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旅为乡村发展增光彩

~

日前,2022年广西文化和旅游系统乡村振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举办,会上,涌现了一批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的好经验、好做法。

绣球让村民就地就业

绣球制作技艺是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壮族群众最有代表性的技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靖西按照技艺传承、技能培训、产业带动、助力脱贫的思路,开创了绣球文化扶贫新路径,尤其是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简称绣蕴坊)更是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让在家的妇女“背着娃,绣着花,养着老,护着家”就能有收入是绣蕴坊的发展思路。近年来,绣蕴坊共举办绣球技能、技艺培训300多场,受益群众达2万多人次。绣蕴坊通过不断研究提升绣球制作效率的方式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绣娘的制作效率和收入水平,也提升了绣球的市场竞争力。绣蕴坊创办人王秀芬说:“我们会根据买方所需样式对绣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旅游景点,明确注意事项和要求,定好交货时间。工资按件计算。”

制作绣球,农村妇女每个月平均有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收入,她们绣绣球的时间在农忙之余、孩子上学之后,而这种自由的穿插式的工作时间满足了她们既照顾家庭又有收入的愿望。

“订单来源以前是以网上为主,现在还有公司、企业的订购,我们也开发了一些新的单位客户。”王秀芬说,随着绣蕴坊绣球口碑的提高,订单也越来越多,加入“绣娘”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群众外出务工受到影响,绣蕴坊提供了在家就业的机会,消除了部分群众因无就业收入而返贫的风险。

目前,绣蕴坊带动400多名农村妇女居家就业,其中贫困户36户65人,已全部实现脱贫。据统计,靖西市年产绣球30多万只,年产值约350万元;靖西市壮锦厂销售壮锦系列产品3万多件,销售收入近200万元,带动1000多名群众及贫困户实现就地就业。

旅游公司带动村民致富

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的明仕村,属桂西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明仕村里的明仕景区、明仕田园乡村旅游区由大新明仕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仕公司)开发运营。近年来,明仕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周边村民发家致富。

图为大新县明仕村景色 梁波 摄

据介绍,明仕公司的主要做法分三步。

首先,成立“明仕农宿协会”,规范农家乐运营。为进一步规范“农家乐”的经营和管理,明仕公司成立了“明仕农宿协会”,并倾力打造明仕农家乐一条街。成立协会之前,明仕村农家乐的整体优势并不明显,生意好的几家,在客满无法接单的情况下,通常不会把客源介绍到其他农家乐,造成客源流失;且各家收费标准不一,打价格战,造成了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协会的成立破解了这一难题。在“明仕农宿协会”的规范和引导下,明仕村“农家乐”逐渐形成规模,成长壮大,并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发展,目前,明仕村“农家乐”为当地农民提供了近300多个就业岗位。

其次,挖掘传承民俗文化,打造“侬垌节”节庆品牌。明仕村在明仕公司牵头组织下,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将当地的“黑衣壮”文化旅游资源与休闲旅游进行整合,打造明仕“侬垌节”“丰收节”节庆品牌。并依托节庆的品牌效应,与各大媒体、旅行社合作宣传推广,定期举办“明仕侬垌歌王大赛”等各种“接地气”的民间节庆活动,吸引更多外来游客参与其中。

最后,加大营销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农家乐的知名度。明仕村农家乐通过组建农宿协会,与明仕公司捆绑统一网络营销,形成“明仕农宿”品牌效应。明仕公司利用自身的客户资源,把农家乐一并进行打包销售,不仅提升了知名度,也为农宿协会会员招徕顾客,拓宽市场。

旅游景区引客入村

河池市巴马县是世界长寿之乡,那桃乡平林村敢烟屯是巴马长寿文化发祥地。该屯经济能人邓康带领群众利用全县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深挖“惟仁者寿”长寿文化资源,精心打造融合长寿饮食休闲、长寿文化探秘、民俗风情体验为一体的仁寿源景区,提供60多个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

壮族纺织: 织出乐业幸福花   山西文旅集团探索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广西:文旅为乡村发展增光彩
答:日前,2022年广西文化和旅游系统乡村振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举办,会上,涌现了一批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的好经验、好做法。绣球让村民就地就业 绣球制作技艺是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壮族群众最有代表性的技艺,是广西壮族自治...

广西:旅游发展有活力  乡村振兴添动力
答:近年来,广西各级文旅部门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上下一心发展旅游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节点上,广西各地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积极调动乡村物产、土地等资源,开...

广西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答:形成“一村一品”的品牌效应,依托“一键游广西”智慧旅游平台,打造“农文旅融合”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加快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田园综合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新型产业融合品牌创建,陆续开展“百镇千村”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

广西贺州深化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加速回暖
答:近日,广西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楼村一千多亩梨园迎来了盛花期,成千上万株梨花竞相绽放,优美的乡村风光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赏花踏青。近年来,贺州市以“文旅+特色农业”融合发展为契机,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入挖掘特色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促进旅游市场加速回暖。游客在富川县岔山村...

广西卜花村:贫困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答:卜花村曾是一个贫困村。2018年以来,江州区以列入广西全域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县(区)为契机,以党群共建助推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子变美了,发展把目光瞄准了乡村旅游。施工车辆不停进进出出,伴随着机械作业的阵阵轰鸣,工人们正全力投入现场施工,走进新和镇,只见各大文旅...

34处风景名胜,64处自然保护区,广西乡村文旅正当时
答:1 广西乡村文化 旅游 的资源优势分析 1.1 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生长着非常多样的亚热带常绿植被,因此也形成了其生物多样性特征。目前,广西所拥有的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共有34处、森林公园共有43处、自然保护区共有64处。广西乡村文化 旅游 的品牌宣传...

广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文)
答: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围绕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总目标总要求,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整体水...

壮族纺织: 织出乐业幸福花
答:加上其他收入,家庭年收入32232元,人均纯收入8058元;51岁的黄氏燕通过纺线织布售卖月收入1780元,加上其他收入,家庭年收入32144元,人均纯收入8046元。她们的家庭都已稳定实现脱贫。示范带动效果加成 广西部署文旅系统乡村振兴工作   广西:文旅为乡村发展增光彩 ...

南宁: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答:在日前召开的2022年广西文化和旅游系统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南宁市成为广西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大亮点。据介绍,2021年以来,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对照责任分工,全力推进“三农”相关工作,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充分发挥全市文化和旅游行业对乡村振兴的...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答:广西宁明县按照“产业旺、乡村兴、百姓富”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文旅、林业、甘蔗、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9元,同比增长6.7%;脱贫人口人均增收实现“两个高于”;全县产业覆盖率超过95%;全县...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