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应用题:某商品的标价为1100元,打8折出售,仍可获利10%,求出商

七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大于0的数叫正数。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④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以用m/n(其中m,n是整数,n≠0)表示有理数。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5 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注意a的范围为1≤a <10。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四舍五入遵从精确到哪一位就从这一位的下一位开始,而不是从数字的末尾往前四舍五入。比如:3.5449精确到0.01就是3.54而不是3.55.

分类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加减
正数与负数→有理数
数轴、相反数 乘除
绝对值、倒数 有理数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律→运算结果→符号/
绝对值
乘方/开方→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精确度

混合运算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系数,单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指的是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即分母中不含有字母,若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其也不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单项数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否是单项式.每个单项式称项,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就是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次数。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这里是次数最高项,其次数是6;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
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与字母前面的系数(≠0)无关。
同类项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二者缺一不可.同类项与系数大小、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合并同类项法则: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字母的升降幂排列: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反)。
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1、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 2、结合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
2.3整式的乘法法则 :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
单项式和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和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4整式的除法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单项式:单项式的次数、系数
分类
多项式:多项式的项数、系数、次数→升降幂排列
列式子→整式
去添括号
整式的加减
合并同类项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注意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抓住三点:
1)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方程是整式方程);
2)化简后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经整理后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1.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整式或分式),等式不变(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不变.
注意:运用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等号两边都要同时变;运用性质2时,一定要注意0这个数.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一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可以省略部分)
了解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的方法,从而证明它是分数,也就是有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一般步骤: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
以上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五个基本步骤,在实际解方程的过程中,五个步骤不一定完全用上,或有些步骤还需要重复使用. 因此,解方程时,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 在解方程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一个整体,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去分母与分母化整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②去括号遵从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不要漏乘括号的项;不要弄错符号;
③移项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符号) 移项要变号;
④不要丢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是同解变形,每一步都是一个方程,不能像计算或化简题那样写能连等的形式.
⑤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化成1 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不要分子、分母搞颠倒

1、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7,求这三个奇数。

2、在日历上任意画一个含有9个数字的方框(3╳3),然后把方框中的9个数字加起来,结果等于90,试求出这9个数字正中间的那个数。

3、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75,求这三个数。

4、小华参加日语培训,为期3天,这3天的和为63,问小华培训的3天是几号?

5、小明今年的生日的前一天,当天和后一天的日期之和是78,小明今年几号过生日?

6、王老师要参加三天培训,这三天恰好在日历的一竖排上且三个数字相连,并且这三个日子的数字之和是36,你知道王老师都要在几号参加培训吗?

7、用一个正方形在某个月的日历上圈出2╳2个数的和为56,这4天分别是几号?

8、如果用一个正方形在某个月的日历上圈出3╳3个数的和为126,则这9天分别是几号?

9、一个数的七分之一与5的差等于最小的正整数,这个数是多少?

10、一个三位数,三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17,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7,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数的3倍,求这三个数。

我变胖了

11、用直径为4厘米的圆钢,铸造三个直径为2厘米,高为16厘米的圆柱形零件,问需要截取多长的圆钢?

12、有一块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铜块,要将它熔化后铸成长2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铜块,铸成后的铜块的高是多少厘米(不计损耗)?

13、一个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7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化成一个圆柱体,其底面直径为20厘米,请求圆柱体的高(π取3.14)

14、用5.2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得长比宽多0.6米,求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为多少米?

15、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3,长比宽长12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16、小圆柱的直径是8厘米,高6厘米,大圆柱的直径是10厘米,并且它的体积是小圆柱体体积的2.5倍,则大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17、要锻造一个半径为5厘米,高为8厘米的圆柱形毛胚,应截取半径为4厘米的圆钢多长?

18、某机器加工厂要锻造一个毛胚,上面是一个直径为20毫米,高为40毫米的圆柱,下面也是一个圆柱,直径为60毫米,高为20毫米,问需要直径为40毫米的圆钢多长?

19用一根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1)使得长方形的长比宽大2.6厘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2)使得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此时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能追上小明吗?

20、甲、乙两人练习100米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如果甲让乙先跑1秒,那么甲经过几秒可以追上乙?

21、甲、乙两人相距285米,相向而行,甲从A地每秒走8米,乙从B地每秒走6米,如果甲先走12米,那么甲出发几秒与乙相遇?

23、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相距750千米的两个机场相向飞行,飞了半小时到达同一中途机场,如果甲飞机的速度是乙飞机的1.5倍,求乙飞机的速度。

24、甲、乙两站相距51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速度为每小时45千米,慢车行驶两小时后,另有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往甲站,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快车开出后几小时与慢车相遇?

25、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流而行9小时到达乙地,原路返回需要11小时才能到达甲地,已知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打折销售

26、商品进价为400元,标价为600元,商店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最低可以打几折出售此商品?

27、某种商品进价为1600元,按标价的8折出售利润率为10%,问它的标价是多少?

28、甲种运动器械进价1200元,按标价1800元的9折出售,乙种跑步器,进价2000元,按标价3200元的8折出售,哪种商品的利润率更高些?

29、某商品的售价780元,为了薄利多销,按售价的9折销售再返还30元礼券,此时仍获利10%,此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

30、一商店把彩电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彩电的进价是2400元,那么彩电的标价是多少元?

31、某商品的标价为165元,若降价以9折出售(即优惠10%),仍可获利10%(相对于进价),那么该商品的进价是多少?

32、某种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如果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而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这种商品的定价为多少元?

33、一套家具按成本加6成定价出售,后来在优惠条件下,按照售价的72%降低价格售出可得6336元,求这套家具的成本是多少元?这套家具售出后可赚多少元?



