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郑伯克段于焉

《郑伯克段于焉》原文及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
左丘明 〔春秋〕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前743年),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前722年5月23日),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作战地图



绿色路线为史书记载的共叔段败退路线
红色路线为实际可能的败退路线

译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了一位夫人,名叫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兄弟二人。庄公生时难产,姜氏受到惊吓,所以给他起名叫寤生。姜氏便不喜欢他,而偏爱共叔段,总想立共叔段做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一直不肯答应。

及庄公即位(前743年),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后来庄公即位做了国君,武姜就请求把制邑封给共叔段。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曾在那里丧命,封给共叔不大妥当;其他地方,可以唯命是从。”姜氏于是要求京邑,庄公同意共叔住在那里。人们称他为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大夫祭仲说:“一般都邑的城墙如果超过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患。先王的制度规定,大城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城不得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超过规定,不合制度,将来恐怕对你不利。”庄公说:“姜氏要这样做,我又能怎样躲开这场祸患呢!”祭仲说:“姜氏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旦蔓延起来,可就难对付了。蔓草尚且难以除掉,何况您那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坏事做多了,必然自取灭亡。您且等着瞧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不久,太叔又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也听从于自己管辖。公子吕对庄公说:“国家不能容忍这种两属的情况,您究竟打算怎么办吧?若是想把君位让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去侍奉他;若是不想交给他,那就请您赶紧除掉他,不要让百姓产生疑心。”庄公还是说:“不用这样做,他会自找倒霉的。”后来大叔又进一步把两属的地方公开划归自己管辖,一直扩展到廪延一带。公子吕又对庄公说:“现在该动手了。土地扩大,就能控制更多的人力。”庄公说:“对国君不尽义,对兄长不亲昵,土地越多,崩溃得越彻底。”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前722年5月23日),大叔出奔共。
太叔修治城郭,集结兵力,整治装备武器,征调士卒和战车,准备要偷袭郑都。姜氏也做好了打开城门作内应的准备。庄公了解到他们约定的日期,就说:“现在可以出击了!”他命令公子吕统率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城。京城人背叛了大叔,大叔只好逃到鄢邑。郑伯又亲率军队攻打鄢邑。五月辛丑这一天(前722年5月23日),大叔逃出郑国,投奔到共国。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春秋》上说:“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讲孝悌之道,所以不称“弟”;如同两国的国君在交战,所以用了“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刺他对弟弟不加管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公就把姜氏安置在边远的城颍,并对她发誓说:“不到黄泉之下,决不再见面了。”可是,不久他又后悔了。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当时颍考叔正在颍谷一带做掌管疆界事务的官,他听说此事以后,便借贡献礼物的时机来见庄公。庄公赐给他食物,颍考叔吃的时候,故意把肉挑出来放在一边。庄公便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小人家里有老母,总是吃自己带回去的食物,还从来没吃过您的东西,请允许我把这些食物带给她吃吧。”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孝敬,我却偏偏没有啊!”颍考叔便说:“敢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庄公把此事的前因后果告诉了他,并且说自己已经感到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何必在这件事上发愁呢!如果挖掘土地,直到见了泉水,然后你们就在地道里相见,又有谁能说不是在黄泉下相见的呢?”庄公按照他的话去做了。庄公进入地道里赋诗说:“大地道里面啊,那是很快乐的!”姜氏出来也赋诗说:“大地道外面啊,那是很舒畅的!”于是母子和好,仍然和当初一样。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君子说:颍考叔的孝行真纯正呀!他不仅尊敬自己的母亲,而且还影响到庄公。《诗经》上说:“孝子行孝道,没有亏缺,上天就永远赐给你们福禄。”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注释
1、初:当初,这是回述往事时的常用说法。
2、郑武公:名掘突,郑桓公的儿子,郑国第二代君主。前770-744年在位。
3、娶于申:从申国娶妻。申,春秋时国名,姜姓,河南省南阳市北。
4、曰武姜:叫武姜。郑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
5、庄公:姬姓,郑氏,名寤生,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前743年-前701年在位)。
6、共(gōng)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他在兄弟之中年岁小,因此称“叔段”。共,国名,在河南辉县,庄公的弟弟曾逃亡到这里,故称共叔段。
7、寤(wù)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出来。寤,通“牾”,逆,倒着。
8、惊:使姜氏受到惊吓。
9、遂恶(wù)之:因此厌恶他。
10、亟(qì)请于武公:屡次向武公请求。亟,屡次。
11、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
