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

九华山旃檀林佛教对联~

客堂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谢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地藏殿
明珠照彻天堂路
金锡振开地狱门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睡到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影
想起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佛本一乘根源有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
奉双亲参礼九峰喜今日旃檀林中即便是极乐世界
愿一心长持半偈想当年菩提树下用何等刻苦功夫

上联:九华山佛门圣地,五一节挥戈动武。
下联:八卦楼遁甲奇人,双十日点石成金。

  • 〖西天竺庵楹联〗

    抖落江南千树雪;
    托出佛国一片春。

    画帘萧声偕燕语;
    春山花影追莺歌。

  • 〖聚龙庵楹联〗

山行天地气;
水藏日月光。

烟笼五色云;
佛照九华山。

世间百样人,必行善恶事;
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

〖天池庵楹联〗

心清水现月;
意净天无云。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天池庵
清净庄严超众圣;
慈悲善舍度群伦。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天池庵
天上人间,暮鼓晨钟空黑障;
池旁涧侧,春花秋月况红尘。
--刘子荫题安徽省九华山天池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观音庵楹联

〖观音庵楹联〗
〖东崖钟楼--观音庵〗 东岩方舫旁即东崖钟楼。东崖钟楼又称“幽冥钟亭”。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座落于斗鸡岩峰顶,1983年重修,为六角形两层楼阁,底层悬3吨重的巨型钟楼,有 僧人住在亭内,昼夜撞钟。每当僧人撞钟祈祷时,钟声似在天上轰鸣,震动八方,响彻方圆几十里。东崖钟楼临近,有东崖禅寺、观音庵、九子寺等景。观音庵又称 “天柱庵”,始建于宋,庵内存摩岩观音大士石刻像,即“飞来观音”。朝过观音,继续前行,可到百岁宫及新建的五百罗汉堂。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无须我大慈大悲。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观音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大厦庵楹联

〖大厦庵楹联〗
竹带南海露;
花沾极乐香。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大厦庵
说来有法原无法;
参透非空却是空。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大厦庵
心台圆明涵慧镜;
法语精通生莲花。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大厦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翠云庵楹联

〖翠云庵楹联〗
法力无边三乘妙谛;
龙光普照四方善人。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翠云庵
法相长留,大乘功成九转;
龙神默运,真空道证六通。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翠云庵
卅六层刀剑森严,仗法雨三乘永超苦海;
四十里袈裟围绕,借昙云一朵长护名山。
--徐大章题安徽省九华山翠云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九莲庵楹联

〖九莲庵楹联〗
赏花醉幽径;
枕月卧青松。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九莲庵
轻拈琴弦,叮咚有声弹一曲,共足下五溪和唱;
净燃檀香,灼灿生光点三炷,与眼前九华同芳。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九莲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德永庵楹联

〖德永庵楹联〗
禅关尘埃浅;
佛门功德深。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德永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复兴庵楹联

〖复兴庵楹联〗
云连螺髻岩前碧;
天在芙蓉顶上青。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复兴庵
乐邦易到、净业易行,一念横超,各教乘推为胜异;
人生难得、佛法难兴,三心圆发,诸善信务要惟真。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复兴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双峰庵楹联

〖双峰庵楹联〗
山顶茅庐月;
案图佛国诗。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双峰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百岁宫下院楹联

〖百岁宫下院楹联〗
〖百岁宫下院〗 《九华山史话》书中明确写著“清末时被战火毁坏”,有八处已半废,如百岁宫下院、阴堂、立庵等,通慧庵仅存部分屋舍,回香阁仅存角屋,而东岩下院仅存后殿。2002年9月1日上午,在九华山九华街化城广场举行了庙会开幕式上,同时进行了百岁宫下院落成典礼暨开光仪式,开始牟外接待佛教信徒、香客和游客。
一朵异香留客久;
满窗清气逼人多。
--吴襄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下院
进来都是有缘客;
归去何须别看山。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下院
东阁吟风香满座;
西湖踏月影横桥。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下院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百岁宫楹联

