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怎么计算

三伏天,三伏怎么算?~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三伏天计算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时间不同,所以导致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有20天。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两种情况。

所谓三伏天指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其具体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时候。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隔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如果立秋及其后两天出现庚日,则中伏为10天,否则中伏为20天,于是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且大部分年份都是40天。
/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2883721738d3d539b700bc8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2883721738d3d539b700bc8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2883721738d3d539b700bc87"/>

2016年入伏时间:7月17日,初伏时间:8月25日
  2016三伏天开始和结束时间:7月17日、8月25日
  2016年什么时候入伏:2016年7月17日
  2016入伏是几月几日:2016年7月17日
  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
为初伏
10

  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
为中伏
20

  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
为末伏
10

  三伏天怎么算:2016年三伏天时间如何计算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简而言之,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三伏天哪一伏最热
  一般来说,中伏是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加之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中伏时期,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初伏到三伏天怎么计算初伏到三伏天计算方法
答:2、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

数伏天计算方法是什么 数伏天如何计算
答:导语:数伏天气候是比较炎热的,那么,大家知道数伏天计算方法是什么?数伏天如何计算?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数伏天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是古代的天干地支法,民俗“夏至三庚数头伏”,“庚”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第七个...

三伏天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三伏天计算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伏,是避暑...

三伏天是从哪天开始算起的?
答:开始没有固定的时间。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因为庚日不是确定的,因此,每年三伏天的日期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日期以当年的实际情况为准。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是怎么推算的
答:三伏天的计算方法是怎么推算的?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三伏天30天,有些年份三伏天40天的情况。三伏天的计算方法是怎么推算的 第一种算法 三伏天指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夏至后的第3个...

伏天是如何计算的?
答:所以夏天的天数需要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计算。我们知道一共有十个天干,所以可以说每十天就有一个庚日。古人根据五行学说推算的天气变化并不准确,有时会出现一些极端天气。气温最高的天气不一定出现在三伏天,但不可否认的是,三伏天确实是夏季非常炎热的时期,朋友们需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数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怎么算的
答:导语:冬天最冷的时间在冬至之后的,夏天最热的时间则是在夏至之后,在最热的时间里,人们总结了一个名字,伏天。每年数伏天人们都是在空调房里苟延残喘,因此人们对于伏天都特别关注。那么数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三伏天怎么算的吧!数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怎么算的 三伏开始的时间是...

三伏天是怎么算的
答:三伏怎么算,三伏的具体日期是根据天干地支纪日法来推算的,三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初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是立夏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是第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每年入伏的时间是没有固定的,中伏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需要去查历书推算,但是可以通过记住“夏至三庚”...

2021年三伏 三伏天是怎么算的
答:1、初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7月30日,共10天。中伏:2021年7月31日-2021年8月9日,共10天。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2、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地支的数字是12个,“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

三伏天第一天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三伏天第一天就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一天就是初伏(头伏),也就是三伏天的第一天。1、入伏时间计算: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