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钢笔字要注意什么

写钢笔字应注意什么?~

一、写字的姿势:写字的姿势,常被同学们忽视,这是不对的。须知:写字时,身体的姿势如果正确,不仅有利于写好字,而且还有益于身心健康。坐着写字,要上身端正,两脚自然地平踏地面,右手执笔,左臂横案,双目注视笔尖,具体要求是:头正、肩平、身正、臂开、足安。头正——头部端正,微向前倾,脖子不要歪邪,也不要把头低下来靠近纸面。肩平——双肩自然放松,保持平衡,不要一高一低,一前一后。身正——身体正直端坐,腰杆挺起,使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不要曲背,弯腰,也不要使胸部紧贴桌沿。臂开——两肩齐平,两臂自然张开,左手按纸,右手执笔,双臂不要紧靠两肋。足安——两脚平放地上,稳踏地面,小腿放松,自然分开,不要双腿直伸或交叉,也不要一前一后。二、要了解汉字的特点。汉字是方块字,要求横平竖直,讲究方正,一笔一画,必须写得清楚明白。写汉字时,要求一字写一格,应写得端正大方,忌歪斜,忌两字连笔。三、必须掌握汉字的间架和结构独体字不是由偏旁或其它结构的字叫独体字。如“人”、“手”、“足”、“上”、“下”、“大”、“小”、“山”、“水”等。独体字的笔划一般较小,写时讲究笔画搭配匀称、恰当。写独体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重心平稳书写时要求左右匀称。如:“中”、“山”“土”等。(二)横平竖直横平,要求横画写得平稳、端正;竖直,要求竖画不要向左或向右偏斜。如:“十”“上”“下”等。(三)突出主笔独体字通常都有一至两个主笔,主笔是指字中的主要笔画。要写好主笔,一是要突出它,二是要摆好它在字中的位置,三是要处理好它与其它笔划的关系。如“子”“牛”“尤”等。(四)斜正相宜斜正相宜主要是撇捺相配相称,书写时左撇右捺必须长短相称,斜度相近。如“大”“文”“夫”等。(五)疏密匀称是指独体字中有些横向笔画较多,如“聿”“直”等字;有些竖向笔画较多,如“世”“而”等字。书写时要注意横或竖之间的间隔要均匀,还要注意笔画间的搭配,做到既不局促,也不松散。(六)大小适当独体字一般笔画较少,写时要求使字形饱满、开朗、大方。如“一”“口”“上”“千”等。{合体字}由几个独体字或由独体字和偏旁组合而成的字,叫合体字。合体字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等。在安排结构时,不仅要安排好笔画间的关系,而且要注意各部分间的搭配比例。(一)、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合体字是由上下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字形特点是上下排列偏长。书写时尽量把每个部件写得扁平些,借以求得字的整体方形,同时注意上下部分的相互迎让穿插。上下结构的字一般有以下五种情况,书写时应细心留意:1、上下相等书写时应注意上下匀称,宽窄相近,各占二分之一的位置。如“裔”“忠”“楚”等。2、上小下大这类字上部分较短,下部分较长。书写时应该上小下大,上部约占字的三分之一位置,下部分应占三分之二的位置。如“蜀”“是”“籍”等。3、上大下小这些字上部分笔画多,分量重;下部分笔画少,分量轻。书写时上部分笔画要细,要收紧,下部分笔画要些,要居中。如“皆”“盛”“丞”等。4、上宽下窄上部分为“宀”“人”“穴”“文”等字头时,应将这些字头写得宽一些,使它盖着下面的笔画。书写这类字时,上部应写得宽而较扁,下部应写得窄而较长。如“官”“育”“童”等。5、上窄下宽这类字上部窄,下部宽。对于上部分有长横的字,一律都要按上窄下宽的结构来安排。如“益”“委”“志”等。(二)、上中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是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写这类字,应使上中下三部对齐,左右匀称,并注意不要使字形过长、过瘦,写时应将中间部分写得扁些,使字结构紧凑。