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考研分享?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统计考研经验分享?~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统计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初试总分429分,政治82分,英语78,数学132分,专业课统计学137分。

一、专业简介
统计学专业是建校以来设立最早且最具传统优势的专业之一。本学科依托财经院校的经济管理学科优势,注重统计学、数学、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着力培养系统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擅长数据分析,能够在企事业部门、政府、研究机构从事信息管理和量化分析,能够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具有“信敏廉毅”素质并兼具国际视野的,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二、初试经验
关于数三
高数部分:
基础阶段:我当时看的是汤家凤老师的视频课,没有买讲义,就是跟着他上课记笔记,然后听一章就做一章1800的配套练习,我记得当时汤老师也会有直播课,我会开倍速看回放然后记笔记,很多他基础课上没讲到的直播课会有补充。

1800在做的时候我会把错题做记号,然后过完一遍回头再看笔记再重新做,第二遍错的用不同的记号。我当时选择汤家凤老师是因为我觉得数学基础其实很重要,只有基础概念弄懂了以后才能灵活运用。(但其实我基础概念掌握的不是很好,导致我拿到试卷看到第一题就有点懵…)

强化阶段:我当时是看了武忠祥老师的和张宇老师的,不过张宇老师的就看了几章,主要还是跟的武忠祥老师的,我会在上课前自己先过一遍讲义,把不会的题目圈出来上课重点听(武老师上课可能没有张老师那么有趣,尽量不要在晚上听,因为我很多次都听着听着睡着了…)然后就是会做配套的严选题。

这个时候也会回顾之前基础阶段的笔记和错题,在严选题错题重新做完三遍之后就开始整理错题,我是按照章节自己先归纳有哪些方法然后再配例题。整理完错题之后我就开始做历年的考研真题,我是做的李永乐版的,从08年开始的,自己掐时间,自己总结,并且第二遍开始按章节刷题。

冲刺阶段:就是做市面上的模拟题,模拟题很多,其实都有可能做不完,我当时只做了张宇和李林的,买了合工大的但是只做了几个就感觉没时间做了。我也是掐时间做,我一般会要求自己简单的在两个小时之内做完,有难度的在两个半小时之内做完,同时要保证自己会做的都能算对,对答案的时候也会看看那些自己会做的但是答案有更好的方法的,记录下来。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回顾之前的笔记和错题,等到考前几天主要还是要保持手感,不需要做太多新题,我当时就是看看自己整理的错题本再加上背背公式(我的记性很差…)

线代:
我是八月份吧,直接上的强化,但是我发现我有点吃力,所以听完了李永乐老师的强化课我觉得自己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又赶紧回去看了他的基础课,然后再重新自己看强化讲义,我强化讲义做了很多遍,但是做李林试卷上有些线代题还是比较吃力,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当时大家都说线代比较好学,可能对于我来说它还挺难的(有人跟我说李正元135里面的线代讲的不错)有可能是我当时听课的时候没有好好听,很多定理用的不是很活。

概率论:
因为专业课是概率论,所以应付数三的概率论还是可以的,不过我当时也还是看了余丙森老师的基础课,后来强化课什么的我都没有再听。好像感觉概率论没有特别推荐的老师,我个人也觉得如果专业课好好学其实完全可以不用听课,多做做历年真题找找做题规律就行。

总结:
1、 千万不要贪多嚼不烂!!其实我当时买了好多辅导书,比如李正元全书,强化阶段还买了张宇的1000题,其他科目也是买了很多,但是到最后考完也几乎崭新。买的时候觉得不买自己会不会损失些什么,买完回来不做又焦虑自己是不是浪费时间浪费钱。其实能够吃透一本已经很不错了,千万不要贪多!
2、 多动手做题!!看视频学习其实很轻松,又能造成你在认真学习的虚假现象,所以有很多人都觉得为什么我跟着老师就会做了,轮到自己就一点也没有思路,说白了还是做的不够多。我当时级数那一张掌握的不是很好,我就把三个老师讲的级数都看了一遍,然后疯狂刷题,如果一开始不会可以看着答案找思路,但是事后一定要自己动手做一遍。多动手有时候思路自然而然就有了。
3、常回顾!!我一般会做好记号,对于笔记我会经常回顾我薄弱的地方,对于习题集我会第一遍全做,第二遍做错的题目,第三遍做还错的题目,一遍一遍下去,直到自己掌握了为止。
4、 学会归纳。学会自己做笔记,自己归纳错题,而不是去抄错题。

