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中课程增多 孩子该如何适应

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小升初学习转变~

小学的学习方法与初中的学习方法肯定是有天壤之别的,家长们要认清之间的差距,及时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和思路,所以在小升初培训班中,不是以听不听得懂来衡量老师的好坏,而是先要思考这种想法是否对孩子们提早向初中学习方法转换有帮助。因此,建议家长们:
1.敦促孩子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小升初课程由于知识量大、课时安排较为紧张,所以老师们没有大量的时间与孩子进行重复沟通。家长们要让孩子认识到小升初阶段的紧迫感,敦促他们养成课上认真听讲、课后消化知识的好习惯。上课时间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认真领会,争取把知识都在课上完整地掌握,如果从小学毕业阶段开始就养成这样的好习惯,那么孩子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长足进步。
2.提醒并交给孩子恰当地做课堂笔记
由于小升初阶段课上时间紧迫,所以需要孩子和家长多数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辅导,这样记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方便课后复习,也能够为以后的考试提供复习依据。但是由于孩子们以前没有记过笔记,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肯定知识点记录得不清晰并且不全面。所以需要家长们及时指导他们记得更快、更好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紧跟老师思路,记下重点、难点;书本一上已有的知识和例题不必重复记录,节省时间;没听懂的内容做个记号,课后及时请教等。
3.给孩子强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重要性
在小升初阶段,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最能够影响听课质量以及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在小升初考试中成绩好的学生,肯定在课前和课后所做的功课相当充分。家长们要督促孩子在平时就将以后要讲的内容进行提前学习,找出不好理解和不会的知识点进行标明,然后在上课的时候重点听这部分的讲解,加深理解。另外,也不要让孩子形成临时抱佛脚的心态,要让孩子知道,如果每天都能够在将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并有计划的将前一段的知识点进行统一梳理、规纳,那么在考试的时候,就不用临阵磨枪而手忙脚乱了。
4.帮助孩子科学合理的分配时间
在小升初这一年的时间里,相信各位家长会帮孩子同时进行好几科的学习(至少奥数和英语),同时还要应付学校里大量的作业,因而在时问管理上会较为混乱。所以家长们需要及时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动向,纠正他们在时间分配上的错误行为,要将每科的学习都列入时间表中平均分配;另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比如在每学习一个小时以后,就放松一下,听听音乐等舒缓心情。

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上的明显变化,以及孩子本身对诸多变化的不适应,家长、学校都必须关注孩子的这种变化,帮助他们顺利进入青春的起跑线。而早有意识、早做准备,无疑对孩子们的顺利适应更有利。 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更高,可以总结为“三多一少”:书多了、课多了、老师多了,但班主任老师盯得少了。 进入初中以后,课程增多,知识的深度、难度、广度较小学都发生较大变化。在小学,通常主课只有三门,进入初中,课程就要增至八九门,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求也有不同。此外,初中教学,不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此相适应进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些往往让孩子们措手不及,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小升初”的衔接并不单单指孩子的知识衔接,还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三个方面的衔接。初中除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调整学习方法。上初中要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因为学科多了、书本多了、课程多了,不定计划往往会顾此失彼,也很难科学地安排时间。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如每天的作息时间,优势、弱势学科的时间分配等等。进入初中后,老师盯得没那么紧了,主要是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启发他们独立思考。这时,如果仍然像小学那样过分依赖老师,以机械记忆为主的方法来学习,就不能适应中学多学科、多思维的特点,这也是一些孩子进初中之后学习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家长管孩子的方法也要有所变化,不要包揽太多,要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从个性心理来看,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自我意识较弱,自理能力较差,对家长、老师有很大的依赖性,比较“听话”。到了初中,他们身体发育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时期,尤其是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他们就有长大成人的感觉,表现为他们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增强,对人和事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觉得长大了,不服管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也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管理起来的确花心思。这时,孩子对于“听话”的要求是很反感的,所以家长不要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与孩子交流,更不能实行“高压政策”,那样不仅很难与孩子沟通,还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要尽可能民主、平等地与孩子对话,找出问题的“结症”,以便“对症下药”。  如今,物质上的准备轻而易举就能完成,而心理上的准备却更需引起重视。首先家长要给孩子清晰的心理暗示和一定的心理刺激,让孩子能明确地意识到:我和过去不一样,我长大了,我是中学生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不妨刻意为孩子做一件事,如可以安排一次旅行、一次聚会或送一件礼物等,赋予孩子一定的仪式感,能激发孩子对新生活的无限遐想,这对孩子的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有积极作用。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要做到收放自如,这也是家长需调整的心理。在小学升入初中这一时段,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会出现两大误区:一种认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充分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自主行事;一种则认为孩子不经事,事事关心,无微不至。家长应该明白,这一时段孩子的心理变化会很明显,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希望家长能给自己成长的空间,许多事可以自己拿主意了。但事实上,这一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还是非常欠缺,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力还不够成熟。鉴于此,家长的管理和教育应该作适当调整,既要放手让孩子自行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又要在关键处提醒孩子。譬如准备让孩子寄宿的话,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洗涤清理和整理内务等事情。寄宿的头几天,家长不要一天几个电话关心,动不动自己抽空或托熟人到学校探望,或只要孩子一个电话就会大惊小怪赶到学校嘘寒问暖。家长要做到“该放手时要放手”。另一方面,家长还需密切关注孩子,尤其要对孩子的日常细节仔细观察,从小处留意孩子的心理动态,并作及时疏导。还是以寄宿为例,如果和孩子谈及寄宿时,孩子表现得不耐烦或故意回避,家长要认识到这是孩子对寄宿生活的畏惧,应该重视,要认真开导,帮助孩子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孩子能否顺利跨过小学升入初中这道坎,家长的扶持很重要,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大处宏观掌控,小处细致入微。那么,学生在这一时段,应该有哪些心理准备呢?首先,要有角色转变的意识。学生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主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尝试预习一些初中的功课。初中阶段的学习强调主动性,要学会善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学。学生如能认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就能尽早做好思想准备,以适应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其次,要对新的环境怀有憧憬和期待。存有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其实是拥有一份积极的心态。有了这份积极的心态,就会主动容纳接受新的环境,一旦学生踏进中学校园,自然会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熟悉新的环境,这样不仅会消除因身处陌生环境而产生的孤寂和不自在,还能以友好的态度对待身边的小伙伴,有利于学生融入新的集体生活,并能让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感觉轻松自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让孩子过多回忆小学生活,否则容易陷入回忆,而诱发对未来生活的畏惧心理。总之,面对小学升入初中这道坎,孩子应该收拾心情,将过去的成绩珍藏,把过去的失败封存,用自信的微笑面对即将来临的初中生活,一切从头开始。