这类结构的字,又有上中下相等和上中下不等两种形式。1.上中下相等如“累”“等”“京”“黄”等字,上中下三部分位置大致相当,约各占整个字高度的三分之一。书写时要注意随字形处理好三部分的关系,各部分应有参差变化,不可等宽。否则,字就显得呆板。2.上中下不等如“受”“幸”“寅”“掌”“慈”“宣”等字,组成字的三部分不仅宽窄不同,而且长短也不一样。书写时要注意上中下三部分的重心对齐,左右笔画应注意匀称。(三)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的字是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的。左右结构有宽窄、长短、高低、大小之分,书写时要注意左右互相照应,既不要互相拥挤,又不要互相分家。左右结构的形式有如下几种:1、是左右笔画大致相等的字,书写时要左右匀称,位置各占二分之一,其中部首部分不能过小,要稍长些,笔画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如“精”“初”“能”“故”等。2、左宽右窄这类字左边宽大,右边窄小。书写时,一定要右让左,左右的高低应大致相等。如“判”“彰”“郡”“尉”等。3、左窄右宽这类字左边窄小,右边宽大。书写时一般都要左让右。如“清”“撰”“理”“德”等。4、长右短这些字书写时不能左右齐平,较短的右边部分应在中间偏下,才能使整个字显得平稳。如“栖”“和”“恤”“叔”等。5、短右长这类字左边笔画少而较短,书写时应靠上,让右边伸展,这样能使字形稳定。如“唱”“岷”“明”“碑”等。6、“阝”旁的不同写法“阝”旁在汉字的左右结构中,有时在左边,有时又出现在右边。如果出现在左边,应该写得小些。如“院”“陈”“阵”等;如果出现在右边,应该写得大些。如“郭”“耶”“都”等。(四)左中右结构这种结构的字,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一般字形较宽。书写时应注意使每部分都要写得窄些,以免字形过宽扁。按各个部分长短宽窄不同,可分为“左中右相等”和“左中右不等”两种形式。1、左中右相等这类字左中右三部分大致相同,各部分约占字的三分之一的位置。书写时力求紧凑,并且使字中相同笔画或部件有所变化。如“柳”“班”“翔”“做”等。2、左中右不等书写这类字,笔画多的部占位置应多些,三部分的长短要因字而异,应略有参差,不宜写得一样齐,而且左中右的三个部分要有迎、让、穿、插才好。如“徽”“健”“卿”“湘”等。(五)包围结构包围结构是指字的某些部分被另一部分从两面、三面或四面包围住。书写这类字时,要注意内外两部分的搭配,力求迎让和谐。包围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两面包围结构:1、左上包右下这类字的被子包围应靠左上。书写时应左上略收,右下稍伸展,做到疏密匀称。如“序”“局”“府”等。2、左下包右上这类字的包围部分应靠左下方,只有这样,才能与被包围的部分结合紧凑。走之的半包围很不好写,要写得舒展一些,才能托起右上部分。同时,书写右上部分时,也应注意与包围部分的迎让穿插,用以求得整个字的严谨结构。如“通”“道”“延”等。3、右上包左下这类字被包围的部分宜靠上,使字的中间饱满,形体稳重。作框围的竖钩应向左略作弧形,力求内外和谐。如“司”“匀”等。三面包围结构这类字三面有框,书写时应使内外两部分既不拥挤,又不显空旷,力求匀称。按包围的方向不同,可分为三种形式:左包右这些字被包围的中心偏右,书写时上框的横略短,下框的横向联合要写得略长些。如:“巨”“匡”“区”等。上包下这类字左、上、右三面有框,被包围的部分要居中和略上,切忌下落,更不能露在外面。如“月”“同”“周”等。下包上这类字左、下、右三面有框,被包围的部分应向下靠拢,左右两侧不宜写得过高,重心要稳。如“山”“幽”等。全包围结构:这类四面均有框,书写时应根据被包围部分的笔画多少来决定外边方框的高山低宽窄。书写时力求内外相称,配搭得当。如“田”“四”“目”“国”等。总之,汉字的间架结构要求方正、平稳、匀称;忌歪斜、瘦长、扁平。我认为同学们在了解和懂得了汉字的这些书写方法以后,中要自己反复实践,细心地揣摩,要写