英二
我考完试没有对答案,不太清楚自己扣在哪里,我做完自我感觉比较良好,所以对这个分数不是很满意,但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吧。我英语四级640分,六级571分,高中英语底子比较好,所以考研的时候其实没有特别重视英语这一块的复习,花的时间很少,我也没有看老师的课。所以我就分享我的教训吧:
1、 坚持背单词!因为不重视,所以我背单词属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买了红宝书,因为我比较喜欢纸质书。我一开始都是看的红宝书,但是我没有按照那个学习曲线,我就是每天背一个单元,也不复习,而且每次看书背单词要花好长时间(虚假认真),后来也尝试用app背,其实我个人感觉用app背就挺好的,它还能让你每天回顾,记得牢一些,红宝书挺重,关键是我背了一个寂寞。(不过只是建议,如果你适合纸质书籍也可以用纸质书籍背诵)

2、 认真对待真题,我是买了手译本,前期每天精读一篇,当时笔记记得满满当当,看着满纸的红蓝笔记,心里特别有成就感,但是我没有去回顾,再加上对待真题的态度不是很认真(看文章的时候总是走神),我第二遍刷真题的时候很多时候我没有真真正正去读真题,而是凭着记忆去猜,导致错误率比第一遍还高,所以特别有挫败感。其实考研的英语阅读是不难的,答案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可以读一段做一题这样,因为我一开始总喜欢把全文读完再做题,但是很多时候细节记不住,错误率比较高,考研英语的题目设置几乎是跟文章段落顺序一致的。

3、 早点准备作文。我准备小作文先是看的薛非的作文书,记一些模版,然后看着真题自己写,写完之后结合各个老师给的参考范文进行修改。我的大作文没有看课也没有先看书,就是直接练习,然后像小作文那样改自己的大作文,最后会把主题相近的作文整理到一起。但是由于我对英语学习的松懈和后期学习效率不高,其实我到考试前几天近几年真题的作文还没写,自己整理的模版也没有背熟,大家千万不要像我这样!

政治
前期:我其实初高中政治就不是很好,因为我很讨厌背,所以我高中选择了物化。考研复习政治的时候我开始的不算早也不算晚,我当时看了腿姐的视频和徐涛的视频,我个人更加喜欢徐涛老师的讲课方式,所以就看的是徐涛老师的强化课搭配肖爷爷的精讲精练(也是因为看徐涛老师的课,我发现政治也蛮有趣的)。

我前期就是单纯看课,我一般做数学或者专业课做累了就看看政治视频当作放松。我也做了肖爷爷的1000题,我当时没有复习也没有重新再看肖的精讲精练,完全凭记忆,而我记忆又不好,所以正确率不是很高。

后期:后期我看过腿姐的课,也是当作是放松,不过没有坚持看下去,因为当时觉得来不及了,就看了公众号整理的讲义。然后就是看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反复看!我每天也会跟着腿姐的带背在冲刺笔记上圈画重点。这个时候也会带着回顾之前做1000题的错题。等到市面上老师的模拟卷出来了就每天模拟一套,我就做了肖秀荣老师的和腿姐的,刷了两遍,然后把知识点记在背诵手册相应的地方。

冲刺:我大题主要是背诵的肖四,不过我会看看腿姐和肖八上有关内容,把答案自己再整理一下,一定要注意千万不是去背题目答案!而是背语料!!我觉得跟着谁背其实也是一场博弈,如果有时间可以两个老师都看看,不过我个人感觉腿姐有些题目的思路确实还是不错的。

专业课
我对自己专业课的分数有些失望,当时简答题有一题没有敢写上去,事后发现自己原本想的是对的,所以考试的时候简答题一定要多写一点!!!我本科虽然是经济统计学,但是中央财经大学考的偏数理一些,所以我准备茆书还是有些吃力。我准备专业课没有报班也没有看其他视频课,完全就是自己啃书,一遍又一遍看和做,我也终于明白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当我看到三四遍终于搞懂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还是特别开心的。

前期:因为我学校一直很犹豫,所以我专业课开始的比较晚,我先看的贾书,贾书比较通俗易懂,不过可以让你对统计学有个初步的了解,而且对于有些问题的解释也比较到位(比如我看茆书的时候对在样本量固定的情况下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此消彼长关系不太理解的时候,贾书用图形表示就很直观易懂),因为贾书比较容易,所以差不多几天看完之后我就开始第一遍茆书,这个时候我每天一节,看完之后做对应的习题,把错的做好记号。第一遍有很多不是很明白,很正常不要灰心。第一遍结束我立马开始了第二遍,你会发现你会比第一遍懂的又多一些,这个时候我也是一天一节(简单的可以一天多看一些)然后做课后习题,把不会的做好标记,太难的我也不会去死磕。

