,怎么忘记了?”操笑曰:“你原来也记得!”辽曰:“只是可惜!”操曰:“可惜什么?”辽曰:“可惜当天的火不大,没有烧死你这国贼!”操大怒道:“你是我手下败将,怎么还敢侮辱我!”拔出剑来,要亲自杀死张辽。张辽一点也不害怕,伸出脖子在那里等着。刘备关羽都为张辽说情,曹操就扔了剑,亲自为张辽解开绳索,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上,张辽很感激,就归顺了曹操。曹操封张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归从曹操后,张辽随军征讨,在与袁绍父子的较量中,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东打西杀,成为曹操手下的著名大将,为剿灭袁氏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用“三罪”说劝服关羽,最终使关羽暂时投降了曹操。曹操待他如亲信,备加礼遇。
在赤壁大战中,曹操处境艰难,多亏张辽死命救护,最终化险为夷。
赤壁战后,曹操认为合肥是紧要之地,任命张辽为主将守卫合肥。后来孙权果然来进攻合肥,张辽率军迎击,大败孙权。太史慈有个同乡戈定,他的朋友后槽在张辽手下养马。因为后槽受到了责骂,对张辽怀恨在心。太史慈献计,利用后槽刺杀张辽,自己带兵在外接应,以报失败之仇。诸葛瑾(jin)劝止,孙权因为宋谦大将被打死,急要为他报仇,就听从了太史慈的计策。
戈定当日混在军中,进了合肥城,找到养马后槽,两个商议。后槽曰:“这地方离中军较远,夜间不容易过去,现在在草堆上放起一把火,你去前面呼反,城中兵乱,趁机刺杀张辽。”当晚,张辽得胜回城,犒赏(犒kao)三军,并且传令不许士兵解甲睡觉。左右有疑惑,张辽认为领兵打仗千万要注意不要胜骄败馁,要时刻做好准备。果然后寨火起,一片叫反声。张辽临危不乱,出帐上马,唤亲从十多人,站在路上观察。左右说:“喊声很急,可以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张辽说:“怎么会全城都反?这是造反之人,故意惊动军心。”没一小会,李典把戈定和后槽抓过来。张辽讯问后,知道了详情,把两人立即斩了。这时城门外喊声大震。张辽说:“这是吴兵的外应,可将计就计。”让人在城门内放起一把火,众人都叫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骗太史慈见城门大开,以为里面已经行动,挺枪纵马先冲进去。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数箭。这次袭击又失败了,孙权不得不退兵,太史慈因病重没几天就去世了。
以后孙权又来进攻。先攻打皖城,张辽的救兵没来得及赶到,就失陷了。于是回到合肥,心中愁闷。正在这时,曹操派薛悌送来一个木匣,外边纸条上有曹操的亲笔:“贼来乃发。”这天报说孙权引十万大军,来攻合肥。张辽便打开匣子,里面说:“如果孙权兵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张辽分析后说:“曹操远征在外,吴兵以为一定会打败我们。我们应该先发兵迎击,奋力作战,打他个措手不及,使军心大定,只有这样才能守住城池。”李典平时就与张辽关系不是很好,听了张辽这番话,默不做声。乐进见李典不语,就说:“贼众我寡,难以迎敌,不如坚守。”张辽说:“你们俩私心太重,不顾及公事。我自己出去作战,与敌人决以死战。”李典被张坚决赴敌的精神所感动,捐弃前嫌,团结御敌。张辽作了周密部署。用诈降计诱孙权至逍遥津,张辽和李典从两路杀来,孙权大惊,差点将其活捉,十万吴兵在这场战役中折了大半。这一战杀得江南人人害怕;只要一说张辽大名,小孩晚上都不敢哭。在张辽的精心指挥下,以区区几千人破了敌军十万,可谓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
因为屡立功勋,张辽多受赏赐提升。曹操死后,张辽又随曹丕征江东,被吴将丁奉用箭射中腰部,回营后不治身亡,一代名将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徐晃早年在郡里作小吏,因随杨奉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拜为骑都尉。
【192年】 王允和吕布谋杀了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攻破长安城,又杀王允等人。徐晃说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入洛阳,杨奉接受了这个建议。汉献帝渡河至安邑时,封赏保驾有功人员,徐晃被封为都亭侯。
【196年】 汉献帝回到了洛阳,杨奉被拜为车骑将军,驻兵大梁。徐晃见韩暹和董承之间争斗日益加剧,就劝杨奉归附曹操,杨奉决定听从徐晃的建议。第二年,曹操保护着汉献帝要迁都许昌的时候,杨奉在韩暹的挑拨下又改变了主意,跟韩暹一起出兵去劫驾,在梁地被曹军杀得大败,徐晃则投奔了曹操。曹操分兵给徐晃,派其攻打卷、原武两地,获胜,被拜为裨将军;随曹操攻吕布,降吕布将领赵庶、李邹等;后又与史涣在河内斩杀眭固。
