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全球通叠加包是先用后收费是吗

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是先付费还是后付费?~

全球通是后付费品牌,先使用后结账;动感地带和神州行是预付费品牌,先扣月租后使用。
“全球通”是中国移动通信的旗舰品牌,知名度高,品牌形象稳健,拥有众多的高端客户。它已经成为国内网络覆盖最广泛、国际漫游国家和地区最多、功能最为完善的移动信息服务品牌。
2011年5月17日中国移动宣布,从17日起将在全国统一下调全球通套餐资费,实现客户在全国范围内长途、市话、漫游主叫通话资费标准的统一,并对被叫通话全部免费。


扩展资料:58元:国内50分钟 全国 500M 国内0.25元/分钟,流量同下。
88元:国内200分钟 700M 国内0.19元/分钟超出套餐部分流量0.29元/MB(套外流量费用达到60元后,停止收费,客户可免费使用套餐外流量至1GB,赠送流量使用完毕后,按照上述规则以此类推收费)。
128元:国内420分钟、1G。
158元:国内510分钟、2G。
188元:国内600分钟、2.5G。
288元:国内1000分钟、3.5G。
388元:国内1400分钟、6G。
588元:国内2200分钟、10G。
888元:国内3600分钟、20G。

全球通可以叠加通话包。
语音通话包办理成功后,会优先消耗通话包的时间。

  不是的,中国移动全球通叠加包是先收费再用,即买一个叠加包后立即扣费,然后流量直接打在你的卡上。
  流量安心包是先用再扣费的。

不是

中国移动流量是先扣费还是一边用一边扣
答:如订购了流量包月套餐,套餐费按天扣费,月底取整,流量全月赠送;如未订购流量包月套餐,则使用后立即收费。

中国移动上网叠加包
答:叠加包即时生效,月底自动取消

全球通专属国漫大礼包是什么怎么用
答:全球通银卡、金卡、白金卡、钻石卡客户,每年获赠一次相应天数的全球通专属国漫叠加包(银卡客户为3天,金卡客户为5天,白金卡客户为7天,钻石卡客户为10天),客户领取该包后可在包含港澳台美日韩英法德等184个30元包天国际流量放心用方向使用;全球通国漫多天礼领取路径:中国移动客户端、中国移动官网...

流量叠加包是什么意思?
答:下月自动取消也不继续扣取费用的临时流量套餐。叠加包是一种小套餐,价格相对划算,有2元(5M)/4元(10M)/10元(100M)几种,可以多次办理,即时生效。叠加包适用于当月临时有较高上网流量需求的客户,可根据需求多次开通,生效后立即扣费,下一月结日自动失效,套餐内流量全国2/3/4G通用。

移动叠加流量包通用流量包含4g吗
答:包含了。中国移动手机流量叠加包适用于当月临时有较高上网流量需求的客户,可根据需求多次开通,生效后立即扣费,下一月结日自动失效,套餐内流量全国2/3/4G通用。流量使用优先级是按现有的流量扣减优先级执行。套餐所含流量均不可用于流量转赠、流量转移、流量共享和不享受流量不清零服务。

中国移动流量的使用优先级顺序是什么
答:赠送流量:是指电信或其他合作商赠送的流量,比如易信赠送的300M流量,58同城赠送的100M流量,流量宝兑换的免费流量,以及其他的赠送流量.套内流量:3G套餐或4G套餐内所含流量,比如乐享59套餐所含的500M流量.升级包:指4G升级包,叠加该包即可保留3G套餐又可使用4G功能,4G升级包有10元100M国内流量包...

手机流量叠加包是什么意思?
答:流量叠加包适用于当月临时有较高上网流量需求,可根据需求多次开通,生效后立即扣费,下一月结日自动失效。4G流量加油包资费为10元包100MB国内流量,超出后按照套餐外资费收取。包内流量订购当月有效,当月最多可订购10次,次月均自动失效。订购流量加油包的费用当月计收,次月不订购不收取。流量加油包与...

移动数据流量叠加包月费是什么意思
答:指当月套餐流量用完后,后续叠加流量包所产生的包月费用。叠加包月是当月套餐流量用完后,每个月有20次的叠加流量,10元100兆,用完可自动叠加。叠加流量的方法:拨打10086然后按0进入人工台,告诉客服要买的叠加包,有3元15M;8元50M;15元100M,购买后立刻生效,可重复进行购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

全球通专属国漫叠加包怎么激活
答:1、首先需要登录全球通专属项目里面。2、其次选择激活功能,找到国漫叠加包。3、最后选择激活即可。

中国移动套餐中是国内流量先用还是省内流量先用
答:各类流量套餐优先级按以下顺序优先扣除:定向流量>当月到期的流量包时间段套餐(若多个包时间段产品到期,谁先到期谁先用)>不限量流量>有时间限制的流量(闲时>不区分忙闲时)>有网络限制的流量(分网络制式>通用)>有范围限制的流量(服务区>本地>省内>国内)>有清零规则的流量清零>不清零>有付费规定...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