中期:我没有很快开始做真题,因为真题有限,再加上我自我感觉对知识点的掌握没有很好,我怕我浪费了真题,所以我是在过完两遍半之后开始的真题,一天不需要做太多,可以15个选择这样一做,然后自己做笔记,找到书上相应的地方重新看,做真题的时候也带着看茆书和贾书(看书和做真题同步进行)。等到真题都做完一遍之后也就对中央财经大学的出题风格有个大致的了解,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有选择性地重新做茆书后面的习题。反正在这个阶段就是反复看书,因为看的遍数越多看的也会越快,刷第二遍真题的时候我会在题号前面标注考察的是哪个知识点,方便日后的复习。
后期:重心在真题上面,这个时候看真题可以按照之前标注的知识点来看,每天看一个知识点,把历年有关这个知识点的题目都做一遍。回归书本,着重看自己不太会的章节,做好笔记。我在后期也是反复看书,这个时候一天可能会看一章,在考前几天我就会看自己之前做的笔记。还有就是简答题背诵!我除了背诵历年真题里的,我也会看圣才上面的,不过其实我也没有刻意去背,我一般都是先理解,然后再用自己的话去说。我后期没有认真对待简答题的背诵,希望大家还是提早开始准备,不要因为不喜欢背诵就逃避!希望大家不要吃我遇到的亏吧!


三、复试
复试内容包括英语口语面试、综合面试和《国民经济统计学》笔试。(22年由于疫情,采取了线上面试,因此没有《国民经济统计学》笔试)
(一)英语口语面试
英语口语面试包括自我介绍、老师现场提问两部分,由于不知道老师会问什么,所以我提前准备了很多问题的答案(优缺点、为什么报中财、本科学习情况、个人兴趣爱好等)。面试时要展现出自信的面貌,老师们都很和善,不要太紧张
(二)综合面试
今年综合面试是采取线上提问的方式进行考核的,考生随机从题库里面抽一套题目作答,每套题中包含3个简答题,每道题都必须回答,必要时考官还会追问。涉及到的题目有《国民经济核算》课本上的概念或者简答题、初试《统计学》课本上的概念或者简答题,今年江财的复试增加了时政热点话题。我强烈建议大家跟着《中财807经济统计复试一本通》学习,里面整理了几乎所有的名词解释和简答(例如经济存量、经济流量、机构单位、基层单位等等),你只要花时间背就好。简答题不要求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但至少要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个大概。此外,大家也要复习初试统计学科目的知识点,比如一些基本概念(相关分析、季节指数等)。
另外,面试要注意自己的精神面貌,衣着得体就不用说了,用语礼貌一点,一定要自信大方,老师们都很友好,大家不要太紧张!

四、总结
考研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场考试,不论成败与否,都让人学习到很多东西。最后这部分,我想给学弟学妹一点小贴士。第一,尽早准备,拒绝拖延症。如果你的学习能力并不是强人级别,最好还是早些准备,笨鸟先飞,踏实的完成好每一步。第二,一定要有计划,这样才可以游刃有余,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学习有条不紊,才能逐渐建立起自信心,拥有成就感,到考试时候才不会慌乱。第三,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不要学习还没开始就病倒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考研分享
前言

我个人决定要考取研究生是比较早的事情,在大二那年便开始有所准备,当然这并非是指备考初试科目或者考虑学校选择。由于本人并非数学专业,培养计划与传统数学学科培养计划不一致,很多课程我们专业是不开设的(有的即便开设,也难得到同学们的青睐)。故而我开始着手弥补一些数学后继课程上的缺漏,例如:抽代、点集拓扑、实分析、泛函分析等,旁听了一些课程、学习了一些各大高校教授的课程视频。如此下来,虽说仍有些课程没有接触,但与一般数学系的课程修读要求也相差不甚大了,这也为我后来的研究生备考打下了基础。

一、考研院校和专业选择

先谈一下院校和专业选择。在最初的几个月我是并没有选择具体院校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国内几乎所有院校的数学专业考研科目及参考书都是类似乃至完全相同的,我可以视复习情况选择全国的高校。其二是年初各院校招生单位并没有明确的招生人数,这要等报名前查阅招简或者打电话到学院咨询。

我的院校选择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是地域选择,选择了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四地的院校(所),这些地区较为发达,学术氛围、工作机会和交流机会等等方面都极具优势。第二是专业方向设置,全国各大院校的数学院各有所长,仅就中央财经大学而言,在交叉和应用学科方面,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生物数学、金融数学、区块链技术和运筹控制等方面极具特色,在基础方向,几何分析、代数数论、微分方程和调和分析等方向都有出色的老师及学者。第三是院校报录情况,中央财经大学自2019年开始扩招,近几年统考录取人数在30人左右,之后应该会保持在这一水平。从2021届考研开始,统一按一级学科进行报考录取,不再区分二级学科。报录情况因建院扩招,报考人数变动较大,前两年报考数据官方并未予以公布(坊间传言20届报考人数400+)。仅以21届官方数据来看,数学学院共160人报考,进入复试39人,最终录取32人,报录比情况较好,难度在同等档次院校的数学专业中较低,保持了较高的性价比,今后几年变动不会太大。第四是考卷难易程度,中央财经大学不对外公布真题,仅就考试分数而言,19和20届题目较易,进复试的成绩分别为320和365(参考意义有限),21届数学分析难度有所提高、高等代数基本保持稳定,预计之后题目难度会有渐渐增加的趋势。但总体而言,中央财经大学题目在同等档次学校仍属较易的一档,掌握合适的方法、踏实的复习,成功上岸难度并不高。综合我的经历,除去各种考研论坛的常见注意事项,我想提出以下两个个人观点,供各位参考:

