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断交了有什么影响?

五险断交有什么影响~

五险断交后你的社保待遇就停止享受了,简单点说,断缴期间,如果你生病住院,这些费用就得全部自己掏了。断缴后再次缴费,想要重新享受医保报销也需要一个等待期,一般缴纳企业职工社保,也就是五险要三个月之后才能享受,缴纳灵活就业社保大概需要8个月才能享受医疗报销待遇。其次生育、工伤、失业的待遇也不能享受了,除此之外对于养老这块影响不是很大,当然,这里指的是短期断交,因为养老保险有个硬性规定是累计交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才能领取养老金,而且养老保险交的越多,缴费时间越长,退休金就拿的越多哦,因此最好不要断缴。“五险”就是我们俗称的“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这五个险种,对于上班族来说一点都不陌生,甚至平时还会忽略掉。请大家放心一点,五险断交不会清零你的账户金额和缴费年限的,但是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一些城市缴纳五险和购房资格、摇号资格、子女上学资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旦中断就会失去这些资格,所以建议大家社保能不断还是尽量别断,特别是在换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社保是否连续。拓展资料:什么是五险?五险是法定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五险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它是以政府强制实施的一种保障制度,具有非盈利性、普遍保障性等特征。

五险一金断了会有以下影响:

1、对于养老金,看五险一金到退休年龄是否买够了十五年,如果能达到十五年,就没有影响了。如果达不到十五年,会让一次性补齐,但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养老基金待遇;

2、五险一金断了,中断期间不能享受医疗保险。中断之日起三个月以上不续保的,重新计算连续缴费年限,影响医疗保险报销额度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额度;

3、生育保险自下个月停止缴费以来,不再享受生育医疗的统筹支付和补贴;

4、其他保险断了,影响不大。

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只要在使用前支付一年,工伤保险就可以立即支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五险断档了会产生的影响有:
1、养老保险断交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但是国家规定要在法定退休年龄前缴纳满15年才能享受养老金,断档容易造成缴费时间的延长和账户内金额的减少。
2、生育险一般情况下一旦断交就不能补交,只能续交。但是国家规定在职工生育前必须连续足额缴纳12个月生育险才可以享受生育津贴。
3、职工如果遇到非自愿失业的情况下,如果想享受失业金,必须满足在失业之前,用人单位已经为其缴纳至少一年以上的失业保险,否则无法享受失业补偿金。
4、医疗险断交不会受到什么大影响,但是断交三个月以上需要再连续缴费满6个月才能重新享受政策。
5、工伤险断交并不会产生影响。
相对于社保而言,公积金断缴影响较小,因为如果你在未来一年内不着急贷款买房,暂停影响不太大;如果有买房需求,想用公积金贷款,那就不要停,因为公积金贷款的前提一般都要连续缴纳半年或者两年(各地政策不一)。

一、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累计计算缴费年限的,在计算退休金时是以累计缴费多少个月为标准,而非连续缴费多少个月。网上有观点认为断交是不影响退休金的,事实是短期的中断,当年内可补缴,并且累计缴费月数减少较少,对待遇影响不大,但如果是较长时间的中断,则会造成无法补缴,进而导致累计缴费年限较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退休金的多少,毕竟目前的政策,仍然是多缴多得。

二、医疗保险首先,医疗保险中断以后,会直接导致个人在此期间的购药、就医等费用无法报销;其次,重新参加医保后,一般都有一个等待期,也就是说必须参保达到一定的月数才可以享受待遇,在此期间虽然你已经参加了医保,但购药,就医仍然得自己掏钱;最后,医疗保险也是计算累计缴费年限的,而且一般来说年限都较养老保险要长(大部分地方女性需要缴满20年,男性25年),如果因为中断而导致在退休的时候缴费年限不足的,退休后只有继续缴费达到规定年限。

三、失业保险

领取失业金的前提是要连续缴费满1年,如果中断了,是要重新开始计算,同时,中断会影响你的累计缴费时间,直接导致领取失业金的期限长短。

但目前很多职工都是主动辞职,这本身就不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所以很多人会认为失业保险可断可不断。


