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为什么吃饭打叫香

佛教中的坐香是什么意思~

坐香是坐禅的意思。禅堂是丛林寺院僧众集体共修的地方,因此禅堂的规矩很多。禅堂坐禅遵循祖训,如坐禅用燃香的方式来计算坐禅的时间,所以又称坐香。
在禅堂里,方丈和尚以及班首执事讲开示或规矩,维那则执行规矩,其余僧众止语,一切行动听维那招呼,命行则行,令止则止。丛林寺院的禅堂日常基本保持坐七支香(早板香、早四支香、早六支香、午板香、午四支香、养息香、晚四支香)。每支香开始,在正式坐香之前还要行香。
佛教讲因缘,即内因,外在条件,因此,要想坐禅有成就,对初学者,要有个好的因缘。最要紧的,一要发愿坚持修炼,二要持戒---最基本的“不邪淫”一定要遵守。同时戒除一切不良生活习惯。

扩展资料:
坐禅方法
单纯放松肢体。
如意坐,或跏趺坐。眼微闭。直背。头颈正。舌轻接上颚。面微笑。自然呼吸。意念之,全身细胞可自由呼吸--呼浊吸清。从头顶发丝头皮起,开始一点一点地放松。不紧张,给其自由自在,就是放松了。……一直往下,一点一点地,放松到脚趾。
注意的一点是,放松的意念不用紧急和生硬,似有似无的感觉最佳。【重点放松的部位,是双眼,特别是眼睛感觉紧涩和目痛头痛的,这里可以搓热双掌,先温热按揉眼部,和十指从前额到后发梢梳理头皮几分钟,效果最好。】。
身体各个部位依次放松下去,一次约1-3分钟。越慢的,放松的效果越好。越是慢的放松,越是精妙的功夫。放松3次。是坐禅入静的准备功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坐禅

佛门的斋饭



一粥一饭一饮一啄不可恣意贪食 http://hi.baidu.com/%B3%BE%B7%B2%D2%BB%C3%CE/blog/item/6f7e5bd75ad2672506088bd4.html

从印度到中国,经历了悠久的时间与广大的空间,僧人「食」的来源、形式、内容、时间、次数乃至执事人,已有了改变,但小小的一钵里,盛满的永远是十方的护持与僧人的自省,在一粥一饭、一饮一啄间,不断地提醒著每个时代的僧人。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如果能吃饱穿暖后,最好还能吃得好,穿出地位;对出家僧人而言,要能专心办道,首先也是必须安顿色身,但佛陀教导比丘将食物视为「药」,只是以食物治疗饥病,滋养色身,长养慧命,不可恣意贪食。

原始佛教时的僧人以乞食为生,在律藏中关於「食」的规定非常多,都是佛陀依著当时的情境而加以制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民情风俗,中国僧人食物的来源、形式与内容,就产生了另一番新的风貌。


农禅生活 自耕自食

佛世时,比丘们身披袈裟,手持著钵,四处乞食游化,只有在雨季里,才回到精舍或固定的一处结夏安居,此时不再出外托钵。对僧人而言,「乞食」蕴涵著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是降伏骄慢,不贪美味,毫无选择,专心修道;另一方面则是藉著乞食因缘与居士接触,给予布施种福田、说法的机会。所以,乞食是僧人的正命,垦土掘地、种植蔬果以致伤害生命,这是原始佛教所不许的。

佛教初传中土,中国沙门仍然坚守著佛陀的遗教,后来僧人逐渐放弃托钵乞食的方式,最早可见的记录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西元四○五年)道恒的《释驳论》中指出当时沙门「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可知当时僧人已开始耕种了。

为什麼中国僧人无法再过乞食的生活呢?这与中国的民情及僧团在中国的发展有关。

在中国的文化里,「乞讨」是卑贱的行为,何况在普遍重视劳动的大社会,僧人乞食,被视为「不事劳作,不事生产」,难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与尊敬;其次僧团人数不断增加扩大,寺院又位处偏远,端赖托钵乞食有实质的困难。在此情况下,自南北朝以降,皇室贵族以赐田与舍田的方式供养僧人,不再直接布施饮食;相对地,僧团也必须自行组织生产的方式,以便自给自足。

到唐朝时,马祖大师创建丛林,百丈禅师立下清规,正式开启中国僧伽生活新型态,僧人开始过著「昼而农、夜而禅」自耕自食的农禅生活,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身体力行的高风亮节,成为后代僧人效法的榜样,在作务中修行也成为僧人奉行不渝的信念。

菜根香,佛门悲心长

比之原始佛教的饮食,中国佛教最突显的是「素食」。在佛世时,僧人既是乞食,居士供养什麼,比丘就接受什麼,因此佛陀并未禁止僧人食肉,除了象肉、马肉、龙肉、人肉不得吃,其余肉类,只要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三净肉),皆可接受(见四分律)。