①专业要先确定下来,学校选择可以视自身复习情况而定。(当然,如果选择的专业国内仅此一家或寥寥数个便另当别论了)特别是国内各高校都存在共同经典参考书的学科,特别是数学类专业更是不需要在学校选择上操之过急。

②不要忽视目标学院咨询对你报考的指导价值。找相关专业的学长学姐是目前考研同学的一大共识,但你要清楚的是,每一年学院招生一些事宜或许会发生变化,不清楚的一定要亲自打电话去问而不是等着学校发文或是等着别人的二手消息。(我当时的院校选择也是在打过电话询问相关问题之后才最终确定的)

二、各科目备考建议
我谈一下对各个初试科目在考生个人考研流程中所处地位的判断。我的观点是,研究生考试准备的时间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对所有科目都付出近乎完美的努力,所以要适当进行一些取舍。以我个人为例,数学专业两门自命题,数分高代每门十道大题左右,每题15-20分不等,差距会在这两门课之中迅速拉开,两门专业课在我整个考研流程中的地位也就显而易见了。对政治和英语一,我有以下两个考虑:首先,我对这两门课程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归因于之前的知识积累);其次,北京地区双一流数学类专业的政治英语总分达到130已经是比较可观的分数了,对这两门课的要求并不算太高。因此我复习过程中,在专业课和公共课之间预设的时间比约为8:1,最终实际比例可能会更高(政治在九月前我并没有看过,英语在暑假前只看过几遍单词书)。各位读者可以依照自身情况仿照我的考虑,结合自身情形确定适宜的比重。
明确了专业和各初试科目比重,接下来我大致谈一谈总体备考的时间线,分科目阐述如下:

1.思想政治理论
我个人是从九月份开始备考的,最终结果感觉还挺不错的。(报考北京的学校不要指望政治大题给打很高的分,估计在30分左右即可)水旱区体现比较明显的科目,选择题是重中之重,个人推荐看视频或直播学习(倍速也可),复习开始时间要相对专业科稍稍延后,过早会造成记忆不清、效果并不算好。所用材料是肖的精讲精练、1000题、四套八套以及肖出的专题背诵小册子。基本复习流程是跟视频过精讲精练(一天一章,跟做1000题选择)、四套八套流程跟上发售进度就OK。主观题背诵时间控制在最后一个月,主要是记忆要点、具体材料分析熟读,每天的学习时间大概是3h。总结几个观点,大家可参考。

第一,社科学习不在时间多,而在重复多,即使在我的总时间前提下,也是要掰开揉碎使用的。
第二,押题很重要,但不要迷信所谓的押题,政治答题并不死板,背诵只是为了让你有话可说,答案永远可以在材料中寻得,关键是要与背诵的政治学科专业语言融合。
第三,选择题真题是有较为严谨的汉语言逻辑的,遣词造句是有讲究的。仅就这一点来看,市面上模拟题很多是并不好的,相较而言,肖的题是更为贴近一些的。
第四,微信上会有一些政治刷题的小程序,具体的我也不做推荐了,都差不多,可以用于最后的选择题巩固提高。

2.英语
英语科目复习贯穿我的整个复习流程,北京压分情况不明显。所用资料是黄皮书以及单词书以及一些教学课程(主要是作文)。复习以六月为分界点,之前重点进行单词的记忆,每天早上时间不必多半小时到一小时,第二天花几分钟回顾前一天的词汇,一周做个汇总,保持这个节奏滚动回顾;之后开始阅读,只看真题,每天两篇,第一遍只做题目,第二遍做题目加摘选长句翻译,第三遍只为找感觉。全程每日做过的题目都要进行阅读,培养语言感觉。十一月之后重点看一看其他题型,写作的一些经典表达。阅读的时间大概是每天四十分钟之内,后续其它题型初写作练习之外时间与阅读相仿。英语学科个人建议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结合辅导老师的建议作出自己的计划。