写钢笔字其实可以说是硬笔书法,最主要的就是要从毛笔字帖中吸取经验,练一手漂亮洒脱的钢笔字,最主要的就是选帖,一般楷书字帖可以选赵孟頫的小楷《千字文》或者唐人钟绍京的《灵飞经》,这些都是练习钢笔字的好帖。在选择钢笔的时候,选用铱金钢笔即可,金笔由于质地较软,所以不适合初学者使用。还有就是坐姿和执笔。坐姿要端正,执笔要虚实结合,力道均匀,这样才能横平竖直,写出刚劲有力、潇洒多姿的书法来。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位置“四大国粹”之首,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在世界各国文字的书写中,唯一被公认为书法艺术品的只有汉字,可谓一字千金,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作为中学生,应该写好中国字。古人写毛笔字,今人写钢笔字,教师写粉笔字。无论是毛笔字、钢笔字,还是粉笔字,其审美标准和书写要求都是大同小异的。我们提倡同学们写好钢笔字。现根据我写钢笔字的一些感受和体会,给大家说一说写钢笔字的一些具体方法。一、写字的姿势:写字的姿势,常被同学们忽视,这是不对的。须知:写字时,身体的姿势如果正确,不仅有利于写好字,而且还有益于身心健康。坐着写字,要上身端正,两脚自然地平踏地面,右手执笔,左臂横案,双目注视笔尖,具体要求是:头正、肩平、身正、臂开、足安。头正——头部端正,微向前倾,脖子不要歪邪,也不要把头低下来靠近纸面。肩平——双肩自然放松,保持平衡,不要一高一低,一前一后。身正——身体正直端坐,腰杆挺起,使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不要曲背,弯腰,也不要使胸部紧贴桌沿。臂开——两肩齐平,两臂自然张开,左手按纸,右手执笔,双臂不要紧靠两肋。足安——两脚平放地上,稳踏地面,小腿放松,自然分开,不要双腿直伸或交叉,也不要一前一后。二、要了解汉字的特点。汉字是方块字,要求横平竖直,讲究方正,一笔一画,必须写得清楚明白。写汉字时,要求一字写一格,应写得端正大方,忌歪斜,忌两字连笔。三、必须掌握汉字的间架和结构独体字不是由偏旁或其它结构的字叫独体字。如“人”、“手”、“足”、“上”、“下”、“大”、“小”、“山”、“水”等。独体字的笔划一般较小,写时讲究笔画搭配匀称、恰当。写独体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重心平稳书写时要求左右匀称。如:“中”、“山”“土”等。(二)横平竖直横平,要求横画写得平稳、端正;竖直,要求竖画不要向左或向右偏斜。如:“十”“上”“下”等。(三)突出主笔独体字通常都有一至两个主笔,主笔是指字中的主要笔画。要写好主笔,一是要突出它,二是要摆好它在字中的位置,三是要处理好它与其它笔划的关系。如“子”“牛”“尤”等。(四)斜正相宜斜正相宜主要是撇捺相配相称,书写时左撇右捺必须长短相称,斜度相近。如“大”“文”“夫”等。(五)疏密匀称是指独体字中有些横向笔画较多,如“聿”“直”等字;有些竖向笔画较多,如“世”“而”等字。书写时要注意横或竖之间的间隔要均匀,还要注意笔画间的搭配,做到既不局促,也不松散。(六)大小适当独体字一般笔画较少,写时要求使字形饱满、开朗、大方。如“一”“口”“上”“千”等。{合体字}由几个独体字或由独体字和偏旁组合而成的字,叫合体字。合体字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等。在安排结构时,不仅要安排好笔画间的关系,而且要注意各部分间的搭配比例。(一)、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合体字是由上下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字形特点是上下排列偏长。书写时尽量把每个部件写得扁平些,借以求得字的整体方形,同时注意上下部分的相互迎让穿插。上下结构的字一般有以下五种情况,书写时应细心留意:1、上下相等书写时应注意上下匀称,宽窄相近,各占二分之一的位置。如“裔”“忠”“楚”等。2、上小下大这类字上部分较短,下部分较长。书写时应该上小下大,上部约占字的三分之一位置,下部分应占三分之二的位置。如“蜀”“是”“籍”等。3、上大下小这些字上部分笔画多,分量重;下部分笔画少,分量轻。书写时上部分笔画要细,要收紧,下部分笔画要些,要居中。如“皆”“盛”“丞”等。4、上宽下窄上部分为“宀”“人”“穴”“文”等字头时,应将这些字头写得宽一些,使它盖着下面的笔画。书写这类字时,上部应写得宽而较扁,下部应写得窄而较长。如“官”“育”“童”等。