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的另类猜想(三)第一代人类起源

~ 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Zecharia Sitchin(撒迦利亚·西琴)团队发掘了6000年前的苏美尔文明遗迹,发现了大量的纪事泥板(以下简称泥板)。

在其中的一块泥板上,有一张雕刻着太阳系的星图,图上标有十二个天体。对比现今太阳系星图后发现,除了从古至今人类观测到的日、月、水、金、地球、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系统等十一个行星外,还有一颗是至今人类都没能发现的星球。

因此,西琴在编撰《地球编年史》时提出了一个新假说:太阳系内应该还存在一颗没被发现的大行星,根据后期破译的苏美尔楔形文字记录,他将这颗行星称作Nibiru(英文单词,中文音译尼比鲁)星,苏美尔语中是‘渡船’星的意思。据星图的相对位置测算,尼比鲁星拥有椭圆型公转轨道,轨道长轴远大于短轴,星球在长轴最远端时,比矮行星冥王星距离太阳还要远,而在短轴最靠近太阳时,轨道点处在了地球的附近,轨道的周期约为3600年。

并且泥板上还记载了一个天文事件,具体内容是:‘就像命运的安排,在一次轨道交会中,尼比鲁走得如此接近,以至于它的一颗卫星撞上Tiamat(英文单词,中文译音泰马特)星(以下简称泰星),泰星被撞成了两部分,其中较大的一部分及泰星的卫星,被撞到了现今金星与火星间形成了地球。而另一部分则碎裂成了无数块,成为了一个『锤打成的手镯』’。

除此以外,对尼比鲁星的记载也相当丰富,因星球大气环境被破坏,需要黄金来进行修复,在一次尼比鲁星与 泰星 交汇时,尼比鲁星人阿努纳奇来到了 泰星 淘金。为了获得足够多的劳力,尼比鲁星人利用生物技术制造了苏美人的祖先……

以上考古破译的苏美尔楔形文字记载,给出了一个可以斟酌的空间,第一,出现了两颗新的星球,一颗叫尼比鲁,一颗叫泰马特。第二,太阳系星图有十二颗星。第三,尼比鲁星上有先进的人类阿努纳奇。第四,苏美尔人的祖先是阿努纳奇人创造的,换而言之,阿努纳奇就是苏美尔人的神。

根据纪事惯用的手法,再把以上的情况进行动态组合推演,就会变成苏美尔人想告诉后人一个史实,这是一个另类且合理的古人类起源的进程。

在银河系猎户座旋臂的外侧,有一个类太阳系的恒星系叫尼云系,尼云系的名字来源于星系内的生命行星尼云星。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了一支高度发达的智慧种族阿努纳奇人。漫长的 历史 中,阿努纳奇人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更是掌握了星际航行的能力。

无数年的宇宙岁月,尼云系的主恒星太阳逐渐步入老化,尼云星面临着巨大危机。阿努纳奇人经过不懈 探索 ,发现了同旋臂内测的古太阳系,这是个拥有五颗大行星的新生星系,在星系宜居轨道上,有一颗大小和环境都与尼云星极为相似的行星,上面已诞生了高等级的原生生物。

阿努纳奇人决定举族迁徙到新的星系去,他们制造了十艘非常巨大的星际飞船,又经过十几代人地努力,跨过了浩瀚星空来到新星系的边缘,才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不同于老化后的尼云系,新星系有非常厚密的系壳,系壳内有一个异常的高温区域,阻挡了十艘巨大星际飞船前进的道路。没有了退路,阿努纳奇人只能利用所有的先进手段继续向前,路途上星际飞船损失了九艘,相应族人也逝去了九层,才终于成功的穿过了系壳,迁徙到了新的星球上。

为了纪念曾经的尼云星系,剩余的阿努纳奇人就将新的恒星命名为太阳。为了缅怀为生存、繁衍和迁徙而努力的先贤们,也为了表彰迁徙中唯一剩下的那艘星际飞船,又将这颗宜居星球命名为尼比鲁星(取意为尼云星横渡星际来的船)。

