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时候康师傅快餐面多少钱一包

~ 创富核心很多人以为“康师傅”的老板姓康,其实不然。“康”代表健康,念起来很响亮;“师傅”是大陆最普遍的尊称,既是专业、好手艺的代名词,同时又显得非常亲切。再配上笑容可掬、造型憨厚的“胖厨师”形象,是一个很具号召力的品牌。早在1991年,当时适逢天津开发区招标,四兄弟便选择在天津开创他们的事业,“康师傅”在开发区内注册了顶益食品公司,经过在祖国大陆十余年的发展,“康师傅”已从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厂家之一。“抓住胃就是抓住了钱”,这是“康师傅”四兄弟谈到自己创业成功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榜样特质  关键词·商业敏感台湾魏氏四兄弟1988年到大陆创业时,做过他们熟悉的食用油,也推出过“康莱蛋酥卷”,这些产品都因为太超前而失败,差点让魏氏兄弟血本无归。直到一次出差时,老大魏应行发现一同搭车的人对他从台湾带来的方便面十分好奇,经常有人围观甚至询问何处可以买到。魏应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商机,也成就了康师傅今天的规模,其实任何伟大的事业,它的发端通常的“不起眼”,就看你是否能有“见微知著”的本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商业敏感。  榜样亮相:“康师傅”四兄弟性格迥异  “康师傅”的创始人是台湾魏氏四兄弟:魏应州、魏应交、魏应充和魏应行。1958年,四兄弟的父亲魏德和在台湾彰化乡村办起了一个小油坊,起名“鼎新”。从小时候起,四兄弟加上三个姐姐就在油坊帮忙。当时姐姐们负责照顾全家,有时候还要兼顾油锅,老二、老三和老四负责第一次炸油,老大负责第二次炸油。尽管非常辛苦,但油坊的规模一直发展不起来。上个世纪70年代末,魏德和去世,兄弟几人算一算,父亲留下的家产共有1000多万元新台币,但负债也是1000多万元,万事还得靠他们自己。当时由于三个弟弟都在当兵,老大魏应州身兼父职,撑起一大家子人,他很严肃也有些霸气,但无论干什么事都相当投入,是个十足的工作狂。老二魏应交是业务员出身,擅长交际,很容易就和别人打成一片,在四兄弟中风头最劲,讲话也很有说服力,因此他是公司筹集资金的最佳人选。老三魏应充是干财务出身,作风低调,很少与媒体来往,平时他说话虽然不多,但直来直去,不喜欢拐弯抹角。老四魏应行个性随和,能说会道,每当有他出席的场合,气氛总是十分热烈,经常使台上台下笑声不断。可以说,兄弟四人个性差异颇大,但在创业的过程中,这种差异却发挥了优势互补的作用。目前,四人各管一摊,魏应州负责“康师傅”控股公司,魏应交负责乐购生活购物中心,魏应充掌管台湾味全,而魏应行则经营德克士炸鸡连锁店。尤其难得的是,他们并没有因为企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兄弟间感情的维系。虽然他们分住在两岸,但每年都会定期聚会。直到现在,四兄弟还把赚来的钱都集中放在一个家族基金中,每个家庭每月固定领取一笔生活开销,子女的学费则全部由基金支付。  创富灵感:从两箱方便面看到巨大商机由于岛内发展空间狭小,魏氏兄弟决定赴祖国大陆投资。1988年,魏应行带着全家人的重托,从香港转道来到大陆。那时,他一个人也不认识,一切都不熟悉。因为水土不服,在饭店里捂着湿毛巾睡觉还直流鼻血。魏应行在各省辗转奔波,因为家族企业是油坊,他自然而然想到要在大陆开发一种食用油。许多人可能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则广告。台湾电视剧《星星知我心》的女主角吴敬娴那句“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的广告词可谓深入人心。但遗憾的是,魏家的买卖并不好,以当时大陆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根本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产品滞销不可避免。后来,顶新又先后推出了“康莱蛋酥卷”和另外一种蓖麻油,和清香油一样,广告虽然出色,但也犯下了高估市场的致命错误。到1991年,魏应行带来的1.5亿元新台币几乎全部赔光。就在他准备打道回府时,方便面让他嗅到了新的商机。魏应行一次出差旅行,因为不习惯火车上的饮食,就自带了两箱台湾产的方便面,没想到这些在岛内非常普通的方便面引起了同车旅客的极大兴趣,大家都觉得又好吃又方便。就是这次经历,让魏应行发现了翻身的机会。于是,他冷静地分析了大陆的方便面市场,发现呈两极化:一边是国内厂家生产的廉价面,几毛钱一袋,但质量差;另一边是进口面,质量好,但五六元一碗,大陆人消费不起。如果有一种方便面物美价廉,一定很有市场。看准后,顶新集团再次振作起来,并给准备投产的方便面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康师傅”。有了品牌,资金到哪儿去找呢?这时,老二魏应交想起了战友的父亲。原来他当兵时,结识一好友,并认识了对方的父亲。这位老人家一见魏应交就相当有好感,还对自己的儿子说,如果魏应交以后要做生意,绝对值得投资。魏应交几经周折后,给好友的父亲打了电话。没想到对方只问了一句要多少钱,就二话没说将上亿资金汇到他的户头上。有了品牌和资金,接下来就是怎样开发符合大陆人口味的方便面了。顶新集团经过上万次的口味测试和调查发现:大陆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较偏爱牛肉,于是决定把“红烧牛肉面”作为主打产品。1991年,适逢天津开发区招标,“康师傅”便在区内注册了顶益食品公司。与此同时,其广告宣传也全面铺开,“康师傅”一推出,立即打响,并掀起一阵抢购狂潮。顶益公司门口甚至一度出现批发商排长队、一麻袋一麻袋订货的壮观场面。  迅速扩张:每年广告投入不低于1亿元在这种情况下,顶益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顶新集团也第一次尝到了投资大陆的甜头。为了应付产品供不应求的热销局面,康师傅不得不投入巨资至流通领域,同时用提前收来的订金购买国外的先进设备,招募人员。从第一碗面上市后的半年内,康师傅生产线上的工人即从三百多人猛增到三四千,生产线则扩大到了天津之外的多个城市。此后,康师傅又连续投资在各地设厂,搭建生产线,以超常规的速度急驰。康师傅的生产布局规划是,直径500公里内要有一个方便面生产基地,以把运费控制在销售价格的5%以内,由此实现新鲜度、销售价与成本的最佳组合。