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脑组装详细过程

~

台式电脑组装详细过程如下:

材料准备:CPU、主板、散热器、内存条、固态硬盘、机箱、电源、机箱跳线、显卡、显示屏,键盘、鼠标。

一、CPU与主板安装

1、拿出主板,如下图所示,将主板上CPU插槽的拉杆打开。

2、CPU与CPU插槽均有防呆缺口,找到CPU的两边缺口对应主板的两边缺口,放入CPU,并完成安装。

3、确定CPU被正确放入之后,将拉杆拉回原处,这个时候黑色塑料上盖会自动弹开的。

二、CPU散热器安装

1、将Intel原装散热器的塑料针脚卡扣与主板的四个圆孔对齐之后,分别以角线的方式用力往下压即可将CPU风扇固定到主板上。

2、C、将CPU散热器4Pin供电线插入到主板的CPU_FAN接口上,有防呆设计,反了无法插入。一般主板上都有标注“CPU_FAN”,如下图所示。

三、内存条安装

1、内存安装十分简单,有点类似小时候的小霸王游戏机插卡,我们将内存插槽一边的卡扣往外掰开,如下图所示。

2、内存插入之后,无法看到内存的金手指说明安装成功,如下图所示。

四、M.2固态硬盘安装

1、先找到主板盒子中附送的M.2固态螺丝,拿出固态的铜螺柱。

2、根据固态的尺寸来安装铜螺柱,这款固态硬盘尺寸是2280的,我们将铜螺柱拧到第一个位置上,如下图所示。

3、再将M.2固态硬盘插入M.2插槽中,并下压固态高点,如下图所示。

4、拧上对应的螺丝,进行固定M.2固态硬盘,M.2固态硬盘安装完毕,如下图所示。

五、将主板安装到机箱

1、将机箱的两侧侧板卸下,找到固定机箱侧板的螺丝拧下来即可。

2、找到主板盒子中的主板金属挡板,正确安装到机箱后面对应的空缺位置,主板金属挡板从里往外推安装,从外面可以看到主板金属挡板每一个触点,说明安装正确。

3、将主板放入机箱内部,主板的接口与挡片对应,并漏出主板的接口,如下图所示。

4、使用机箱附送的小号螺丝固定主板,机箱上的铜螺柱与主板的孔位对应,拧上所有螺丝,一般有6颗螺丝。

六、电源安装

1、由于这款机箱是下置电源,安装电源的时候,将电源的风扇的位置往下进行安装,如下图所示。

2、将电源对应机箱的四个孔位,如下图所示。

3、对应电源的4个孔位置后,拧上4个大号螺丝,如下图所示。

4、找到电源上的CPU供电接口,一般接口上会标注“CPU”,由于走背线的原因,从机箱的背部孔位穿过,如下图所示。

5、并插入主板的CPU供电接口插槽中,提供CPU进行供电,如下图所示。

6、并插入主板上对应的24Pin供电接口插槽中,完成主板的供电,如下图所示。

七、主板与机箱跳线连接

1、找到USB3.0接口和USB2.0接口以及Audio音频接口,插到主板对应的接口插槽上,均有防呆设计,板上这些接口都有标注,图解如下。

2、所有机箱跳线的安装之后完成图解,如下图所示。

八、独立显卡安装

1、根据显卡情况,扳断机箱的两个可活动挡片,这款显卡需要两个挡片的位置。

2、将独立显卡正确插入主板的PCI-E插槽中,如下图所示。

3、对准PCI-E显卡插槽之后,我们将显卡往下按,显卡的金手指部分完全插入PCI-E显卡插槽中,说明独立显卡完成安装。

4、找到大号螺丝,使用两个大号螺丝对显卡进行固定,如下图所示。

5、将PCI-E供电接口插入显卡上的供电插槽上即可,将机箱两边侧板安装,电脑组装完毕。



台式电脑组装教程如下:工具:CPU、主板、内存条、散热器、固态硬盘或机械硬盘、显卡、电源开关、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1、首先将主板放到主板盒子上。主板出厂时,CPU底座都有塑料保护盖和金属卡子卡好的。2、现在主板上都有保护盖的设计,注意盖子上的字样“请先安装处理器后,再将此盖去下并妥善保留”。3、打开CPU底座的金属卡子。将金属卡子完全打开。并检查底座针角,不排除主板出厂有针弯掉,另外千万别手贱“虐”针,否则会搞挂主板CPU等硬件。4、安装CPU时,注意CPU缺口和底座凸口对准放入。另外,注意下图示例的绿色箭头,CPU是没有压痕的,为全新CPU。5、CPU放入之后,将卡子盖下,卡好固定扣。卡子卡好后,塑料保护盖会自动弹下,再下拉拉杆。6、CPU安装完毕。这里说下,金属卡子在活动的时候,旋转的地方可能会出现“咯吱咯吱”的声音是正常的。7、散热器底座有标识1150的字样,将扣钉扣入1150的方向。将散热器底座安装在主板上。

组装电脑已经越来越受欢迎,性价比在那摆着,而之前品牌机引以为傲的售后服务也已经被组装机赶上,可以说已经没有不选组装机的理由,就连王思聪也是买组装电脑(几万元土豪组装机)。但是组装电脑对于新手却不是那么简单,不仅需要基础的硬件知识,还要对时下的电脑配置的参数和性能充分了解,才能组装出适合自己需求的理想电脑。工具材料:
梅花螺丝刀、刀片、剪子、硅脂、扎带

