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口译口试要怎么准备啊?各位考过的希望给点意见。。。

英语中级口译笔试通过以后的口试具体考什么?应该怎么准备~

口试考试内容分为口语和口译,第一部分是口语,就是给你个话题,5分钟时间看题目准备,相当于是个小作文,即兴发挥;第二部分就是口译,口译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各8小段,每段后有大约20秒的时间供你口头翻译。
备考的话,口语不难,因为你进去后,只要发音没有太大问题,只要说大约一分钟,考官就会打断。然后进入口译环节。
口译最主要的是练速记,个人觉得,英译汉应该练大脑速记,汉译英应该练下笔记;这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如果有真题可以做真题,如果没有真题,就把中级口译教程后面的那16套练习题练熟。平时多看些口译方面的固定那个搭配就可以了。
我是去年过的,今年要考高口啦。

第二阶段口试共分两部分。一是三分钟的英语命题口语,二是四段口译:二段英译中、二段中译英。
第一部分,即三分钟口语,要求考生用英文表达自己对于所给题目的观点,要求观点清晰,论据充足,表达流利,语法正确。从考试的普遍情况来看,说不满三分钟是很多考生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其根源就在于考生平时忽视了对于这个部分的练习,总以为考前背几个主题方面的句子或者段落就可以解决问题。其实不然。因为口语的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不是简简单单背几个段落就可以的。这需要考生平时长期系统的口语练习。
笔者拙见,考生首先应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尽量能够多阅读报刊,杂志,多听多看新闻,把握住最新的时事动态。原因很明显,第二部分口试对于时事的考核是非常多的,很多考生其实有不错的词汇量和口语表达能力,但是由于对某个主题,尤其是自己平时不太熟悉的主题缺乏了解,导致在考试中出现无话可说的窘境,而其结果只能是和两位考官“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与其考前临时抱佛脚,不如平时苦炼内功。考生可以每天准备一个主题,按照论点,论据,论证,结论的步骤来进行阐述,尽量控制在三分钟以内。一般来说,一个月之内,就会得到初步的效果。实际上,在考试中,只要考生能够流利的用英语对一个主题表达一分到一分二十秒钟的时间就已经足够了。
第二部分口译对于大部分的考生来说才是真正的梦魇,因为这个部分需要考生多方面的知识,反映能力,速度,甚至是心理素质,样样不可或缺。要想顺利通过这一难关,考生需要提高以下几点:

一,口译词汇,模板句习得。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根不固而思木之长,泉不浚而欲流之远,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何况于明哲乎?” 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魏征的这番话指的是根基和基础的重要性。而由于中级口译考试涉及内容方方面面,因此在考试中就会不可避免地用到一些常见、高频的单词,句型或是句法结构。单词即砖瓦,而模板句和句法无异于栋梁。只要把各类内容涉及到的高频句型了然于胸,口译也就不再是件难事。不仅考试如此,在平时口译工作中也是一样。笔者曾多次在大型国际会议中担任同传,交传,因此在进行这类内容的口译时,只需用很少的符号和缩写把大意,数字记下即可。然后用已经烂熟于心的单词和固定句法进行口译。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实际口译中,翻译方法远不止一种,单词和句法也是同样。但是考生要逐渐形成自己对于某类主题的口译方法和风格。那就意味着使用自己熟悉的单词和句型。如“我很荣幸能够代表…… 向…… 表达…… 的感情”固然有众多种翻译方法,但考生只需熟记一种即可。
On behalf of__ ,I’m honored/priviledge to express my emotion(thanks ,support) to sb who/doing
在旅游景点口译中:泰山,古称岱山,位于山东省境内,方圆46 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海内外游客的必游之地。
Mount Tai ,called Dai Mountain in the past ,located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covering an area of 46 square kilometers ,has been a must for tourists globally 。
针对这一部分的训练,建议广大考生参考新东方最近出版的《中高级口译口试备考精要》一书,这是国内迄今唯一一本专门针对中高级口译口试复习备考和实战演练的权威性教辅书籍,对考生裨益巨大。

