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4道简单的计算题(过程简略写一下就可以了)帮忙啊。。。

谁有100道高一物理必修一计算题加答案~


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起点气向下将其分为三段,使物体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之比为1:2:3,则此三段位移之比为多少?
解:H1=0.5gT^2,第一段位移S1=H1
T2=(1+2)T=3T,H2=0.5g(3T)^2=9H1,第二段位移S2=H2-H1=8H1
T3=(1+2+3)T=6T,H3=0.5g(6T)^2=36H1,第三段位移S3=H3-H2=27H1
S1:S2:S3=1:8:27

物体从楼顶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那么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 V/2 B V/(2g) C 根号2V/(2g) D (2-根号2)V/(2g)
解:V^2=2gH
V1^2=2g(H/2)
两式相比得
V1=V/(2^1/2)
V1=gt
t=V1/g=V/[g*根号2]=V*根号2/(2g)
选C

匀速直线运动就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那可不可以说匀速直线运动就是平均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答:不确切,如果是全程的平均速度,那只有一个"平均速度",不存在变不变的问题.
如果要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可以这样表述: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过程中任意时间段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一个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它在第3s内走了3m 第7s内走了7m 则物体的初速度是多少?
解: 设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a
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
V=[(Vo+3a)+(Vo+2a)]/2=Vo+2.5a,
第3s内的位移为
S=V*1
3=Vo+2.5a.
第7s内的平均速度和位移分别为
V'=Vo+6.5a
7=Vo+6.5a.
由和式得
Vo=0.5m/s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至2V是其位移为X,求它速度从2V增至4V是发生的位移.
解:2aX=(2V)^2-V^2=3V^2
2aX'=(4V)^2-(2V)^2=12V^2
下式比上式,得所求位移为
X'=4X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A点时速度为VA,在B点时速度为VB,则物体在A B 中点时速度?在A B中间时刻的速度
解:
设在位置中点C的速度为V1
2a*AC=V1^-Va^2
2a*CB=Vb^2-V1^2
AC=CB
V1^2-Va^2=Vb^2-V1^2
V1=[(Va^2+Vb^2)/2]^1/2
设在时间中点的速度为V2,A-->B 共用时为2t
前半时,V2=Va+at
后半时,Vb=V2+at
上式-下式 得
V2-Vb=Va-V2
V2=(Va+Vb)/2

一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4秒内的位移为S,最后2秒内的位移为2S,求: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在这段时间内的总位移?
解:
前4秒内:
S=(1/2)at^2=0.5a*4*4=8a
a=S/8
设这段时间为T,总位移为X,
最后2秒内的位移为
(1/2)aT^2-(1/2)a(T-2)^2
=(0.5*S/8)([T^2-(T^2-4T+4)]
=S(4T-4)/16=S(T-1)/4
故 2S=S(T-1)/4
T=9s
总位移X=(1/2)aT^2=(1/2)*(S/8)*9^2=(81/16)S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时速为430km/h,从张江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总路程为29.863km,乘客仅7分钟就可以从浦东机场到张江.假设启动和刹车的加速度相等,其以最高时速行驶的时间为( ),加速度是( )
解:
S=29.863km=29863m,T=7min=420s,Vm=430km/h=119.44m/s
设启动和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时间都为t,显然 at=Vm
S=2*(1/2)at^2+Vm*(T-2t)=at*t+Vm(T-2t)=Vm*t+VmT-2tVm=Vm(T-t)
29863=119.44(420-t)
t=420-29863/119.44=170s
以最高时速行驶的时间为
T'=T-2t=420-2*170=250s,即4min10s
加速度a=Vm/t=119.44/170=0.703m/s^2

