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平均年限法优缺点

固定资产折旧平均年限法优缺点~

优点: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各个时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缺点:由于平均年限法只着重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不考虑固定资产使用的强度和效率,因此,每期折旧费用总是相等的。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生产的产品产量增多,那么每一单位的产品分摊的折旧费用势必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则上升。所以用平均年限法分摊固定资产成本,看似各年平均其实并不均匀。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以下几种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10: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
=0.3298(元/件)
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例1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
=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
=8640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
=52800(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承例11,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1:
表1
年份 尚可使用寿命 原价-净残值 年折旧率 每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1 5 576000 5/15 192000 192000
2 4 576000 4/15 153600 345600
3 3 576000 3/15 115200 460800
4 2 576000 2/15 76800 537600
5 1 576000 l/15 38400 576000

一般常用的是年限平均法

优点:平均使用寿命法,也称为直线法,更适用于每个周期使用程度和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
缺点:由于平均使用寿命方法只关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不考虑固定资产的使用强度和效率,所以每个时期的折旧费用总是相等的。 如果利用率高,产品产量在一定年份增加,每单位产品的折旧费必然会降低,而产品的单位成本也会降低,否则会增加。 因此,使用平均寿命法分配固定资产的成本,似乎每年的平均成本实际上是不平衡的。
拓展资料
1.固定资产有几种折旧方法。 年平均方法直线法,又称直线法,是一种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均匀分配到固定资产预期使用寿命的方法。 该方法计算的每个周期的折旧金额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 -估计净残值率)/估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月折旧金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工作负载法工作负载法是根据实际工作负载计算和提取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金额=固定资产原价/(1 -估计净残值率)/估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金额=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金额固定资产实例10:a公司机器设备原价680000元,估计生产产值2000元,估计净残值率3%,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本机设备的月折旧金额计算如下:单位折旧金额= 680000×(1-3%)/ 2000000 = 0.3298元/件月折旧金额= 34000×0.3298 = 11213.2(元)3。
2.双递减平衡法双递减平衡法是一种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方法,不考虑固定资产预期净剩余价值的直线法的双重折旧率。 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金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的净值不扣除预期的净残值,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金额时,固定资产净值减去预期残值的余额应在折旧期限届满前两年内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2 /估计使用寿命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月折旧金额=年年初固定资产余额×月折旧率例11:B公司有一台原价60万元的机器,估计使用寿命5年,估计净残值率4%。 折
3.旧采用双递减余额法计算,年折旧计算为:第一年折旧= 2 / 5 = 40%,第二年取款折旧金额=(60 - 24万元),第二年取款金额=(60 - 24万元),第三年取款40% = 144000(元) 年数法的总和,也称为总使用寿命法,是将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期净残值的余额逐年减少,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为记。


相关兴趣推荐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