定居后,阿努纳奇人才发现,这颗非常年轻星球的环境,还是和尼云星有点不同,不仅会影响族人的寿命,就连繁衍都出现了问题。不得已,他们制定了两个方面的行动,一是改造星球大气;二是收集新星球原生物种的基因,融入阿努纳奇人的基因序列;

第一项工程尽展缓慢,而第二项工程却完成得非常顺利,不仅让迁徙来的阿努纳奇人提高了环境的适应性,还创造出了一支新人种,这支新人种就是带有尼比鲁星生物基因的新阿努纳奇人(既苏美尔人的最早祖先)。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第一项工程也很快完成,星球环境变得更加安全,随着时间流逝,老、新阿努纳奇人也彻底融合,尼比鲁星的辉煌时代来临了。

尽管尼比鲁星非常巨大,但并没有影响到人类探寻和征服的足迹,其中更有两支人族拓展到了大海的领域,来到了位置极为偏僻的荒海大岛屿上生活(参考第二篇文章的内容)。因为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两支人族在政治、经济、生产等各个领域,都开始漫漫落后于轮形大陆上的人类,甚至连肤色也出现了分化,处于极地的一支皮肤越来越白,而处于尼比鲁星西半球的那支,肤色则变成了黑黄色(苏美尔人的直系祖先)。

人算不如天算,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来临。古太阳系的太阳带着五大行星和厚密的系壳,在猎户臂内测绕着银河旋转前进,在穿过一片致密星云带时,与隐藏其中的一颗恒星插肩而过,最近距离几乎碰到了两个行星系统的系壳。

巨大的引力彻底扰动了系壳的稳定,在太阳系的系壳中,无数的小行星、彗星、矮行星被弹向了内太阳系,好在沿途上的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将这些乱飞的小天体全部阻挡了下来。

但要命的是,一颗名叫泰马特的巨行星带着两个卫星,也在这次的扰动中,从系壳中被推进了太阳系内。巧合的是海王星刚好避了过去,而天王星又刚好进入了不安全距离。

虽受到了天王星的巨大引力牵扯,奈何泰马特的体积太大,轨道的角度又太薄,天王星不仅没能抓住它,还将它彻底抛出了黄道面。而天王星自身也受到了巨大的反作用力,身躯直接倒了下去。

好在经过这一轮的拖拽,泰马特的两颗卫星,终因海王星和天王星的共同引力作用,被同时抓了出来,形成了一个高黄道夹角的双星系统,最终演变成了现在的冥王星系统。

尼比鲁星的悲催就这样被天王星注定了,被推出去的泰马特成功逃开了土星和木星的势力范围,和尼比鲁星插肩撞上,如安排好一样,灾难就这样无情的发生了(详情可以看第一篇的内容)。

当然,这样长剧情的天文事件,以阿努纳奇人的文明发达程度,理应能在第一时间就预警全人类,并且也能够让大部分人躲过去,奈何人类的自负,注定了悲剧的必然。

四大行星清扫漫天陨星的壮丽场面,掩盖了泰马特的轨迹,等发现它的身影却为时已晚,泰马特裹挟的前锋小行星碎片冲入尼比鲁星的大气层,撞毁了中州上层飞船的支撑脚和中间通道,给飞船外壳造成了巨大破坏,飞船受尼比鲁星的引力吸引,向着中州下层地面砸来。

危机时刻,飞船驻留的人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启动飞船向星空升去。要命的是飞船的反重力系统受损严重,本身产生的巨大引力,将轮形大陆周围的海水吸上半空,又倾盆落下。轮形大陆的中州、东神州、北陆洲、南埠州大部都淹没在了滔天的海浪中。大海中除了远在极地和西半球的两个大岛屿幸免遇难,其他岛屿也全部消失。生活在轮形大陆上的阿努纳奇人在这轮灾难中死伤了近七成人口。

还没等剩余的人口缓过气,泰马特又将将大角度斜肩撞上了尼比鲁星,于是“地陷东南、天倾西北”的地狱景象就出现了(具体详情看第一篇)。尼比鲁星瞬间四分五裂,最大的那块翻滚向内太阳系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表面的地壳被撞击力震破,冲击力持续蔓延,推动各个碎裂板块在表面上剧烈滑动,被撞出的星球空洞,在海水和泥沙的坍塌下收缩,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才全部稳定下来,真正的地球诞生了。

