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烧多少天?

~

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较重要,亲朋也要送来些纸、烛。此中还有一个“回煞”(又名“回殃”)仪式。

人死了之后的纪念仪式是很有讲究的。“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断七),共计四十九天。民间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散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有的还有百日,周年。

其中尤以“三七”和“末七”最重要。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也就是“头七”的回魂夜。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在35天-49天正式进入轮回。从人断气到命魂入轮回这段时间,就是佛教所说的“中阴身”。

一、头七习俗:

1.旧俗以为人死后其魂魄犹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阴魂要回家一次,具体时间由道士推算。届时,丧家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地上铺一层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检验死者回来的足迹。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台阶上或插于死者落气之屋的房檐下,据说阴魂见此就会进屋。

2.用土罐装一煮熟了的鸡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贿赂殃神(俗称鸡脚神),让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会儿。这时,一家老少躲得远远的,待规定的时间过去之后,先将一串爆竹丢进屋内,爆完才可以进家。满百日和周年时,还要烧纸祭奠。在人死后的半年或一年时,再给死者做一次道场。

3.民间有“守七”的习俗,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其家属每隔7日要设祭1次,直到49天,第七个七日,俗称“断七”为止。其中以“头七”和“六七”(或“五七”)最为隆重。

4.“头七”晚上祭祀死者,至亲好友厮守通宵,午夜吃“头七馄饨”,派人到他人地里“偷菜”,目的是要被偷之家咒骂,据说骂得越凶,财发得越快。而被偷之家常会察觉近旁人家“烧头七”的隐秘而噤若寒蝉。此俗民间尚存。在死者第五个或第六个七日忌日,其家属请僧侣或道士做法事超度,叫做“六七”,遍请亲友前来参祭。

5.死者已出嫁的女儿,于“六七”的前一天晚,置办三牲、果品前来祭祀,人称“烧六七羹饭”。这祭桌一直设到“六七”忌日的下午。“断七”以后,丧礼才告结束。

6.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死者从去世之日起,在49天内,每隔七天阎王要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头七在家设灵牌,焚香明烛,供献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到坟地化纸钱。

7.“断七”以后,丧礼才告结束。死者彻底与人世断绝关系,再也没有还阳的可能。做完这个仪式,就可以把百花、黑纱等烧掉。

二、民间传说的头七回魂夜五大注意事项:

1.逝者故去后,七七祭日内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也称不上“鬼”。所以,回魂夜一定要缅怀先人,万不可为了家庭琐事,起口舌纷争,让逝者伤心遗憾,留恋红尘,不肯离去。

2.头七的子时,会有牛头马面,大小二鬼,四位阴差鬼兵,护送逝者的魂魄,返还阳间家中。可在家中摆放贡品,但禁忌牛肉、马肉和狗肉,荤素搭配,越丰盛越好,以犒劳答谢四位鬼差,不让其难为打压逝者。

3.子时要在孝房家门口摆放一碗清水和一碗五谷粮,让先人洗去尘埃,消免灾难,避免煞气。次日清晨,清水洒在门口,五谷粮于当天扔于流水处。头七当晚亥时撤下的贡品,纸银票等各路拜金,于十字路口焚化即可,禁食。

4.不要去坟地祭祀。家庙祖先神这天会正式将逝者的阴宅磁场记录在案,莅临巡查,同时也是呼气煞神抓找替身之时。所以,头七这天冒然去坟地祭祀,一则会让家庙神及逝者,贪恋红尘,死等祭祀,压运活人,二则活人避煞。

5.在头七回魂夜这天,家中若有月子人及四眼人,均应回避,以免冲撞逝者及各路阴兵。过了头七之后,先人就要登上望乡台,开始黄泉路之路,一去永不归!

