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是干什么的?

~ 问题一:银联是干什么的 银联是负责银行卡跨行信息转接的,带有银联标志的卡片可以在境内带有银联标志的ATM和pos上取款和消费,也可以在境外银联开通业务的国家和地区通过银联网络使用。

问题二:银联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途? 中国银联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八十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服务机构,注册资本16.5亿元人民币。
公司于2002年3月26日成立,总部设在上海。 公司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公司经营机制,建立和运营广泛、高效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系统,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实现高效率的银行卡跨行通用及业务的联合发展,并推广普及银联卡,积极改善受理环境,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把银联品牌建设成为国际主要银行卡品牌,实现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

问题三:中国银联是什么 中国银联概况
中国银联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成立于2002年3月,总部设于上海。目前已拥有240多家境内外成员机构。
作为中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处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核心和枢纽地位,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各银行通过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了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进而使银行卡得以跨银行、跨地区和跨境使用。在建设和运营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银行卡联网通用的基础上,中国银联积极联合商业银行等产业各方推广统一的银联卡标准规范,创建银行卡自主品牌;推动银行卡的发展和应用;维护银行卡受理市场秩序,防范银行卡风险。
中国银联的成立标志着“规则联合制定、业务联合推广、市场联合拓展、秩序联合规范”的产业发展新体制正式形成,标志着我国银行卡产业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银联成立以来,积极顺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用卡需要,牢记产业使命,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银行卡组织的职能作用,积极携手商业银行和专业机构等银行卡产业相关各方,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银行卡产业发展之路,有力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使中国快速发展成为全球银行卡产业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国家之一。
在中国银联与各家商业银行共同努力下,我国银行卡的联网通用不断深化,银联网络不仅在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日益普及,更进一步加速向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延伸。截至2009年6月底,境内联网商户达135万户,联网POS机具达211万台,联网ATM机达18万台,分别是银联成立前2001年的9倍、9.7倍和4.7倍,一个规模化的银行卡受理网络在我国已经形成。随着联网通用的不断深化和国内银行卡受理环境的不断改善,银行卡交易额呈现快速递进增长。2008年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易金额达到4.6万亿元,是银联成立前2001年的50倍。银行卡消费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由2001年的2.7%上升到2008年的24.2%。
为满足中国人日益增长的境外商务、旅游、学习的用卡需要,以及把境内商业银行的服务通过银联网络延伸到境外,中国银联积极展开国际受理网络建设。截至2009年10月,银联卡已在境外67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受理;与此同时,中国银联还积极推动境外发行银联标准卡,为境外人士到中国工作、旅游、学习提供支付便利,目前已有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家金融机构正式在境外发行了当地货币的银联标准卡。银联卡不仅得到了中国持卡人的认可,而且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持卡人的认可。
为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履行国家赋予的产业使命和社会责任,中国银联积极联合商业银行建设中国银行卡自主品牌――银联卡。2003年8月,中国银联正式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高品质、国际化的自主品牌银行卡――银联卡。随着银联卡的普及应用,银联品牌在我国民众中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根据国际权威调查机构A.C.尼尔森的调查显示,银联品牌在国内的认知度高达96%,持续领跑中国银行卡市场。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用卡需求,中国银联大力推进各类基于银行卡的创新支付业务。人民群众不仅可以在ATM自动取款机、商户POS刷卡终端等使用银行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自助终端、数字电视机等各类新兴渠道实现公用事业缴费、机票和酒店预订、信用卡还款、自助转账等多种支付。围绕着满足国人多元化用卡需求,在中国银联和商业银行等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下......>>

问题四:银联是什么意思? 银联简单点理解就是各大银行金融系统之间的一个互通工具或互通桥梁,主要目的方便大众老百姓的。只要手上的卡上面有银联标记,那就可以在国内任何一台有银联标记的取款机上存取款,当然相应的服务柜台也是一样可以办理相关业务的。而且持该卡还可以在国内任何一家可以使用银联消费的地方进行刷卡消费。中国邮政也加入了银联系统,所以是可以到国内所有有银联的地方存取款及消费的。

问题五:什么是银联 中国银联全称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UnionPay Co., Ltd.), 2002年3月26日成立,总部设在上海。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八十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注册资本16.5亿元人民币。公司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公司经营机制,建立和运营全国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实现银行卡全国范围内的联网通用,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乃至走遍世界的目标.
银联标识卡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国内各发卡金融机构发行,采用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可以跨行跨地区使用的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

问题六:银行卡上的那个"银联"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啊 有银联字样的卡就是该行使用的卡已经加入银联协议,可以在有银联系统认证的各行办理存取业务,也可以开通网络支付和在加入银联协议的境外服务机构消费刷卡和办理存取现金业务。它就是一个银行间的通用协议,在这个协议内的行通取通存,跨行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问题七:中国银行是银联吗?银联是干什么的? 银联和中国银联是同义词,已合并。
中国银行应该说是银联成员,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是银联成员. 银联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成立于2002年3月,是中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
各银行通过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了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进而使银行卡得以跨银行、跨地区和跨境使用。在建设和运恭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银行卡联网通用的基础上,中国银联积极联合商业银行等产业各方推广统一的银联卡标准规范,创建银行卡自主品牌;推动银行卡的发展和应用;维护银行卡受理市场秩序,防范银行卡风险。

中国银联的成立标志着“规则联合制定、业务联合推广、市场联合拓展、秩序联合规范、风险联合防范”的产业发展新体制正式形成,标志着我国银行卡产业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

问题八:银联是做什么的 应该说是银联成员.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是银联成员.