12、及庄公即位: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
13、制:地名,即虎牢,河南省荥(xíng)阳县西北。
14、岩邑:险要的城镇。岩,险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15、虢(guó)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虢,指东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焉,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是”“于此”。
16、他邑唯命: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
17、京:地名,河南省荥阳县东南。
18、谓之京城大(tài)叔:京地百姓称共叔段为京城太叔。大,同“太”。
19、祭(zhài)仲:郑国的大夫。祭:特殊读音。
20、都城过百雉(zhì):都邑的城墙超过了300丈。都:《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指次于国都而高于一般邑等级的城市。 雉:古代城墙长一丈,宽一丈,高一丈为一堵,三堵为一雉,即长三丈。
21、国之害也:国家的祸害。
22、先王:前代君王。
23、大都不过参(sān)国之一:大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参,同“三”。
24、中五之一:中等城市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五分国之一”的省略。
25、小九之一:小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九分国之一”的省略。
26、不度:不合法度。
27、非制也: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
28、不堪:受不了,控制不住的意思。
29、焉辟害:哪里能逃避祸害。辟,“避”的古字。
30、何厌之有:有何厌。有什么满足。
31、为之所:给他重新安排个地方。
32、无使滋(zī)蔓(màn):不要让他滋长蔓延,“无”通“毋”(wú)。
33、图:除掉。
34、犹:尚且。
35、况:何况。
36、多行不义,必自毙:多做不义的事,必定自己垮台。毙,本义倒下去、垮台。汉以后才有“死”义。
37、姑:姑且,暂且。
38、既而:固定词组,不久。
39、命西鄙北鄙(bǐ)贰于己:命令原属庄公的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城邑同时也臣属于自己。 鄙:边 邑也,从邑,啚声,边境上的城邑。贰:两属。
40、公子吕:郑国大夫。
41、堪:承受。
42、若之何:固定结构,对它怎么办?之,指“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这件事。
43、欲与大(tài)叔:如果想把国家交给共叔段。与,给予。
44、臣请事之:那么我请求去侍奉他。事,动词,侍奉。
45、生民心:使动,使民生二心。
46、无庸:不用。“庸”、“用”通用,一般出现于否定式。
47、将自及:将自己赶上灾难。
48、收贰以为己:把两属的地方收为自己的领邑。贰,指原来贰属的西鄙北鄙。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49、廪(lǐn)延:地名,河南省延津县北。
50、厚将得众:势力雄厚,就能得到更多的百姓。众,指百姓。
51、不义,不暱(nì),厚将崩:共叔段对君不义,百姓就对他不亲,势力再雄厚,将要崩溃。 暱:同昵,亲近。
52、完聚:修治城郭,聚集百姓。完,修葺。
53、缮甲兵:修整作战用的甲衣和兵器。缮,修理。甲,铠甲。兵,兵器。
54、具卒乘(shènɡ):准备步兵和兵车。具,准备。卒,步兵。乘,四匹马拉的战车。
55、袭:偷袭。行军不用钟鼓。本是贬义,后逐渐转为中性词。
56、夫人将启之:武姜将要为共叔段作内应。夫人,指武姜。启之,给段开城门,即作内应。
57、公闻其期:庄公听说了偷袭的日期。
58、帅车二百乘 :率领二百辆战车。帅,率领。古代每辆战车配备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百乘,共甲士六百人,步卒一万四千四百人。
59、叛:背叛。
60、入:逃入。
61、公伐诸鄢:庄公攻打共叔段在鄢邑。
62、辛丑:干支纪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者相配,用以纪日,汉以后亦用以纪年。即二十三日。
63、出奔共:出逃到共国避难。奔,逃亡。
64、不弟:不守为弟之道。与“父不父,子不子用法相同。”《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
65、如二君,故曰克: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克,战胜。
66、称郑伯,讽失教也: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讥,讽剌。失教,庄公本有教弟之责而未教。
67、谓之郑志: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志,意愿。
68、不言出奔,难之也: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69、寘:“置”的通用字。放置,放逐。
70、誓之:为动,对她发誓。
71、黄泉:地下的泉水,喻墓穴,指死后。
72、悔之:为动,对这事后悔 。
73、颍考叔:郑国大夫,执掌颍谷(今河南登封西)。
74、封人:管理边界的地方长官。 封:聚土培植树木。古代国境以树(沟)为界,故为边界标志。
75、有献:有进献的东西。
76、赐之食:赏给他吃的。双宾语。
77、食舍肉:吃的时候把肉放置一边不吃。
78、尝:吃过。
79、羹:带汁的肉。《尔雅·释器》:“肉谓之羹。”
80、遗(wèi)之:赠送给她。
81、繄(yī)我独无:我却单单没有啊!繄,句首语气助词,不译 。
8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问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敢,表敬副词,冒昧。
83、故:原故,原因和对姜氏的誓言。
84、悔:后悔的心情。
85、何患焉: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呢?焉:语气词 [2] 。
86、阙:通“掘”,挖。
87、隧而相见:挖个地道,在那里见面。隧,隧道,这里用作动词,指挖隧道。
88、其谁曰不然:那谁能说不是这样(不是跟誓词相合)呢?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的语气。然,代词,代庄公对姜氏发的誓言。
89、赋:赋诗,孔颖达疏:“谓自作诗也。”
90、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走进隧道里,欢乐真无比。
91、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走出隧道外,心情多欢快。
92、遂为母子如初:从此作为母亲和儿子像当初一样。
9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94、施及庄公:延及庄公。施,延及。
95、匮:尽。锡:通赐,给与。

