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期中考试的答案~

采纳告诉你


------------------------------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重新另外起一题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提问勿忘采纳
满意请按答题先后采纳~
谢谢

如对你有所帮助,
请采纳或给予好评,
如有其他疑问,
可以向我求助,
O(∩_∩)O谢谢


亲,请采纳或给予好评哦,O(∩_∩)O谢谢
注:此答案已过验证


诚心为您解答每一个问题!
如您满意请采纳最佳!如有疑问请继续追问!
您的好评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相互学习,一起进步!

应该还有几天吧 好好复习 临时抱佛脚也是很有效果的

2007年下学期七年级(下)科学期中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一初中生体重约为 ( ▲ )
A、4牛 B、40牛 C、400牛 D、4000牛
2.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中属于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

3.下列有关科学量与其单位对应不正确的是 ( ▲ )
A 、速度、米/秒 B、力、牛 C、路程、米 D、力、千克
4.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关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 )

5.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消失了,则下列哪些现象不可能发生:( ▲ )
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 B、我们无法手拿钢笔写字
C、人站在地面上对地面没有压力 D、可以用一根手指推动火车
6.人产生听觉的地方是 ( ▲ )
A、耳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大脑
7.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的是( ▲ )
A、火箭起飞时加速升空 B、跳伞员打开伞后匀速下降
C、篮球被抛起后竖直上升 D、汽车减速驶下一段斜坡
8.暗室中,一束白光透过红色玻璃照射在绿色植物上,你观察到植物的颜色是( ▲ )
A、白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9.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 接通电路, 电铃发出声音, 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掉时, 将发生( ▲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 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不见电铃振动, 但能听到声音
10.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
A、减小物体间的压力 B、鞋底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在轴承的滚珠上加润滑油 D、在手提包的拉链上涂些蜡
11.用撬棒撬石头,如图所示,手握在撬棒的未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部要更容易些;这一过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力的大渣银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不对
12.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D、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13.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 )
A、枯黄的树叶落地 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14. 到游泳池游泳时会有这样的经验,泳池的浅水区看上去好像很浅,但一脚踩举宏下去,会有一种“踏空”的感觉,这是因为泳池的实际深度比看上去要深,原因是( ▲ )
A、发生了光的折射 B、发生了光的反射C、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D、光的传播速度的发生了改变
15.如果没有重力,下来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河水不能流动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面
C、物体没有质量 D、杯子中的水无法倒入嘴里
16. 如图所示,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 表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下列图示中正确的的是( ▲ )

17.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正梁册下左图)。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

18.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一个20牛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对此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0牛 B、汽车没有受到静摩擦力
C、汽车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0牛 D、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于20牛
19.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 )
A、拖拉机在10分钟内行驶了2400米 B、某同学用1分45秒骑自行车行驶了1000米
C、百米赛跑的世界记录是9.85秒 D、汽车在城区行驶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
20.据报道,1999年5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快飘过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正在建设着的一幢高为291.6米的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 )
A、大楼 B、地面 C、观察者自己 D、彩云
21.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
A、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2.下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23.当光由空气斜射入一块平行玻璃砖的时候,如图所示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 )