一个滑块沿斜面加速度滑下,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滑过AB、BC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2S,求
(1)滑块的加速度
(2)滑块在A、C的瞬时速度
解:(1)设滑块的加速度为a,Vb=Va+2a,Vc=Va+4a
在AB段:
平均速度V1'=Sab/2=3m/s
而V1'=(Va+Vb)/2=[Va+(va+2a)]/2=Va+a
故Va+a=3 .
对AC,
平均速度V2'=Sac/(2+2)=(6+10)/4=4m/s
而V2'=(Va+Vc)/2=[Va+(Va+4a)]/2=Va+2a
故 Va+2a=4 .
由-得
a=1m/s^2
(2)
由知 Va=3-a=3-1=2m/s
Vb=Va+2a=2+2*1=4m/s
Vc=Va+4a=2*4*1=6m/s
十-
怎样推出物理公式半程=2v1v2/(v1+v2)与半时=(v1+v2)/2
解:1)半程
设全程位移为2x,则半程为x
前丶后半程用时分别为 t1=x/V1,t2=x/V2
共用时 T=t1+t2=x/V1+x/V2=x(1/V1+1/V2)=x(V1+V2)/(V1*V2)
全程平均速度V=2x/T=2V1V2/(V1+V2)
2)半时
设运动总时间为T=2t,则半时为t
S1=V1*t,S2=V2*t
S=S1+S2=(V1+V2)t
总平均速度V=S/T=S/(2t)=[(V1+V2)t]/(2t)=(V1+V2)/2
十二
一个物体运动时,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这句话对吗?说出理由.
解:对
单向直线运动中,二者相等
双向直线运动(如弹簧振动)中,仼一段路程都等于或大于位移的大小
曲线运动中,路程=弧长,位移大小=弦长,弧长大于弦长
十三
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1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以A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一共前进了L的距离后静止,求汽车运动的总时间
解:设加速时间为t1,减速时为t2
A1*t1=A2*t2
A1/A2=t2/t1
(A1+A2)/A2=(t1+t2)/t1=T/t1,T为运动总时间
t1=TA2/((A1+A2)
平均速度V'=L/T=A1*t1/2
T=2L/(A1t1)=2L(A1+A2)/(T*A1*A2)
T=[2L(A1+A2)/(A1*A2)]^1/2
十三
一物体作匀加速运动,初速为V0,末速为V1,通过前2/3位移的速度为多大?经过前2/3时的速度为多大?
解:V1^2-Vo^2=2aS.
过前2/3位移的速度设为V
V^2-Vo^2=2a(2/3)S.
由和得
V=[(Vo^2+2V1^2)/3]^1/2
经过前2/3时的速度设为V'
V1-Vo=at
V'-Vo=a(2/3)t
由上两式得
V'=(Vo+2V1)/3
十四
一个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最初的两个连接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每一时间间隔为4s,求:1.初速度2.加速度3.第3s内位移4.第5s末的速度
解:匀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时间中点瞬时速度
t1=2s的瞬时速度V1=第一个4s内平均速度=24m/4s=6m/s
t2=6s的瞬时速度V2=第二个4s内平均速度=64m/4s=16m/s
加速度为
a=(v2-V1)/(t2-t1)=(16-6)/(6-2)=2.5m/s^2
由V1=Vo+at1
得初速度为
Vo=V1-at1=6-2.5*2=1m/s
第3s内平均速度V=2.5s时瞬时速度=V1+0.5a=6+0.5*2.5=7.25m/s
第3s内位移S=V*1=7.25*1=7.25m
第5s末的速度 V'=Vo+5a=1+5*2.5=13.5m/s
十五
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10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则前九节车厢经过_____时间可从观察者身边全部通过,第九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_?
解:设一节车厢长L
L=(1/2)aT1^2.
8L=(1/2)aT2^2.
9L=(1/2)aT3^2.
/得 T2=(根号8)T1=2.828*10=28.25s
/得前九节车厢全部经过观察者所需时间为
T3=3T1=30s
第九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需的时间是
T3-T2=30-28.28=1.72s
十六
一球滑行,一次通过长度都为L的两段距离,并继续向前运动.通过第一段为T,第二段为时间是2T.可看作匀变速运动.求第一段末的速度
解:平均速度=时间中点瞬时速度
设进入第一段前运动的时间为t
在 t1=t+T/2时,V1=L/T
在第二段时间中点,即 t2=t+2T时,V2=L/2T
加速度 a=(V2-V1)/(t2-t1)=[-L/(2T)]/[(3/2)T=-L/(3T^2)
第一段末的速度为
V=V1+a(T/2)=L/T-[L/(3T^2)*T/2=L/T-L/(6T)=(5/6)L/T
十七
汽车正常行驶速率为120KM/H.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8m/s,司机反应时间(从意识到应该停车到操作刹车的时间)是0.6秒.如果能见度为40M,为安全行驶,行驶速度应如何限制
解:反应时间内位移S1=Vt=0.6V
开始刹车后位移S2=V^2/2a=V^2/(2*8)=V^2/16
S=S1+S2
40=0.6V+V^2/16
V^2+9.6V-640=0
所求行驶速度应不大于
V=20.95m/s =75.42km/h
另-解法:
减速段位移S=40-0.6V
0-V^2=2aS
-V^2=2*(-8)(40-0.6V)
V^2=16(40-0.6V)
...
十八
证明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连续的相等的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解:0-->t内位移,H1=0.5gt^2
t--2t内位移,H2=0.5g(2t)^2-H1=2gt^2-0.5gt^2=1.5gt^2
2t-->3t内位移,H3=0.5g(3t)^2-H1-H2=4.5gt^2-0.5gt^2-1.5gt^2=2.5gt^2
H1:H2:H3=1:3:5
十九
一质点由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秒末到达b点,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6秒到达c点,停止,已知ac=30M,求到达B点的速度,AB段的平均速度和BC段的位移
解: A-->B,
匀加速,加速度a,时间t=4s,
在B点速度最大,为 Vb=at,平均速度V'=Vb/2=at/2=4a/2=2a
B-->C,
由Vb减速至0,匀减速,时间t'=6s,
减速段平均速度也为V'=at/2,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为V'=at/2=2a
A-->C
位移=平均速度*时间
30=2a*(4+6)=20a