〖百岁宫楹联〗
〖百岁宫〗 百岁宫又 名万年禅寺,坐落在九华山海拔871米高的插霄峰上,殿宇巍峨,可容纳5000人。明代万历年间,无暇禅师在此结茅而居,摘食野果,寿百余岁,逝前入缸, 嘱弟子三年后启之。如期揭视,颜色如生,时人建建纪念。百岁宫五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院、斋堂、僧舍、客房和东司(厕所)为一整体,没有单体建 筑的配置,远观恰似通天拔地的古城堡。这种形制在我国现存寺庙建筑中极为少见。百岁宫的布局,充分利用由南向北下跌的坡势,楼层由低爬高,层层上升,形成 曲折幽深、恢宏多变的迷宫。从山门正面看大殿,它只是一层楼,而大殿东侧的厢房是两层楼,通高只有10米。但从它的后门看,东侧墙高达55米,为五层楼。 而屋顶只是一个完整的皖南民居式有天井的四落水顶。大殿宽19米,进深14米,中有“九龙戏珠”藻井;佛龛则因地就势筑在长4.5米、高2米的岩石上;由 大殿侧门可进入同一楼层的肉身殿,殿前有一天井,下建蓄水池,兼作取水灭火之用途;肉身殿后则为佛堂和僧舍。它的4个楼层内有巨岩横陈,有磐石镶嵌,岩石 与建筑、建筑与山峰有机结合,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百岁宫建于明代,清末民初屡次修葺、扩建。为九华“四大丛林”之一。建筑面积2987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护国万年寺;
钦赐百岁宫。
--明崇祯皇帝·朱由检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
百炼见道果;
岁久现佛身。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
百岁光阴尘梦短;
九华香火佛缘深。
--潘力生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
钟声传三千界内;
佛法扬万亿国中。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钟殿
大道无私培福德;
悲心救苦降吉祥。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大殿
是大英雄能觉悟;
为诸菩萨振刚维。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大殿
永护僧伽登千地;
长持宝杵应三洲。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大殿
体抛世谛求真谛;
须识凡心即佛心。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大殿
享念理念唯一念;
佛心人心无二心。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大殿
宝幛时护曼陀雨;
金界常涵般若珠。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大殿
养成大拙方为巧;
学到真愚始知贤。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大殿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地藏殿
明珠照彻天堂路;
金锡振开地狱门。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地藏殿
香阁峙中流,万众恒河自在;
慈灯悬彼岸,千年报答常明。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大殿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谢;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客堂
睡到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影;
想起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地藏殿
三洲感应难思,汝有志修我必护法;
一杵威神可畏,人无邪念自能降魔。
--佚名题安徽省发和华山百岁宫韦驮殿
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
佛本一乘,根源有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地藏殿
庵超摘星,继改万年禅寺,终以百岁宫称,间峭壁岭楼,历尽沧桑几许,看芙蓉捧日,竹海堆云、飞瀑弄珠、神光显像、天心留胜赏,又奚必宝藏莲花,为善最乐、敕封匾濒、血写经方,盛世此登临,入画前途,不念弥陀堪解脱;
人攀绝顶,频呼几壑松涛,了却三生梦幻,蹑钟亭崖迹,搜来往事如何,叹宴坐阳明、结茅海玉、洞中伏虎、鳝穴炊泥、佛意在苍生,莫若去十王峰上,一剑锋横、家国为怀、风霜砺志,闲情快收拾,玩山今日,且凭南无颂清平。
--刘子荫题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大殿(84+84=168字)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九华莲社楹联