24.汽车停在公路上,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
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B、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球的吸引力 D、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25.在研究凸透镜成象的实验中,若物体到镜头的距离为15厘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象,则镜头的焦距f应为( ▲ )
A、f>15厘米 B、f<7.5厘米 C、7.5厘米<f <15厘米 D、f=7.5厘米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34分)
26、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 ▲ 能, 在水平路上行驶的汽车具有 ▲ 能,拉开的弓弦具有 ▲ 能。
27、小明和母亲一快到商店买服装,他在平面镜前0.5m处试穿衣服,则在镜中的像离他
次数 入射角 折射角
1 10° 15.1°
2 20° 30.9°
3 30° 48.6°
4 40° 74.6°
▲ 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将 ▲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8、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右表。
⑴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 ▲ 。(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 ▲ 。(选填“玻璃射向空气”或“空气射向玻璃”)。
遇险情急刹车乘客受伤
本报讯 今天清晨6:30,本市5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
29、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是由于大脑 ▲ 中枢疲劳的缘故。
30、阅读方框中的新闻报道,其中出现了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把句中错误之处摘下来,并加以以改正。错误: ▲ ,改成 ▲ 。
甲 乙 丙
时间 14.7s 14.2s 14.3s
31、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记录的时间如下表则三位同学跑得最快的是 ▲ 。
判断理由是 ▲ 。
32.下面是小钟同学写的一篇日记,请你把它填完整:
4月15日 天气:晴
今天吃过晚饭,妈妈去削黄桃给我吃。妈妈削好后,用两个手指捏住递给我,黄桃没有掉下来,这是因为手指和黄桃间有 ▲ 力。吃黄桃时,我把黄桃汁滴到了玻璃台板上,形成一个小小水滴,小水滴中间 ▲ 四周 ▲ (填“厚”或“薄”)。稍稍抬起玻璃台板,透过小水滴,发现下面垫着的报纸的字是正立的,是 ▲ 的(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看到的是 ▲ 像(填“虚”或“实”),这时,小水滴起了 ▲ 镜(选填”凹透”或”凸透”)的作用。
33.如右图所示,砖块A、B的质量均为2千克,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砖块
序号 语句 科学知识
示例 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
1 镜花水月 ▲
2 立竿见影 ▲
B受到重力大小为 ▲ 牛,其施力物体是 ▲ 。
34. 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涵了科学知识.请在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科学知识。
3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先将蜡烛、 ▲ 和
▲ 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在实验时:①某同学只能在光屏下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这是由于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 ▲ 的缘故,如果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只移动烛焰,欲使像移到光屏的中央,应将烛焰向 ▲ 移。②另有一位同学,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则可能的原因是 ▲ 。③再有一位同学在光屏上形成了烛焰清晰的像以后,用不透明的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问:这时光屏上 ( ▲ )
A.像全部消失 B.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C.像的下半部消失 D.仍有整个像,但比原来暗一些
36.一束光线以30度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度。

37. 内耳中的前庭和 ▲ 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移动通信是通过 ▲ 来传递信息的。
38.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图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克。
(1)完成下表:
钩码数(只) 钩码质量 (千克) 钩码受到重力(牛) 钧码受到重力跟质量的比(牛/千克)
1 0.05 0.5 10
2 0.l 1 10
4 0.2 2 ▲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 ▲ 。
(3)若该同学在弹簧秤下挂了6个钩码(在称量范围内),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 。
三、我会画(每小题2分,共6分)
3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球A重60牛,请在图1中画出它所受重力的图示。
40.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为30牛,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压力,如图2所示。
41.根据图3所给的入射光线,请在图3上画出折射光线。

39、 40、 41、

四、我会探究(第43题3分,第44题2分,共5分)
42、下面是七年级某班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的部分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根据研究的内容,你认为他们应当提出的问题是:

(2)建立假说:(根据实验小组提出的猜测1和2,请你再提出第3个猜测)
猜测1:压力大小可能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一个因素;
猜测2:接触面积的大小也可能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一个因素;
猜测3: 。
(3)实验检验:由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探究过程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例如检验上面的猜测2所提出的猜想时,必须控制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需要改变的量是:

43、(1)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射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人的肉眼 (填“能”或“不能”)看见红外线。
(2)三同学欲探究纸片、塑料薄膜、棉布对红外线的阻挡能力,实验过程如下:
使用器材 能完全阻挡信号的最少层数
小柯 纸片 14
小妍 塑料薄膜 20
小玖 棉布 10
小柯在自己家中将纸片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仍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的数量。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的层数,直到遥控器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
小妍在自己家中用塑料薄膜按照与小柯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塑料薄膜的层数。小玖也在自己家中用棉布按照与小柯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棉布的层数。
他们的实验结果右表。于是,他们得出结论:棉布阻挡红外线的能力最强。
他们的研究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写出一个具体的问题,例如:没有选择同一台电视机(同一遥控器)进行实验。)
五、我会算(共1小题,共5分)
车 号: 浙JC—1234
乘车日期: 2006—04—18
上车时间: 10:00
下车时间: 10:05
单 价: 3.00元/公里
里 程: 6.0公里
金 额: 16.00元
44、一次张先生在温岭市区办事,他乘坐的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打印出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4元,单价按超过起步价内路程后开始计算

初一数学(下)期中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A. x≥-1 B. x<5 C. -1≤x<5 D. x≤-1或x>5
2. 若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x>3,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m≥3 B. m<3 C. m=3 D. m≤3
3. 点M(a,b)在第四象限,则N(-a,3-b)一定在(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 将△ABC各顶点的纵坐标加-3,连接这三点所成的三角形是由( )
A. 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5. 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现象的为( )
A. 方向盘的转动 B. 行驶的自行车的车轮的运动
C. 电梯的升降 D. 钟摆的运动
6. 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其中一组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 )
A. 平行 B. 相交 C. 垂直 D. 重合
7. 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 )

8. 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4,则它的周长为( )
A. 10 B. 9或10 C. 10或11 D以上都不对
9. 已知 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其结果是( )