“希望工程”义演

34、甲、乙两班共90人,期中考试后,由甲班转入乙班4人,这时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80%,问期中考试前两班各有多少人?

35、学校开展植树活动,甲班和乙班共植树31棵,其中甲班植树数比乙班植树数的2倍多一棵,求两班各植树多少棵?

36、我校数学活动小组,女生的人数比男生的人数的2/3少2人,如果女生增加3人,男生减少1人,那么女生的人数比全组人数的1/3多3人,求原来男女生的人数。

37、甲、乙、丙三个粮仓共存粮80吨,已知甲、乙两仓存粮数之比是1:2,乙、丙两仓存粮数之比是1:2.5,求甲、乙、丙三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38、甲、乙、丙三位同学向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捐赠图书,已知他们捐赠的图书数之比为7:5:8,且共捐书200本,问三位同学各捐书多少本?

39、某校七年级举行数学竞赛,80人参加,总平均成绩63分,及格学生平均成绩为72分,不及格学生平均48分,问及格学生有多少人?

40、在全国足球甲级A组的前11轮(场)比赛中,W队保持连续不败,共积23分,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场得1分,那么该队共胜了多少场?

41、一批宿舍,若每间住1人,有10人无处住,若每间住3人,则有10间无人住,那么这批宿舍有多少间,人有多少个?

42、师生共100人去植树,教师每人栽2棵树,学生平均每2人栽1棵树,一共栽了110棵,问教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

10有一块面积为1600平方米的地分成两部分,使它们的面积比为3:5,求每一部分的面积。

41、某队有林场108公顷,牧场54公顷,现在要栽培一种一种新果树,把一部分牧场改为林场,使牧场面积只占林场面积的20%,改为林场的牧场面积是多少公顷?

解:设商品的进价是X元
由题意得
(1+10%)X=1100*0.8
X=800
答:商品的进价是800元

解:设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
x(1+10%)=1100×0.8
解之,得
X=800

解:设进价是X元。
X *(1+10%)=1100 *0。8
1.1x=880
x=800

进价为800.
打八折后为:1100*0.8=880
打八折后仍有10%的利润则次商品进价是:880/1.1=800

解:设此商品的进价是x元。
(1+10%)x=1100×80%
110%x=880
x=800
答:此商品的进价是800元。

7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
答:1.将一批工业最新动态信息输入管理储存网络,甲独做需6小时,乙独做需4小时,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一起做,则甲、乙一起做还需多少小时才能完成工作?解:设甲、乙一起做还需x小时才能完成工作. 根据题意,得 × +( + )x=1 解这个方程,得x= =2小时12分 答:甲、乙...

数学题~初一 一元一次方程
答:1、设挂重物为x千克,那么弹簧长为40+2x厘米,得方程:40+2x=45 2x=5 x=2.5 所以挂重物2.5千克.2、设这本数有x页,得方程:20+(x-20)/2=x-15 (x-20)/2=x-35 x-20=2x-70 x=50 所以这本书有50页.3、设甲团有x人,那么甲团为80-x人,得方程:x=2*(80-x)+5 x=160-...

求七年级上册100道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及答案,不够100也可以越多越好,一...
答:6.某车间有1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在这16名工人中,一部分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的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每加工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若此车间一共获利1440元,求这一天有几个工人加工甲种零件.7.某地区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每千瓦时0.40元,若每月...

求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50道,急!!!
答:25x+y=1200 答案:x=48 y=47 (2) 18x+23y=2303 74x-y=1998 答案:x=27 y=79 (3) 44x+90y=7796 44x+y=3476 答案:x=79 y=48 (4) 76x-66y=4082 30x-y=2940 答案:x=98 y=51 (5) 67x+54y=8546 71x-y=5680 答案:x=80 y=59 (6) 42x-95y=-1410 21x-y=1575 ...

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题数学题求解:
答:2.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x千米。依题意得 x/15+1/3+1/15=x/12 解得x=24 3.设中间的数为x.依题意得 X-7+X+X+7=42 解得X=14,x-7=7,最小的数为7 4.设应先安排X人工作。依题意得 4*x/40+2*1/40*8+8*x/40=1解得x=2 ...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
答: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如下:1、2x+5=17。2、3x-7=20。3、4x-2=18。4、5x+3=23。5、6x-10=32。6、7x+8=50。7、8x-6=30。8、9x-11=44。9、10x+4=74。10、11x-9=66。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建议:一元一次方程的根是满足方程的未知数的值。制定合理的...

初一解一元一次方程
答:初一解一元一次方程如下: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z0)的形式。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题:(用一元一次方程解)
答:解:设第一个数为x,则第二个数为100-x x+3=(100-x)-3 x+3=100-x-3 x+x=100-3-3 2x=94 x=47 第二个数 100-x=100-47=53 答:第一个数为47,第二个数为53.

求七年级上数学解方程题
答:1、由于是一元一次方程 所以2-m=0 m=2 方程为6x-1=0 x=1/6 2、设骡子为x 由于骡子给驴一袋后相等所以驴为x+1+1=x+2 (x+2+1)/(x-1)=2 x=5 骡子为5,驴为7 某人骑自行车以每小时8km的速度由甲地到乙地,返回时因绕路多行了3km,他虽改为每小时9km的速度,但仍比去时...

数学初中上初一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答:5x-(-x)=10 )4、X的四分之三比它的2倍小4(2x-3/4x=4 )(3)甲、乙两个数,甲数比乙数的2倍多1,乙数比甲数小4,求这两个数 解:设甲为x,则乙为x-4 x=2(x-4)+1 x=2x-8+1 x-2x=-7 -x=-7 x=7 x-4=3 所以甲为7,乙为3 ...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