5、上窄下宽这类字上部窄,下部宽。对于上部分有长横的字,一律都要按上窄下宽的结构来安排。如“益”“委”“志”等。(二)、上中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是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写这类字,应使上中下三部对齐,左右匀称,并注意不要使字形过长、过瘦,写时应将中间部分写得扁些,使字结构紧凑。这类结构的字,又有上中下相等和上中下不等两种形式。1.上中下相等如“累”“等”“京”“黄”等字,上中下三部分位置大致相当,约各占整个字高度的三分之一。书写时要注意随字形处理好三部分的关系,各部分应有参差变化,不可等宽。否则,字就显得呆板。2.上中下不等如“受”“幸”“寅”“掌”“慈”“宣”等字,组成字的三部分不仅宽窄不同,而且长短也不一样。书写时要注意上中下三部分的重心对齐,左右笔画应注意匀称。(三)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的字是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的。左右结构有宽窄、长短、高低、大小之分,书写时要注意左右互相照应,既不要互相拥挤,又不要互相分家。左右结构的形式有如下几种:1、是左右笔画大致相等的字,书写时要左右匀称,位置各占二分之一,其中部首部分不能过小,要稍长些,笔画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如“精”“初”“能”“故”等。2、左宽右窄这类字左边宽大,右边窄小。书写时,一定要右让左,左右的高低应大致相等。如“判”“彰”“郡”“尉”等。3、左窄右宽这类字左边窄小,右边宽大。书写时一般都要左让右。如“清”“撰”“理”“德”等。4、长右短这些字书写时不能左右齐平,较短的右边部分应在中间偏下,才能使整个字显得平稳。如“栖”“和”“恤”“叔”等。5、短右长这类字左边笔画少而较短,书写时应靠上,让右边伸展,这样能使字形稳定。如“唱”“岷”“明”“碑”等。6、“阝”旁的不同写法“阝”旁在汉字的左右结构中,有时在左边,有时又出现在右边。如果出现在左边,应该写得小些。如“院”“陈”“阵”等;如果出现在右边,应该写得大些。如“郭”“耶”“都”等。(四)左中右结构这种结构的字,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一般字形较宽。书写时应注意使每部分都要写得窄些,以免字形过宽扁。按各个部分长短宽窄不同,可分为“左中右相等”和“左中右不等”两种形式。1、左中右相等这类字左中右三部分大致相同,各部分约占字的三分之一的位置。书写时力求紧凑,并且使字中相同笔画或部件有所变化。如“柳”“班”“翔”“做”等。2、左中右不等书写这类字,笔画多的部占位置应多些,三部分的长短要因字而异,应略有参差,不宜写得一样齐,而且左中右的三个部分要有迎、让、穿、插才好。如“徽”“健”“卿”“湘”等。(五)包围结构包围结构是指字的某些部分被另一部分从两面、三面或四面包围住。书写这类字时,要注意内外两部分的搭配,力求迎让和谐。包围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两面包围结构:1、左上包右下这类字的被子包围应靠左上。书写时应左上略收,右下稍伸展,做到疏密匀称。如“序”“局”“府”等。2、左下包右上这类字的包围部分应靠左下方,只有这样,才能与被包围的部分结合紧凑。走之的半包围很不好写,要写得舒展一些,才能托起右上部分。同时,书写右上部分时,也应注意与包围部分的迎让穿插,用以求得整个字的严谨结构。如“通”“道”“延”等。3、右上包左下这类字被包围的部分宜靠上,使字的中间饱满,形体稳重。作框围的竖钩应向左略作弧形,力求内外和谐。如“司”“匀”等。三面包围结构这类字三面有框,书写时应使内外两部分既不拥挤,又不显空旷,力求匀称。按包围的方向不同,可分为三种形式:左包右这些字被包围的中心偏右,书写时上框的横略短,下框的横向联合要写得略长些。如:“巨”“匡”“区”等。上包下这类字左、上、右三面有框,被包围的部分要居中和略上,切忌下落,更不能露在外面。如“月”“同”“周”等。下包上这类字左、下、右三面有框,被包围的部分应向下靠拢,左右两侧不宜写得过高,重心要稳。如“山”“幽”等。全包围结构:这类四面均有框,书写时应根据被包围部分的笔画多少来决定外边方框的高山低宽窄。书写时力求内外相称,配搭得当。如“田”“四”“目”“国”等。总之,汉字的间架结构要求方正、平稳、匀称;忌歪斜、瘦长、扁平。我认为同学们在了解和懂得了汉字的这些书写方法以后,中要自己反复实践,细心地揣摩,要写

