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劳动保障监察办法

《安徽省劳动保障监察办法》规定的劳动保障监察重点是什么?~

《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以下行为是劳动保障监察的重点:  1、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的;  2、扣押招用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  3、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4、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  5、不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6、违反国家规定廷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  7、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8、拒不支付或者不按标准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和节假日加班工资报酬的;  9、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10、违反女职工、未成年工、残疾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  11、使用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相应技术式种的;  12、不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  13、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规定的;  14、其他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安徽省劳动保障监察办法》第二十六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并无偿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 【摘要】
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用信息查询涵【提问】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安徽省劳动保障监察办法》第二十六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并无偿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 【回答】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对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监察,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劳动保障监察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符合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条件的组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时,应当接受本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执法监督。

  前款规定的组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二)具有熟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三)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与劳动保障监察有关的工作。第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中的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依法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并取得执法资格。第六条 各级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各级工会组织依法履行职能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予以支持、协助,用人单位应当配合。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查处重大违法行为或组织专项执法检查时,应当邀请同级工会组织派员参加。第二章 劳动保障监察职责第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和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投诉、举报;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第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就《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重点查处下列违法行为:

  (一)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的;

  (二)用人单位扣押招用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

  (三)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四)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

  (五)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六)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

  (七)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八)用人单位拒不支付或者不按标准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和节假日加班工资报酬的;

  (九)用人单位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十)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未成年工、残疾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

  (十一)用人单位使用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相应技术工种的;

  (十二)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

  (十三)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规定的;

  (十四)其他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第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从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新闻单位、企事业等单位聘请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第十条 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反映、转递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检举、控告;

  (四)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开展专项检查、诚信评价、重大案件讨论等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安徽省工资支付规定
答:第三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第四条 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应当遵循诚实信用、按时足额的原则,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资支付活动的...

安安徽省亳州市2016年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处理办法有哪些
答:工资按月发放,隔月发放违法,本月工资下月发合法。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提出辞职,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

安徽省合肥市劳动局电话多少?
答: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投诉电话: 0551-63536315 2009年11月2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组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将市人事局的有关职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再保留市人事局、市...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答:13删除63 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市政府1993.9.211993.9.21第4-6、10、11、18条生活垃圾废弃物64皖政[2004]3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省政府2004.5.92004.5.94-8、11、13、14 65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劳动保障监察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 2008.7.15全部 66 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 1988.6.211988.9...

安徽省毫州市涡阳县劳动局投诉电话
答: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所需要材料如下:(1)投诉应当由投诉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投诉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①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以及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情况;②劳动...

合肥美的冰箱厂想不到竟然是个黑工厂,每天早上7点晚上6点下班,起早...
答:注册资本: 9210.987300万美元 成立日期: 1996年09月01日 营业期限自: 1996年09月01日 营业期限至: 2046年08月31日 登记机关: 合肥市高新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核准日期: 2014年03月19日 登记状态: 存续(在营、开业、在册)住所: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669号 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书 投诉人...

阜阳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阜阳市最低工资标准定义及包括保险
答:目前,仍有部分群体如保洁人员等,工资较低。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低工资群体是一种保障。《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除此之外,《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也有相同...

公司劳动用工自查报告
答: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公司劳动用工自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劳动用工自查报告1 我公司作为一个长期用人单位,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在下一年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提高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省、市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

如何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答: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重视,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成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任务。安徽省霍山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县劳动保障、建设、工会等部门加强协调和配合,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大清欠力度,截至2005年底,已累计清理...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主要职责
答:(三)负责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就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拟订就业援助制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四)统筹建立覆盖全省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拟订城乡...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