〖九华莲社楹联〗
〖闵园景区--九华莲社〗 闵园景区位于九华山风景区中心部位,紧邻九华街景区,由上闵园、中闵园、下闵园三部分构成,面积约6平方公里。清澈见底、蜿蜒流淌的龙溪河纵贯闵园,景区 遍生松、杉、毛竹,珍贵树种有青钱柳、金钱松、珙桐、楠木等,富产灵芝、黄精、何首乌、丹皮、石蒜、黄莲、还魂草等野生药材,尤以大面积的“闵园竹海”和 “天下第一奇松”--凤凰松最为诱人。从祗园寺南行便是回香阁,由回香阁到慧居寺这一片为闵园景区。这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山庄田园的秀 美,又有莲花佛国的神秘。深山密林之中,九华莲社、大悲莲社、心愿茅篷、接引庵、香山茅篷、净修茅篷、莲宗精舍、慈佛精舍、潮音精舍等20余座尼庵群或隐 或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环境十分幽静,四季凉爽,空气清新,是疗养、度假、著述的佳境。主要景点有龙溪、怪石、竹海、凤凰老松、华严洞等。
黄金臂昼夜常垂,惟许行人独委;
白玉毫古今不味,全凭愿者承当。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九华莲社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净修茅庵楹联

〖净修茅庵楹联〗
一轮圆具;
万法总持。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净修茅庵
慈云护宝幡;
宝筏渡迷津。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净修茅庵
境寂闻天 籁;
山空转法 轮。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净修茅庵
难把尘凡皈法界;
提将苦海入香花。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净修茅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一宿庵楹联

〖一宿庵楹联〗
鸟寂林中三更月;
涛声山外十里雷。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一宿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回龙庵楹联

〖回龙庵楹联〗
九里春风香宛宛;
六桥夜雨意绵绵。
--吴襄题安徽省九华山回龙庵
列五行而炎上,居八卦而虚中,当年攒木利民,回禄祝融俱降福;
披六泉之清霞,浥名庵之回龙,此日拈花献佛,荷池莲沼尽生辉。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回龙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莲花庵楹联

〖莲花庵楹联〗
深山野谷习芳性;
枯木寒林见禅心。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莲花庵
会祝长生,十宝花添十样锦;
朝临福地,九郎香荐九华山。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莲花庵
菩萨纵慈善,善恶一毫难假借;
冥王虽猛烈,死生历劫尽公平。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莲花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通慧庵楹联

〖通慧庵楹联〗
〖通慧庵〗 通慧庵座落于九华山东崖西麓,九华街东。今住持尼圣初。通慧庵的右侧是通慧禅林,住持尼思尚。通慧庵的后面是通慧寺,住持僧本旺。相传明末一进士入清后至 九华山为僧,法号诵林,于此筑室禅修,不事募化,自食其力。与东崖“天籁轩”吴文简公(即吴襄)十分友契,酬唱诗文。
佛法深似海;
禅门第一家。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通慧庵
通法界,无边际;
慧真如,究竟空。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通慧庵
不用三祗修福慧;
但将六字出乾坤。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通慧庵
两酌苍煌秋放鹤;
一籁凉月夜扬琴。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通慧庵
通篇妙理虚空小;
慧契真如法界宽。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通慧庵
念而无念归真念;
心不住心即净心。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通慧庵
守口修身常摄意;
精勤念佛报诸恩。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通慧庵
念佛宏名,无念而念三摩地;
悟空法界,非空即空九品莲。
--释本旺题安徽省九华山通慧庵
通道上天台,过此勇攀万佛在;
慧才皈地藏,于彼先看一心诚。
--刘子荫题安徽省九华山通慧庵
通观今古慧才,一代风骚百衲本;
慧审古今通理,百年世事一天罗。
--刘子荫题安徽省九华山通慧庵
名山独冠东南,无点善心难列坐;
胜境常留宇宙,有些诚意许来朝。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通慧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长生庵楹联

〖长生庵楹联〗
僧房画留客;
佛炉篆炼香。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长生庵
身藏法术救冥国;
座拥莲花拂尘埃。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长生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松树庵楹联