10. 已知方程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的所有解是M的解 B. N的所有的解不是M的解
C. M的解不是N的解 D. M的解是N的解

二. 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 设a>b,用“<”或“>”填空:
5a 5b, -4a -4b, b-3 a-3
2. 不等式2x-1≤3x-4的解集是 .
3. 已知P(m+5,m-2)在y轴上,则m=
4. 点A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是3,则点A的坐标是

5. △ABC中,若a=7cm,b=9cm,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 。
6. △ABC中,若∠A:∠B:∠C=3:2:5,则∠A= ,∠B= ,∠C= .
7. 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
8. 两直线平行,且一对同旁内角之差为90°,则这两个角分别为 和
9. 二元一次方程 的自然数解的个数为
10. 甲乙两人同时解方程组 ,甲正确解得 ,乙抄错了c解得
,则a= ,b= ,c= .

三、解方程或不等式(组)(共14分)
1. 2.
3. 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x-2(1-2x) ≥1
4. 求不等式组 的正整数解.

四、解答题(共26分)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2,0),B(3,0),C(2,3),请在下图中画出三角形,并求出△ABC的面积

2.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红军”缴获“蓝军”的防御工事坐标地图碎片如图所示,依稀可见“蓝军”防空部队所在位置M的坐标是(-2,3),“蓝军”步兵所在位置的坐标N的坐标是(2,3),另有情报得知“蓝军”指挥部所在位置的坐标为(3,-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红军”在图上标出“蓝军”指挥部的准确位置P。

3. 已知:AE‖BD, ∠1=3∠2, ∠2=25°,求∠C的度数.

4. 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为∠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D。
(1)若∠A=80°,求∠BDC与∠BDF的度数?
(2)若∠A=m°, 你能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BDC的度数吗?若能,请表示出来。

5. 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15.5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运货35吨,求1辆大车和1辆小车一次各运货多少吨?

6. 解下列应用题:
(1)把一些书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3本.这些书有多少本?学生有多少人?
(2)为了保护环境,某企业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A、B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下表:
A型 B型
价格(万元/台) 12 10
处理污水量(吨/月) 240 200
经预算,该企业购买设备的资金不高于105万元。
①请你设计该企业有几种购买方案;
②若企业每月产生的污水量为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应选择哪种购买方案?

数学:http://math.hengqian.com/html/2007/5-30/r213747394.shtml
语文:http://www.ttshopping.net/Soft/86/735/2007/20070119266699.html
英语:http://sl.iciba.com/viewthread-40-535926-1.shtml
政治:http://www.eku.cc/xzy/sj/422335.htm
生物:http://www.eku.cc/sw/
历史:http://www.3edu.net/tk/showsoft.asp?softid=88995
地理:http://www.eku.cc/dl/

数学:尘亮http://math.hengqian.com/html/2007/5-30/r213747394.shtml
语文:http://www.ttshopping.net/Soft/86/735/2007/20070119266699.html
英语:棚兄岁http://sl.iciba.com/viewthread-40-535926-1.shtml
政治链睁:http://www.eku.cc/xzy/sj/422335.htm
生物:http://www.eku.cc/sw/
历史:http://www.3edu.net/tk/showsoft.asp?softid=88995
地理:http://www.eku.cc/dl/