而大乘佛教是严禁肉食的,《梵网经菩萨戒本》即指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涅盘经》中也说「食肉者,断大慈种」。以慈心戒杀素食,正是悲悯众生、长养大乘慈悲的表现。

中国僧人素食也和笃信大乘佛教的梁武帝有莫大的关系。公元五一一年梁武帝召集诸沙门立誓永断酒肉,并以法令公告,违者严惩。由於帝王的推动,加上中国寺院自耕自食,广大的庄园提供素食来源,这项教团改革,收到极大的成效,直至今日中国佛教僧团仍坚行素食。

以往的寺院经济普遍贫困,加以僧人勤俭,腌酱特多,每日斋饭,除中午一餐吃饭外,多半食粥,佐以陈年腌菜。现今台湾拜经济成长之福,僧人的饮食也随著转变,诸如素食人口快速增多,素食馆相继设立,素食制成品种类多样化了。近几年更刮起回归自然之风,清淡的生食、素食自然成了新时代的宠儿,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它已渐渐脱离了宗教的素食了。

二时过堂 食存五观

「过堂」,也是中国丛林中特有的仪制,它在僧伽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午斋的过堂,是出家人五堂功课中的两堂。


当云板响起,大众搭衣鱼贯进入五观堂,依序就坐,向上问讯后维那起腔,大众齐唱「供养偈」,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面对充饥养身的食物时,僧人再度提醒自己,不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追随先圣先贤。早斋唱「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午斋则唱「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接著维那师呼僧跋后,大众便开始用斋。丛林过堂多使用碗盘,少数寺院使用钵,碗盘皆有一定位置,不得恣意摆放,添汤加菜由行堂服务,也不得出声、恣动。在饭食中须心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并摄心用功,或持佛名号或参「吃饭的是谁」。末了,大众唱结斋偈「……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 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感念信施护持,回向众生皆得圆满。


整个过堂是一个安静的用食过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会在此时向大众宣布,称为「表堂」。每月初一、十五或特殊节日便加菜劳众,或有居士斋僧布施也加菜。


中国佛寺通常在大殿外右侧会设个小小的施食台,体恤饥困的众生。它是根据佛经中「旷野鬼神众」及「罗刹鬼子母」的典故而来,大众过堂时,都由一僧人负责出食,将七粒米或指甲许的面条,透过观想及大众的加持,施食给众生,愿他们同得饱满并去除悭贪。


简朴的丛林用斋,象徵的是高远的智慧与宽广的情怀。


持午不易 提供药石


佛制僧人日中一食、过午不食,中唐以前中国僧人皆严格持午,渐渐地,也如同乞食一般,经过时空的演变、适应而被放弃了。因为中国地理的南北幅员广阔,加上僧人的自耕自食,劳动量大,僧人终於放弃传统的佛制,寺院正式提供晚餐,称「药石」,药石皆吃粥,也称「晚粥」。


而禅堂禅七期间,整日皆有活动,打坐、跑香交替用功,体力耗损甚钜,所以一日用餐达四、五次,除早粥、午饭外,下午吃午粥(点心粥),晚上八点还吃一餐,也是吃粥或馒头,称为「放参」。


另外,还有出外求法的行脚僧,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因缘下,吃饭时间和食物没有保障,不受过午不食的限制,可以说什麼时候得到食物,就什麼时候吃,不过,当他们到禅堂挂单时,就必须随众,百丈清规附旦过堂规中,就针对云水僧这麼规定:「一近午到,午饭随众;近晚到,晚粥随众;时过始到,补吃;晚到一宿,次日午饭即行。」


中国僧人既不能严持过午不食戒,须用何种心态用药石呢?明朝莲池大师所著的《沙弥律仪要略》提到「必也知违佛制,生大惭愧,念饿鬼苦,常行悲济,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说明了僧人用药石时须心存警惕,具足惭愧和慈悲。


香积厨中出祖师


中国僧人必须自行炊煮,负责僧众饮食的执事人便因应出现了,在百丈清规中记载了以下的执事:


一、典座:职掌大众斋粥一切供养。


二、饭头:负责煮粥饭。


三、行头:於斋堂中执劳役。


四、火头:负责烧饭锅。


五、水头:负责大寮茶房及各堂缸水,常令盈满清洁。


六、菜头:负责煮菜。


七、桶头:负责洗净斋堂菜桶、饭桶。


八、磨头:负责磨米麦、作豆腐。


其他尚有炭头、茶头、锅头不等,各寺院因时因地而设,并不统一。


中国寺院丛林并有严格的厨房规约、库房规约,注明各执事的职掌及应具备的知见,如「寸薪粒米当知来处之艰难……更当思调和夫众口,酸咸适味、香软得宜,慎重烹饪,勿生轻忽,以供养为怀……粥饭三时,不得一朝失误……」作为僧人领执的指南,在执事中培养奉献喜舍的精神,更要反观自己的用心处。因此古来许多伟大的祖师皆出自大寮(厨房),如雪峰禅师当过饭头,沩仰禅师当过典座……「莫谓执事之外,更无所营,须知运水搬柴,无非佛事;舂米作饭,正好参求。」虽然中国僧人不再出外乞食,却在执事,尤其大寮执事中,互相护持,滋养色身、慧命,开辟了另一个成就道业的最佳坛城。