二,口译速记技巧

口译考试之所以难,在于其长度和规定的限时。估计很多参加过第二阶段口译考试的考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听的时候大意可以听懂,但是由于听时未作任何速记,关键词汇,逻辑关系在听后无法正确归纳,导致最后只能译出第一句或最后一句,而中间部分则完全忽略或遗忘。真是如此,你是不可能通过口译考试的。因此,自己在平日练习时一定要把速记归入计划之内。总体上来说,速记符号主要有以下几类:
A 。保留大写字母或第一音节
经济:E 教育:Edu 文化:C 政治:P 科技:ST 卫生:H
旅游:T 环境:En 工业:I 农业:A
B .简写缩略
AFAC :as far as … is concerned( 就…… 而言)
LFT :look forward to ( 期待)
ASAP :as soon as possible( 尽快)
C .图象
⊕高兴,同意,满意等,如:happy ,pleased ,satisfied ,agree…
◎ 悲伤,生气,不满,不同意等,如:
sad ,angry ,irritated ,unsatisfied ,sorrowful ,discomfort ,disagree…
⊙会议,如conference ,meeting ,seminar ,symposium…
□ 国家,地区,如:中国:□ C ,俄国:□ R
D .符号
+高兴,男性,同意,增加等,如
happy ,male ,agree ,many ,+2=more ,+3=most ,beneficial ,good ,beautiful ,great ,gorgeous…
-悲伤,女性,不同意,减少等,如
sad ,female ,disagree ,little ,few ,-2=less ,-3=least ,lack of ,short of…
√同意,正确等,如:agree ,correct ,right…
×不同意,错误等,如:disagree ,incorrect…
↑增长,进步等,如:increase ,soar ,mushroom ,rocket ,make progress…
↓下降,退步,恶化等,如decrease ,sink ,slide ,subside ,plump ,plunge ,drop ,degrade ,
deteriorate…
>多于,超过,比…… 低一级等,如:more than ,greater than ,begger than ,better than ,superior to ,surpass ,transcend ,overtake…
<少于,比…… 低级等,如:less than ,lower than ,smaller than ,inferior to…
~大约,如:approximately ,about ,around ,some ,nearly ,almost ,similar to…
/否定,清除,如:clear ,settle ,solve ,tackle ,conquer ,eliminate ,extinct…
≠与…… 不同,如:differ from ,different from ,distinct ,unique…
$ 金钱,利益,如:interest ,benefit ,money ,fund ,capital…
E .标点
? 问题,麻烦,障碍,如:question ,issue ,difficult ,hardship ,barrier ,obstacle…
: 主观想法和说辞,如:think ,consider ,speak ,say ,talk ,mark ,announce ,declare ,hope ,例:repeat 或reaffirm 可以用:2 来替代,声明支持可以用+ :来替代,谴责用- :
。表时间前后,如去年。y ,明年y 。,后天d 。。,前天。。d ,两周后w 。。
现列举一个段落来进行一下速记的说明:
女士们,先生们,尊贵的来宾们: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向来自美国教育代表团一行致以热烈的欢迎,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两周内在中国过得愉快。
新东方口译的速记符号系统是这样的:
-/+ ,VIP ,
d ,⊕代BJ Uni all wel US Edu dele ,:w 。。,⊕□ C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都大,则必有所忍。总之,在考试之前只要做到坚持不懈的练习,水平自然能够得到稳步提高,从而使得自信心随之上升。最后通过考试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在此,笔者衷心希望广大考生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祝愿所有考生顺利通过口试,获得最终的口译证书。