一、选一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入相应的序号下。)
春秋时期的鲁国初税亩和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C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氏族公社的形成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建造房屋
*2. 在下列远古人类中,还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 (C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到“小国寡民”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B )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4.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是: (D )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5.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在全国推广最早开始于(D )
A、西周分封时 B、齐桓公称霸时C、商鞅变法时 D、秦始皇统治时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而来 B.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 D.大篆形成于西周的晚期
7 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唤蠢,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C )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普遍推广 C.水利的大量兴修 D. 荒地的不断开垦
*8 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同学们应该查阅(B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庄子》
*9 下列项目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 )
A.兴办“私学 B.“温故而知新” C.“仁”的学说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0.这些变法的最大作用和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后果是(A )
A.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出现了新的阶级,形成了新的阶级关系
C.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
D.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1.造成变法局面出现的根本因素是(C )
A.奴隶已经缺乏劳动兴趣
B.铁制工具出现,生产力显著提高
C.地主阶级迫切要求上升为统治者
D.社会环境优越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演变和发展时期。请根据有关叙述回答12-13题。
*12.对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本质的理解是(B )
A.我国封建经济出现一次飞跃
B.无正义战争,所有战争都是为了掠夺人口和册陪和土地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封建制度诞生和确立
D.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不断举行起义
*13.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剧烈,大国不断兼并小国。为了生存,各国在人才问题上采取几乎相同的态度是(C )
A.把人才当作食客,收养起来 B.心存疑虑,不敢轻易启用人才
C.大胆使用来自他国的人才,进行社会改革
D.将来自他国的人才赶出国门
14.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开始崩溃。这种状况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是(A )
A.各诸侯国普遍实行变法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土地制度已从根本上改变
15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是 ( C )
①种植粟②能制造陶器③种植水稻④挖掘水井⑤发明瓷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⑤
16.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C )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7.在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D )
A.这是一种进步 B.无姿碧所谓进步与退步 C.这是一种退步 D.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
18.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C )
A、尧 B、舜 C、禹 D、启
*19.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 ( D )
A. 人殉 B.人祭 C.人牲 D.殉葬
*20.奴隶主死了,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 ( D )
A. 人殉 B.人牲 C.斩首 D. 祭祀
21.下列关于夏朝社会经济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D )
A. 使用青铜酒器和兵器 B. 用粮食酿造酒C.有雕饰美观的玉器 D.用铁制造农具
*22.《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D )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23.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D )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24.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是 ( C )
①食物太少;②工具简陋;③生活环境险恶;④由母系血统维系的群体不易分开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5.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D )
①采取磨制和钻孔的技术制造石器;②使用弓箭;③懂得人工取火;④按血缘关系组成固定的集体;⑤开始用简单的语言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12分)
27.阅读材料: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孔子 论语(4分)
(2)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他对学生是怎样要求和教育的?(6分)
(3)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2分)

如果你要抄答案的话,建议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学习是为了自己,抄答案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浪费了钱资又无所获。当然察森迟你如果是为了利用答案批改自己败李做的题目的话,建议去书店采购春陪或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一般都会存有答案,只要你说明情况,老师一定会表示理解并提供你所需要的答案的。

(*^__^*) 嘻嘻……还没考呢!星期3.4才考

考完了告诉你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答:淡泊名利 ①坚定坚韧 ②有骨气, 有正义感 ③谦虚谨慎, 尊重师友 ④诚实、老实, 经得起失败更多初一下册语文期中相关试题推荐: 1.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考试测试卷 2.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2017 3.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汇集 4.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5.2017学年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6.2017七...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题
答:39、唐朝时由于___的发明和使用,促使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40、唐朝科举考试的进士科包括___,加试___、杂文,后来杂文专考___,由此推动唐朝成为我国古代___发展的黄金时代。41、唐代物质生活丰富多彩,富于创新,那时不同民族,地区的___和___自然地融入中原文化,体现出帝国自信开放的宏大气度和中华文化的...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以及答案
答: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隋朝再度实现全国的统一是在哪一年?A. 581年 B. 605年 C. 589年 D. 611年 2. 唐朝是在哪一年建立的?A. 626年 B. 618年 C. 581年 D. 589年 3. 唐朝时期,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人教版
答:⑵如图②,若点E.F在BC上,且∠FOC=∠AOC ,OE平分∠BOF.试求∠EOC的度数;⑶在⑵小题的条件下,若左右平行移动AC,如图③,那么 的比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试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⑷在⑶小题的条件下,当∠OEB=∠OCA时,试求∠OCA的度数.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人教版参考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答:七年级(下)数学期中复习测试题\x0d\x0a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x0d\x0a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x0d\x0a(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两直线被第三条...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答: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9.5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脑髓 亘古 炽痛 鲜为人知 嫉妒 磐石 重荷 锲而不舍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hè 然污 huì shùn 息 义愤填 yīng 深suì 喧 xiāo 蝉 tuì 鞠躬尽 cuì 3. 根据原文填空。(9分) ① ,关山度若...

初一下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答:教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中考试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1.在学校里,同学们相互了解、相互激励,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到非常幸福。这种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是( b )A.想念感 B.归属感 C.安全感 D.成就感2.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自己的特长。下列对此认识不正...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以及答案
答: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分裂局面,再度实现全国的统一是在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 2.李渊在隋朝的废墟上建立了唐朝,开启了大唐盛...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答: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请将下面题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 基础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秕谷( bǐ ) 收敛( liǎn ) 确凿( záo ) 脑髓( suǐ )B. 崎岖( qí ) 哺育(bǔ) 踱步( duó ) 喧嚣( xiāo...

初一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答:初一下册数学期中模拟试卷 姓名 一、填空:(每题3分,共30分)1、如果∠A=23°34′,∠B=71°45′,∠A+∠B=___°___′.2、.当x___时,代数式1-3x的值为非负数.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602=___.4、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题设是:___, 结论是___.5、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