这种超常规的发展其实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一度使康师傅的资金链非常紧张,却让康师傅很快占据了当地市场。与此同时,康师傅的广告宣传也全面铺开。不得不佩服的是,康师傅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强的广告意识。这一次,康师傅一改前两次用真人做广告的作法,根据名字塑造了一个比较容易记忆的动画人物。当时台湾对大陆观众还很有吸引力,为了迎合观众心理,给品牌定位为“康师傅,来自台湾!”配合红烧牛肉面口味浓、份量足的特点,上市广告词设计为“香喷喷,好吃看得见”。1992年,当国内企业还没有很强烈的广告意识时,康师傅的年广告支出就达到了3000万。当时大陆的电视广告费用相当便宜,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插播广告只需500元人民币。为了将一句“好味道是吃出来的”的广告词铺满大江南北,康师傅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每年的广告投入从不低于1亿元。康师傅认为,“广告就像朋友,你不打招呼,人家就把你淡忘了”。  成功秘诀:“抓住胃就是抓住了钱”企业发展初期,大陆的生产配套设施尚不完善,于是“康师傅”着手建立一个生产包装配件的“顶正”公司,同时对外承揽业务。自此,公司开始向多元化发展。1996年,顶益(开曼岛)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同年,“康师傅”开始投入到茶饮料的生产中,当时推出的是柠檬茶和菊花茶,随后两年又相继推出了冰红茶、绿茶和乌龙茶。1997年,“康师傅”的注意力又转移到物流上,翌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了第一家乐购生活购物中心,进军大型超市卖场。此外,“康师傅”还于1996年并购了德克士炸鸡连锁店。十多年来,魏氏兄弟靠独特的经营理念打下了这片江山。价格是“康师傅”成功的关键,“抓住胃就是抓住了钱”。每碗面的价格为1.8元—4.5元,老百姓绝对吃得起。为了让方便面真正方便,魏应州最重视的就是消费者反映的意见。知道了“向店员开口要筷子很不方便”的说法后,他马上研究改进。于是,面碗里独创性地出现了一根叉子,真正达到了“只要有开水,哪里都能吃”的方便。此举迅速成为一种潮流。对面的品质,魏应州更是以身作则,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他都会试吃方便面。一有新产品问世,他也是亲自试吃,直到确认味道口感都对了,才正式上市。有人粗略估算了一下,魏应州吃过的方便面不下一万碗。2002年康师傅在香港股市增值最佳的股票中,位列前三位。200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6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0%。而拥有康师傅品牌的台湾顶新集团2004年年销售额已高达200亿元人民币。综合《人民日报》中国食品商务网  创富总结  康师傅如何逼近持续成功100多年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创立时挂牌上市的公司,目前硕果仅存的是GE。但是,看一看现在的GE与发明家爱迪生创立的GE,业务范围毫无共同之处。除了公司名称没变,几乎什么都变了。现在的企业家都在谈要做百年企业,GE就是百年企业的典范。GE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年企业,就在于它在每次环境变化的关键时刻重塑金身,把握了变化的方向感。康师傅之所以能走向成功,也是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准确地把握住的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持续成功企业的研究,发现他们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基因,而不是经验。在企业永续经营方面,康师傅确实是一个杰出的范例。第一,康师傅是适应市场变化程度极高的企业,几乎每次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康师傅都率先做出反应。康师傅在营销变革期的市场动作,几乎已经成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风向标。第二,康师傅成功地进行了品牌延伸,拓宽了业务层面,显示它在核心产业饱和时向其他产业延伸的能力极强,因为永续经营的企业绝不会随着产业的饱和而停止增长,更不会随着产业的消亡而消失。第三,康师傅已经进入系统营销阶段,它已经不再依靠单项因素竞争。不同数量级的竞争对手已经无法模仿它。中国企业的成功遵循着这样的逻辑:创业企业的成功,通常擅长运作单一营销要素取得市场突破,甚至可以把单一营销要素发挥至极致;企业的持续成功,则依赖系统营销要素,没有明显的破绽。第四,康师傅已经非常成熟,既不像一些刚出道的企业那样有股“谁也不服”的劲头,也没有一些小有成功的企业那样有股“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气概。康师傅虽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领头羊,但它并不是一个特别张扬的企业。内敛,可能是成熟的一种表现。因此,中国企业在前一段时间陷入了一场是细节决定成败或者是战略决定成败的争论时,康师傅在快销品营销界的持续成功,无疑说明了这一问题。  创富延伸  康师傅进军中式快餐中式快餐眼下成了吸引方便面巨头们的“香饽饽”。去年8月,国内方便面“老大”台湾顶新集团的“康师傅私房牛肉面”的全国首家连锁店在北京安贞桥附近的阳光乐佰商厦开业,这也是顶新集团旗下继德克士、牛乐亭之后的第三个餐饮连锁品牌。据了解,该店总投资100万元,主推产品是顶新特殊调制的牛肉面包含10多种私房独有风味,并网罗了各门各派的小菜和冰品,牛肉面价格从16元到98元不等。有趣的是,10多年前为顶新打下江山、并奠定顶新在国内的方便面老大地位的正是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据介绍,康师傅私房牛肉面自试营业以来,每天销量都在1000碗以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康师傅远景目标是10年内通过特许加盟的形式在全国开到1万家。