【200年】 徐晃随曹操击败了徐州的刘备,又随曹操击败颜良,攻克白马,进至延津,在此击败文丑,被拜为偏将军。徐晃与曹洪攻打祝臂,获胜。曹操又派徐晃和史涣带着几千骑兵共同攻打韩猛,在故市截烧其辎重。此战徐晃功劳最大,被封为都亭侯。
【204年】 曹操围攻邺城,又攻破了邯郸。易阳令韩范诈降而自守,曹操派徐晃前去攻打,徐晃兵临城下,给韩范写了封信,用箭射入城中,陈明利害,劝韩范投降。韩范被说服后改变主张,决定以全城投降。徐晃劝告曹操说:“如今袁谭、袁尚还没有被击败,没有攻下的城池都等待消息,如果今日灭了易阳,明日那些城池都会死命防守,河北就没有平定的那一天了。请求您招降易阳来给各城看,那样他们都会望风归顺。”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很快地翦除邺城羽翼,攻克邺城,夺得翼州。随后徐晃又攻毛城,设伏兵大败袁军,攻破三屯。之后,徐晃又随曹操征讨袁谭以及平原叛贼,均大获全胜。
【207年】 徐晃随曹操北征乌桓,大败敌军,被为拜横野将军。
【208年】 徐晃随曹操南征,别屯樊城,攻中庐、临沮、宜城,又与满宠在汉津征讨关羽。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孙刘联军所败,曹操留徐晃与曹仁共守江陵,抵抗吴将周瑜的进攻。
【210年】 徐晃随夏侯渊去太原平叛,攻克大陵,斩其首领商曜。
【211年】 马超、韩遂在关右地区叛乱,曹操命徐晃屯守汾阴,以镇抚河东。曹操到达潼关后,担心无法顺利渡过黄河,于是问计于徐晃。徐晃说:“您已带大兵到此,而敌人不再分兵守卫蒲阪,可知他们缺乏谋略。请给我一支精兵,渡过蒲坂津,作为大军的先导,截断敌人的后路,就可抓住他们了。”曹操同意此举,派徐晃率四千精兵从蒲坂津乘虚渡过黄河,阵地尚未建成,敌人梁兴夜间率步骑五千余人攻徐晃,徐晃将其击走,曹军从此渡河,最终大破关中军。
【212年】 曹操派徐晃与夏侯渊平隃麋,和曹操会师于安定。曹操还邺后,又派徐晃与夏侯渊平鄜、夏阳余贼,斩杀梁兴,降三千余户。同年七月,徐晃随曹操征讨张鲁,因功升为平寇将军。此战中,徐晃解将军张顺之围,击陈福等三十余屯,皆破之。同月,曹操回邺,任夏侯渊为都护将军,督徐晃、张郃驻守阳平关。
【215年】 刘备进攻汉中。同年四月,蜀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阻击。刘备派部将陈式等十余营袭击马鸣阁,企图切断曹军后方通道,被徐晃击败,蜀军自投山谷,死者甚多。曹操闻后,大喜,给了徐晃指挥军队的符节,并下令说:“此阁道是汉中的险要咽喉。刘备欲断绝西南与内地的联系,以取汉中,将军一举打乱了敌人的计划,真是太好了。”后来,夏侯渊阵亡,曹操亲到汉中,撤出了剩余的部队。
【216年】 曹操派徐晃协助曹仁征讨关羽,驻于宛县。正赶上汉水暴涨,于禁等全军覆没。关羽围曹仁于樊城,又在襄阳包围了吕常等几支部队。当时徐晃所部多为新兵,难以与关羽争锋,于是进至阳陵坡驻扎。曹操又派将军徐商、吕建等到徐晃那里,传令:“要等到兵马集结后,一起前进。”当时关羽前部屯偃城,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两面连营,渐向围城蜀军逼近,徐晃军营距关羽所围仅三丈。曹操又先后派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进至偃城,悉归徐晃指挥。关羽军主力屯围头,另屯有四冢。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五千出战,被徐晃击败。徐晃趁胜追击,冲入蜀军围内,蜀军大败,很多自投沔水而死。关羽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曹操下令说:“敌人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我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况且樊、襄阳之围,胜过以前的莒、即墨之围,所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穰苴。”徐晃凯旋至摩陂,曹操亲自出营七里迎接徐晃,并设宴庆贺,慰劳徐晃。曹操举杯对徐晃说:“保全樊、襄阳,都是将军你的功劳。”徐晃治军严谨,令行禁止,当时诸军云集于摩陂,曹操案行诸营,不少士兵出阵围观,唯有徐晃部下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曹操叹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啊!”
【220年】 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封徐晃为右将军,进封逮乡侯。同年,曹丕称帝,又进封徐晃为杨侯,与征南将军夏侯尚在上庸攻打蜀将刘封,攻破其军。因徐晃镇守阳平关,故改封为阳平侯。
【226年】 曹丕去世,曹睿继位。吴国乘机派左将军诸葛瑾等攻襄阳,徐晃与司马懿击败诸葛瑾。徐晃因功增食邑200户,前后共计3100户。后徐晃得病,魏明帝亲自派人为他找寻药方。
【227年】 徐晃去世,谥曰壮侯,儿子徐盖继嗣。
于禁。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鲍信招合徒众,于禁附从起兵。