[读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焉有感]《郑伯克段于焉》是《古文观止》的首篇,读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焉有感。此故事节选于《左传》,文题是编者加的。读后感想如下:   1.这是一篇教育每个家庭的父母、子女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夫要象夫、妻要象妻、母要象母、子要象子、兄要象兄、弟要象弟,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和万事兴”的典型事例,读后感《读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焉有感》。   文中的姜氏有二子,老大悟生即郑伯,老二共叔段。两个儿子同父同母所生,都是姜氏的亲骨肉,可是姜氏不能一视同仁,一样对待。总认为小儿子好,事事都偏向着小儿子。先向老头子吹枕头风,让小儿子接国王的班不成,后又逼迫已接父亲班的大儿子郑伯把段封赐给小儿子。并和小儿子预谋找机会里应外合杀了郑伯,夺过王位。由此可知这位母亲极不合格。兄弟之间有矛盾做母亲的都应劝说、调节,可她无事生非,制造兄弟间弑君夺位的事情。最后弄得这个家兄弟不相容、母子不相见。   2.老大郑伯是个“养其恶,使之成”的阴谋家,且心狠手毒。
  〔读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焉有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题目为孔子所著《春秋》这部史书中郑伯在焉这个地方把段打败了。下面是《左传》中解释“郑伯克段于焉”的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翻译,段不弟,故不言弟
答:《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三、出处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是出自哪部著作?
答:《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

《郑伯克段于鄢》出自于哪里?
答:《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丘明的《左传》也称《左氏春秋传》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译
答:先秦·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译如下:翻译: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注音
答:古文《郑伯克段于鄢》的原文注音如下:1、第一段:chū,zhèng wǔ gōng qǔ yú shēn,yuē wǔ jiāng。shēng zhuāng gōng jí gòng shū duàn。zhuāng gōng wù shēng,jīng jiāng shì,gù míng yuē “wù shēng”,suì wù zhī。ài gòng shū duàn,yù lì zhī,jí q...

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哪部书,全文是什么
答: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春秋》上说:“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讲孝悌之道,所以不称“弟”;如同两国的国君在交战,所以用了“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刺他对弟弟不加管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

左传全集《郑伯克段于鄢》原文赏析与注解
答:《春秋》上说:“郑伯克段于鄢。”大意是说太叔没有恪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弟弟;兄弟俩就像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称之为“克”;把庄公称为“郑伯”(意为大哥),是讥讽他对弟弟有失教诲;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内心想法,不写共叔段被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原文】 遂寘姜氏于城颍[...

郑伯克段于鄢全文翻译
答:郑伯克段于鄢全文翻译如下: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难姜不悦,故逐之。及克段于鄢。译文: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的女子为妻,生下庄公,由于庄母不喜欢他,所以武公立长子寤生为太子而把他赶走,因此改立宠姬的幼子段为太子。庄公之弟段继承母亲宠爱,骄纵跋扈。在京地修筑城池...

古文赏析——郑伯克段于鄢
答:公元前722年,在郑国统治者内部发生了一件骨肉相残的事件,这就是《春秋》上所谓的“郑伯克段于鄢”。《公羊》、《谷梁》都提到这件事,发表了一些议论。但从事件的叙述、人物的刻画方面来说,《左传》的文字写得最具体精彩,历来脍炙人口。姜氏厌恶其子郑庄公,始于郑庄公出生时的难产。可是她对于...

《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鄢》译文与赏析
答: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隐公元年》 【题解】 本篇选自《左传》,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因庄公寤生,使姜氏生厌而偏爱公叔段拉开故事序幕,继写庄公在谋求霸业之前,欲擒故纵,一举平定了弟弟公叔段与母亲姜氏勾结发动叛乱之事。反映了统治阶层钩心斗角的矛盾冲突。 【原文】 初[1],郑武公娶于申[2],曰武姜,生庄公...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