在古印度,由于佛弟子们,分散修行,有事情,需要“集众”,不可能派人各个通知,只能以最简单的“击木为号”或者“打石为令”,靠木头互击,或者,木石相击,发出声音,来通知大家。是大家快点汇集在一起。颂戒,过斋,等。
流传到汉地,丛林制度,也是如此。早上起床,需要“打板”,叫醒大家上早课,吃饭,也叫过堂,也叫过斋,也要打板。还要打“云板”,“梆子”。有的不打。包括出坡(劳动),止静(睡觉),也要打板的。

叫打香、打板
无意义、你可以叫他任何名称

可能系一个代名词吧

您好,是佛教里一个代名词。

打叫香 不知道 我知道吃饭叫过斋

佛教叫香是什么意思?
答:叫香是用来敲击,以传达某些信号的。这些信号有特定的节奏,从实际作用上讲,有点像学校里的预备铃,比如过堂(就是一起去斋堂吃饭)以前,就要先打叫香,这个“预备铃”打过了,意思就是干活的,用功的都注意了,该暂时放下手里的事了,接着才是“正式铃”——梆子,也就是斋堂门口那个长条形的...

信佛每顿饭都贡香一遍有用吗?
答:所以有些人在这个问题上,他以为是一种着相,他以为是佛要喝水,实际上你所谓的供养就是供养你自己,就是让你得到真正的吉祥和平安。所以供养佛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可供可不供的小事。我们想得到佛法,你就虔诚地供。倒不是说需要你另买什么东西,“我把市场所有好东西都拿过来了,我花了多少钱...

寺院为什么烧香如何上香及称呼、用斋礼仪
答:对佛家要称“星期日”而不要叫“礼拜日”。佛教信众每日都做功课,也可说时时做课,不规定在周日,所以也没有“礼拜日”之说。又如佛家淡“慈悲”,而不讲“爱”,因为在佛家看来,有“爱”就有占有欲,有占有欲就有我执,“爱”是苦的根源。而佛家讲的慈悲,悲指拔苦,慈指与乐,由此可见佛陀平等度世的情怀。

佛教徒烧香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答:另外,顺便普及一下为何要在初一十五上香的原因,是因为上香既可以供养佛菩萨,也可以同时供养六道众生,其中鬼道众生有一类是专门以香为食物的,但是它们那边的时空流速比我们慢,鬼道的一天相当于人间的一个月,所以我们在初一、十五上香,就是供养它们吃午饭和晚饭,那么这两天上香的功德就特别大,这就...

为什么拜佛的时候一定要烧香点烛呢?
答: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

佛教怎么看待吃饭的
答:菜根香,佛门悲心长 比之原始佛教的饮食,中国佛教最突显的是「素食」。在佛世时,僧人既是乞食,居士供养什麼,比丘就接受什麼,因此佛陀并未禁止僧人食肉,除了象肉、马肉、龙肉、人肉不得吃,其余肉类,只要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三净肉),皆可接受(见四分律)。 而大乘佛教是严禁肉食的,《梵网经菩萨戒本...

佛教烧香是为什么?
答:现在在佛教仪式中,所有的环节都不是白来的,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在里面。我们佛教徒焚香,代表“戒定真香”,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香。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

佛教吃饭时把碗端起来吃是什么意思?
答:在佛教中,吃饭,也是修行。在吃饭的时候,也要坐端正,端身正念,修行者“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举一动都要复合修行人的威仪。所以我们看到寺院斋堂的僧人吃饭,都是端起碗吃饭,这样人才坐得端正,这样吃饭,才不会低头驼背弯腰。

佛教为什么要上香/佛教为什么要上香
答:是表法。以外表内。用物质世界的香比喻精神世界里的戒定慧香,八功德香等等。精神上的种种香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用物质世界的香来表示比喻,这样每次点香的时候,心里就要升起戒定慧八功德等种种善念。

为什么说烧香?那支东西为什么叫香?
答:佛教的烧香跟民间信仰的烧香意义不同.佛教上香是一枝或三枝。问:烧香点灯烛是什么意思呢?答: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执着所蒙蔽了。现在礼敬佛菩萨,是要把原来的香光显露出来。同时,也是对佛菩萨表示一种敬意。因此香只要点一炷(支)到三炷,...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