2.5元

2.5元

2.5元

应该是一块左右吧。泡面。

方便面品牌
答:2、统一:统一始创于1967年台湾,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大型食品及饮料企业集团,知名饮料及方便食品供应商,其老坛酸菜牛肉面、冰红茶、鲜橙多等多款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3、白象: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

康师傅方便面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答:康师傅公司1992年于天津研发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1992年7月18日,在全体员工努力拼搏及开发区政府的大力协助下,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康师傅”第一碗红烧牛肉面在天津开发区诞生了。从此“康师傅”方便面伴随...

康师傅的方便面是哪国产的
答:自1992年研发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后,康师傅迅速成长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方便面生产销售企业,并在全国四十余个城市设立了生产基地。方便面,又称快餐面、泡面、杯面、快熟面、速食面、即食面,在香港则被称为公仔面,是一种...

童年吃过的国民方便面品牌,为何现如今只有康师傅一家独大?
答:1. 康师傅和统一——从竞争对手到难兄难弟 1992年,台湾统一企业集团在新疆投资设立了新疆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第二年,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 统一主打的“小浣熊”干脆面成了学生党的最爱。而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一经面世,立即成了...

康师傅是哪里的品牌?
答:康师傅公司简介:康师傅公司在中国从事百事非酒精饮料的制造、装罐、包装、销售及分销业务。康师傅公司的产品包括红烧牛肉面、香辣牛肉面、冰红茶、绿茶及夹心饼干等。公司的子公司包括康师傅方便食品(BVI)有限公司、天津顶益食品...

90年代的方便面
答:5.康师傅台湾担仔面 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这个很有特点的名字.伴随着台湾担仔面的到来,碗面这个新包装应运而生,康师傅又走在了方便面行业的前列.红烧牛肉面,台湾担仔面,成为一时销售最为火暴的两种."先生,...

为何现在康师傅方便面味道不及九十年代?
答:过去,康师傅进入市场时必须创建一个品牌形象。面中使用的材料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会直接进口一些原材料。在随后的时期,由于市场的垄断,竞争加剧,导致利润下降。一盒方便面赚了几美分,而使用家用原料,增加香精和香料,降低...

方便面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 康师傅的方便面是哪国产的
答:想要继续了解康师傅的方便面是哪国产的读者可以继续往下阅读。方便面的介绍以及危害 1、方便面又称快餐面、泡面、杯面、快熟面等,是一种可在短时间之内用热水泡熟食用的面制食品。2、方便面是通过对切丝出来的面条进行蒸煮、...

东三福方便面和康师傅方便面谁先出的
答:从此“康师傅”方便面伴随着“香喷喷,好吃看得见”的承诺飞进了千家万户,一时间“康师傅”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方便美食的代名词。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河北华龙面业集团是1994年3月创建成立的一家股份制企业。  公司旗下的...

康师傅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答:一碗面起死回生 在“好吃看得见”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红遍大江南北之前,恐怕魏应州自己也没想到,他的食品王国是从一碗方便面开始构筑的。1954年,出生于台湾彰化的魏应州,是魏家四兄弟的老大。4岁时,父亲魏德和在台湾创立...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