〖松树庵楹联〗
〖松树庵、天台寺下院真身显现〗 继九华山脚下青阳县杜村乡龙村松树庵于2002年冬启缸出现一尊真身菩萨释宽德后,2003年8月19日(农历七月廿二日)天台寺下院关圣殿又出现了一具 真身,真身名叫释普文,是迄今为止九华山出现的第十四尊真身。释普文,俗名方长生,籍贯福建省六安人,生于1923年,因父亲出家为僧,他于1931年8 岁在青阳县庙前关圣殿出家,10岁随父到九华山天台寺常住,1940年日寇入侵,他毅然报名参加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前线担任战地卫生员,抗日战争胜利 后,释普文仍回天台寺为僧。随着年龄增长,释普文主要以医为主,广结善缘。年近80岁仍常回天台寺常住。释普文2000年农历正月廿二日在庙前关圣殿圆 寂,享年86岁。按照佛教礼仪封缸3年6个月之后,于2003年8月19日(农历七月廿二日)启缸,发现释普文栩栩如生,启缸时近万人到场观光,目睹了释 普文真身菩萨的真容。据史料记载,九华山开山以来共有14尊真身,这些真身享年最小的是62岁,最大为110岁,其中80岁至90岁为其中最多。
夜静林涛传天语;
月明山春动画心。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松树庵
空中阴雾呈云海;
塔顶晴光映紫霞。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松树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接引庵楹联

〖接引庵楹联〗
〖接引庵〗 从回香阁缓步上坡,沿悬崖上的石板山道拾级而下,至龙溪,便到了接引庵。庵前有亭,亭东南有横跨龙溪的“通天桥”。过了通天桥,一路漫步有莲花庵、心愿茅 篷、潮音精舍、安乐堂、观音峰下院、光明茅篷、大悲篷社等10座庵堂精舍,接引众人。接引庵殿堂虽小,但庙内极其清净,佛像庄严,从早到晚,钟鼓交参,法 器长鸣,经声不断。
面山筑佛殿;
背水立观音。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接引庵
接上修行路;
引开方便门。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接引庵
接君来佛地;
引尔入三昧。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接引庵
云封天际路;
烟锁梵宫楼。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接引庵
松柏掩古寺;
祥云绕佛城。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接引庵
知足心常乐;
无私梦亦香。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接引庵
欲上天台由此起;
休惊梯道辍其登。
--方在华题安徽省九华山接引庵
有意烧香,何须苦朝南海;
诚心拜佛,此处即是西天。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接引庵
接雅士文人,绘书凤凰古松;
引善男信女,朝拜天台宝刹。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接引庵接引亭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净土庵楹联

〖净土庵楹联〗
上佛堂光明世界;
净土庵乐在其中。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净土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龙庵楹联

〖龙庵楹联〗
猿啼古洞落烟月;
龙下天池醒水云。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龙庵
相看法雨慈云得大自在;
验取晨钟暮鼓其广设施。
--佚名安徽省九华山龙庵
无事渡溪桥,洗钵归来云满袖;
有缘修法界,谈经空处雨飞花。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龙庵
肯 出家心,说什么万缘皆断;
欲求超世法,除非是一念不生。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龙庵
抚掌笑春风,丈室间中空世界;
抬眼望明月,九霄高处见禅心。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龙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立庵楹联