3.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的考试与统考数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理解性与叙述性的东西更多,要求要高得多,在整个复习的过程中可谓是最费心力的一门课程,每天复习时间在四小时左右。主要使用的参考书是华东师大版数学分析和裴礼文,市面上常见的书目也有拿来参考,例如:李傅山和陈守信等。分如下几个阶段:基础是在四到六月,主要的工作是基础知识的重新构建与复习,为什么说是重新?这是因为虽然本科这两门成绩尚可,但知识掌握仍很大程度上欠缺深度和广度,只是略其大概,远远达不到研究生考试和对科目内涵的理解,为此下了很大功夫。因此在此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补充以及全局理解并解决较为简单的计算证明问题,材料也仅仅利用了华师大数分的内容、课后习题以及李傅山的一些总结而已。强化是在七到十一月,主要材料是裴礼文,基本进度是一天十五到二十页的样子,有些部分会慢一些,随每天的状态、难度和内容熟悉程度及时调整,控制在第一轮60天以内就好。第二轮的内容是结合李傅山和陈守信的一些专题对裴礼文的内容进行一些相似题目的补充和练习,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后两本书的内容仅选择部分内容而已,不然是一定弄不完的,一些小专题也是直接放弃了,这一轮也是基本控制在60天以内。第三轮就是对前面总结内容的练习练习再练习,用时一个月。最后的冲刺阶段是最后的二十多天,由于我是没有中央财经大学真题的,所以只选择了一些其他院校的题目做下模拟,对之前的专题笔记做下回顾直到最后。下面总结一下我的几个观点:

第一,每日所学内容当晚一定要回顾,每周所学知识周末都要做总结,这是一大关键所在,不然会遗忘得过快、影响复习效果。
第二,我的复习全程基本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这为我的强化阶段二轮复习总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效率比看纸质书高了许多。
第三,谈一下分析的计算问题,数学分析的计算题种类繁多,为了提高计算能力,多练自然是很重要的方面,但适当的记忆也是必要的(有些题目从头开始推是极其繁琐的,考场上不一定会很顺利地求对,既然都算过,适当记一下递推的公式与积分的结果何乐不为)。这一点对统考数学同样适用。
第四,对分析的证明部分,书写过程很重要,参考书的某些地方的证明书写思路往往是好的,但是考试的时候往往可能会因为用了很多的小结论却不予说明证明而丢分,这一点在强化的过程中要引起注意,对一些证明过程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正,考场上在时间允许思路清晰的前提下多解释一些总没有坏处。

4.高等代数
内容较之数学分析要少很多,整体性却更强,所用参考书是北大版高代、强化讲义以及陈现平的300例。由于一直对数学分析不具有过高的自信,高代的一些时间往往是会被数分挤占的,每天的学习时间基本控制在3小时左右。开始复习的时间要比数学分析晚一些,在5月份中旬左右,基础阶段快一些,近一个半月的样子,到暑假之后进度就与数学分析保持一致了。基础阶段的内容就是北大高代课本及其课后习题,会适当看一些补充的内容,复习的节奏与数学分析也相仿。强化阶段主要是用了强化讲义以及作为补充的刘洪星。之后的二三轮以及冲刺阶段与数学分析基本是同步的了。最后总结一下我对高等代数复习的一些观点:

第一,计算一定要总结方法,脚踏实地地去把题目做到最后一步,这个很重要,较之数学分析的计算练习,我高代的一些计算做的并不好,没有把很多题目算到最后,不够踏实,然后考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也作为一个教训提给各位读者。
第二,高代小定理结论颇多,有时候并不太记得清,这就要求要常做回顾,我的方法是每天利用零散的时间在脑子里常过一下证明过程,一定要熟知小定理是怎么来的、怎么证的,以便更好的记忆以及考试的时候细节的补充,睡前再过一下,多多重复就会扎实很多。
第三,中央财经大学的高代考题是有判断(举例或简单证明)题目的,平时要注意记忆结论以及一些常见例子。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关于复试准备
中央财经大学的复试时间较早,疫情之前在3月初最晚三月中就已经结束,出拟录取名单较慢,成功录取在名单出之前不会通知,只会对复试被刷的同学进行通知。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专业笔试、英语笔试、英语听力及口语和专业面试,分值分别为150,50,50,100(21届),要求每单项都要达到及格(60%),否则不予录取。专业笔试范围包括:复变函数、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复试笔试要求四选三作答,笔试侧重基础,基本上包括重点定理的叙述、计算、重要的反例和正例等。了解相关科目核心要点即可,难度不高。英语笔试考察英译汉,可参考统考英语的翻译。听力和口语一同进行,基本会要求自我介绍,之后再问一个问题,比如为什么选我们学校和专业以及一些生活类问题,考前准备一下就好。面试一般是抽题的形式,线上不允许换题目,内容包括各基础学科的基础概念的叙述和辨析、数学类常识和数学文化等。

最终录取成绩是将初复试成绩百分化之后按7:3加权得到。总体而言,复试难度不高,但要注意各单项一定一定不要挂科,不然总成绩再高也会被直接刷掉。
四、最后想说的话

以上是对我个人整个考研历程的回顾,基本上提出了我的一些复习基本观点,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其中所述内容或也有不合理、不成熟之处,如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复习规划或者想法的灵感,我个人深感荣幸。然而,文无定法、事无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才是最关键的,希望各位读者能真正找到。在此文最后闲聊几句,考研只是这一年当中的主旋律却并不是全部,会有许许多多的琐事与之并行,学生工作、生活琐事与纠纷以及未完的本科课业修读等等等等都会影响着你,这些都是对你的考验。

适当的时间安排、适时的取舍与驱避以及恰当的事件处理方式都是你在准备过程中比专业知识本身的东西,希望各位务必坚持,无论成功与否,你都会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愿各位读者,诸事胜意,定不负此间时光。

中央财经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考研分享?

