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低保户的政策有哪些?

农村低保户有哪些优惠政策~

在山东低保户家庭,除了每月220元还会有两种福利,听听你知道吗

三农 农民 农村 农业 2020年农村低保的新标准,主要是这3方面,符合的农民要抓紧

  全国农村低保文件将在两会后出台

  核心提示:民政部副部长要求今年上半年全国完成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至目前,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已达25个。今年全国两会后,将出台有关文件。

  3月7日报道 “今年上半年全国完成农村低保建制”,2007年春节前夕,在福州召开的全国农村低保工作会议上,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提出了全国农村低保建制日程表。

  李立国要求,已制定上报建制方案并进入决策程序的省份要做好实施该项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起步就实行规范化管理,而尚未制定建制方案且未明确建制日程的省份,其民政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方案制定和上报当地政府决策工作。

  去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李立国此次进一步提出日程表的主要考虑是,中央已提出全国建制的要求和中央财政将予以补助这一条件。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已达25个,全国农村低保对象已达1509万人,比2005年底增加684万人,增长82%;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补助金41.6亿元,比2005年年增加16.3亿元,增长64%。

  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国两会后,民政部联合有关部门起草的农村低保政策性文件以及配合财政部研究制定的中央财政补助方案都将正式出台。

  根据各地的经验和有关部门的测算,农村低保标准原则上要围绕国家公布的温饱线(2005年为年人均纯收入683元)来制定,“不低于这条线,但也不能高得太多”。

  李立国说,作为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制度安排,中央对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提法逐步强化,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再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对农村低保制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确定低保对象范围、标准,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这标志着农村低保已基本完成试点探索的过程,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李立国指出,这是继城市低保成功实施以后的又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又一项惠及千百万贫困农民的新举措。

  据记者了解,在已经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农村低保标准。一般来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内陆地区。例如,浙江省确定的农村年低保线接近1800元;福建省自2004年以来是1000元,今年调高到1200元;山西省的平均标准是每人每年676.5元。

  各地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工作机制上,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乡村落实的工作机制;在低保管理方面,各地普遍实行较为严格的对象审批和动态管理制度,规定了“个人申请——村委会评议——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完善了张榜公示、民主监督措施;在落实资金方面,普遍建立地方各级财政分级负责低保资金的投入机制,在各级财政投入的比例上,财政困难省份根据县乡财政薄弱的实际,普遍加大了省级财政的投入力度,经济发达地区则以市、县财政投入为主,部分省份乡镇政府也承担了少部分救助资金;在资金管理上,各省份都对低保资金实行专项管理,纳入社会救济资金支出科目和县级财政部门的社会保障资金专户,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保证了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人。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向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承诺,要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国际组织多年的调查分析,我国农村绝对贫困群体的成因主要有五种:一是因病,二是因残,三是年老体弱,四是缺乏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低下,五是生存条件恶劣。这部分人占我国农村人口的3.5%左右。帮助这部分人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对他们“应保尽保”,是农村低保制度的基本立足点。本报北京3月6日电 (编辑:方方)

农村低保救济贫困群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10:30 新华网

[中南海承诺] 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补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 ---"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篇第六章

[基层调查] 截至2005年12月底,全国共有1534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776.5万农村居民享受低保。半月谈记者在农村贫困人口较多的重庆市进行了最新调查,重庆市先后在南岸区、江北区、九龙坡区等10个区县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工作。

最低"生命线" 护佑农村贫困群体

■ 半月谈记者 徐旭忠

从数年前的"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到如今由点到面全面铺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贫困人群构筑起了一条最低"生命线"。"十一五"期间,随着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农村低保将朝着"应保尽保"的目标继续努力。无疑,这也是中央政府向全体人民承诺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一个具体指标。

农村低保救济了贫困群众,促进了社会和谐

农村低保制度如同"及时雨",深受重庆农村困难群众的欢迎,基层政府开展此项工作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南岸区是重庆市最早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试点工作的地区。2003年7月,南岸区在深入农村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在较为偏远的长生桥、迎龙、广阳、峡口4个农业镇展开试点工作。根据南岸区的低保政策,农村低保标准为800元,即每人每年收入不足8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均可享受低保,由财政资金补足800元,当年就有1014户1575人享受到低保救济,低保金支出33万元。

南岸区民政局副局长邓从国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全区9个镇全部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并且低保标准也由原来的800元提高至1000元。2006年,南岸区计划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1200元。

谈起农村低保的好处,家住南岸区王家坪的80岁的杨秀芬老人眉开眼笑。杨秀芬的老伴已过世多年,现在全家4口人,膝下有3个儿子,大儿子残疾,另外两个儿子,一个患有气管炎,一个患有心脏病。全家人靠责任田维持生活,每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根据低保政策规定,杨秀芬一家每年可得到近2000元的低保金,生活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杨秀芬感激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穷人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重庆市民政局最低生活保障处处长漆治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重庆市对农村五保户和特困户等贫困人群的救济实行不定期不定量的临时救济,存在着保障水平低、操作不规范、工作随意性大等问题。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使对农村贫困人群的救济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截至2005年7月,重庆市已有10个区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享受低保的农村贫困人口为9682户17909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420余万元,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