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把过程用心经营好。与所有参加本次口译二阶段考试的考生、口译爱好者、英语爱好者共勉。
在我们开始轰轰烈烈地准备口译二阶段考试之前,先说几个关键词。
01-关于考试形式 接续口译/交传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这是口译二阶段的考试形式,即考生会听到若干篇文章,每篇之后会给考生留出一定的时间现场译为目标语言。
所以在准备考试中,以下的方式都是不完整甚至不正确的。
视译/视阅口译Sight Interpretation 可以作为辅助练习,但不是全部练习。仅仅把教程都“看熟”,通过口试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耳语口译Whispering Interpretation 考试中请务必大声报出译文,那是认真、用心、自信的标志。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可以有志于此,也可以在备考中结合影子练习,但考试中不作同传的要求。

02-关于考试内容与难度
中级口译为8大段,又进一步分为16小段,每段约25秒,2-3句话为多,其中E-C共8小段,C-E共8小段,即考生会听到16次提示开始口译的“嘟”声。
高级口译为4大段,又进一步分为8小段,每段约50秒,5-6句话为多,其中E-C共4小段,C-E共4小段,即考生会听到8次提示开始口译的“嘟”声。
与笔试相比,口试的难度,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压力大,抗压能力要求高。与考官几乎是面对面,且“一对二”。
2.英译汉强度大。结合第1点,口试的考生明显感觉“二阶段考试的英译汉要比一阶段笔试的段落听译难”。部分原因还在于口试中考察“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更多,特别是高口,而这些往往是考生平时最不熟悉的。
3.即时反应速度要求高。口译是Now or Never的游戏。“嘟”一声之后,一般5秒内要开始口头输出译文,且语速不能太慢,不能重复太多,否则到了规定时间,即使满腹文章,也徒呼奈何。
4.临场应变能力要求高。遇到难词难句实属正常,“不患寡而患不均”等都在高口口试中出现过。
5.及时“排毒、自我恢复”能力要求高。考场经验告诉我们,某一段稍有闪失,不仅这段fail,而且会带来很强的“挫败感”,影响下一段发挥,雪崩。
综上,口试的难度与笔试的难度是两个领域、两个维度的,对考生的“整体要求”更高,如果说笔试的功底更多在头脑中,在心智方面,化成笔尖文字只是自然延伸,是可以“低着头的考试”,那么口试的功夫,舌尖轻触的美妙,或者满脸涨红的尴尬,则标志着考生开始“面对观众的考试”。
想想在笔试中,如果某监考老师在你身边踱步,多看了几眼你的试卷,你当时的感受吧。再想想如果有两个这样的人,一左一右,你每做几题,两位监考就在旁边记录着什么,全场感受又会如何呢?
结论,难度决定含金量。稀缺性决定价值。口试的证书,比它对应的笔试证书的含金量要更高。

03-关于二阶段口试的通过率
没有强制的规定说是百分之多少。我本人监考过多场中级和高级的口试,印象中中级每场16位考生,一般会有5-6人通过,高级每场16位考生,通过的人要少些,2-3人的场次为多。
口试的考官都参加过培训,且有正确答案的文本,可以边听考生的译文边对照标准答案,所以打分是基本可靠的。如果两位考官打分不一致,会根据录音磁带复听,review.
曾有传闻说口试的四次机会里,第四次参加考试的通过率会高。我本来对此说法是完全不同意的。但06、07年自己的好几位学生,都是第四次去考,而且都通过了,我虽然觉得那该归功于他们坚持练习、不言弃的精神与毅力,但通过率如此之高,让我不由得心里有些想法。何况,相信第四次考试通过率高,好像也没什么坏处。结论是,最好尽快通过。实在不行,就坚持到第四次。