拓展资料:

头七,一种丧殡习俗。习惯上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著也应该要躲入被窝;如果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

根据记载和其他若干资料,学者多认为做七习俗来源于生缘说,大约在佛教传至东汉后到南北朝这段时期内形成,从唐初起突破信众范围,走向世俗化。

为何要规定“七”为忌日?谓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一个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一个“中阴身”阶段,如童子形,在阴间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仍未寻到生缘,则可以更续七日,到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见《瑜珈论》)。所以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须逢七举行超度、祭奠。

这种由佛教“生缘说”催生的做七习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时形成,自然应视作当时佛教盛行的产物。

唐人李翱曾撰《去佛斋说》,对做七习俗及其理论依据予以驳斥,其根据之一便是“伤礼”,不合儒家对人情哀戚的讲求,这也能反证做七本是佛家的事。

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于魂魄回来前,为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便须回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觉,睡不著也要躲入被窝;如果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

亦有说认为人死后魂魄会与“头七”前到处飘荡,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该在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

亦有说认为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头七



人死后一般几天内才能火化
答:3天。告别仪式结束后,遗体将被火化。为了文明、卫生火化,遗体都装入一次性的包装盒(袋)中。包装盒(袋)随遗体一同火化。用于火化遗体的炉子按科技含量高低,分为普通炉和绿色火化炉。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

人去世后,烧纸是烧三天,还是烧七天?
答:具体来说,在亲人去世后的三天内,家人会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包括烧纸钱、烧香烛、供奉饭菜等。在这个过程中,烧纸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因为人们相信纸钱可以帮助他们在阴间生活得更好。而烧七天则是指从亲人去世的那天算起,连续烧七天纸钱。这个传统主要是因为人们认为在去世后的七天内,灵魂仍然...

人死后几天入土
答:3天入土。丧葬习俗:圆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 1: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

人死后一共烧几天纸?
答:一七到七七的说法:指停灵的天数(一七指7天,七七指49天)停灵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而定。人死停灵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不等。生活富裕的家庭,长辈人死可停灵七七四十九天,生活困难的家庭人死后随时出殡。近些年一般都停灵三天,分大三、小三。小三指晚上死时就算一天,大三指晚上死不算一天,而且入殓...

人死以后过一七,二七,三七是什么意思
答:人死后一七、二七、三七是一种丧殡习俗。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习惯上认为...

老人去世烧百天是第99天烧吗
答:老人去世烧百天是第99天烧吗3 为什么人去世后要烧纸 烧纸其实就是烧纸钱,一般都是指被人们焚烧,以敬神佛的纸钱,也是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之一,不过随着岁月流逝,烧纸敬神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现今社会中只有部分地区还在传承。最早烧纸这项习俗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在西域高昌王国旧址等佛国家遗址中都...

人死后第几天烧纸钱?
答:关于七七:去世七周称为七七功德圆满日。讲究为亡者做足功德。凡做任何功德(指一切佛事、法事等),仍以念佛最重要。现代社会人们很少在做法事、念佛。只是进行祭祀、祭拜、烧烧纸钱,了却思念之情。烧纸的目的,是让人逐渐习惯故去的亲人,已经离开自己了。让自己逐渐摆脱对故去的亲人的强烈思念。摆脱对...

死人百日的算法是什么?
答:死人百日的算法是死亡日期加99天。因为死亡当天为第一天,人死后或安葬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个隆重的祭供日,又称百日祭百日烧等,百日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各地做法不同,一般在人死100天后由其家人上坟祭拜,祭拜内容有明烛描香化纸献果品等。死人百日的祭奠 百日祭也叫烧百日,就是人去世100天后...

人死了以后,烧五七纸,为什么要减去儿子天数。
答:这些之中,五七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说死了的人会在这一天回家,最后看看他的家人,然后去投胎,或是去阴司居住.为什么选死了后的第三十五天呢,我们乡下有这样的说法:一开始魂灵浑浑噩噩的,没有离开身体,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等过了一个月,他想起来却发现身体里的骨头都松开了,再也起不来的...

人死后要过几期?
答:人死后祭奠的一期,三期,五期,七期是一种丧殡习俗。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