先说下基本情况,本人天津某985会计学专业出身,本科双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跨考中央财经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硕,初试排名第五,复试第一。

由于我初试考的是数分高代,所以对于有志于其他数学专业的考生同样适用。

初试经验

考研英语

(1)最初我也是按照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从每天刷恋练有词开始,我刷的比较快,搭配视频2倍速一天一个章节,到去考场那天我还在想说好像当初刷这个对于我自己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去看经验帖大家都会建议说要刷恋练有词,但是我从自己整个复习过程来说,刷恋练有词这个环节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其实作用不大,但是对于基础可能稍微有点薄弱的同学刷刷这个还是很有帮助的。

(2)刷完恋练有词之后我的单词背诵就转到了使用xx背单词这个APP,我每天定的单词量是200个,直到上考场之前的每一天都会坚持把当天的任务量完成没有间断,所以单词打好基础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第二:阅读

英语复习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做真题,真题包括选词填空、阅读、新题型、翻译和作文五部分。最初做真题我主要做的是阅读,购买了张剑的黄皮书。

(1)第一遍从98年的真题一直到17年真题,18、19年是留着到最后阶段再做,做的时候要认认真真把每篇文章中的生词记下来,记录方式例如(15年Text1)。遇到对答案也不理解的题目我会看唐迟老师讲解真题的视频。

(2)第一遍做完就开始了第二遍。第二遍是从10年的真题开始做的,其实很多同学会觉得已经记住了答案就没必要做了,但是你做了会发现没理解的还是没理解,该错的还是错。这时候就要开始有针对性地思考这些题的出题逻辑,同时要对文章中的单词查漏补缺【我还会在阅读的真题中找到觉得不错的句式摘录下来留作写作文的时候用】

(3)第二遍结束,继续第三遍,我身边也有同学做完第二遍就不做了,会去做英语二的真题。但是我从始至终没做过英语二的真题,我还是继续做英语一的真题,这一遍我会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地翻译,但是!请注意!不是那种整篇整篇地一字不落地把翻译写下来,而是对于自己口头或者在脑海里就能读懂的那些句子不写下来,只针对比较难懂的例如长难句那种,才会进行重点分析。(此处需要说明,我从小学习英语就没搞懂过什么宾语从句后置定语这种很官方化的定义,所以我复习的时候也没去搞这些,很多同学也会觉得搞懂这些对英语学习有帮助,这个因人而异吧,而且我买过长难句的学习资料,但是因为不想去搞那些定义所以书基本没翻过,哈哈)

(4)最后剩了18,19年的真题,本来是想说考试之前再写,但是因为前面进程是一天写一年的阅读真题,所以有点快,到18,19年真题写完距离考试还有很长时间,所以无奈我又购买了两套别的老师自己出的模拟卷,其实老老实实把真题吃透就足够了,如果有同学进程比较快,三遍写完了还有很长时间,买一些模拟卷写写我个人觉得也没什么坏处吧,权当增加词汇量。会有很多人觉得模拟卷和真题出题思维不一致,所以不建议写模拟卷,我觉得大家视自己情况而定吧。

第三:除了阅读之外的其他题型

(1)选词填空:

20题,每题0.5分,性价比真的不高,也拉不开什么大差距,所以我是在做第二遍阅读的时候也顺便做了一下,我会对于其中不懂的单词摘录出来进行记忆,考试时候也是一遍做完没去检查。

(2)新题型:

新题型分为选标题、七选五以及排序,我个人认为难度从大到小分别是排序>七选五>选标题

①排序:

我说一些我做题的一点小心得吧,例如当文章中出现某个人名时,对于含有人名【全称】的段落,必然在有人名【简称】的段落之前,再比如文章上一段中说到某个词,那么如果看到下段也有这个词,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考虑一下他们是不是前后挨着的。

②七选五:

就是文章中挖出五个句子,给你七个选项让你去从中七选五。做这种题呢主要也是抓前后某些词的契合吧。

③选标题:

这个比较简单就不说了。(20年我们考的就是选标题,我个人觉得挺简单,所以也是考场上一遍过没检查)

(3)翻译:

我是从阅读做第二遍开始做的翻译,一般来说,我做翻译是先把文章开头大致浏览一些,争取弄懂它大概讲个啥,然后直接看句子开始翻译,但是有些时候如果遇到例如it,he这种词的话就需要往前看一看这些词代指的是什么,然后把它翻译出来,还要说的是为什么一再强调背单词呢,对于做翻译来说背单词也是很重要的,就比如20年英语一翻译中出现的 Renaissance文艺复兴这个单词,我就是在xx背单词里见过几次,所以我第一眼看到就想起了这个单词的意思。