04-关于复习口译二阶段考试的材料
mp3播放器。铅笔或易书写的水笔。笔记纸。
平时戴着耳机听mp3练习,考前也要适应“听磁带”,“隔着半米的距离听磁带”,因为现场考试如此。其实这对听力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心理暗示。习惯了就没问题。
《中级口译教程》(第三版)梅德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高级口译教程》(第三版)梅德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官方教程。重点复习。后续会与大家分享如何用好这官方教程,之前针对笔试的《高级口译听力教程全书笔记》也让我更明确考生究竟需要什么,除了一些经验,所谓技巧,也许陪着大家静下心来把重点篇章都练几遍,反而踏实。
《口译二阶段备考训练》D老师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昂立口译项目部出品。共16单元,每单元从简到难共40段练习。
中级考生建议从第1段练习到第20或者25段。
高级考生建议从第15或者20段练习到第35段。
按照书中的步骤进行复述、笔记、口译等练习。里面的600段笔记是本人写的。
这里也和朋友们说一声,主编该书的D老师老师目前正在美国进修,一切都好,谢谢关心他的每一位朋友。
还有不少口译书,包括《新英汉/汉英口译实践》等,个人觉得先把上面这两本用好、用足吧,有余力的再去啃下一本。“别人的火,照不亮自己的心灵”,哪怕你有一书橱的口译书,没有下过功夫去练习,也不会具备真正扎实的口译技能。

05-关于口译备考中的“背单词”
汉译英的基本功之一就是词汇量。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词汇量大者赢。所谓听到难词之后的处理,说到底都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所以只能规避或者讨巧灵活处理”。
结合以上两点,即“增加绝对词汇量+锻炼临场应变能力”,觉得口译备考的词汇量准备,可以“先被动再主动”。
所谓被动,即可以不直接用词汇表、词典等方式为难自己每天背100个单词,而是直接开始篇章和段落练习。一定会在词汇上受挫。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难词,先立即push自己现场如果过关,怎么绕开障碍,再核对参考答案,这个时候进入“主动”状态,收获词汇量。
以第三版《中级口译教程》第二单元,接待口译中的一句为例,原文“您还得倒时差呢”,“倒时差”可以不会说,但无论如何先张嘴说,哪怕是You need a good rest from the long flight之类的,再去看参考译文…to get over the jet lag,会更记得住。也许本来就认识jet lag,那么说成recover from jet lag未尝不可,get over则更精炼。
以第三版《高级口译教程》第二单元,礼仪祝辞中的一句为例,原文“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一下子被吓住也属正常,快速反应出意思就是“很弱小,被人欺负”,关键词weak, bullied,也能应付了,这属于“被动环节”。然后参考译文,enduring impoverishment and long-standing
debility,其中的impoverishment还属于可接受的,debility显然太难了,“话要从ability这个词根说起…”明显不太符合口译风格。所以在这个主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也要耐心,可以改造,比如enduring poverty and weakness,大概意思也能出来。
被动,是为了锻炼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不失去任何一次磨练的机会。主动,则是为了提升语言质量,毕竟我们需要提高词汇量,毕竟光靠现有那么两三千主动词汇量打天下,总是缺乏底气的。

07-关于“三分之一原则”
关于“三分之一原则”Legend tells that 1/3 is a landmark in SIA interpretation test.
口译二阶段考试中的“三分之一原则,三分之二原则”,究竟是指什么?
两层含义。
首先,高口的8段,中口的16段,每段都分别评分“及格”或“不及格”,及格段落数占总段落数三分之二及以上的,口译部分判为“合格”,同理,及格段落数未到三分之二,或者说,不及格段落数超过三分之一的,口译部分判为“不合格”。
所以高口8段,必须有至少6段合格。中口16段,必须有至少11段合格。
以中口为例,如果在口译部分,考官的评分表记录形式如下,10段“及格”,6段“不及格”,那么这位考生就非常可惜,一段之差未能合格。
英译汉:1,及;2,不;3,及;4,及;5,及;6,不;7,不;8,及
汉译英:1,不;2,及;3,及;4,及;5,及;6,不;7,不;8,及
其次,对于某一个特定的段落,如何判定“及格”或者“不及格”,基本原则也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即该段的意思,在规定时间内译出三分之二,该段即可视为“及格”,反之,漏译、错译、严重语法错误等占三分之一,则该段判为“不及格”。
但这个标准还是需要进一步诠释的,further interpretation is needed.

