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皈依佛家 做俗家弟子 首先要怎么做?

怎样皈依佛门做俗家弟子~

寺院办理皈依证一般是: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或者是佛教欢喜日(佛菩萨生日成道日等),时间一般是上午办理皈依,机缘成熟下午是受五戒的仪式(五戒一般在欢喜日举行),皈依和五戒可以同时授,也可以分开,看自己的根基和机缘了,据说古代是同时的,考虑到如今众生根基的原因,现在一般是分开举行仪式,自己选择。这样可以避免不少人因为不了解五戒的实质而不敢或者放弃皈依。所以皈依是皈依,五戒是五戒,分开后非常适合当前的社会。

注意拿上自己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还有一张照片(一般是彩色一寸),还有不能找人代办,这个属于个人信仰,就需要亲自去才可以,另外收取30元的证件费用等,这个估计各地不一样。

具体皈依仪式各地估计略有不同,一般是法师先开示一两个小时,主要讲解皈依的殊胜意义和皈依后注意事项等,之后我们需要跟着法师一起念诵皈依文,法师念一句,我们念一句。

具体仪式:

1.请圣: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宝(一般三请三拜)

2.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念三遍、每遍一拜)

3.正授三皈
尽形寿皈依佛;
尽形寿皈依法;
尽形寿皈依僧;
(以上念三遍、每遍一拜)

皈依佛竟,宁可身命、终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宁可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宁可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
(以上念三遍、每遍一拜)

4.发愿(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以上念三遍、每遍一拜)

5.显功德利益(主持开示)
灌顶经云,授三皈依者。常有三十六善神,与其无量眷属,守护其人,令其安乐,校量功德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如来,如稻麻竹苇。如人四事供养满二万岁。诸佛灭后,各起塔庙,复以香花供养,其福虽多,不如友人,以清静心皈依三宝所的功德。

6.回向
凡有功德,均回向众生。愿诸众生往生西方净土,同圆种智。(师父念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

授皈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以上为回向文)

十方三世一切佛,
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密。
(此为结束文)

仪式进行完毕后,有已经皈依的同修或者师父分别分发皈依证,有的寺院是有皈依主持师父来分发。
皈依证没有法律效应,仅仅是一个皈依证明而已,另外方便我们佛子进出寺院时使用(一般可以享受免费的待遇,不过这个要看各地的实际情况了)。我的皈依证最后是这样写的:此皈依证不作其他证明。

首先要正确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学佛,学佛是为了什么。然后要正确理解怎样学佛,什么是真正的修行。必须要正知正信,不被邪师所惑,才是合格的佛弟子。

想皈依佛门,做俗家弟子,这很好。
想皈依佛门,做俗家弟子 ,首先要对佛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先阅读一些佛教的常识性读物。然后找一个有修有证的出家僧人,作自己的皈依师,求授三皈。并严格按照皈依师的要求去做。在机缘成熟的还要受持五戒,八关斋戒……乃至受持菩萨戒。受戒之后,还要持戒——时刻护持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如果不能持戒,先不要忙着求戒(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无忌惮的去犯戒)。
受戒后,一定要持戒,倘若无意中犯了戒,就要进行忏悔,并下决心今后不再违犯。

皈依可以向寺院咨询,每月有固定的时间。皈依的法师是给我们作证明的,并不是我们皈依给这个法师,我们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就是皈依“自性觉、自性正、自性净”。皈依是回头依靠的意思。阿弥陀佛是无量觉的意思。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不在于学佛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我们是不是真正依教奉行,从改变自己的起心动念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从“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做起。
我个人资料中有推荐的视频,请您多听多看。

哦,
我觉得你没有必要走那个形式。
因为佛法不离世间法,
一切善法皆是佛法。
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
只不过法门不一样,
但都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都在皈依阿弥陀佛。

如果执着于一个形式,
那就是真把佛教当成一个孤立的宗教了,
既然和世间是不相关的,
那么佛教还能包容世间吗?
他还是真理、实相吗?

所以,
明白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不仅仅是个宗教。
佛法包括一切世间法,
因为世人都要成佛的,
这是必须的,
因为这个阿弥陀佛的本愿!!

好好生活吧,
世人虽然千奇百怪,
但都是善知识、道友。
另外,
佛教不仅仅是理论,
他是行中悟,悟中行!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生不向佛过去,更待何生了此生。愿天下有情众生在世健康长寿,闻习佛法,往生极乐。阿弥陀佛!可以一起交流 正在学习,皈依佛。qq569246083

阿弥陀佛,入门以后即忘却凡尘,能做到吗

相关兴趣推荐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