a=30/20=1.5m/s^2
AB段的平均速度V'=2a=2*1.5=3m/s
BC段的位移Sbc=V't'=3*6=12m
二十
跳伞运动员从296m的高空跳下,他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打开伞,已2m/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到达地面的速度为4m/s.求: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时间
解:设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1
则自由下落的高度为 h1=(1/2)gt1^2=5t1^2
打开伞后减速下落的初速度V1=自由下落末速度=gt1=10t1
减速下落高度h2=H-h1=296-5t1^2
减速下落末速V2=4m/s,加速度a=-2m/s^2
V2^2-V1^2=2ah2
4*4-(10t1)^2=2*(-2)*(296-5t1^2)
t1^2=10
t1=根号10=3.16s
V1=gt1=10*3.16=31.6m/s
t2=(V2-V1)/a2=(4-31.6)/(-2)=13.8s
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时间 为
t=t1+t2=3.16+13.8=16.96s
物理:1、1kg的水和1kg的油混合后的密度为0.9g/cm^3,求混合后至多的物体质量.
2、质量相同的水和油混合后,求混合后密度.
3、有一铜金制成物,V=70cm^3,m=0.313kg,求铜金含量各多少.
4、用密度为1.1x10^3kg/m^3的盐水选种子,现配置0.5立方分米,质量为0.6千克的盐水,是否合要求,若不合,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5、质量为0.5千克的瓶,再多能装1.2千克水,如把一石头放入空瓶,总质量为2.9千克,再往瓶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1千克,求石头密度.
6.一个瓶子装有水后称得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500克,若在瓶中投入金属块若干粒,称得溢水的质量为100克,此时剩余水瓶及金属块的总质量为670克.求:(1)金属块的体积(2)金属块的质量(3)金属块的密度
7.一个空瓶,质量为68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88g,如果在瓶内先放入79g的某金属片,然后装满水,总质量为257g,则该金属片的密度是多少?
8.质量相同的水和油混合后,求混合后密度.
9.有一铜金制成物,V=70cm^3,m=0.313kg,求铜金含量各多少.
10.用密度为1.1x10^3kg/m^3的盐水选种子,现配置0.5立方分米,质量为0.6千克的盐水,是否合要求,若不合,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化学:1.现有100mL20%的稀盐酸(密度为1.1g/m3)与40g生石灰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求⑴生成的2氧化碳的质量?⑵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在含有氢氧化钙14.8g的石灰水里,至少通入质量为多少的二氧化碳才能使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的沉淀
3.在含有氢氧化钙14.8g的石灰水里,至少通入质量为多少的二氧化碳才能使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的沉淀
4.由氧化镁和另一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4g,其中氧有1.8g,则另一氧化物为( )
A.氧化钙 b.三氧化二铁 C. 三氧化二铝 D.氧化铜
(请写一下具体解题过程)
5.等质量的铁、铝、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的H2的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制得相同质量的H2,需要铁、铝、镁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6.氯酸钾加热高锰酸钾时氧元素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氧气,只有1/4,生成氧气的质量是消耗的高锰酸钾的10.125%,而加热氯酸钾时所有的氧元素都转化成氧气了,生成氧气的质量是消耗的氯酸钾的39.2%.故加热氯...
7.宜昌桥边电解铝厂是利用下列反应制得的:2Al2O3====4Al+3O2↑,则反应中Al2O3、Al、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8.某学生在10度时取100克水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又取50克水加入35.4克硝酸钠配成溶液,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发现有晶体析出.试通过计算指出析出晶体是什么物质.要分析
9.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各取5.0 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 Og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甲 乙 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g) 35.0 40.0 45.0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 (g) 2.5 2.9 2.9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同学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过量. (2)求样品中氯化镁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10.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物质的质量\次数 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X 8.7 8.7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的,试计算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数学:1.计算(2/1)的-1方+庚号12-2sin60度+(派-5)的0次方
2.9(x=1)的平方=
3.4x的平方-4x+1=
4.x^2/根号(2x-8)=根号(2x-8)x^2表示X平方 要过程
5.计算(2/1)的-1方+庚号12-2sin60度+(派-5)的0次方
6.(√24-√2分子1)-(√8分之1+√6)
(2√3+√6)(2√3-√6)过程
7.3x(x-1)补3X(X-1)=2-2X
8.2(x-2)^=x^-4
9.2(x+3)^=x(x+3)
10.(x+8)(x+1)=-12