〖立庵楹联〗
〖立庵〗 立庵座落在天台山西麓、中闵园东。原名定慧庵,始建于清代,为清康熙年间化城寺东宇寮房之一。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年间往持僧开宗重建,清末住持僧仁琳 扩修。1931年住持僧瑞祥扩建殿宇,1938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殿,扩充寮房,安禅接众,始具丛林规模,易名慧居禅寺,后再易今名。“文化大革命” 中佛像被毁,1982年重修殿宇。1988年所有佛像上漆、贴金。该寺背倚高山,面临生海,环境十分幽美。建筑面积1001平方米。寺内十八罗汉及菩萨塑 像造型优美,神态逼真。现为九华山佛教协会住址,为全国重点寺院。
无畏力寻声救苦;
大悲心说法随机。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立庵 
圆明天启莲池会;
念佛往生极乐邦。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立庵
念佛自然得见佛;
求生决定可往生。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立庵
慧根夙植菩提种;
觉树恒开功德花。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立庵
世事绝卓无人问;
人生梦幻有谁知。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立庵
性定魔伏朝朝乐;
妄念不起处处安。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立庵
以一念而除众苦;
登九品可证三摩。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立庵
阅历深时知世态;
功夫悟后见天真。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立庵
忠直诚心,和平处世;
慈悲济物,道德立身。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立庵
笑能引和,静能生悟;
仰以察古,俯以观今。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立庵
凤岭龙岩,三春报秀;
仙峰佛峡,万古流芳。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立庵
都摄六根,净念相随;
高登九品,大愿方成。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立庵
足下起祥云,互此间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虑,坐定后消多少痴迷。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立庵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念佛堂楹联

〖念佛堂楹联〗
拔云窥恨海;
焚香悟天机。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念佛堂
念佛念心心念佛;
修行修性性修行。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念佛堂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下禅堂楹联

〖下禅堂楹联〗
〖太白书堂--下禅堂〗 唐天宝末年(约755年)李白游江汉,受友人青阳县令韦仲堪的邀请,曾卜居于九华山龙女泉侧。南宋嘉熙初(约1273年),青阳县令蔡元龙访求遗迹,始创 太白书堂于化城寺之东侧。明朝永乐年间(1403-1412年),邑人柯志洪、吴献与僧德侃重修,人称“太白祠”。隆庆三年(1569年)毁于火。万历五 年(1577年)青阳县知县苏万民访旧址,在化城寺僧房后重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知县蔡立身阅旧址狭隘,乃相地于东崖之下,重建祠宇3间,东南 两厢,并移石坊于祠前。天启三年(1623年)县令李如桂又徒建于下禅堂(阴骘堂)侧,后废。青康熙五年(1666年)迁回东崖原址。1925年姜孝维所 著《九华指南》一书,登有“太白书堂”照片,平瓦房三间,西赂,前有砖坊。抗日战争中被炸毁。1988年,九华山管理处又恢复重建,基本保持原貌,已成为 九华山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掩泪悲千古;
破涕笑一瞬。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下禅堂
天外清秋度明月;
人间撒雨结浮云。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下禅堂

九华山佛教圣地对联-上禅堂楹联

〖上禅堂楹联〗
〖上禅堂〗 上禅堂位于神光岭的半山腰上、玉身宝殿下,原名景德堂,属全国重点寺院。清代康熙时(1622-1722年)改今名,今存大殿等。寺周云树映带,泉水萦 绕。山门开在东山墙,与众不同。前有照壁一道,宛若平台小院隔离市井。山门上接一披间,既为弥勒殿。大殿由两个厅堂并逢,四落水屋顶,中有天井。高10 米,宽14米,进深28米。大殿南对韦陀殿,韦陀殿高0.7米,第二级韦陀殿比客房高出5.5米。而客房与韦陀殿同一水平线下为一个楼层,其上两个楼层高 10米,大殿横梁,额枋,柱头精雕细刻,为八仙人物、鸟兽图案。该寺为砖木结构,系清代建筑。建筑面积1280余平方米。寺旁有金沙泉、金钱树等与李白有关的景点。
寻奇出后径;
览胜倚前檐。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上禅堂
梅花夜浮香雪海;
桂风秋散花雨天。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上禅堂
轩环水石屏三面;
窗展翡翠带新妆。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上禅堂
九朵鞭蓉生绝艳;
百屏翡翠带新妆。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上禅堂
钱树落花仙买酒;
金河涵月佛吟诗。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上禅堂
佛 日高悬光明世界;
法 轮大转普利人天。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上禅堂山门
梦残五更天,几杵钟声敲不破;
神游三宝地,半山云影去无踪。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上禅堂
除旋荼罗障碍,放开眼底光明,对慈实相庄严,才看透大千世界;
论众檀越信心,须要脚跟稳定,到此禅关渡过,方许入不二法门。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上禅堂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无须我大慈大悲。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观音庵
心清水现月;
意净天无云。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天池庵