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领兖州牧,于禁与其党俱封为都伯,属将军王朗。王朗异之,向曹操推荐于禁之才可任大将。曹操召见于禁,拜军司马。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使于禁领兵攻徐州广威,拔之,拜陷陈都尉。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跟从曹操讨吕布于濮阳,单独领兵攻破吕布二营于城南,又单独领兵攻破高雅于须昌。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跟从曹操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于雍丘,皆破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跟从曹操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梁。黄邵等夜袭太祖营,于禁率麾下击破之,斩刘辟黄邵等,尽降其众。迁平虏校尉。从围袁术将桥蕤于若县,斩桥蕤等四将。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跟从曹操至宛,招降张绣。张绣复叛,曹操与战不利,军败,还舞阴。这时军乱,各抄小路奔太祖,于禁独领所属数百人,且战且退,虽有死伤不相离。虏追稍缓,于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未至曹操所,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当初黄巾降后精锐被编成青州兵,曹操宽之,故敢因缘为略。于禁大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青州兵逃走向曹操告发。于禁见敌兵将至,先立营垒,没有时间见曹操。有的人对于禁说:“青州兵已告状,你赶快去申辩吧。”于禁曰:“今贼在后,很快就会追击至此,不先做准备,何以待敌?且曹公(耳)聪(目)明,何必申辩!”后来见了曹操,具陈其状。曹操很高兴,对于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于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侯。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复从曹操攻张绣于穰,擒吕布于下邳。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与史涣、曹仁攻眭固于射犬,破斩之。曹操初征袁绍,袁绍兵盛,于禁愿为先锋。曹操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于禁为大将,守延津以拒袁绍,曹操引军还官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在徐州叛变,曹操东征之。袁绍攻于禁,于禁坚守,袁绍不能攻下. 随后主动出击袁绍的侧翼营寨,从延津向西南沿黄河攻取汲县, 并与乐进等率步骑五千渡河攻取获嘉县,总共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招降袁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随后曹操又使于禁单独领兵进驻原武,攻击袁绍在杜氏津的营寨,破之。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曹操与袁绍连营,起土山相对。袁绍命令士兵向曹操的营中射箭,曹操的士卒多死伤,军中惧。于禁督守土山,力战,士气大振。袁绍破,迁偏将军。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冀州平。昌豨复叛,遣于禁征之。于禁急进攻昌豨;昌豨与于禁有旧,降于禁。诸将皆以为昌豨已降,当送还曹操,于禁曰:“诸君不知主公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昌豨虽我旧友,但我可失节乎!”自临与昌豨决,陨涕而斩之。曹操闻而叹曰:“昌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更加器重于禁。东海平,曹操表汉帝,称于禁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拜禁虎威将军。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于禁到,成举众三千馀人降。既降复叛,其众奔兰。张辽等与兰相持,军食少,于禁运粮前后相属,张辽遂斩兰、成。增邑二百户,并前千二百户。