(4)作文

复习作文有同学会去背老师给的几十篇范文,也有同学会看老师的作文课跟着老师写作文,我的复习主要是看黄皮书里参考答案给出的别人的范文,然后总结小作文和大作文一般每段写什么内容,例如大作文我写作模式主要是第一段介绍图片并借用中心词(如 habit)点出文章中心意思,第二段是写这个东西为什么重要,第三段就是怎么做,我在第三遍做阅读的时候,也顺便练了作文,前前后后一共自己写了有几十篇作文吧,一定要自己写,哪怕你开始的时候构思比较慢也没关系,自己写出来之后你的构思会越来越清晰的,至于作文内容句式怎么丰富主要是参考别人范文中的好句式并时刻想着记录下来,每次写作的时候要记着用,不要光摘抄不知道用,当然,好的句式不需要掌握很多,掌握三四个可以在一篇作文中不重复地用就行。另外是字体,字体也很重要,给改卷老师第一印象好的话,肯定是有好处的,我是从高中开始就被老师要求写衡水字体,所以字体写得还不错,前期复习大家也可以有空练练字体。

考研政治

肖秀荣 yyds
我当时是有买《精讲精练》、《1000题》(上下)和肖四、肖八,以及《形势与政策》、《知识点提要》等等。因为担心后期任务过重,所以我是从暑假就开始学考研政治了,十月之前分配给政治的时间多一些,十月之后就减少政治学习时间了。
(1)《精讲精练》:我是先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把它整体上过了一遍,同时配套完成《1000题》一刷任务。每天花1个半小时看一部分《精讲精练》的内容,再完成相应的《1000题》习题及订正。
Tips:学《精讲精练》的时候,可以结合个人情况,酌情配套视频使用,比如说搭配网上盛传的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视频,我同学这样使用的效果还不错。
(2)《1000题》:我一共刷了三遍,前两遍是##从头到尾全做,第三遍是只刷第二遍的错题。
第一遍,全做+圈出不确定的题目,做完后对答案,把错题和不确定题目的题号都在答案册子上圈出来,并勾画不熟悉的知识点进行记诵。因为是配合《精讲精练》,所以花费7/8两个月完成;
第二遍,买了本新的《1000题》,再次全做+圈出不确定的题目,对答案,在原来的答案册子上用新记号标出这次的错题和不确定的题目,并分析原因。每天45分钟左右,大致花费9月一个月时间;《冲刺救命班讲义》
这个我是从头到尾过了一遍,然后重点背了前面的“重要会议”部分。在这个讲义里面,就是整理了最新的一些重点时政之类的,就对考试蛮有帮助的(我个人觉得,把看这个会比看《形势与政策》的效率更高,当然时间充足的话两个都看看会更好)。

专业课经验

从近年真题的出题占比来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后面简称概率统计)和线性代数部分占比类似,相比高等数学部分更适合短期突破。

考生在第一遍复习概率统计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比较抽象,自己复习时的效率并不高,建议概率统计的复习紧跟授课老师的步伐,第一遍复习的时候要弄懂概率的思想,化抽象为具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懂概率统计。

另外,概率统计需要用到高等数学的一些知识,比如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需要用到积分的知识,求概率密度时要应到求导的知识,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需要用到无穷级数的知识等等,这些关联性很强的知识点都需要考生熟悉高等数学知识,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基础阶段复习推荐使用“课本+课后题+视频课 +辅导书”的形式。课本推荐使用浙大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视频课推荐余炳森老师的概率论基础阶段视频课,辅导书推荐《考研数学复习大全》中的概率部分

余丙森老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此阶段可不用全部做完)。

强化阶段建议使用“视频课+配套讲义+习题集”的形式。先听强化阶段视频课,同时练习讲义,最后完成习题集。视频课依然推荐使用余丙森老师的强化班概率论视频课,辅导书方面建议把之前基础阶段复习中剩余的辅导讲义做完。习题集推荐使用张同斌老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精讲360题》。

提高阶段建议通过练习和总结真题来提高做题能力。建议按照正式考试的做题时间来固定划拨每天练真题的时间,每套真题完成后都要认真总结和反思,要摘录并反思做错的题目,分析错误原因,分析考试时间的运用是否得当,该如何改进等等。完成一轮真题复习后建议最好倒回来把所有错题再做一遍,再次进行分析总结以加深理解。

冲刺阶段的重点在于查漏补缺和模拟提升。再次熟悉之前复习中总结的思路和方法,最好能整理归纳出真题中常考题型之间的联系及其应对方法,同时再次熟悉之前模糊的概念和公式。做完以上任务后可以再练习一些不错的模拟试题以开拓思维,增加应对新颖题目的能力。这里推荐汤家凤八套卷和张同斌老师的《决胜冲刺四套卷》。

