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有那些~

1.完整地归集与核算成本计算对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2.正确计算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应计入本期成本的费用额。
3.科学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项目、期间以及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保证各种产品成本的准确、及时。成本核算的实质是一种数据信息处理加工的转换过程,即将日常已发生的各种资金的耗费,按一定方法和程序,按照已经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或使用范围进行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的过程。正确、及时地进行成本核算,对于企业开展增产节约和实现高产、优质、低消耗、多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扩展资料
主要原则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而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1、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生产费用,直接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2、发生制造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分配制造费用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期末无余额。
3、月末,结转已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半成品及已提供的劳务,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生产成本”的余额在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产品成本。
二、工业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1、结转制造费用,期末计算成本之前将制造费用余额全部转入生产成本,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成本转出,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结转销售成本,将销售出去的产品的库存成本结转,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扩展资料:
生产成本(production cost)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 贷方登记转入“库存商品”账户的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期末借方余额表示生产过程尚未完工产品的成本, 即期末在产品成本。该账户的明细分类账应按产品品种分别设置。
参考资料:生产成本-百度百科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x0d\x0a\x0d\x0a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x0d\x0a\x0d\x0a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x0d\x0a\x0d\x0a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x0d\x0a\x0d\x0a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x0d\x0a\x0d\x0a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0d\x0a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x0d\x0a  应付工资\x0d\x0a\x0d\x0a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x0d\x0a\x0d\x0a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x0d\x0a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x0d\x0a  应付工资\x0d\x0a\x0d\x0a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x0d\x0a\x0d\x0a  借:制造费用\x0d\x0a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x0d\x0a\x0d\x0a  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x0d\x0a\x0d\x0a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0d\x0a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x0d\x0a  贷:制造费用\x0d\x0a\x0d\x0a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x0d\x0a\x0d\x0a  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x0d\x0a\x0d\x0a  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方法,获取经济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进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x0d\x0a\x0d\x0a  ⒈审查费用发生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虚假成本,有无非生产性费用和扩大成本列支范围等挤占成本的现象;\x0d\x0a\x0d\x0a  ⒉跨期摊销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x0d\x0a\x0d\x0a  ⒊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确。有无未按规定将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情况;\x0d\x0a\x0d\x0a  ⒋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准确。有无任意改变方法少记或多记产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产品成本,人为多计算或少计算产品成本,从而调节利润的情况;\x0d\x0a\x0d\x0a  ⒌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有无影响当期成本情况。\x0d\x0a\x0d\x0a  三、制造成本审查方法\x0d\x0a\x0d\x0a  由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复杂,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纳税审查时,应当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对遵守性的测试,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审查,这样既能降低审查工作量,又能确保审查质量。\x0d\x0a\x0d\x0a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或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x0d\x0a\x0d\x0a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x0d\x0a\x0d\x0a  ⒈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x0d\x0a\x0d\x0a  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凭证,以种类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凭证,作为会计处理依据。\x0d\x0a\x0d\x0a  ⒉完善的簿记制度。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x0d\x0a\x0d\x0a  ⒊严格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和报表之间的核对等。企业建立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利于及时改正会计记录中错误,做到证、账、表三相符。\x0d\x0a\x0d\x0a  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合理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以书面文字形式,作为会计处理方法的依据。\x0d\x0a\x0d\x0a  ⒌定期资产盘点制度。\x0d\x0a\x0d\x0a  对上述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体系可靠程度进行遵守性的调查:\x0d\x0a\x0d\x0a  第一、采用询问法。询问企业是否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表格,将你想要询问的项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对想要问的内容及企业回答,要逐项进行并做好记录,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认识。\x0d\x0a\x0d\x0a  第二、采用抽查法。验证内部控制是否一直在运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核算的正确性。我们可以对上述的询问内容,选择对成本影响最大的项目,抽取样本—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查看,并对企业回答进行核对,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x0d\x0a\x0d\x0a  通过询问和抽查,对被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得出这几种结论:\x0d\x0a\x0d\x0a  第一、依赖程度高。被查企业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应对该环节减少审查的工作量,甚至于可以不查。\x0d\x0a\x0d\x0a  第二、依赖程序一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以对薄弱环节项目进行较为深度的审查。\x0d\x0a\x0d\x0a  第三、依赖程度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数据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无法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制造成本详细审查。\x0d\x0a\x0d\x0a  审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x0d\x0a\x0d\x0a  一按成本项目进行审查\x0d\x0a\x0d\x0a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x0d\x0a\x0d\x0a  ⒈直接材料成本\x0d\x0a\x0d\x0a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x0d\x0a\x0d\x0a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x0d\x0a\x0d\x0a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x0d\x0a\x0d\x0a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x0d\x0a\x0d\x0a  借:在建工程\x0d\x0a  应付福利费\x0d\x0a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x0d\x0a\x0d\x0a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x0d\x0a\x0d\x0a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x0d\x0a\x0d\x0a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x0d\x0a\x0d\x0a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x0d\x0a\x0d\x0a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x0d\x0a\x0d\x0a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x0d\x0a\x0d\x0a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x0d\x0a\x0d\x0a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x0d\x0a\x0d\x0a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x0d\x0a\x0d\x0a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x0d\x0a\x0d\x0a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x0d\x0a\x0d\x0a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x0d\x0a\x0d\x0a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x0d\x0a\x0d\x0a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x0d\x0a\x0d\x0a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x0d\x0a\x0d\x0a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x0d\x0a\x0d\x0a  ⒉直接人工成本\x0d\x0a\x0d\x0a  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x0d\x0a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x0d\x0a  ②选 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x0d\x0a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x0d\x0a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x0d\x0a  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x0d\x0a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x0d\x0a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x0d\x0a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x0d\x0a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x0d\x0a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x0d\x0a  ⒊制造费用成本\x0d\x0a  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x0d\x0a  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内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x0d\x0a  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x0d\x0a  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成本,相应少分配免税产品成本。审查发现此类问题应重新正确计算,作出会计调整。\x0d\x0a\x0d\x0a  二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x0d\x0a\x0d\x0a  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用。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x0d\x0a\x0d\x0a  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x0d\x0a\x0d\x0a  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是否按实际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调增计税利润。\x0d\x0a\x0d\x0a  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x0d\x0a\x0d\x0a  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车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x0d\x0a\x0d\x0a  三审查费用确认的原则\x0d\x0a\x0d\x0a  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费用应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x0d\x0a\x0d\x0a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处理。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按会计期间来正确反映各期的盈亏情况 。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

