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州龙水县及其县令范祖禹的龙水岁月

~ 《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史上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由司马光主编。作为得力助手之一, 范祖禹从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15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 十二月上,司马光在上书皇帝的《荐范祖禹状》中给予了高度评价,“范祖禹智识明敏而性行温良,如不能言;好学能文而谦晦不伐,如无所有;操守坚正而圭角不露,如不胜衣……臣于熙宁三年奏祖禹自前知资州龙水县事,同修《资治通鉴》,至今首尾一十五年。”

在“三范修史”的佳话中,范祖禹承前启后,他是范镇(曾参加纂修《仁宗实录》、《起居注》、《新唐书》、《类编》等)的侄孙,范冲(曾主持重修宋神宗、宋哲宗两朝实录)是其长子。他撰有《唐鉴》12卷,《帝学》8卷,《仁皇政典》6卷,《范太史集》55卷等,特别是《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

范祖禹,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成都华阳 (今四川省双流县) 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十月甲午,享年五十八岁。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22岁的范祖禹中进士甲科,选任试校书郎。次年,即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范祖禹赴任资州龙水县令,一干就是三年多,于治平四年(1067)因“司马光辟同编修资治通鉴”而离任。《范直讲祖禹传》记载为,“嘉祐八年进士第,授试校书郎,知资州龙水县。”“崇宁间,列名党籍。宣和八年,追复徽猷阁待制,建炎二年,追复龙图阁学士。”

龙水县,位于今四川省资中县发轮镇龙水河中游、龙水村一带。隋恭帝义宁二年(618),朝廷为安置招降的夷獠,从资州盘石县分离出部分乡镇,“中下,龙水。州西一百四十五里。五乡。白土、赖社、东津、龙吉、赖关五镇。有龙水。”(《元丰九域志•卷七•梓州路》)。《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为,“龙水县,中。东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资中县地,义宁二年招慰夷獠,于此分置龙水县。”

夷獠,是古代中原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蔑称。《后汉书·西南夷传》认为:“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文献通考》指出,“蜀本无獠,晋李势时,诸獠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犍为、梓橦(今蜀川之内),布在山谷,十馀万落,攻破郡县,为益州大患。自桓温破蜀之后,力不能制。又蜀人东流,山险之地多空,獠遂挟山傍谷,与人参居,参居者,颇输租赋;在深山者,乃为匪人。”《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资州“在汉即犍为郡资中县地也。李雄之乱,夷獠居之。”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三百十二》在“名宦”条目下,记录了隋朝资州刺史卫文升平獠的事迹,“隋,卫文升,洛阳人。仁寿初,山獠作乱,出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既到官,单骑造其营谓群獠曰:我是刺史,衔天子诏安集汝等,勿惊惧也。诸贼莫敢动。于是说以利害,渠帅感悦,解兵而去,前后归附者十余万口。高祖大悦,赐缣二千匹。隋炀帝徴为卫尉卿。群獠攀恋数百里,挥涕而别。”

像龙水县这样因招慰夷獠而设置的县,不是特例,当时还有不少。《元和郡县图志》有相关记载,“和义县……本汉资中县地……隋大业十二年分置和义县,以招和夷獠,故以和义为名。”“威远县……本汉资中县地,隋开皇三年于此置威远戍以招抚生獠,十一年改戍为县,属资州。”

龙水县名的来历,与其西北的溪流有关。“以县西北有溪,屈曲绕城如龙,因以为名”(《元和郡县图志》),其“有溪水屈曲蟠拥犹龙。又有龟山,依山陇为城。《志》云:隋置县于龟龙溪。是也”(《读史方舆纪要)。《四川通志》写道,“龙水,在州南古龙水县西北,从仁寿县流入,过州至盘石入中江。”《方舆胜览》则记载为“龙溪,在龙水县西北。”

龙水县从设置之初就归资州管辖,一直到其因战乱废止。《文献通考•舆地考•古梁州》记载,“唐为资州,或为资阳郡,属剑南道,领县八:盘石、资阳、内江、银山、丹山、龙水、月山、清溪。宋乾德五年,废月山、丹山、银山、清溪四县,属潼川路。领县四……盘石、资阳、内江、龙水。”