这一轮撞击,除了飞上星空的中州上层飞船,以及远在极地和西半球两座岛屿上幸存的人类外,轮形大陆和各个大小岛屿上的阿努纳奇人全部遇难,太阳系第一代古文明毁灭。

灾难过后,太阳系新格局生成,日、水、金、地球(、月)、火星、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冥王系统稳定运转,苏美尔泥板的太阳系十二星图,动态演示过程完结,而地球也开始了新的古文明演化……

已经灭绝的古代十大文明是什么?
答:八个灭绝的古文明一、灭绝的古文明–雷姆力亚大地球上曾经存在三个现在已经沉没的大陆,分别是(穆大陆)、(亚特兰提斯大陆)、(雷姆力亚大陆),它们的位置,分别在现在的大西洋、太平洋与印度洋里。有人认为人类史上,最古老的文明发祥地【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始祖】,很可能就是沉没于印度洋中的雷姆力亚王国。此外,又在另一...

世界不仅有四大古文明,难道还有其他的古文明吗?
答:1900年,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太平洋歌》提出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河流文明时代”,河流文明时代主要有四大文明,分别是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第二个阶段是“内海文明时代”,主要的代表是地中海、波罗的海、阿拉伯海和黄海、渤海等周边文明组成;第三个阶段...

人类文明史多少年
答:亚特兰蒂斯,又称大西洲、大西国,在梵蒂冈城国保存的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的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也有过类似的叙述:“地球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代人类。第一代人类是一代巨人,他们并非这里的居民,而是来自天上。他们毁灭于饥饿。第二代人类毁灭于巨大的火灾。第三代人类就是猿人,他们毁灭于自相残杀。后来...

古代的这个超级文明亚特兰蒂斯,是否存在?
答:虽然听上去很扯,但人类历史上确实有些只言片语可以为这种猜想提供佐证。保存在梵蒂冈的《梵蒂冈城国古抄本》中描述:“地球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代人类。”无独有偶,在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也发现过相似的记载。 据描述,统治地球的第一代人类是巨人,其毁灭与饥饿;第二代人类毁灭与超级火灾;第三代人是猿人,毁灭与自相...

世界上真的存在类似于亚特兰蒂斯这样的超古代文明吗?
答:我们对亚特兰蒂斯的认识开始是来源与一些比较久远的记载。但我的疑问是,如果亚特兰蒂斯是公元前一万年就存在的文明的,被洪水摧毁,为什么会留下记载。那些相信亚特兰蒂斯存在的人认为地球上存在着四代人类:第一代人类是巨人,第二代人类是被火灾所摧毁,第三代人类是猿人,第四代人类毁灭于洪水之中。第...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的异同(城市,主权,社会等级,刑法)
答:它们最大的不同的之处就在于,除了中国以外,其他三个古国都很早的就灭亡了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的古代文明被世界公认为“四大古文明”。但是,四大古文明形成的机制、所走的道路模式、特征都不尽相同。相互间特征异同的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模式的特点与实质。(一)埃及埃及文明起源以尼罗河为...

克里特文明消失的几种猜想分别是谁提出的
答:克里特岛是爱琴海上最大的岛屿,而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起点,尤以富丽堂皇、结构复杂的宫殿建筑闻名。然而,这样一个强大的文明最终却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对此存在多种猜测,有人认为是它被来自小亚细亚的蛮族摧毁,有人认为是与希腊城邦交战的结果,还有人认为可能是遭遇了大地震。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

四大文明古国的各自特点
答: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

我想知道世界六大古文明是什么
答: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上只有五大古文明,没有六大古文明之说。世界五大古文明分别是:1、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文明)2、古埃及文明 3、 印度河文明(哈拉帕文化)4、古印度文明 5、华夏文明(汉族)

关于古希腊文明的资料
答: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年,古代希腊人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为中心,在包括北非、西亚和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的一系列奴隶占有制国家。公元前第2千纪和第1千纪初期的希腊 近代考古发掘揭示,希腊大陆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克里特岛约于公元前第3千纪末出现了青铜文...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