我觉得你可以想象下运动情况,你将第一个球抛出,然后过0.4秒抛出一个,当你第一个球落到手中的时候,题目中说出去抛球和接球的时候,空中有4个球在运动,那么你算下,第一个球从抛出到接到手里用了几个0.4秒,然后因为进行的是垂直运动,那么可以理解从抛出到接住进行的是往复运动,这样可以进行计算了吧?你试试!计算过程就不写了

1、
⑴ v=a1t=4m/s
  s=½at²+v²/(2a')
  =½at²+v²/(2a')
  =12m
⑵f=ma'=µmg
 µ=a'/g=2m/s²/10m/s²=0.2
⑶F-f=ma
 F=ma+µmg=12N
2、
⑴a=v²/(2L)=2.5m/s²,
  方向:沿斜面向下。
⑵f=ma-mg/5=5N
⑶a=(mg/5-f)/m=1.5m/s²
⑷v'=√(2aL)=2√15m/s
3、
⑴由题意知,C水平受力合力向左,
 所以,小车加速度向左。
⑵A弹簧秤受力增大,弹簧伸长,C向右移动一定距离。
⑶A弹簧伸长的长度与B弹簧缩短的长度相同,
 B弹簧受到的拉力减小:
  ΔF=10N-6N=4N
 所以,B弹簧秤的示数是:
  Fb=6N-4N=2N
⑷小车加速度与C的加速度相同,
  a=(10N-2N)/5kg
   =1.6m/s²
4、
⑴a1=[Fcom37º-µ(Fsin37º+mg)]/m
  =[80N-0.25×(60N+200N)/20kg
 =0.3m/s²
 方向:向左。
⑵推力撤去后,物体受摩擦力,减速运动:
 f=µmg=ma2
 a2=µg=2.5m/s²
 方向:向右。
⑶撤去推力时的速度:
 v=a1t=3m/s,
 加速过程的位移:
 s'=½at²=½×0.3m/s²×(10s)²
  =15m
 减速过程的位移:
 s''=v²/(2a)=(3m/s)²/(2×2.5m/s²)
  =1.8m
 木箱滑行的总位移:
 S=s'+s''=15m+1.8m
  =16.8m
a1t+a2t
=×1m/s×(2s)+ 2m/s×(2s)5 m/s²

这么多题额。。。 你应该多给点分吧

1.(1)1/2 a ×t^2: 0.5 ×1m/s^2×4s^2+0.5×2m/s^2×2^2=12
(2)a=2 g=10 so: μ=0.2
(3)因为f=8 a=1 所以F=8+4×1=12N

欲知后三题如何 请多给分 谢谢

(1)根据x=1/2at^2
x总=12
(2)f=μmg f=ma联立可求μ=0.2 f=8N
(3)F-f=ma
F=12
第二题
2ax=v^2-0
a=2.5
f+20=ma f=3N
20-3=ma a=1.7
2ax=v^2-0 v=8.25

(1)12
(2) μ=0.2
(3)F=12

高一物理4道简单的计算题(过程简略写一下就可以了)帮忙啊。。。_百度...
答:⑴由题意知,C水平受力合力向左,所以,小车加速度向左。⑵A弹簧秤受力增大,弹簧伸长,C向右移动一定距离。⑶A弹簧伸长的长度与B弹簧缩短的长度相同,B弹簧受到的拉力减小:ΔF=10N-6N=4N 所以,B弹簧秤的示数是:Fb=6N-4N=2N ⑷小车加速度与C的加速度相同,a=(10N-2N)/5kg =1.6m...