使出怎样的招数引导孩子更好地适应呢?
英语
小学重在培养学生兴趣 中学阅读量和词汇量加大
目前,中小学英语学科连接性不是特别紧,加上现在小学生接触英语也比较早,只要有一定英语基础,上初中后适应起来比较快。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中学阶段英语学习明显的变化就是阅读量、词汇量加大。比如,小学要求识记词汇量几百个,而中学词汇量要求达到1500-1600个。而且,小学英语学习集中在听说上,中学对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加强,要求听说读写都要掌握,语法学习也更加深入,难度增加,这些对学生都是挑战。
建议初中新生平时可以多看哪槐渣一些英语书籍,课业有余的学生还可以系统学习一门英语教材,比如新概念英语、剑桥英语,这对中学英语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平时应多强化英语的口语运用。
数学
要理解公式的来源 视野要开阔
小学数学考查的只是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公式运算。而初中不仅要学生会运用公式,还要理解公式的来源,会推理公式及运用计算。特别是,初中的几何板块知识更加丰富。小学阶段,学生也接触了几何知识,但只是一些简单概念,中学要在此基础上,知道三角形内角和为什么是180度,理解两直线为什么平行等。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要求加强,需要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强化自学能力。
初一课程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运用,小学五、六年级应用题也会涉及这些知识,只是当时学生都是用算式来解决。初中学习对学生思维要求更广,但是只要学生能掌握这些知识点,解题就很方便。另外,初中知识点扩充了,比如,小学只学习正数,初中还有负数学习,这就要求学生的视野必须开阔。学生在初中数学想拿高分不易,当天内容最好能当天消化理解,做到及时复习预习。
政治
平时多看新闻 并联系所学考点进行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后,怎样才能学好它呢?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事实证明这是不全面的。背诵是必需的,但作为中考科目,近年来考查的更多的是理解与运用。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
对于刚刚升入中学的孩子来说,建议课前要认真预习,将问题罗列出来,使自己在课堂上的“听”与教师的“讲”保持同步,掌握课堂主动权。此外,中考考题内容多与当前时事相联系,学生平时应多看新闻,并试着联系所学考点进行分析,构建知识体系。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同学的做法,总结属于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来说,学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要学会巧妙学习,积极思考。
语文
抓住老师讲的重点知识 善于和别人去交流
语文的“双基”包括“语文基本概念”和“语文基本能力”。小学要求学生要掌握2000到2500字,达到会读会写。很多小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进入初中后就会表现出提笔忘字,或者阅读时读错、字词混淆等情况。语文基本能力不扎实,体现在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赏析能力等方面,会出现阅读时理解不清、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想法。
初中语文对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从试卷分析上可以看出,小学背诵、记忆的内容能占到一半以上,但初中背诵只占20分左右。理解、赏析、写作的内容在初中试卷上明显增多。同时,学生考试的书写量也相比小学有所增加,很多书写能力较差的孩子,考试时就会李悄表现出写得慢、写得乱的情况。
如何在日常的学习中进行小学和初中语文能力的衔接训练呢?建议学生课堂上要抓住老师讲的重点知识,善于和别人去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很多孩子在小学属于接受性的学习,比较被动。小学的学习属于“输入性”学习,只要你记得快就能考得好,但初中属于“输出性”学习,考查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希望孩子在学习上要增强主动性。
地理
不要成为一种负担 轻松学习科普知识
初中地理其实就是科普知识的讲解,对基础要求不是很高,但是需要学生从平时生活中点滴积累。地理与生活衔接密切,学生很爱学,比如人们看太阳为什么是东升西落,其实是地球在自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何辨别方向,如明败果仅以左右区分会遇到怎样的麻烦,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
上课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课本知识点给学生慢慢进行渗透,不能一味求快,尤其初中地理跳跃性大,学生要完全死记硬背地记住知识点也比较难。因此每次课前,老师应结合地理知识提醒孩子们观察每天发生的变化,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去冬持续干旱,降雪来得晚会对植被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等等,尽量拉近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小学生基本没有什么空间概念,而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帮孩子们建立空间概念,对于刚上初中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些不适应。加上课程增多,知识量增大,孩子们有时会不知所措。如果不想把地理课教成一种负担,教师们就应该通过图片等让孩子们轻松地学习地理知识,让孩子们觉得这是一门对生活有用的科目。

相关兴趣推荐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