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25-27 1.张辽上山遇见了谁?他假借什么当作上山的理由? 2.张辽说关羽有哪三罪?

三国演义,关羽土山被围。曹操派谁去说服关羽投降?~

张辽。
曹操听郭嘉之言,暂放弃袁绍、马腾,点起大军二十五万,分兵五路,直取徐州,诛杀刘备。情急中,刘备派孙乾去袁绍处再次求救。
谋士田丰认为此时许都空虚,正是灭曹以成大业的大好时机,力劝袁绍发兵,袁绍却只因所爱小子身患疥疮,无心用兵。
此时曹操已大兵压境,张飞献计,乘其兵困马乏、立足未稳之时,劫营破曹。刘备从之,哪知曹操早有防备,乘势夺了小沛,杀散刘备和张飞,并用重兵将下邳团团围住。
程昱献计,将关羽逼到绝处,大将张辽前往土山说降。为长远计,关羽与张辽约定三事,曹操不允则宁死不降;曹操素爱关羽的武艺、人才,遂允之。
关羽征得甘、糜二夫人同意之后,携二位嫂嫂进入曹营。

扩展资料: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张辽的历程大概依循正史而为。《三国演义》有两个回目出现张辽的名字,分别是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与及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
他先为吕布部将,多番令曹军陷于苦战,其武勇连关羽亦甚称道,他曾对张飞说:“此人(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
后来吕布战败遭擒,张辽亦成为战俘,于白门楼上表现刚烈,骂吕布为“匹夫”,大呼曹操为“国贼”,视死如归。曹操下令绞杀吕布后,刘备、关羽为张辽求情,曹操便待张辽以上宾之礼。
张辽感其恩情,于是投降,自此成为曹操将领。 第二十五回中,曹操在下邳城外的土山上包围关羽,张辽请缨劝说关羽暂降曹军,以报关羽白门楼相救之恩。
关羽降曹期间,张辽一直担任曹操与关羽之间的协调者与斡旋者。后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被夏侯惇追赶纠缠,亦赖张辽赶至拆解二人纷争,让关羽可以顺利离开曹营。
张辽跟随曹操后,一直随军征讨,不久参与官渡之战以及平河北之战,先后大战张郃,斩蒋奇,大败袁尚、沮鹄。
在追击袁熙、袁尚时张辽受曹操任命,秉持军麾,担任首将,率领许褚、于禁、徐晃迎击乌桓军,张辽更亲斩乌桓单于蹋顿,建立诸多战功。

历史上记载的关羽乃是忠义两全,武力高强的英雄人物。关羽虽才能卓越,但是他待人的态度却是非常傲慢,从来不会把一般人放在眼里,遇到谁都叫人家匹夫,也正是由于关羽的轻敌,才会大意失去荆州,刘备因为此事对关羽失望。关羽的结局更是令人唏嘘,他被孙权捉住成为俘虏后就直接遇害了。

但是唯独有五个人,关羽却是非常的敬重。首先就是吕布, 他被称为三国第一战神,在虎牢关一战中,刘关张三兄弟齐齐上阵都没有打败吕布,吕布还险些让张飞丧命,这足以说明吕布的武功要在关羽之上。其次是周瑜,周瑜早年跟随孙策,二人合力不过数年就平定了江东六郡,后又掌管江东兵马,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

鲁肃和张辽也深受关羽的敬重。鲁肃为人憨厚稳重,不像孙策、周瑜一样激进,在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后,极力促成孙刘联盟。张辽与关羽的交情不浅,是曹操最为倚重的将领,在逍遥津之战中率领数千士兵击溃孙权的十万大军,在关羽暂时投靠曹操时,张辽还为关羽担保“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让关羽非常感动。

还有一人是徐晃,关羽和他是同乡。徐晃治兵有方、公私分明,而且功夫高强。两人关系很好,直到曹操围困荆州的时候,他们两个人不得不短兵相见。这五个人都是才能卓著,本领高强,拥有高尚气节的大丈夫。也难怪狂傲的关羽会对他五人敬佩有加了。

张辽上山见的是关羽,假借去帮曹操劝降关羽而上山的
张辽说关羽三罪大致是,第一,刘备不知道是死是活,关羽不去追寻是不忠;第二,刘备家小已被曹操所掳,关羽不去解救是不义;第三,汉室倾危,关羽一身武艺不去匡扶

张辽遇见的就是关羽,他拿着两壶酒上了山,跟关羽喝酒。

关羽。以朋友的身份上山劝说关羽,因在白门楼关羽曾下跪曹操,请曹操不要杀张辽,此时是要还关羽的救命之恩。一,如关羽死,有负桃园结义。二,刘备的二个夫人必将贞洁不保,三,你虽武艺高强,不思匡扶汉室,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

三国演义里面都有原文,可以自己去查查啊。
电视剧也有,好像叫关羽约三事。

张辽大笑道:“云长兄,你这样说话,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 张辽一五一十,列出了关羽轻易赴死的三大罪状: 第二,刘备把两位夫人交托给你。如果你今天战死了。两位夫人就失去了依靠?她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守?而死,要么落入他人之手。无论做哪个选择,你都是辜负了刘备的嘱托。 第三,兄长你武艺超群,又熟读《春秋》,文武双全,正应该辅佐刘备,匡扶汉室,拯救万民。如果今天您逞匹夫之勇,牺牲了性命,那就是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刘备。 张辽列出的这三条罪状,有效切断了关羽对死和“忠义”之间的认知惯性链接。本来,在关羽的思维定势中,只有为“忠义”而战,宁死不降才是符合忠义的。但张辽的说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诠释。如果关羽徒逞匹夫之勇,轻易赴死,反倒是不符合“忠义”的做法了。 这是解决关羽内心认知不协调?基础,也最重要的一步。张辽的分析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关羽也不可能一下子转过这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来,所以,关羽开始沉吟不决,内心有所动摇。张辽紧接着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以彻底打消关羽的顾虑,让他坦然接受投降的安排。

相关兴趣推荐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