这时,于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曹操每次征伐,不是用为行军前锋,就是用为后拒;而于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曹操曾经恼恨朱灵,欲夺其兵权。曹操因为于禁有威重,遣于禁引数十骑,赍令书,往朱灵营夺其军,朱灵及其部众无人敢动。曹操让朱灵为于禁部下,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其一子为列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城,又遣于禁助曹仁。正值秋季大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数丈,于禁等七军皆没。于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没有地方可以逃走,关羽乘大船攻于禁等,于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于禁被关押在江陵。曹操闻之,哀叹者久之,曰:“于禁跟从我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

吕蒙攻破江陵后,孙权释放于禁并与他会面,于禁乘马与孙权并行,虞翻喝曰:“尔乃降虏,还敢与我主齐马?”还差点挥鞭击之,幸得孙权喝止。后孙权于楼船与群臣会饮,于禁听闻乐声后流泪,虞翻又曰:“汝欲作伪求免罪?”于禁虽为他所恶,但犹赞叹其忠义。

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称帝,孙权称臣,欲遣送于禁。虞翻谏曰:“斩之以令三军,警惕人臣敢有二心者。”但孙权一心备战刘备的东征而欲曹魏中立,故还是送遣于禁还魏。

文帝曹丕引于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拜于禁为安远将军。曹丕欲遣使至吴,便命他去拜见曹操的陵墓,陵中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惭愧病发而死。子于圭封益寿亭侯。谥禁曰厉侯。

  魏之五将
  张辽、徐晃、张郃、乐进、于禁
  《三国志》:“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勇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张辽,雁门马邑人。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吕布败亡归曹操。辽战功累累。解白马围,降昌豨,攻袁尚,率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又讨平梅成、陈兰等贼寇。后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孙权引军入寇,张辽以八百之众袭孙权主力,使敌军十万退却,更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敌国,名扬天下,为操拜为征东将军。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次年,抱病退吴将吕范。辽病笃,卒于江都,卒年五十四岁。
  徐晃是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原跟随杨奉,曾保护汉献帝东行,有功。后降于曹操,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特别是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蜀军,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赞扬。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
  张郃先从韩馥,后投袁绍,多有功劳。官渡之战,张郃受郭图陷害,率众投降曹操,得以重用,随曹操平北方,远征乌桓,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后来,张郃随夏侯渊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杀后暂代主帅,维持败兵。魏明帝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郃奉命救援陇右,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导致诸葛亮撤兵;诸葛亮第四次时,张郃随司马懿前往相拒。后诸葛亮粮尽退兵,懿强令郃追击,张郃追至木门,与诸葛亮军交战,被飞矢射中右膝而亡。
  于禁早期随鲍信起兵讨黄巾,后归附曹操。 曹操征张绣失利, 大军溃散, 唯独于禁临危不乱,曹操对于禁坚毅沉稳的作风大加赞赏,封他为益寿亭侯。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包围曹仁,于禁率军救援,汉水泛滥,七军被淹,于禁放弃抵抗而被俘, 关押在江陵,后来关羽被孙权所破,于禁获释而到了吴国,直到黄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国,曹丕下旨安慰。于禁去高陵祭拜曹操,见到自己投降, 庞德被杀之画,惭愧发病而死。谥为厉侯。
  乐进,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以胆识英烈最早投奔曹操,随军多年,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绍子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非等人,击退其众,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逝世,谥曰威侯。

张辽,字文远,能调和众将,有勇有谋,合肥逍遥津大战差点儿生擒孙权,威震江东,名扬天下。
张辽长得跟关羽特别像,也是山西人,也是善用大刀,而且跟关羽一起投靠的曹操,只是关羽后来又离开曹操寻找刘备了.

张辽

曹操五虎将是哪五个?
答:曹操五虎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1、张辽,字文远,本姓聂,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同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曾从属丁...

曹操手下的五大将是哪五个?
答:分类: 文化/艺术 解析:曹操手下五大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张辽字文远,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曹操麾下五大将之首。其指挥才能在合淝战役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仅以八百精兵就大破东吴十万大军,威震逍遥津。乐进字文谦。本是曹操麾下的文官,后来转为武将,被列为五大将之一。他与张辽、...

三国时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是哪几位?
答:字儁乂。原属韩馥、袁绍势力,后投曹操麾下。为人识变数,擅于料敌,以巧变著称;被曹操比喻为韩信,为刘备、诸葛亮等人所惮。主要战功有参与西北地区的马超、韩遂征伐、汉中攻防等战事,以及于街亭之战中取得大胜利。死后曹魏重臣陈群曾感叹张郃作为"良将",是"国之所依"。折叠后将军壮侯徐晃 字公明。

“五子良将”都是谁?这个名号又是从何而来的?
答:五子良将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五个将军,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徐晃。之所以会有五子良将这么一个称谓,这是出于陈寿他所写的《三国志》,陈寿在他自己写的《三国志》当中说曹操当年在选择将军、评论武功之时,称呼这五个人为良将,因此后人也是将这五个人一...

曹操的五子良将
答:能征惯战,各自还具备独自统兵的能力。没有曹家人的原因:因为五子良将不是曹操排的,是后人评说。孙吴有江东十二虎臣: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他们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

曹操的五子良将是谁
答: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三国时曹操部下五员大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五子良将”。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

曹操五子良将都是有谁
答: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五子良将”是产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一个民间俗称。“五子”的含义是五个人,“良将”的含义是善于作战的将领。“五子良将”通常是指代曹操麾下的五位战功卓著的将领,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

曹操阵营中五子良将是哪五将?
答:指的是三国时曹操部下五员大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我也很爱读三国,呵呵

曹操的五子良将都是谁
答: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三国时曹操部下五员大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五子良将”。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

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分别是谁五子良将中包括徐晃吗
答:五子良将为: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所以五子良将中是有徐晃的。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