  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方法,获取经济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进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

  ⒈审查费用发生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虚假成本,有无非生产性费用和扩大成本列支范围等挤占成本的现象;

  ⒉跨期摊销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

  ⒊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确。有无未按规定将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情况;

  ⒋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准确。有无任意改变方法少记或多记产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产品成本,人为多计算或少计算产品成本,从而调节利润的情况;

  ⒌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有无影响当期成本情况。

  三、制造成本审查方法

  由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复杂,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纳税审查时,应当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对遵守性的测试,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审查,这样既能降低审查工作量,又能确保审查质量。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或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⒈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

  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凭证,以种类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凭证,作为会计处理依据。

  ⒉完善的簿记制度。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

  ⒊严格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和报表之间的核对等。企业建立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利于及时改正会计记录中错误,做到证、账、表三相符。

  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合理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以书面文字形式,作为会计处理方法的依据。

  ⒌定期资产盘点制度。

  对上述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体系可靠程度进行遵守性的调查:

  第一、采用询问法。询问企业是否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表格,将你想要询问的项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对想要问的内容及企业回答,要逐项进行并做好记录,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认识。

  第二、采用抽查法。验证内部控制是否一直在运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核算的正确性。我们可以对上述的询问内容,选择对成本影响最大的项目,抽取样本—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查看,并对企业回答进行核对,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通过询问和抽查,对被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得出这几种结论:

  第一、依赖程度高。被查企业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应对该环节减少审查的工作量,甚至于可以不查。

  第二、依赖程序一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以对薄弱环节项目进行较为深度的审查。

  第三、依赖程度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数据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无法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制造成本详细审查。

  审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按成本项目进行审查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
  ②选 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⒊制造费用成本
  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
  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内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
  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
  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成本,相应少分配免税产品成本。审查发现此类问题应重新正确计算,作出会计调整。

  二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用。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

  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是否按实际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调增计税利润。

  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

  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车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

  三审查费用确认的原则

  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费用应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处理。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按会计期间来正确反映各期的盈亏情况 。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怎么做
答: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分步法、分类法、分批法、品种法、ABC成本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分类法是以...

工业会计一般采用哪种成本核算方法
答:1、品种法:以产品成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或不需要划分生产步骤的企业,如发电、自来水、食品、塑料制品等;2、分批法:此时,生产费用在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分配以及费用的汇集程序和方法与上述相同,各批产品...

工业会计的成本核算步骤有哪些
答:先将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账户的所有金额进行归集,然后选定方法,月末结转完工产品 借:产成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建筑施工业常用的会计科目和相关的会计分录 工业成本如何做会计分录?工业成本,又称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经常要处理工业成本的账务问题...

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答:\x0d\x0a\x0d\x0a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x0d\x0a\x0d\x0a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答: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
答: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如下: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收集成本数据 首先,需要收集与成本相关的所有数据,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这些数据可以从企业的各种财务和生产报告中获得。二、确定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成本核算的主体,可以是产品、服务或过程。在确定...

工业企业制造成本核算有哪几种方法
答:(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

工业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答: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发正好相反。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区别:1、先进先出:发出存货计价时,坚持先购进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2、后进先出:发出存货计价时,坚持后购进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上述两种方法均指发出...

求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答:成本核算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五种,望采纳!一、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答:1、品种法。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2、分批法。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设备修造等。3、分步法。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4、分类...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