操作方法
01
组装电脑之前最好洗洗手,可以有效的防止静电,准备好组装电脑的工具。

02
装机开始,装机箱内的铜螺丝,一定要上全,装中央处理器不要装反了,正面有提示,扣扣具,扣的时候扣紧点。

03
均匀的涂抹硅脂,不要涂得太厚,这样会影响散热。

04
安装散热器坐,对准主板上的四个孔装上,安装风扇,装完要将电源接上。

05
安装内存,内存条上面都有防呆缺口,对准缺口避免插错,安装好后安装机箱后面的挡板。

06
安装主板,用手拿散热风扇把主板放到机箱内,安装光驱,注意前面要平整。上螺丝机箱两边都要上,然后接上线。

07
在前置风扇的位置安装风扇,有利于散热,安装显卡时,不要插错插槽,接的时候注意正负极。。

08
连接主板电源和CPU电源,注意理一下线,以免阻止散热,电脑就组装完成,可以接通电源开机使用了。

DIY组装电脑指南
答:本文将为大家介绍DIY组装电脑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电脑组装的过程。选择CPUCPU首选选择处理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PU,主要有两大品牌:inter、AMD。根据需要选择想要的CPU,CPU都有不同插槽,在买的时候会提供插槽参数给你,也可以自行查询。选择主板主板选择好了,就要根据CPU插槽,选择合适主板了...

如何正确组装台式电脑的详细步骤?
答:步骤九:硬盘安装时,务必考虑散热风扇的位置,确保良好散热性能。步骤十:显卡安装,选择PCIEx16插槽,仔细检查插入方向,防止错误。步骤十一:连接电源,主板和CPU电源接口需正确识别,电线整理整齐,便于散热。组装完成,开启电源,若一切正常,恭喜你,你的自制电脑大功告成。总的来说,组装台式机并非难...

如何自己组装台式电脑?
答:第七步,电源线的安装是有方向的,反了插不上。第九步,考虑到以后可能需要安装多个硬盘或光驱,攒机前最好准备两条IDE设备信号线(俗称“排线”),每条线带3个接口(一个连接主板IDE端口,另外两个用来连接硬盘或光驱)。组装电脑中的注意事项:在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安装方法,对于不懂不会的...

怎样组装电脑步骤图解
答:中高端显卡,别忘了要接上6PIN或8PIN的辅助供电哦。好了电脑硬件安装完毕了,接下来就要开机安装操作系统了,在以后会详细讲解系统安装教程。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DIY小白装机最新最详细的台式电脑组装教程图解,自己组装电脑的用户可以参考一下安装步骤,其实只要您有耐心,多多学习组装知识,...

自己组装电脑的流程是什么?
答:再将显卡对好主板的PCI-E显卡槽,注意显卡金手指的缺口,将显卡插入显卡槽。显卡供电千万不要忘记插,不然将无法开机。为了保证不出意外,一定要插紧。最后接好机箱的跳线,按照主板上的标识对应插好即可。一船情况下,跳线包括:USB接口、音频接口、USB 3.0接口、开关机及LED灯等。

组装一台电脑的详细过程,要文字详解
答:4.第四步,根据说明书进行排线操作。5.第五步,连接电源,主机组装完成了。6.第六步,开始连接主机与显示器,先在显示器上接上VGA线,接上后要把后面的两个螺丝固定。7.第七步,固定完毕之后,把VGA线的另一端接电脑主机。8.第八步,给显示器接上电源线,电脑组装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电脑主机组装需要怎样的操作流程?
答:对于一些刚入门的装机用户来说,可能觉得装机还是一件复杂的技术活,而在我认为很简单,装机越来越像一项体力活,绝大数都是傻瓜式的操作了。下面为介绍一下组装电脑过程,例如CPU、散热器、内存、电源、主板跳线等安装注意事项,让您在安装过程中避免一些安装错误。使得很快完成一台组装的电脑。电脑结构有...

对电脑一窍不通,如何自己组装台式电脑?
答:要注意组装台式电脑过程中线不要接错,螺丝安装到位。组装一个台式电脑需要上述十个步骤,除了选购好合适的、性价比高的配件外,将这些配件组装成一台台式电脑也是一重要步骤。对此,IT百科小编表示,组装台式电脑的过程中有很多重要步骤,尤其是零件的安装需要注意,安装过程中不要损坏。还有这些配件在安装...

怎么组装台式电脑和主机
答:台式电脑组装:1、台式机组装前,需要准备好梅花螺丝刀、剪子、硅脂、扎带等一些必要的工具。2、台式机组装的时候,做好防静电的工作,因为加入你身上可能会对台式机组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3、台式机组装,电脑里面的铜螺丝需要全部上齐,千万不可以因为省事或者是缺少螺丝而少上。4、之后组装CPU时候...

新手买配置自己组装电脑,怎么组装?
答:太平洋电脑网是专业IT门户网站,为用户和经销商提供IT资讯和行情报价,涉及电脑,手机,数码产品,软件等。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买好配件之后按步骤操作即可。 组装步骤: 一、准备工作 1、装机所需要的工具:十字螺丝刀 2、注意事项:在安装前,先消除身上的静电,比如用手摸一摸自来水管等接地设备; 对各个部件要轻...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