可以从网上下载历代名家书画作品:
http://www.yingbishufa.com/ZUOPIN/

然后按以下步骤:

1.练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毛笔字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
练习硬笔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
2.练字都应该练什么?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第五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我提倡大家从黑体字练起,抓住字形,取消顿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
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
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③竖,从上往下垂直运笔。关键是“竖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④撇,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
⑤折,写折笔时,折角宜方不宜圆。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要写成一个直角。
这样写出来的字,如用圆珠笔写,就是类似火柴棍的幼圆体美术字;如用钢笔书写,就是标准的黑体字。虽然笔画单调,但只要结构准确,照样美观好看。就像蹲马步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一样,横平竖直是写汉字的基本功。许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横不平竖不直、结构不准确。如果结构不对,笔画的变化再丰富也写不出好字来。
3.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硬笔书法笔画的变化并不明显,也不易为中学生所掌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在作业纸上,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作业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中学生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练字的注意事项
下面我再谈谈练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书写工具的选择。“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无论是钢笔还是圆珠笔都要选用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的好笔。墨色太浅,难以辩认;墨色太黑,又给人以压抑感。在考试时往往会因此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笔迹的墨色以蓝黑色为最好。
第二个问题: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由于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使用的是圆珠笔,我就以圆珠笔为例谈谈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用圆珠笔写字要采用坐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由于圆珠笔写的字小,所以笔尖的活动要在视觉效果最好的区域。一般右手执笔,笔的位置要略偏右侧。眼睛距纸面约30厘米,胸部距桌边约10厘米。两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别按住笔杆的左右两侧,中指第一关节左侧抵住笔杆的下方,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贴靠中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起直辖市控制作用。拇指与笔杆接触点到笔尖的距离约4厘米。笔杆斜靠在虎口上,与纸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钢笔写字还应注意笔尖在外,笔舌在里,让笔尖的中缝接触纸面,以保证出水均匀,线条流畅。
第三个问题:练字要心平气静,善始善终,不能心浮气躁,敷衍了事。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一笔不苟,每一笔都要写得实实在在。有人练字的时候,喜欢在结束前乱画一气,这种乱画是练字的大忌,不但有损笔尖的寿命,而且让练了半天,刚刚取得的进步化为乌有。
第四个问题:不要轻易变换字体。练字要有恒心,有毅力,要练好扎实在基本功。练字要坚持经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须知:一日练功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在掌握了字体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坚持不懈的练下去,轻易不要变换字体。因为一旦变换字体,又得从头练起。