高一物理力学4道计算(过程简略写一下即可),帮忙。。。
答:1,mgh1=mgh2+mvb^2/2 vb=3m/s 2,同理可解 四、1,g=10m/s^2 f=01.G=5N 2,匀速行驶,F=f,P=Fv=fv v=P/f=1.2m/s 3,匀速行驶F=f P'=fv'=40w

高一物理计算题,要过程
答:X(1) :X(2) :X(3) :X(4) = 1:3:5:7:…… (奇数比)题中 前一部分的位移为 X1= (1/4)L ,后一部分的位移为 X2= (3/4)L X1 :X2 = 1 :3 说明滑行 X1 的时间 与滑行 X2的时间是相等的,都是2秒。则:总时间 = 4秒 全程 L = 0.5 x 2 x...

高一物理力学四道简单的计算题,看了就知道。。。
答:第一题 (1) V=at, V0=0(物体初始静止不动) ,代入a=1m/s^2,t=4S 所以V=4m/s (3)F=ma, m=4000g ,a=1m/s^2 所以F=4kg-m/s^2 (2)F=uN, 所以u=F/N又N=mg, g=10m/s^2 所以u=4000/40000=0.1 第二题 (1)V^2=V0^2+2as ,所以a=-10^2/40=-2.5m/s^2 其它...

关于高一物理的计算题(要过程)
答:t)^2的位移为t^2得到一个公式:4t=t^2 解得t=4.(2)解:t=4s v=4m/s 求x x=vt=16m.(3)在乙的速度赶上甲之前,距离越拉越大。所以当乙的速度为4m/s时,距离最大 根据v=V0+at得4=0+at ,at=4 又因a=2m/s^2,所以t=2s.、(4)t=2s v=4m/s 所以x=8m....

求40道高中必修一,二的物理计算题
答:高一计算题复习 3 图 斜面倾角θ=30°,当升降机以a=5 m/s2的加速度竖直上升时,求: (1)小球对斜面的压力;(2)小球对竖直墙壁的压力.牛二之斜面类:18.已知质量为4 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受到大小为20 N,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拉力F...

急求50道高一物理计算题,只要计算题,要配答案。注:不要去百度文库里找...
答:1.解设由牛顿第二定律,F1-mg=ma 所以600-40x10=40a,解a=5m/s^2 若电梯以此加速度加速上升。则物体的质量是600/(10-5)=120kg 2.同步卫星离地心高度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为V2,地球半径为R,则a1/a2为多少?V1/...

高一物理计算题,要过程
答:(1)刚刚抛出时,机械能为1/2mv²=1/2×1×20²=200J ;在最高点时,机械能为 mgh=1×10×16=160J ;阻力做负功,上升的时候损失的机械能为 200-160=40J ;所以下降的时候,也损失 40J ;物体返回抛出点时,速度为v ,则有 1/2mv²=200-40-40 1/2×1×v²...

急需25道高一物理计算题(要附答案)
答:3一辆载货的汽车,总质量是4.0×103kg,牵引力是4.8×103N,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10s前进了40m。求汽车受到的阻力。由s=at2/2可知,a=0.8m/s2 又F合=F-Ff=ma 解得 Ff=1.6×103N 4电梯以3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质量是50kg的人站在电梯中的水平地板上,试求人对地板的压力。(...

高一物理计算题2(要详细的过程)
答:在减速过程中:v^2-4^2=2as1=2a(200-s)由上面各式联立可以解得: s=117 所以v=根号2gs=48.4 有公式 v=4+at1 解得 t1=3.16秒 3.16<10 所以可以避开 第五题:设火车速度为v1,人跑的速度为v2,人距右边出口为x米,则距左边为(100-x)米。若人向右跑,人和车的时间相等: ...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