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予处罚制度的适用

不予处罚制度的适用~

1、出于精神状况的原因,即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2、出于行为人年龄的原因,即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因其未达行政处罚责任年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应该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3、 出于对行为情节的考虑,即行为人行为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或者当事人违法行为轻微并 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4、由于期限原因而免于行政处罚的,即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适用范围有以下规定:
根据《关于发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则》的公告》第十四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行政处罚:
(一)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二)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四)其他法律规定不予行政处罚的。

不予处罚是指因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法定事由存在,行政机关对某些形式上虽违法但实质上不应当承担违法责任的人不适用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对两种情况作出了不予处罚的规定:第一是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第二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一、不予处罚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处罚机关应当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和能辨认或者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应对实施的违法行为负责,接受行政处罚。
2、不满14岁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因其未达行政处罚责任年龄,不予处罚,但要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3、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二、不予处罚制度的适用于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行为不予处罚的情况
1.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2.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3.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
4.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
5.对年龄不满14周岁的人的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适用首违不罚的纳税事项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33号),对于首次发生下列清单中所列事项且危害后果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内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1.纳税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

关于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制度的适用
答:本项规定的对行为人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的情形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违法后果越是严重,其社会危害性就越大,越应当从严惩处,如果行为人及时、主动地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不仅对社会的危害小了,而且也表明行为人主观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有悔改的表现。二是取得...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行为不予处罚的情况
答:精神病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需要明确的是,予以销案的决定与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的适用条件是违法事实不成立;后者的适用条件是客观上确实存在违法行为,办案机构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对当事人不予行政处罚。法律依据《中华...

首违不罚制度是什么
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三条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不予处罚算不算违法记录
答:不予处罚不作为违法记录项。不予处罚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存在违法事实,基于特殊情况不予处罚;二是违法事实不成立,不予处罚。【法律分析】不予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因其具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法定情形而不适用治安管理处罚的一种法律制度。不予处罚是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教育...

以案释法:带你详细了解行政处罚中有关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规定——山东省...
答:如果你实在没耐心,那么我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应基于同一事实和同一理由。也就是说对一个违法行为的处罚基于同一个事实+同一个理由(两个要件缺一不可,都要具备),只能处罚一次。 一、裁判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

对《行政处罚法》中“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不予...
答:宽大处理的意思。《行政处罚法》第27条规定 对行政违法行为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不予处罚是指对当事人作有违法行为的宣告,但免除其行政处罚。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实际上是赋予行政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的权力,便于行政机关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其中,不予处罚必须同时具备三...

不予处罚和免除处罚的区别
答:一、不予处罚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或者行为人虽实施了违法行为,但由于法定原因而免除处罚。二、免予处罚是指因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法律事由存在,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某些形式上虽违法但违法责任的人不适用行政处罚的行为(1)不予处罚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不予处罚的情形包括
答:违反治安管理有以上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法律分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规定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一般情况下该情况是不涉及到严重的犯罪事实的,如果涉及到造成了严重的犯罪事实的,则还需要追究相关刑事责任,但对于符合情况的是不可以不予进行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给予...

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影响大么
答:但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没有违法行为的,不得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的执行程序有哪些步骤一般程序是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适用于处罚较重或情节复杂的案件以及当事人对执法人员给予当场处罚的事实认定有分歧而无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的...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