第五个问题:要学用结合,练写合一,有的同学练字的时候写得很好,但写作业的时候又瞎写一气,这们是永远练不好字的。练过的字平时用到了,应该写的象练时那样好,练一个用一个,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才能练好字。
第六个问题:各科教师要齐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师要写规范字,其次还要鼓励学生练字。对作业书写潦草的学生要批评教育,让其改正。督促学生练字不只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每个教师都有责任。
5.练字有三种境界。
大家都看过金庸的长篇小说《笑傲江湖》,其中有一段对练剑的精辟论述:初学乍练之时,以手使剑,有时剑不听使唤,甚至会伤及自己。练过一段时间之后手剑合一,以心使剑,剑随心走,剑术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剑术的最高层次是心剑合一,无剑无我。举手投足即是剑着,飞花摘叶,皆是利剑,一枚细细的绣花针也能抵挡三个剑术高手,这样的剑术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练字也是这样,我们练字的最初阶段同样是以手使笔。笔由不听手的使唤到逐渐熟练有一个过程,进一步可以发展到笔手合一的境界。这时写字的时候感觉笔是手的一部分,不是在用笔写,而是在用手写。只要我们认真练习,是可以达到这一境界的。
练字的第二个境界是以心使笔,心笔合一,心动则笔动。笔下所写的就是心中所想,达到了这一境界,书法水平可以说是小有成就了。包括我在内的我们大家都要努力向这一目标迈进。
练字的第三个境界是师法造化,无我无笔。古代许多著名的大书法家都是这样的。如王羲之见白鹅游水之姿,悟出“浮鹅钩”的笔势;张旭见担夫争路,公孙大娘舞剑,从中悟到结构点画的争让穿插关系和用笔的疾徐、节奏,大大丰富了其狂草的写法;怀素观夏云海涛,领悟到草书的大气磅礴、翻江倒海之势;颜真卿观屋漏痕、锥画沙,理解了用笔的迟涩和力度。这是我们练字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无论有笔无笔,软笔硬笔,即使是一段枯枝,一把破笤帚,都能写出绝妙的书法作品。
让我们用心写字,而不仅仅是用手写字,努力向这一理想的境界迈进吧!
下面谈谈第四个问题:我是怎样练字的。
开始时我用毛笔临《颜勤礼碑》,后来我找到一本《99天钢笔字速成字帖》,该帖精选99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要求练习者每天练习一个,记住一个,学会一个。练完99天,99个汉字都会写了,触类旁通,其它的汉字也都会写了。我从《颜勤礼碑》中找出这些汉字,每天一个,刻苦练习,不到一个月,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后来,有同学说,我写的颜体很有“颜”味,只是软而无力,原因是我在运笔的时候做不到“中锋行笔”,很多情况下都是拖笔。这个同学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发现了我的毛病,却不能帮我改正。我多方求教,认真观察别人如何写字,终于发现了这一诀窍:原来,别人写字的时候常常捻动笔杆,让笔尖随着运笔转动,始终处于笔画的中间,这样就做到了“中锋行笔”。
后来,我的另一个同学对我说:“你的字笔画很规范,但组合到一块后并不美观,主要原因是结构不对。要想掌握字的结构,你不如跟着我学写黑体字,笔画象火柴棍一样的黑体字,只有结构对了才美观。”于是我就用板刷沾水,照着报纸新闻的黑体字标题在地板上练习。很快我就掌握了黑体字的写法,并为一些班级书写了大字标语。我发现,在学会黑体字后,许多从未练习过的字体,只要对其基本笔画稍加练习就能写成。这也是我今天建议同学们从黑体字练起的原因。1993年,我参加石家庄市教委组织的书画比赛获三等奖,如今我经常帮助同事们出壁报,写大字,既巩固了练字的效果又提高了写字的水平,既帮助了别人又陶冶了自己。
以上我们谈了练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大家按我说的去做,我想你一定会取得进步的,因为我指导学生练字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自己写好字,还要指导学生写一手好字。为了让学生写好字,我曾经让学生写过“每日一字”,经过练习,98届学生李超学习庞中华体钢笔字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牛鲲鹏的钢笔字方正谨严自成一体。我还为学生搞过多次书法讲座,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2001届学生胡占雄、李墨等人的硬笔书法作品曾在“世纪之星”书法比赛中获奖。如今,我在学生中开展评比“星级书写能手”的活动,学生练字的热情很高。“三星级书写能手”孙瑞静同学不但书写工整清楚,而且达到了每分钟50多字的书写速度。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用心练用心写总会成功的。当你看到一个个端庄秀丽的汉字从你的笔下流淌而出的时候,当你看到一页页整洁清楚的作业在你的笔下诞生的时候,当你看到作业本上的红对钩和“优”的时候,你不觉得写好汉字也是一种艺术享受吗?让我们走进汉字书法的艺术世界,尽情的挥毫泼墨吧!

