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花八块钱买了一只鸡,九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十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钱卖给另一个人

一个人花八块钱买了一只鸡,九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十块钱又买回来,十一块钱卖给了另一个人~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钱卖给另外一个人了。问他最后的收益是多少?即他赚了多少钱?

  提示:这是国外某著名商业公司的一道面试题,考查的不是你的数学计算,而是看你会不会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来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据说这道题测试过上千人,正确率不足5%,认真考虑,仔细作答哦!

  答案:负2元,就是说亏了两元。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i)第一次8元买进,对他来说(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是8元。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好了)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好了)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
  (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B赚了1元,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
  (iv)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所以对A来说(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
  (v)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样,赚了1元。
  然后总结一下:(i)时赚1元,+1;(iii)时亏1元,-1;(v)时赚1元,+1。一共+1-1+1=1元。
  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i)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步骤(ii)至(v)都算白干了,没有效率。

  这道面试题在测试中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加不可思议,,因为连自己什么时候追加了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脑袋进水的范畴。

  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他花11元买的,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了。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鸡在C手里,成本是11元),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现在只赚到1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的(就是说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

  如果有人不明白我再具体解释一下这2元亏在哪里了。

  把ABC三人的收支情况列个表:

  A 8支 9收 10支 11收
  B N/A 9支 10收 N/A
  C N/A N/A N/A? 11支

  如果不执行上面的步骤(i)至(v),而是直接卖给C的话,则只有A的“8支11收”和C的“11支”(上表中蓝色部分)的交易发生,则其他的收支状况是多余的(上表中红色部分),就是这些多余的交易导致了A的亏损:如果直接AC交易的话,根本没有B参与其中(B应该收支平衡),但事实情况是B赚了1元(B 9支 10收),这1元就是A亏的;如果直接AC交易的话,A也没有必要从B那里把9元卖出去的东西再花10元买回来(A 9收 10支),这里亏的1元也得A自己埋单。由此就可以看出A是亏了2元。

  有人会在一点上有疑问:如果没有步骤(i)至(v)的交易,鸡的成本也不会涨到11元,也就没有“应该赚3元”的概念了。

  这种想法是错的,B和C在买A的鸡的时候,都不知道鸡原来的成本,他们认为出9元(B)和11元(C)买这只鸡是划算的,或者说就算他们知道鸡的成本,仍然愿意出此价钱购买。所以如果A直接找到C,就可以11元把鸡卖给他,C不会管A是多少钱买到这只鸡的,他只关心自己的出价,就像你看到称心的商品想买下来的时候会在乎商家净挣了多少钱么?你一定只是想“恩,这价钱我可以接受,买了吧”。所以说C会11元买这只鸡,和A之前与B的交易完全没有关系,是他的个人行为。也就是说就算没有步骤(i)至(v),只要C买了这只鸡,鸡的成本就会涨到11元,就会出现“A应该赚3元”的情况。
  这道题目貌似很简单,但也容易落入思维陷阱。先介绍正确的解法。
  1。设买进为-,卖出为+
  那么-8+9-10+11=2元。你的钱包多了2元啦。
  2。本来你应该赚11-8=3元。但是中途被“中间人”赚了1元(追加成本,也就是9-10),所以你得了2元。即11-8+9-10=2元。
  3。第一次买卖赚了1元所以+1,第二次买卖是关键,如果你认为确实折了1元,所以-1。此时鸡的成本已经被你认为是9元,(“9元的鸡,10元买了,岂不是赔了1元”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已经默认"鸡应该是9元的鸡而不是10元的鸡")最后当你11元卖出,必须是11-9=2元。这就是10不能被11减的原因。 即9-8+9-10+11-9=2元。
  虽然思考不同,但每种解法都从-8+9-10+11演化而来。

  附

  PS:错误观点一:1元利润
  “8元买入,9元卖出”=1
  “9元卖出,10元买进”=-1
  “10元买进,11元卖出”=1

  PS:错误观点二:0元利润
  8块买了,9块卖了,赚了一块
  又花10块买了,倒贴一块.
  11块又卖了,赚了一块.
  没倒贴也没赚!

  ps:错误观点三:3元利润
  8块买了,9块卖了,赚了一块
  又花10块买了,倒贴一块.此时保本
  11块又卖了,原来8块,岂不是赚了3块?