问题九:中国银联具体是做什么的???????? 中国银联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八十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服务机构,注册资本16.5亿元人民币。 公司于2002年3月26日成立,总部设在上海。 公司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公司经营机制,建立和运营广泛、高效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系统,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实现高效率的银行卡跨行通用及业务的联合发展,并推广普及银联卡,积极改善受理环境,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把银联品牌建设成为国际主要银行卡品牌,实现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 中国银联概况 中国银联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中国银行卡组织,成立于2002年3月,总部设在上海。中国银联成立以来,顺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用卡需要,牢记历史使命,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银行卡组织的职能作用,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使我国发展成为全球银行卡业务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处于银行卡产业核心和枢纽地位的中国银联,对银行卡产业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各银行通过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系统之间互联互通,进而实现银行卡跨银行、跨地区和跨境使用。在建设和运营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的基础上,中国银联推广统一的银行卡标准规范,提供高效的跨行信息交换、清算数据处理、风险防范等基础服务;通过成员机构组成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委员会、市场发展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借助制定和推广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入网标准,统一成员机构的银行卡跨行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形成银行卡产业资源共享机制和自律机制,促进市场主体之间业务联合、资源共享,推动银行卡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同时联合商业银行,创建银行卡自主品牌,推动银行卡产业自主科学发展,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目前,中国银联已经成为不仅服务于中国,而且服务于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拥有200多家境内外成员机构的银行卡组织,银联受理网络覆盖全国范围,并延伸到亚太、欧美、非洲、澳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银联自主品牌成为国内普遍认可,国际具有影响的银行卡品牌。 截至2008年6月底,境内发卡机构152家,发卡总量超过16亿张。境内银联受理商户达到93万户,POS机145万台,ATM机14万台,分别是中国银联成立前(2001年底)的6.2倍、6.7倍和3.7倍。大中城市规模以上商户普遍受理银行卡,中小城市受理商户普及率迅速提高。 中国银联2008年至2012年的发展目标是,一年夯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新跨越。通过五年努力,成为国内具有公信力、权威性,国际具有竞争力、影响力,境内外机构广泛参与的银行卡组织和具有良好法人治理结构、高效运作的现代企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银行卡组织发展道路,并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在全球银行卡产业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性银行卡组织 公司经营范围 (一) 建设和运营全国统一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 (二) 提供先进的电子化支付技术和与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相关的专业化服务; (三) 开展银行卡技术创新; (四) 管理和经营银联标识; (五) 制定银行卡跨行交易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协调和仲裁银行间跨行交易业务纠纷; (六) 组织行业培训、业务研讨和开展国际交流,从事相关研究咨询服务; (七)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相关服务业务。 带有银联标识银行卡的主要特征 带有银联标志的信用卡 银行卡正面右下角印刷了统一的银联标识图案; 卡片背面使用了统一的签名条; 贷记卡卡片正面的银联标识图案上方加贴有统一的全息防伪标志; 银联标准卡的卡号前六位银行识别码(B......>>

中国银联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合并18家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的基础上,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85家机构共同出资成立。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如遇业务变动,请以最新业务规则为准。

银联是什么意思?
答:银联的全称是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银联是由我国80多家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股份制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总部设立于上海。银联组织中的各大银行可以通过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来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让银行卡可以跨银行、跨地区和跨境使用。【...

银联是干什么的?
答:中国银联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合并18家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的基础上,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85家机构共同出资成立。以上内容供您参考,如遇业务变动,请以最新业务规则为准。

银联是做什么的
答:银联商务有限公司是从事银行卡受理市场专业化服务的全国性集团公司。依托广泛的服务网络、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先进的管理、领先的技术,为发卡机构、特约商户和广大持卡人提供优质、高效、规范、专业的银行卡收单专业化服务。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是为金融机构提供银行卡数据处理服务的专业化...

什么是银联?
答:简单来说,银联就是负责各大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跨行资金清算。事实上,银联是由四大银行领导的金融机构,负责各大银行之间信息交换,并提供相关服务,制定银行卡交易规范和标准。2003年3月26日,银联成立于80多家金融机构,是一家股份制金融机构。银联成立后,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刷卡。银联标识银行卡...

银联是什么单位
答:中国银联是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批准,在合并18家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的基础上,由国内8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成立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联合产业各方,圆满完成了“联网通用”的历史使命,成功创建了“银联”自主品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中国银联是干什么的
答:中国银联处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核心和枢纽地位,主要职能包括建设和运营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商业银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保证银行卡跨行、跨地区和跨境的使用。中国银联成立于2002年3月,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总部设于上海,联合商业银行等产业各方推广...

银联是干嘛的
答:银联是主要负责建设和运营全国统一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提供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相关的专业化服务、管理和经营“银联”品牌、制定银行卡跨行交易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银联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银联于2002年3月26日成立,总部在上海。银联的股东以...

银联是干嘛的
答:简单来说,银联就是负责各大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跨行资金清算。事实上银联是由四大银行牵头成立的一个金融机构,负责各大银行之间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并且提供相关服务,同时制定银行卡跨行交易规范和标准。银联在2003年3月26日由8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成立,是一家股份制金融机构。银联成立后,消费者就能...

银联是干嘛的
答:中国银联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建设和运营,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这一基础设施,推广统一的银行卡标准规范,为商业银行、特约商户、持卡人,提供跨行信息交换、清算数据处理、风险防范等,银行卡基础服务,推动银行卡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同时联合商业银行,创建银行卡自主品牌。2020年8月31日,中国银联...

银联是干嘛的
答:国内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基本都属于银联卡,具有的功能包括全球通用、提供24小时优质服务、提供境内外万余家特惠商户等,截至2019年9月,银联网络遍布中国城乡,并已延伸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境外174个国家和地区。小编归纳,通过以上关于银联是干嘛的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银联是干嘛的有个新...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