清净庄严超众圣;
慈悲善舍度群伦。
——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天池庵

天上人间,暮鼓晨钟空黑障;
池旁涧侧,春花秋月况红尘。
——刘子荫题安徽省九华山天池庵

神奇领秀地
大愿九华山

九华山经典的对联大全集锦
答: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 安徽九华山平坦寺 护国万年寺 钦赐百岁宫 九华山:崇祯题百岁宫 清华真佛地 庄严古洞天 安徽九华山华严洞 山行天地气 水藏日月光 安徽九华山聚龙庵 寺小藏宋额 松古忆唐僧 安徽九华山福渡寺 寺小通幽处 山ai得旷观 安徽九华山净信寺 到底仙山不俗 毕竟佛法无边 安徽...

九华山佛门圣地,五一节挥戈动武。求下两句对联。
答:上联:九华山佛门圣地,五一节挥戈动武。下联:八卦楼遁甲奇人,双十日点石成金。

安徽九华山风景区名胜古迹对联大全
答:【上联】寺小通幽处【下联】山矮得旷观——安徽九华山净信寺【上联】一杵威神可畏人无邪念自能降魔【下联】三洲感应难思汝有志修我必护法——安徽九华山旃檀林(韦驮殿)【上联】到底仙山不俗【下联】毕竟佛法无边——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上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下联】四大本空五...

九华山旃檀林佛教对联
答:地藏殿 明珠照彻天堂路 金锡振开地狱门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睡到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影 想起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佛本一乘根源有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 奉双亲参礼九峰喜今日旃檀林中即便是极乐世界 愿一心长持半偈想当年菩提树下用何等...

描写九华山佛教言语
答:一念无生归净土;反本归真登莲池。——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 慧能说法花常笑;深慕名师客远来。——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 六道三涂闻妙谛;四生十类沐慈恩。——佚名题安徽省九华山旃檀林客堂 佛法如春宏...

《笔记、诗话、对联·安徽九华山九华寺联》原文与赏析
答:《笔记、诗话、对联·安徽九华山九华寺联》原文与赏析 佚 名 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全联语意从 “名山”兴起,仙、佛对比,上联写仙、下联写佛,而旨在赋禅,旨在阐扬 “真佛只说家常” 的佛家之道。妙在 “家常” 二字。联语中的 “家常” 绝非 “俗家”(与佛家相对而言)所说的...

佛殿大门对联
答:到底仙山不俗 毕竟佛法无边 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凡事付之一笑 于人无所不容 山西五台山(弥勒殿) 干青云而直上 障百川以东之 四川乐山大佛寺(山门) 荷担如来家业 依持圆觉伽蓝 (佛教庆贺联-升座) 净门一尘不染 土寺五戒森严 海南万宁净土寺寺门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横披严于律己 千般救苦胸怀 一...

求九华山寺庙对联?
答:九华山中无神仙,精进修行道自现。

有“青龙”二字的佛教对联?
答:佛说法时白鹿衔花猿献果 僧谈经处青龙侧耳虎低头 安徽九华山甘露寺 大雄宝殿 对联

佛教寺庙对联/佛教寺庙对联
答:晋宋开山天台门户 齐梁造像越国敦煌 苏局仙题新昌大佛寺牌楼 开蟠桃花祝无量寿 证菩提果观自在心 佛教庆贺联-寿僧 看破幻影必然自在 放下劳尘果真逍遥 安徽九华山双溪讲寺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灵山初地捷足先登 山西五台山(戒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乐邦有路起信即生 印光大师:弥陀联 理哲家...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