  ps:错误观点四:6元利润
  鸡的购入价格为8元,而最高可卖11元
  也就是说此人一次交易应该可以最高攥到3元
  这么说第一次交易就损失了2元利润
  而他第二次交易的时候,以10元的价格进货
  明显在进货阶段也损失了2元
  所以此人两次交易应该攥得6元利润。

  ps:几个观点都把从口袋里拿的刚刚赚的准备再次投资的1块钱算成亏了1元,但你别忘了鸡还在我手里,而且我卖了11元,也就是说我不仅收回了我的投资1元,而且还赚了1元,你怎么能说亏了1元呢。就算把投资的1元说成亏了1元,收回成本的时候你也应该+回来,于是+1(第一次交易)-1(追加投资)+1(收回成本)+1(利润)=2元。

  总评:归根揭底,算错的原因都在于违法了会计学中最基本的准则--“有借必有贷”。通俗的说:买卖一 次算一次交易行为!买卖必相应。
  “9元卖出,10元买进”!并不是一次交易行为,要不然“8元买入”和“11元卖出”没有上下也没有因果关系,不能对应。所以题中交易行为有2次。不能随便拆来拆去。即:
  “8元买入, 9元卖出”=1
  “10元买入,11元卖出”=1
  这样问题就简单了把。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PS:这个问题虽然简单,却说明了日常经济生活中最平常的现象。“频繁的交易行为会增加交易成本”。当然交易成本始终都会存在,如何尽量减少这种现象是投资者和经理人考虑的事情。呵呵!另外为题中的人叫屈,如果知道11元能卖掉,还会卖给中间人吗。这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也是么有办法啊。
网上全是。

赚了了两元钱,一共花了8+10=18元,又卖得9+11=20元,20-18=2元

提示:这是国外某著名商业公司的一道面试题,考查的不是你的数学计算,而是看你会不会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来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据说这道题测试过上千人,正确率不足5%,认真考虑,仔细作答哦!


由于这是某公司的招聘题目,是把最大的利润放在第一位, 最重要的是鸡的本来价格是8元,大家都忽视了这点 所以请看: 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们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 整个过程:1-1+1=1元 所以分析得知:这个人是个SB,因为后两次交易等于白干了。 测试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时候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SB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利润变成1元了, 所以正确答案是:-2元! 回答-2元者,面试成功!!! 还有的人这么说: 没赚 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第一次8块买9块卖赚了1块,第二次却花了10块钱买只值8块钱的鸡亏2块但上一次赚了1块所以是亏1块,然后把这只10块买的鸡卖了11块赚一块,抵消了第二次买鸡时的损失所以是不赔不赚 还有的答案是这样的: 3元,因为他本来只有8元,现在有11元了,所以是3元 还有人这么说: 亏了一元钱 因为他本来可以直接八元买进 十一元卖出 赚三元的 可最后只赚了两元 所以亏了一元 从借贷双方的角度来看应该是: -2 但实际为净赚为:1 请注意,这里有个成本及利润核算的问题, 这里说明的是他赚钱,(赚钱包括成本与利润一起赚回来) 而不是在除成本以外的的基础上赚多少, 应该把成本加进去计算. 注意看题目: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 9块钱卖掉了, 然后他觉得不划算, 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 11快卖给另外一个人 问他赚了多少钱? 我的计算如下: 第一次交易:-8(成本) 第二次交易:-8+9=1(含成本的利润)---此时有9元的成本 第三次交易:-8+9-10=-9(9元的成本,再加1元的成本买进,此时的成本为10元) 第四次交易:-8+9-10+11=2(但是前面的成本是10元,卖出为11元,只赚了1元) 成本核算: 成本8元在第二次交易时已赚回,还得利润1元. 第三交易时的成本为10元,用第二次交易时所得的9元(注意第一次的成本也在内,且还要加1元)再加1元买入. 第四次交易为卖出11元,也就是说在成本8元基础上面利润为3元,但在成本为10元的基础上利润为1元.