08-举例说明
以中口教程第74页第16句为例,原练习为汉译英,这里作回译。原文如下:
I consider it a great honor to have you all here for this wonderful time of the year. Let us drink to the health, great career and happy family of everyone present.
意群大概包括:
荣幸/都来参加/一年中的美好时光/举杯/祝愿/健康/事业/家庭
以下各个版本的译文:
我很荣幸,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活动。让我们举杯,祝大家身体健康。
不及格。漏译“一年中的美好时光”,“事业”,“家庭”。
我很高兴大家能到这里来。我要举杯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及格。仅漏译“一年中的美好时光”一处。
我很高兴见到大家。我要举杯祝福大家的健康、事业和家庭。
及格。漏译“一年中的美好时光”,但对于其它关键词均有涉及,这里不必苛求一定要与参考译文里的“身体健康”、“事业有成”、“阖家幸福”字字对应。
下次和大家接着讨论“及格减”“数字错译的评分”等一些评分标准中比较tricky的部分。

一、简介
口试在每年5月和11月,分为口语与口译两部分。口语部分要求考生就指定话题作三分钟左右的命题发言,话题后面有三个提示问题,但不要求一定要按照问题阐述观点。考生拿到口语试题后有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口译分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每部分均要求口译主题各不相同的两个段落。各两段,每段四断,每断两或三句。每断单独评分,2/3及以上翻译对即算对,翻译对11断及以上可以通过。
建议大家笔试结束后马上开始复习,不要等到笔试成绩公布,时间肯定来不及。考试委员会为了赚口试报名费,笔试一般都会让你过的。再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的通过概率其实最大。
口试全程共会接触到三个教室:备考区、侯考室和考场。备考区是大教室,供考生等待考试用;侯考区是中型教室,在这里考生将得到口语试题并准备5分钟;考场就是上课的教室或教师休息室。
(1) 备考区。因为口试分批进行,每批的考题是一样的。为防止作弊,从进入备考区直到参加完口试离开教学楼,考生不准使用任何通讯工具,否则将取消考试资格,这一点一定要切记。进入备考区出示必要的证件,然后带手机的同学会被要求将手机关闭并封存在一个信封内。然后考生会拿到一张“承诺书”,下半部分签个字裁下来,上半部分不要扔,留着记口语题目(这个后面要谈到)。考试的先后顺序根据口试号,分为多批同时进行。具体什么时候参加口试事先并不知道,所以建议带一些干粮,以免最后一批考在等待3个多小时后饥肠辘辘。但是少喝水,理由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2) 侯考区。在备考区被考官叫到考号后会被带到侯考区。监考人员发下一张A4纸,上面有口语的题目和提示问题,有5分钟时间准备,可以使用字典和电子词典,但是不能和周围同学讨论(和外面同学讨论当然更不可以啦)。另外考卷不能带入考场,上面也不能作任何标记,所以你必须记住考题。不要记在口试证后面,据说有的考官看到会反感,写在“承诺书”后面好了。
(3) 正式考试。离开侯考区,考生按照顺序找到属于自己的考试教室。因为前一个人可能还在考试,所以你可能要在教室外等。开门进去,在你面前是两位考官和两台录音机,一台放口译试题,另一台录下你的口译。检查证件、发记录纸,然后开始录音,口试正式开始。在进行口语部分前要说“My name is…., my registration number is…”。接着就是口语和口译……

二、口语
口试重点考察口译,对口语的要求并不高。看了以上介绍不难发现,口语实际上就是写一篇命题小作文的开头和后面内容的提纲,在候考室准备时大致记住,这对中口笔试通过的人并不难,而且口译备考的同时也为口语提供了素材。个人认为不用单独准备口语,《口语教程》没时间就不要看了。
关于口语会让你讲几分钟的问题,我考的两次第一次说了30秒,第二次没算时间,但应该不超过一分钟,我也知道有同学说满了三分钟。但总体趋势是越来越短,一般来说你把第一个提示问题讲完,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后就会被叫停。总之我们按三分钟时间准备,但考官打断你时也不要太意外,马上切换到口译状态。除非你讲得太结结巴巴,或是发音奇差,否则都会过的。
口语也不是一点不重要。口语好的同学会给考官一个好印象,在口译部分有优势。考官可能看你前面翻对了10个句子,最后一个句子翻得差强人意,他/她会在评分表上写:口语好,建议通过。(这个我不太清楚,出自《新东方内部——朱巧莲老师高口口试冲刺班完全笔记》)