1姿势
2比的好坏
3注意字体的连贯、优美

别弄一身墨水!

要注意笔封

练习硬笔书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答:1.握笔姿势要正确。(一直认为我握笔很标准,其实还不够正确,握笔不对,运笔用力就更不对了。)2.运笔用力要正确。横摆腕,竖勾食指。写横和竖,拇指都不要用力,只起到辅助握笔作用,注意力在食指下按用力。(这点改正要大概三周,才能自然用力。)3.握笔不要太用力,以能转动笔为准。4.字要...

小学生练习硬笔书法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答:小学生练习硬笔书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细节:1.姿势正确:坐直身体,双脚平放在地上,保持放松的状态。手臂自然下垂,手腕略微上翘,不要过度用力。2.握笔正确:将笔握在中指和食指之间,用大拇指轻轻按住笔杆,保持轻松的握力。不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笔杆,这样容易造成手部疲劳。3.笔画清晰:练习...

硬笔书法的书写规则
答:学习硬笔书法,首先应了解以下五大规律。一、动静结合 硬笔书写速度要有快慢节奏。起笔收笔应稍慢,行笔应稍快,转折处要慢。二、有轻有重 书写时要注意提笔、行笔、收笔三个基本动作的力度区别,起笔、收笔力度稍重,行笔过程力度稍轻,转折停顿处力度较重些。力度重,笔画便粗。力度轻,笔画便...

如何写好钢笔字?
答: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注意弯处要圆转,下面的横要平,钩要小,要出尖。21、竖折 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22、竖折折钩 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

练习硬笔书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答:1.握笔姿势要正确。2.运笔用力要正确。横摆腕,竖勾食指。写横和竖,拇指都不要用力,只起到辅助握笔作用,注意力在食指下按用力。3.握笔不要太用力,以能转动笔为准。4.字要写的舒展,每个字只有一个笔画是突出表述的。5.研究字的部首大小,位置高低,每个笔画的长短。也就是楷书字的结构。

怎样可以练好钢笔字?
答:想要练好钢笔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

钢笔字的入门技巧是什么?
答:学习钢笔字,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方法,二是毅力。练习钢笔字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训练要从楷书入手楷书体现了汉字的结构和运笔的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楷书的书写技能,才能由慢到快,由熟生巧,为写好行书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挑选一本好字帖 怎样选择字帖,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自己所...

硬笔书法的书写要求
答:硬笔书法的书写要求可概括成以下五点:1.书写要规范;2.书写要清楚;3.书写要匀称;4.书写要整洁;5.书写要熟练。叶圣陶说:“练习写字,一要写得正确,二要写得清楚,除了正确和清楚,还要讲究格式,讲究美观。最后还得练习写得快,在写得好的基础上练习写得快,因为写得快也是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写钢笔字应注意什么?
答:写独体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重心平稳书写时要求左右匀称。如:“中”、“山”“土”等。(二)横平竖直横平,要求横画写得平稳、端正;竖直,要求竖画不要向左或向右偏斜。如:“十”“上”“下”等。(三)突出主笔独体字通常都有一至两个主笔,主笔是指字中的主要笔画。要写好主笔,一是要突出它,二...

新钢笔第一次使用前注意哪些事项?
答:钢笔使用注意事项1.钢笔正确使用法①金笔尖要用正面书写,铱金笔尖正面写久了会变粗,可以两面书写。②墨水宜固定牌号,换用另一种墨水时,应清洗干净再吸用。③皮管内要经常保持有墨水,不使空气增多,而导致出水太急或漏水。钢笔使用注意事项2.写完字要随手把笔帽扣好。这样可以保护笔尖,不致于干墨...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