到了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龙水县改名为资川县,之后又恢复为龙水县。《宋会要辑稿·方域七》有记载,“资川县,旧龙水县,宣和二年改,今复为龙水县。”南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龙水县因战乱废。《宋史•卷八十九》记载为,“宣和二年,改龙水为资川,后复故,淳佑三年废。”从618年到1243年,龙水县设县时间达625年。到了清代,龙水县地为龙水乡。现今,资中县发轮镇有龙水村。2007年,龙水县城遗址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水县与当时受资州管辖的月山县、银山县、丹山县等一样,都是面积很小的县。《蜀中广记》记载,龙水县有龙潭,其石壁上有诗云:“积雨新霁灏,爽澄空寓异。探幽人生行,乐殊不易得。”龙水县“有昭烈皇帝碑,形如方柱,顶如蓬壶,文剥落三之一。绍兴丙寅,孙原济书。”

“皇朝范祖禹,治平中宰龙水”(《方舆胜览·卷六十三》)。范祖禹在《月夜船行入资州》中写道,“忆昨卧碧山,苍苍丛桂间。白云为屏石为枕,绿萝长挂明日间。忽乘轻舟泛江水,山月随人还在此。白鹭惊飞宿霭间。青山倒卧沧波底。此时孤棹发中流,川后停波听棹讴。不学子猷中夜返,欲乘明月向资州。”他对即将赴任的资州龙水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之情。

然而现实并不那么美好,龙水县既不位于交通要道,物产资源也不十分丰富。仅《新唐书》记载,“龙水,中。义宁二年置。有盐。”这里尽管环境恬静,民风淳朴,但乡民的物资和文化生活是缺乏的,甚至是贫瘠的。为此,范祖禹到任后,不仅勤政务实,清正廉洁,还经常深入乡村了解民间疾苦,劝民耕作,尤其是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兴办学校。他在龙水县城创办了龙水书院,并重金聘请教师。《四川通志》记载到,“范祖禹,字淳夫,治平中任资州龙水令,宽简爱民,尤以兴学校为首务。”作为我国早期的书院之一,龙水书院与号称“四大书院”的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和登封嵩阳书院,属于同一时代,均建于公元1000年左右。

在范祖禹的引导下,资州士民皆以读书为乐,争相培养人才。据《资州直隶州志》记载,隋唐时期资州没有人考中进士。范祖禹兴办学校以前,资州只考中了9名进士。随后仅元丰二年、元丰五年的几年时间内,资州就考中了姚腾尧、姚宗尧、何嗣老、王南中等8名进士。可以说,范祖禹对资州宋代乃至以后人才辈出做出了积极贡献,出现了“文风甲于川南”的局面。《钦定大清一统志》引用“旧志”,认为资州的风俗是“民性质实安于耕读。”至今,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资中文庙的名宦祠中,竖着“龙水县令范祖禹之位”牌位。

范祖禹为人宽厚简朴,他忙完政务,仍不忘读书写作,还常到田间地里与老农聊天,观察庄稼的长势。在他的治理下,龙水县政通人和、欣欣向荣,就连鸣冤告状的人也没有了,以致县衙成了鸟雀的乐园,朝廷授予的官印因很少使用生了苔藓。《蜀中广记》写道,“范祖禹知龙水县,《公余纪兴》诗云:县门倚岩谷,终日对青峰。初仕借为宰,读书过三冬。忘机狎鸥鸟,观稼亲老农。讼庭可罗雀,铜印苔藓封。”据考证,《公余纪兴》应是引用了范祖禹《送七主簿赴龙水》诗的一部分。其全诗内容为“山行水逶迤,郁屈如盘龙。缘溪夹修竹,被岭多长松。悬门倚岩石,终日对青峰。初仕昔为宰,读书过三冬。忘机狎鸥鸟,劝稼亲老农。讼庭可罗雀,铜印苍藓封。尔来三十年,梦想幽人踪。风尘京洛间,邑子或相逢。晚岁上玉堂,天门深九重。缅思寒潭碧,一洗我心胸。送子西南归,恨无羽翼从。为我谢邦人,今愧白发容。”但是,“县”“谷”“借”“观”“苔”等个别字词有不同。