三、口译
1.复习
建议大家看两本书,一本是《口译教程》,另一本是《新东方口试备考精要》。先自己认真练习一遍,我用的是电脑,具体流程:打开听力文件和“录音机”程序;播放一句听力文件同时做笔记,暂停;按录音键,口译,暂停;再放一句听力,如此循环;随时保存录音文件。教程中政治、经贸、外事接待、中国传统文化、旅游景点、环保等都是常考题,但是非重点也不能完全不看,我考的就是香槟那篇。
《新东方口试备考精要》这本书极其重要,“中级口译必背80篇”实际上就是20套模拟题,涵盖了口译几乎所有热点。我考的这次英译汉第一篇是香槟,教程上的,第二篇是西雅图的生活,就是《备考精要》试卷18英译汉的第一篇原题,汉译英也基本都能在“80篇”里找到。
至于如何用看个人情况。我听力还行,但是口语很差。口译考察原语听力、双语切换和目标语表达能力。英译汉这三个能力都还可以,汉译英的前两个能力可能还强些,但是最关键的目标语表达能力很差,即汉语意思不能用英语表达出来,至少不能用完整、语法正确的英语句子表达。事实上口译的最终目的不是笔记,而是目标语的组织和表达。汉译英笔译做得还可以的原因就是笔译时是浏览原句后提取大意,绝不可能完全顺译,即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按顺序翻译;但口译时如果将零碎的笔记翻译成自己不熟悉的语言,就会不自觉地犯这样的错误。笔译和口译的本质是相同的,只不过前者是看、思、写,后者是听、思、说。背诵译文可以迅速提高口译水平,但是给的译文过于书面化,语法结构很复杂,而你能讲出来的句子肯定是以简单句为主的,尤其是在那么紧张的环境下。所以我把所给译文改写成自己风格的英语,英译汉部分按汉语译文翻译,然后基本上背下来了,训练用自己的方式讲出完整的、语法正确的句子。然后再对照汉语和自己译文,体会翻译方法,划出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型,这些都要能脱口而出。
此外双语切换能力也很重要,建议大家这段时间应该多听中文,边听边想英文,头脑中过一遍。我始终觉得英译汉很容易,因为汉语是母语,只要英语听懂了怎么都能把意思表达出来,但是说英语就相对有点难度了。
口译错误有(1)主要意思翻译错误,(2)数字翻译严重失误,(3)严重语体或措辞错误,(4)大量随意加减,(5)影响理解的语法大错。大家对照这五点自己再补缺补差。

2.笔记
我在笔试心得中说过,只要字写得快点自己还能认得,短期记忆也不是过目就忘,就直接全部记下来好了。试想一下,强行学了符号,上考场一紧张你还能记得多少?听到单词第一反应不是记下来而是想该用哪个符号代替,听力稍瞬即逝,这种二次读取记忆往往很危险。中口口试的记忆量不是很大,不用笔记可以通过的大有人在。我一直是尽量记下所有内容,到现在都没有系统地学速记符号,所以不好说什么。关于影子训练法和速记符号的内容网上有很多,大家自己去查。

还有口试需要考生知识面广,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否则翻译起来会感到很困难。比如高口有次介绍AVON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很多男生没有翻出公司的名字,但大部分女生都能翻得出是雅芳公司。
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给悬赏分哦!