这道题的另一种答案:赚了了两元钱,一共花了8+10=18元,又卖得9+11=20元,20-18=2元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你想像成这是两笔生意。 8元买一只鸡,9元卖掉 ,赚了1元。 然后你10元买一只鸡,11元卖掉, 又赚1元。 一共赚了2元。
另外还有一个思路,假设你现在身上有9元钱,花8元买了一只鸡, 你还剩1元, 然后你9元卖掉之后,你身上有10元,再花10元,买一只鸡,你身上没钱了。再11元卖掉,你身上有11元。减去你身上原本有的9元,你赚2元。

首先人家只问你最后赚了多少钱,没问你本来可以多卖,你少赚了多少钱,本来成本只有8元买了只鸡,我卖了9元,然后又看到一只鸡,我又向朋友借了1元钱,加起来10元钱又买了只鸡,最后卖了11元钱,我手头最后剩11元,我把我刚才向朋友借的1元钱还了,我还剩10元,最初我只有8元,现在有了10元,最后10-8=2,所以最后我赚了2元,就是因为自以为聪明的人弄复杂化了,小学生都会算。

赚了两块钱啊,你可以把一买一卖都看成一个独立的周期即可。每个周期各赚了1元,两个周期就是两元了。

这是2011年的中考题啊,我当年做错了

一个人花8元买了只鸡,9元卖出,10元买回,再以11块卖出。这个人是赚是赔...
答:这个是两次交易的是同一只鸡,就容易把整个过程笼统的一次性处理,所以就出现了混淆。我们只要把第一次和第二次交易的物体换成不同的就简单的多了:一个人,花八元买了一只鸡,九元卖出去;他又花十元买了一只鹅,十一元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少钱?是不是现在一眼就能看出来了呢?我知道这个是...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
答:8块买了,9块卖了,赚了一块 又花10块买了,倒贴一块.11块又卖了,赚了一块.没倒贴也没赚!ps:错误观点三:3元利润 8块买了,9块卖了,赚了一块 又花10块买了,倒贴一块.此时保本 11块又卖了,原来8块,岂不是赚了3块?正确答案:负2元,就是说亏了两元。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

某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卖出去,问他赚了多少?
答:是8+9+10+11=38元+4只鸡 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门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整个过程:1-1+1=1元\x03所以分析得知:这个人是个傻子,因为后两次交易等于白干了 ...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只鸡,9块钱卖了,又10块钱买回来,11块钱又卖了,他到 ...
答:奸商那就选择1~~~前面赚一后面就倒贴一万买回了~~就那银行的钱来大比喻.~你拿了银行的8万买了只鸡~~买出去9万赚一万.~你多少你又要问银行拿一万重新买回~那你是亏了一万~~因为你就增加了一万的投资~本是八万的鸡你变成了十万~~因为赚的一万变成9万买你鸡的人了~~鸡还是你的鸡~~你就...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
答:从两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会有两个答案:2和-1 2是大家都能想到的答案,而-1是因为这个人如果一开始就卖给愿意出11元的人,那他就赚了3元,而他这样辗转卖出却只赚了2元,所以可以说他亏了1元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
答:赚了2元钱。假设,这个人本来有10元钱,第一次,花8元钱买鸡,那么,现在还有10-8=2元钱,再加一只鸡;第二次,将鸡以9元价格卖出,那么,现在只有钱2+9=11元了;第三次,又以10元的价格把鸡买回,那么,现在有11-10=1元,再加一只鸡;第四次,再以11元的价格卖出这只鸡,那么,...

每日一问 数学题: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
答:第三次,10元买回_11元卖掉,赚1元 所以以数学角度来看,最终利润是1-1+1=1元_然而,这个人本来的目的应该是,买鸡、卖鸡、赚钱(当然赚得越多越好)所以,可以看出,如果此人首先就进行第三次交易,他应该可得:11-8=3元 最后总结一下,应该赚3元的,最后却只赚了1元_所有其实这个人也算...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
答:从数学角度来看,2次交易,一共卖掉2只鸡,一共赚了2元。从经济角度来看,鸡的最高价值11元,那个人第一次卖了9元,变相的亏损2元 简单分析一下 一个人,第一天,花8元从卖鸡人那买只鸡,9元卖出去(给B)。第二天,10元又从卖鸡人那买只鸡,11元卖出去(给C)。请问他赚了多钱? 2...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卖出去,然后觉得不划算,又花10块买进来,1...
答:(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好了)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好了)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

问:一个人花八块买了一只鸡,九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十块钱...
答:应该把成本加进去计算. 注意看题目: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 9块钱卖掉了, 然后他觉得不划算, 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 11快卖给另外一个人 问他赚了多少钱? 我的计算如下: 第一次交易:-8(成本) 第二次交易:-8+9=1(含成本的利润)---此时有9元的成本 第三次交易:-8+9-10=-9...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