任龙水县令期间,范祖禹还遍游了资州境内的奇山异水和名胜古迹,写下不少的诗歌。如《资水》、《资中八首》、《资州路东津寺》、《七月五日热退喜凉资中有怀二十四韵》、《资山》、《醮坛山》、《资州路月山亭》、《夜直闻御沟声》等,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范祖禹的诗歌,也进一步印证了《四川通志》所载,“金炉据其前,枝池盘其后;秀山层出,资水环流。”《方舆胜览》所载,“山川甲于左蜀,褎然龙首之英资中佳郡。”《蜀中广记》所载,“蜀东十数郡,山水之秀不敢与资中抗,文物亦然。”

资州龙水县及其县令范祖禹的龙水岁月
答: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 十二月上,司马光在上书皇帝的《荐范祖禹状》中给予了高度评价,“范祖禹智识明敏而性行温良,如不能言;好学能文而谦晦不伐,如无所有;操守坚正而圭角不露,如不胜衣……臣于熙宁三年奏祖禹自前知资州龙水县事...

资州银山县和他小伙伴们的那些事
答:龙水县因“三范修史”之一的范祖禹,曾于宋英宗治平年间任龙水县令而闻名,在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如,《宋史全文》写道,“翰林学士司马光,乞差前知龙水县范祖禹同修《资治通鉴》”。《方舆胜览》记载,“皇朝范祖禹,治平中宰龙水。...

古代关于写内江的诗句
答:讼庭可罗雀,钢印苔藓封! (范祖禹,成都人,曾参加编写《资治通鉴》,哲宗时任礼部侍郎。后被贬官。治平【公元1064—1067】中任资州龙水县令)。 过资中 作者及时期: (明)杨升庵 正文: 起凤才华锦水头,鸣鸾飞步上...

关于爱内江的诗句诗句
答:(宋)范祖禹 县门倚岩谷,终日对青峰。 初仕借为宰,读书过三冬。 忘机狎鸥鸟,观稼亲老农。 讼庭可罗雀,钢印苔藓封! (范祖禹,成都人,曾参加编写《资治通鉴》,哲宗时任礼部侍郎。后被贬官。治平【公元1064—1067】中任资州龙水县令...

描写内江的的文言文
答:(范祖禹,成都人,曾参加编写《资治通鉴》,哲宗时任礼部侍郎。后被贬官。 治平【公元1064—1067】中任资州龙水县令)。 过资中 作者及时期: (明)杨升庵 正文: 起凤才华锦水头,鸣鸾飞步上灜州。 文传庄叔栖云阁,赋奏金卿花萼楼。

赞美内江的诗句
答:(范祖禹,成都人,曾参加编写《资治通鉴》,哲宗时任礼部侍郎。后被贬官。 治平【公元1064—1067】中任资州龙水县令)。 过资中 作者及时期: (明)杨升庵 正文: 起凤才华锦水头,鸣鸾飞步上灜州。 文传庄叔栖云阁,赋奏金卿花萼楼。

赞美内江的诗句大全
答:(范祖禹,成都人,曾参加编写《资治通鉴》,哲宗时任礼部侍郎。后被贬官。 治平【公元1064—1067】中任资州龙水县令)。 过资中 作者及时期: (明)杨升庵 正文: 起凤才华锦水头,鸣鸾飞步上灜州。 文传庄叔栖云阁,赋奏金卿花萼楼。

描写蜀地(四川)最好是内江的诗,词,曲,赋,辞。
答:县门倚岩谷,终日对青峰。初仕借为宰,读书过三冬。忘机狎鸥鸟,观稼亲老农。讼庭可罗雀,钢印苔藓封!(范祖禹,成都人,曾参加编写《资治通鉴》,哲宗时任礼部侍郎。后被贬官。治平【公元1064—1067】中任资州龙水县令)...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