考研数学的每轮复习建议都按照“高数-线代-概率论(数二无)”的顺序进行,一共复习四轮,基础阶段最晚在6月底结束,强化阶段在7-8月,提高阶段在9-10月,冲刺阶段在11-12月。前三轮复习时,建议每天留给数学科目较多的复习时间,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并且要注意复习时间的连贯性,最好不要长时间不复习数学,冲刺阶段以后可以适当降低数学的复习时间。考研数学复习期间要注重总结和反思,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不断获得新技能。

考研心态分享

鼓励比苛责更有效

对我来说,正向反馈比自我苛责更有效!考研是一件很需要韧性和耐心的事,而最初的动力和动机是很难持续不断地一直激励到我,所以我开始建立正向反馈机制,我的理解是如果做一件事长期没有正向反馈,即看不到任何进步或成果,就会慢慢失去激情,所以需要自己建立一些正向反馈,比如每日的任务完成度,某模块知识的掌握度等等,并且可以及时奖励自己,但一定注意奖励要适度!每个人的正向反馈应当都是要结合个人喜好和特点的,大家可以自己慢慢探索~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不要过度攀比或对标

虽然知识都是相同的,但每个人吸收记忆知识的进度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我有位朋友背书只需要三四遍,但每遍都很细致,耗费的时间相对长些,而我一般先粗略过,再细致地背,通常要背五六遍。所以大家的策略和进度安排存在差异,适用的学习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不用盲目跟别人比较,也不用过度因为别人进度快就焦虑,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按计划学就好了!

找个可靠友善的研友

找个可爱的研友是很有用的!我初试是孤军奋战,虽说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但很多问题很难跟他们说,研友就什么难处都可以聊了,毕竟你们经历相同,有不懂的题也可以互相问询,有一些整理工作和资料也可以共享,总的来说好处很多~有个人陪伴着一起努力至少心态上不会那么孤独和脆弱

不要害怕失败

脱离学校以后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一件事情的结果是非常不受控的,十件事中能有一两件做成其实就已经很好了,所以不要怕失败,也尽量不要有孤注一掷的心态,就算是从概率上来看,考研上岸也注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贸大国商的报录比差不多有10:1了,希望大家都做好心理准备~即使万一考研没能上岸也要留好后路,这样备考期间的心理负担也会轻一些,或许能更有助于备考呢~



中央财经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金融统计学双学位那个好
答: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加统计双学位好。1、起步早。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科、贸易学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是国内最早培养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保险精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起步更早。2、师资强。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非常多,有很多业内大咖在学校任教,尤其是统计专业非常强。

互联网金融主要课程
答:⑴ 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金融主要课程有哪些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这是必修的专业课程,还有就内是政治类的像马克容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些也是必修的课程。剩下的就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课程了,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等。 ⑵ 互联网金融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什么老师比较好
答:3、畅销书籍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二、方浩 1、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多智能体系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等,参与国防预研项目多项。2、学历 方浩2002年4月至2003年7...

考研的数学专业有哪些内容
答:考研的数学专业内容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是考研数学的核心部分,它涉及函数、极限、连续、微分、积分等基本概念和理论。这一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导数与微分的应用、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的计算以及多元函数的微分学等。此外,...

大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问题有哪些?
答:A=[x1+(x1+x2)/2] ,B=[x2+(x1+x2)/2] ,x1和x2相互独立,那么A和B 是相互独立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在样本和抽样分布那一章里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为什么相互独立,它两个不都不都包含 Xi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问题 考组合和排列,还有微积分和区间估计 有大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学霸没,留...

为什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那么难
答:难是肯定的,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就会轻松一点。在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时通常的反映之一是“课文看得懂,习题做不出”。概率论习题的难做是有名的。要做出题目,至少要弄清概念,有些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的做起来就需要花费大量的力气。不少学生在学习时,只注重公式、...

如何使用数理统计法写毕业论文?
答:数学统计已成为各种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选择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深入分析试验产生的元数据,从中提取模式,并将其用作监测活动的指南。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获得详细的产品信息,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多个不同的链接。要将数学统计学科应用于现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随机数学的重要理论分支,...

大学数学有哪些
答:2. 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线性空间、线性变换以及它们的相关性质。这门课程在现代数学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等。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学与数据科学交叉的一门学科。它研究随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

中央财经大学的课程
答:⑵ 中央财经大学,有哪些课程谢谢 要看你学什么专业了,如果是经济类的话会有英语,微积分,政治经济学,西方专经济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属律基础,初中高级会计实务,毛邓三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线性代数,管理学等课程,如果是工科的话会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经济学大一大二都开什么课?要全面!
答:经济学:大一上:思修、军事、外语、体育、数学分析 /学科选修:政治经济学 大一下:外语、体育、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微观经济学、会计学 /学科选修:经济法律概论 大二上:外语、体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 学科选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