四、工伤保险由于工伤保险是由单位参保缴费,职工个人不需缴费,网上普遍认为工伤保险的断交不影响待遇,但笔者认为,工伤保险的断交仍然存在一定的待遇风险,只是发生的概率较小。比如职工本人前后两家企业是在同一个社保局参保,而由于工作变动,导致中断,一旦职工发生工伤,将影响职工个人待遇。举例来看:单位给职工缴费1-5月按8000元/月,6月中断,7月在新公司参保,由于是新参保公司只能是会按当地平均工资的60%或者100%参保(假设当地平均工资6000元/月),那么7月该职工的缴费基数就是3600或者6000,无论是那一个,如果职工在新单位1年之内受伤,在待遇计算时的本人工资(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都将低于本人的实际情况。

五、生育保险与工伤保险一样,由于是单位缴费,网上普遍认为,中断后对待遇无影响,但是对于育龄期女职工来说,享受生育保险的前提是累计缴费达到规定的月数(各地规定不一致,一般需满一年),如果因为中断导致生产前缴费不够而享受不到待遇,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综上所述,社会保险的五个险种,中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建议读者在离职时可以慎重考虑,以免出现断档。



五险断交了有什么影响
答:【法律分析】五险断交有下列影响:社保中断缴费对当事人的待遇享受是有影响的。中断养老保险缴费会影响缴费年限,重新缴费后其前后缴费年限可以合并计算;中断医疗保险缴费则不能享受相关待遇,重新缴费后将按新参保计算缴费年限,不能前后合并计算缴费年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

五险一金断缴有啥影响吗
答:法律分析:一、养老和失业没影响,但生育和医疗是有的。二、生育原则上必须连续参保6个月以上才能享受待遇,中途断了,就需要重新缴了。三、医疗停了1-3个月,必须补齐之前的才能享受,停了3个月以上的,除了补交之前的之外,而且还要等3个月之后才能享受医保待遇。社保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

五险断了有什么影响
答:五险断交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员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五险一金中的五险即指五项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五险断交可能会产生以下影响:1.员工权益受损;2.法律责任;3.员工维权;4.企业信誉受损 五险断交会对个人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影响尤为...

五险一金断缴有什么影响
答:五险一金断缴有以下影响: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减少,影响养老金领取;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可能需要重新计算;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受影响;生育保险待遇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无法享受;住房公积金可提取余额减少;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劳动者可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1、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减少,影响养老金...

五险断交有没有什么影响
答:五险断交有影响。五险断交可能导致以下影响:1、养老保险断交会影响退休金的计算和领取,缺乏足够的缴费记录可能导致无法享受完整的养老待遇;2、医疗保险断交可能导致疾病或伤害时无法获得足够的医疗费用报销,增加个人经济负担;3、失业保险断交会影响失业期间的生活保障,可能无法领取失业保险金;4、工伤保险和...

五险一金断交三个月有什么影响
答:法律分析:五险一金间断了可以继续交。但是社保断交,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1、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断交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当然在你退休前必须缴满15年,也就是180个月才可以领取养老金,当然也是多缴多得,所以我们还是尽量不要断交。2、医疗保险:如果断交在60天以内,缴纳次月就可以继续享受待遇,...

五险一金断交了会有什么影响吗
答:【法律分析】:五险一金中断一个月的影响:1、可以补缴,本地户籍来讲基本无影响;2、不必补缴,五险都是累积计算的,中断了也没关系;3、一金的话,如12个月内不计划申请公积金贷款也没有影响;政策性住房不受连续12个月缴纳公积金的限制。自住房公积金贷款需在申请贷款时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断缴会...

五险断交有没有什么影响
答:【法律分析】: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达到退休年龄时累计及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通过该条规定可以看出,五险并不要求必须连续缴纳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社保中断缴费后可以续缴,但医疗保险中断,则在中断期间不能享受医保待遇,对交费年限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以深圳市为例,根据《...

五险断交有什么影响
答:所以一般影响不大。4、生育保险断交是不能享受生育保险的待遇的,因为生育保险一般是缴纳满12个月,并继续缴纳的人才能享受。5、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即交即用,断交作废。工伤保险是单位为员工缴纳的,在没有工作期间断交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是在工作过程中是必须处于参保状态才能得到保障。法律依据:《中华...

五险一金停交了有什么影响
答:法律分析:五险包括: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其中,除去养老和医疗,其他的断交之后就失效了,不能续交。社保中断缴费,主要影响参保人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1、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中断前后都可以累计计算,在计算退休金时是以累计多少个月为标准,而不是连续多少个月或者连续多少年,...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