同学,新东方有中级口译口试冲刺班的课程,考官授课,透析考试的信息,结合历年真题,现场会有点评,培养中英文快速切换能力。没你可以去咨询一下

刷真题

中级口译的口试部分如何准备?
答:中级口译的口试部分如何准备?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尧尧525 2011-03-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第二阶段口试共分两部分。一是三分钟的英语命题口语,二是四段口译:二段英译中、二段中译英。第一部分...

中口口试怎么准备?
答:首先词汇量是要保证的,我不主张背词汇书,我考的时候就没有背过,当然如果你时间够用的话背一下也是对你自己有好处的。主要是把教材中的词汇记牢(其实已经有一定的量了)。其实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我中口第一次考的时候就没有记笔记,也没有准备,也就是俗称的裸考,结果没有通过。我总结了一...

中级口译的题型分别是什么?怎样准备?
答:口译就是英翻中,中翻英,印象中是3句一组,每部分听4组。听的时候可以记录,记录纸 要交会,据说,记录纸也纳入评判里面。。。6级英语水平过中级口译过笔试问题不大,过口试的话要准备下。我口试的那个的考场 一个下午 据说只通过了 2个人 。准备的话,用他们提供的教材,中翻 英和 英翻中的...

英语中级口译笔试通过以后的口试具体考什么?应该怎么准备
答:口试考试内容分为口语和口译,第一部分是口语,就是给你个话题,5分钟时间看题目准备,相当于是个小作文,即兴发挥;第二部分就是口译,口译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各8小段,每段后有大约20秒的时间供你口头翻译。备考的话,口语不难,因为你进去后,只要发音没有太大问题,只要说大约一分钟,考官...

中级口译的词汇量要达多少?口试怎么复习?
答:6000以上。口试的复习,准备一下几点。1.准备一个录音机,一盘磁带,或者其他能录音的设备。2.买真题和模拟题来做,做的时候用录音设备录下来,模拟考试环境。3.把做的练习中不会的词组,还有一些特定的场景使用的固定句式记牢。例如,会场发言,国际经贸,改革开放等等。4.多听多说,如果可以的话买...

我想知道英语中级口译考试的具体流程以及复习方法。
答:5。报名费有笔试180,口试180,培训1000~1200左右,新东方比较好。6。准备工作:去培训班,或买历年真题卷结合书本。新东方口译考试培训班指定用书有好几本不错,可以在大书店里买到。我觉得在复习过程中就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偏好进行训练,对于我个人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强化型训练-采点式训练-应试型...

如何准备中级口译考试?一般要准备多久 需要哪些教材
答:此外,我觉得你可以买一本中口的模拟题。笔试个人觉得还是主要练听力,因为和四级的不怎么一样。希望你能先把笔试过了,然后准备口试哟!准备多久这个要看个人,你可以先做一两份真题,然后看一下你主要是要哪些地方上存在问题,一般来说练听力就可以了。我有个同学六级没有过中口笔试过了,主要就是...

中级口译口试难吗
答:其次,中级口译口试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考生需要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口译实践中。在口试中,考生可能会遇到各种专业术语和行业知识,需要能够快速理解并将其准确翻译。因此,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对各个领域的了解。此外,...

中级口译 复习计划,
答:可以记录在本子上,随时翻阅,加深印象。这本口译书建议也练习两遍或以上,直到谙熟。最后的model test可以在准备口试最后的冲刺阶段拿出来练习。--- 课外辅导书方面,强力推荐新东方的《中/高级口译词汇必备》和《中/高级口译备考精要》,词汇书是分类编写的,涵盖面广,还包括谚语,中国特色经济政治短语...

上海中级口译口试备考。
答:其实中口不怎么难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时间。书上的那些句型能记多少就记多少,不用强求,只要把自己会的部分讲完整就好。建议你看看昂立的那本口译二阶段备考指南,那书上都是仿照考试设计的,按着那个多练习就好。此外多练练耳,VOA NPR 之类的新闻听力多听听,上外的那本书内容很多,实在来不及就把...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