管理制度体现民主,低保资金全部由财政承担

农村低保实行民主动态管理。漆治建介绍,重庆市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试点工作的地区中,都是以家庭为计算单位,实行"村民申请、村委会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布、镇政府审核、区县民政局审批、年度复查、半年发放"这一民主动态管理模式,低保金的发放实行封闭运行。这种做法能够发挥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得农村低保工作在民主监督下规范运作,透明度高,从根本上做到"应保尽保、不应保不予保"。

保障资金全部由财政负担。重庆市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10个区,放弃了其他部分省市由村集体分担一部分低保保障金的做法,低保保障金全部由财政负担,每年纳入财政预算。除江北区实行低保保障金全部由区财政负担外,其他区低保保障金负担均实行区和乡镇两级财政承担。农村低保实行财政负担的好处,一是保障金有了稳定来源,二是有利于增强乡镇一级政府的责任意识,把好审核关。

重庆市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同时,还多渠道帮助低保对象走出贫困。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区,几乎都制定了一套针对低保对象的扶持政策,如低保对象子女入学学费减免、低保对象就业享受优惠政策等。

三大瓶颈亟待突破

观念瓶颈。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重心在城市,在农村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认识不足的问题。一些区县的干部认为,农村孤寡老人有"五保"制度,农民有自己的责任田,吃饭穿衣有保障,在农村实行低保没有必要。还有的干部认为,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条件尚不具备。

政策瓶颈。重庆市民政局最低生活保障处处长漆治建告诉记者,目前国务院和民政部没有出台关于农村低保制度的规范性文件,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地方政府开展此项工作的难度很大,试点地区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程序不够严格的问题。农村低保工作并没有列入区县政府和部门的考核,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区县积极性不高。

资金瓶颈。重庆市地处西部,经济条件差,困难群体面大,许多区县是"吃饭"财政。目前,重庆市年人均收入在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五保户除外)有55万人,若按低保标准800元计算,保障金补差至少为132元,每年保障金补差至少在7000万元以上。因此,农村低保制度只是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县勉强建立,而对于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的贫困区县来说,开展农村低保工作相当困难。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认为,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当前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严格管理,完善监督,切实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建立。

这个,各个地方的低保政策不一样。你搜索你所在城市的低保政策就是了!

方法是,在百度里搜索:城市名+低保

2023年农村低保户政策有哪些
答:农村低保户政策:申请农村低保待遇条件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具体询问当地民...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村低保户政策有哪些的知识,跟着我一起看看吧。农村低保户政策...

2021年低保户新政策是什么?
答: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也规定享受的各种政策待遇基本不改变,如广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延长免缴保费时间到2022年。何为建档立卡。2014年1月为创新农村扶贫工作机制,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对全国的每个贫困户,在各地排查统计基础上,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逐一建档立卡,一对一制定帮扶措施。

低保户有哪些补贴政策
答:一、取暖救助:对于无法自筹取暖费用的低保户,政府提供一定额度的取暖补贴。在市区,三无对象每户每个取暖期可获得800元补贴,一般对象则给予550元;而在三亮码轿县,三无对象每户给予600元,一般对象给予350元。二、大病医疗救助:符合条件的低保居民,在经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报销后,如有高...

2023年农村低保新政策
答:关于低保政策的最新规定是,在农村满足法定条件的依然可以申请低保,比如是农业户口、家庭成员当中有人丧失了劳动能力,最关键是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都低于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最低标准。对于吸毒赌博的人,家中有商品房等群体,应当取消低保资格。一、低保新政策的规定是什么? (一)农村申请低保要满足这五个条件...

低保政策有哪些内容
答:(四)在农村定居、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混合的家庭,符合本市当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市低保)条件的非农业户口家庭成员,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农业户口家庭成员,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根据本市有关规定,因特殊情况已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农业户口家庭成员,不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三关于农村低保资金实施...

国家对农村低保政策15条是那15条
答:一、 关于农村低保标准 .(一)农村低保标准,根据当地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等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柴)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二)农村低保标准由区县民政局会同财政、农委、统计、物价、经管等部门研究拟定,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并报市民政局备案。(三...

如何申请农村的低保户?低保户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答: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费补贴 有些地区对低保户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费实行全额补贴, 有的只补贴一部分。以怀远县为例,怀远县规定,2021年度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为每人280元,但对低保对象和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6年及以后确认和脱贫的)给予250元定额资助,个人只需缴纳30元。3、大病保险...

关于农村低保户的政策有哪些
答:2、原来的的低保户今年国家政府将重新审核农村低保户情况,对于不符合的低保政策的人一律清除低保范围,把真正的低保户留在惠民政策内,享受国家的福利。3、返贫贫困户农村有部分的贫困在国家扶贫支持仍旧没有摆脱贫困的家庭,经核实情况后,可以再度申请农村低保,再次享受低保政策。4、新贫困户在农村有部分...

农村低保认定是按户还是按人?补助有哪些?2022农村低保政策解读
答:而为了保障这类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我国目前的扶贫政策及福利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可以申请低保。那么农村低保认定是按户还是按人?补助有哪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简单解读一下2022年农村低保的有关政策及规定。农村低保认定是按户还是按人?正所谓“低保户”,那么自然是按照户来进行认定的,...

属于低保户有什么待遇
答:为困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服务。农村低保户就是其中的一大补贴对象,而且还可以享受患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等九种大病专项救治补贴。综上所述,中国的农民低保是为农村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扶贫政策。【法律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七条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